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

当年汉王潜入京师劝降李景隆的时候,用过庆元和尚配制的迷|香。而今如同世事轮回、反治其身!这次放置在文楼里的迷香,会是出奇制胜的关键一击。

事出仓促,也正因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汉王才不可能知道皇帝驾崩。他必然在毫不知情下,进宫、走进文楼,接着吸两口迷香,大事可定。

一时间大伙儿谁也想不出来,汉王在不知宫中内情下、有任何可能逃脱!

然而对付汉王这样的人,毕竟是大事。张氏提出封锁四道宫门的后手,还是有必要准备的。双管齐下,不给汉王以丝毫机会。

四道宫门,其中进入三大殿区域的文楼、以及谨身殿后面的小门,都是朝东面开的;几乎不需要人防守,只要从里面关闭宫门,外面的人休想进来。

所以只要派个大臣带人去传旨,非有诏令打开宫门,守着门里面就行了。

而出皇宫的两道门,一道左殿门,也是面向东面开的;关门的法子如文楼一样。只有皇宫的东华门,如果宫里的人要出去,可以从门里面强行打开宫门;不过金吾左卫谭清的人守在那里的,有兵马!

考虑到汉王如果没被文楼的迷|香迷|倒,任由他在宫里乱窜也不好;汉王有了喘息之机,说不定闹出甚么幺蛾子出来,比如找到了啥东西爬墙,流窜到皇宫别的区域去,弄得鸡飞狗跳人尽皆知……所以到那时候谭清须得“奉诏”带兵进宫,瓮中捉鳖。

但是要调谭清进宫,须得皇帝的圣旨,最好太子明天坐车亲自去东华门。

……守卫皇城的军队,是皇帝亲军,洪武时有十二卫兵马,其中锦衣卫属于其中之一,守卫午门外面。

永乐朝,朱棣增设亲军十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谭清领金吾左卫在东华门附近。

亲军二十二卫,不受五军都督府节制,只听命于皇帝调遣,平时不能妄动。不过皇帝一般不调动他们,所以诸将只需按照制度,好好戍守自己的地方。

皇帝亲军有事才会奉命进宫,一般也只有锦衣卫进来,锦衣卫将士就算进了午门,也止步于奉天门;作为服侍皇帝御门听政的跟班。非奉诏,军队肯定不能进宫,否则视同谋|反!

而且诸卫兵马不是主将一个人说了算的,还有副将、文官、官宦共同监督,甚至军士里还有密探和奸谍相互盯着。亲军诸将稍有异动,后果就非常严重;而抗旨或谋|反,可能武将片刻后就要背后挨一刀,脑袋被人拿去领赏了。

各王朝兴衰更替,至今早已过了唐朝禁军大将勾结宦官就废立皇帝、五代禁军直接轮流坐庄的时代。那些往事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因为这些情况,金忠等官员都认为,只要没有确定圣上驾崩,朝廷大臣、勋贵、军队都不可能妄动。

如果未曾事先谋划,没有人会单独跳出来,太危险了。而人天生就会恐惧,孩儿出生时只会哭不会笑,就是因为畏惧这个初来乍到的陌生世间。

要办大事,只有像东宫这样,许多人在一起达成共识制定方略,还得有一个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必须有名分、有前途,让大家觉得大事成功了能得到足够的回报,这个人就是皇太子!不然,难道只因为觉得他人好、便要提着脑袋跟着他卖命吗?

