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

第118章 君臣之道

“好字。”

看着眼前的这幅字,陈景恪脱口而出。

因为小时候没读过书,后来又是当和尚又是讨饭,最后又当兵打仗。

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认为,朱元璋的字也就是一般。

事实上并非如此,他的字写的非常好。

不亚于许多书法家。

“笔锋犀利、骨力遒劲,这字当成传家宝都足够了。”

“只可惜……要是有陛下的落款和印信就好了。”

看着品头论足的陈景恪,朱雄英嘴巴张了又张。

这明显是皇爷爷用来敲打你的,你心中就没有一点芥蒂?

咱们上午才在酒楼见过方孝孺,皇爷爷下午就写下了这四个字。

说明他在时刻监视你,伱竟然也不生气?

朱雄英真的有些看不懂了,他都替陈景恪不平。

救了你的孙子,又救你媳妇,还给你全家治病,还毫无私心的将学识传授出去。

结果就换来了你的怀疑和监视?

只是尝试换位思考,他都觉得自己受不了了。

陈景恪竟然还能和没事人一样,实在看不懂。

看着怏怏不乐的朱雄英,陈景恪放下那幅字,笑道:

“想不通?”

朱雄英直接说道:“想不通,别人被这样对待,会出于无奈假装无所谓。”

“但我能看的出来,你是真的毫不在乎,甚至乐在其中,我想不通。”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大家都恪守其道,方能长久。”

朱雄英眉头紧皱,君主就能随意怀疑臣子,监视臣子吗?

这也不符合为君之道吧。

陈景恪有些头疼,这事儿还真不好解释。

再三斟酌之后,才开口说道:

“衡量一个君主是否优秀,看的从来都不是私德,而是他的政绩。”

“汉景帝性格暴躁凶厉,因为下棋发怒,就砸死了吴王太子,依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评价。”

“唐太宗也有弑兄杀弟囚父的行为,依然不妨碍他是明君典范。”

“秦皇汉武有着诸多暴行,大家依然称他们是有为之君。”

朱雄英头脑一片混乱,不对啊,不对啊,叶先生不是这么说的。

我看的史书上也不是这么说的啊。

可是,我为什么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呢?

陈景恪知道他为何会如此,或者说找大儒当老师,这是必然的结果。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

他决定,趁此机会好好的给朱雄英讲一讲,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免得他也成为儒家口中的仁君。

“做人的标准和为君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做人,我们不能随便恶意揣测他人。”

“可是一名优秀的君主,从不会把臣子的忠诚,寄托在个人操守上。”

“在权力面前,人心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一旦品尝过权力的滋味,就很少有人能再保持不变。”

“所以一名优秀的君主,不是用人不疑,而是不给臣子背叛的机会。”

“有时候你越是器重一个人,就越是不能给他犯错的机会。”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好像确实有那么点道理啊。

就好像边军,后勤绝对不能掌握在边军将领手里。

难道是朝廷不信任将领吗?或许有。

但真正的目的,就是不给将领造反的机会。

这是一种双向保护。

既保护了国家安全,也保护了将领。

“我自大一点说,我拥有的知识独步天下。”

“换成任何君主,都会怀疑我,害怕我造反。”

“不怀疑我的君主,反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这个时候,派人监视我就成了必然。”

“而我知道有人在监视,就不会去做有违臣道之事,从而保全自己。”

“所以陛下派人监视我,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朱雄英情不自禁的点头,可……为何总觉得怪怪的呢。

“你认为陛下送这幅字,是为了敲打我,但我认为是陛下给我的定心丸。”

“君子慎独,只要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高枕无忧。”

最后这句话算是昧良心说的,可在朱元璋的监视下,还当着朱雄英的面,他能怎么说呢?