……于是大伙儿商议了大的对策。其一,秘不发丧。待局势稍定,移圣上遗|体于乾清宫,称圣上龙体欠安,太子“奉诏”带着人亲自侍奉,每日照常进饮食。接着太子去坤宁宫与皇后商议,徐皇后是个很识大体提的人,只要争取得到皇后的懿旨,便可召集满朝文武、上殿发丧。

太子在满朝文武的劝进之下,一旦登上了皇帝位,一切话皆是圣旨,名正言顺站住了大义,什么事都好办了。

其二,以圣上身体不适为由,“诏令”太子暂行监国,召汉王进宫拜见皇后。

圣旨由太子亲笔来写(没有官员愿意干矫诏的事,哪怕到了如此关头,实在是太严重了),然后用皇帝身上的那枚御宝。

洪武以来,大明皇帝有宝玺十七枚,在不同场合用不同宝玺。酉时前圣上还在御门听政,出御门就到春和殿来了,身上还带着一枚御宝。

然后太子妃张氏还说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把整套方略制定完善。

……

“太子来了没有?”奉先殿里传来一声极不耐烦的大喊,正是汉王的声音。金忠如梦初醒,回过神来了。

金忠道:“派去请太子的人还走一会儿,现在估计还没见着太子,汉王稍安勿躁。”

汉王的声音道:“太子不在东宫?”

金忠回头与郭资面面相觑,情知太子当然不在东宫。太子天还没怎么亮,就在文华殿了;等汉王刚进宫不久,太子就乘车去了东华门传圣旨调兵。

金忠道:“应该在文华殿罢?派去的人一问便知。”

汉王的声音隔着奉先殿门喊道:“你们这帮人,处心积虑害我!”

金忠不想吭声了。现在只等太子来,局面才能继续下去。

此时此刻,金忠才暗自佩服太子妃张氏,觉得太子这个元配也是当然了得。

当时恐怕不止一个人觉得只要汉王进了宫,因为毫无防备,肯定会在文楼被迷翻。若非张氏提出设计第二道围|捕的方略,刚才突然出现小宦官的意外,就极可能让今天的布局毁于一旦!

不过现在可以放心了。金忠敢肯定,汉王再也没有任何折腾的余地了。

若非想到圣上驾崩感到伤心,金忠就会露出笑容来……这汉王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奉先殿外面全是太子的人,太子拿着圣旨、有着长兄和太子的名分,他汉王有啥道理可讲?就算他有道理,也无处说去!

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胆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归顺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张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广方略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七百章 恩威并济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六百六十四章 深渊万劫不复第七百一十二章 国家道德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赌徒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乌龟第五百七十章 全都要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将发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骏马第三百八十八章 决战天府之国(3)第四百八十一章 竞技场第一百二十七章 岚(4)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间的迷雾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协第五百零一章 两全法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诺第三百零八章 举国抗敌(1)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个错误第八百五十章 糊涂账第一百五十八章 忠烈第一百四十六章 抉择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旧恨第三百一十四章 举国抗敌(7)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静的年关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将发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三百九十八章 决战天府之国(13)第四十五章 劫后余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神仙齐聚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鹃似血第八十九章 高阳王来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戏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战(1)第六百二十三章 冷暖亲疏第五十九章 通间的妇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后浪推前浪第三百七十四章 暴食第五百二十章 决断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以恼怒第九十章 悲伤中的谋算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与欲妄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四百九十九章 嫁接巧术第七百二十一章 浑水摸鱼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风骤雨第七百八十二章 雪溪晚渡第七百一十九章 狠心第二百九十章 祸国红颜第一百零八章 半个馒头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八百四十二章 虚情假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密旨第三百八十九章 决战天府之国(4)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过客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经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东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岚(1)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里见过第七百零六章 黄金六万两第四百四十章 官军未败第八十八章 东昌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与船寇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书第二百四十九章 阵仗太大第二百八十章 合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太子之位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小的河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了又没空第四百零二章 偶然第一百零八章 半个馒头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误入里屋第一百零九章 莫要食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真的没笑第八百四十九章 图上的饼第五百二十五章 占便宜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环第八百六十七章 军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竞技场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精第三百八十二章 离别的气味第八百九十九章 坎坷之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残忍的快意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第二十二章 五彩缤纷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五百零四章 渔翁之利第三百一十七章 举国抗敌(10)第七百六十四章 敌之英豪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个借口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长一日第七百三十三章 武德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