总不能直接说,你爷爷老阴谋论玩家了,从来不信任人。

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当然,他上面这番话也不算是胡扯。

不是他有奴性什么的。

既然到了皇权社会,就要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

给皇帝讲人权,那不是不屈,那是傻缺。

让朱雄英成为一个务实的皇帝,比让他成为所谓的仁君,要强的多。

宋朝的仁君多,可宋朝什么样子大家都清楚。

明朝后来也出过几个仁君,然后他们仁慈的后果有多严重,大家也都看到了。

朱雄英终于被他说服,重重点头道:

“原来如此,景恪你放心,我一定不会给你犯错的机会的。”

???

陈景恪一脸问号,我给你说这么多,合着是让你来对付我的是吧?

这一番对话,自然也毫不意外的,落入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他很是满意。

他满意的结果就是,马皇后邀请陈景恪的母亲冯氏入宫叙话。

然后马皇后非常喜欢冯氏,特意赐下一座宅院。

如果是朱元璋或者朱标这么做,肯定会引起群臣反对。

没有功劳岂能随意赏赐。

可是马皇后这么做,群臣只会乐呵呵的称赞皇后娘娘仁慈啊。

然后羡慕冯氏,运气真好。

陈景恪得知此事,分别去了干清宫和坤宁宫谢恩。

他自然知道为何会赐这座宅院,不是因为自己母亲讨马皇后喜欢,而是奖励给自己的。

虽然一处宅子,远远抵不上自己立下的功劳,可这也是一种表态。

我们没有忘记你的功劳,只是一时间确实不太好封赏。

想想还真是难为老朱了,在不能封官封爵的情况下,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解决。

新宅院就在皇城边上,地势可以说是应天府一等一的好,离他们家的医馆还很近。

说起来他们家也确实需要一个新住宅了。

之前的老宅子面积并不大,冯氏被封诰命,就显得寒酸了些。

只是应天城的房价寸土寸金,好的他们买不起,差的又不想买,就这样耽搁了。

老朱此举也算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搬家就很简单了,用冯氏的话来说就是,新宅子是给陈景恪结婚用的。

他们夫妻平时还住在老宅子,只有逢年过节需要应酬,才会去新宅子住几天。

所以也不用怎么搬,带一些常用物品过去就可以了。

不过即便如此,陈景恪也办了一场乔迁宴,邀请了自己的一众好友。

就在他乔迁新居的时候,朝廷展开了接二连三的大动作。

引的朝野沸腾。

(本章完)

第73章 皇恩浩荡173.第172章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第14章 生活处处是神话第327章 时代的尘埃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89.第89章 恩及父母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办事235.第234章 谁最会讲荤段子第339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第3章 夺嫡旋涡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97.第97章 继续说啊第274章 团队力量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马耕地124.第124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第38章 圣人言141.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141.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第258章 得偿所愿第298章 无题第335章 永恒的变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第65章 组建海军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191.第190章 海贸啊135.第135章 太孙天命在身第36章 能不能换句话?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117.第117章 统统砸碎123.第123章 你说的对,但我很难受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44章 这孩子,能处163.第162章 抠抠搜搜的像什么样子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第270章 这就是朱雄英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348章 屠杀继续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203.第202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第85章 咱的乖孙怎么样第301章 去阎王殿开会第50章 老朱脸上挂不住了第279章 海盗代表自由?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来全在你手里了第318章 洛下学宫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第308章 新书构思201.第200章 税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53章 帝国时代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204.第203章 谋高丽第243章 吕宋第311章 用工荒160.第159章 陈大师教我生儿子吧第20章 听你爹我的第30章 预见能力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100.第100章 廷议第79章 扩招的缘由第300章 闪电战第80章 发个单章214.第213章 来自日本的情报第351章 无题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88.第187章 党同伐异第275章 百万常备军第6章 锦衣卫带来的危险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268章 无题121.第12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280章 你的心真脏啊第265章 直捣黄龙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131.第131章 犹豫啥,联姻啊。第345章 血染淡马锡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195.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第344章 血染淡马锡(上)219.第218章 改土归流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195.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102.第102章 假钞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