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136章 扒皮王

第136章 扒皮王

宫外聚集了很多大臣,虽然李善长说大家可以先离开,回家等消息。

可这么大的事情,又有几个人能放心离开。

大多数人都聚在宫门口,等待着更确切的消息传来。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李善长等人终于从宫里出来。

大家连忙围上去,询问太孙情况如何了。

李善长只说了一句话: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然后任凭其他人如何追问,都不发一言,径直离开。

有人不甘心,太孙的伤势到底如何了?

有人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嘶……天命太孙啊。

太子和常氏一系,差点笑出声来。

太孙的地位稳了,咱们的富贵也有了。

但众人心中难免会有疑惑,会不会事情赶巧了?

太孙就是落马而已,不至于惊动苍天吧?

难道说伤的很重?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最初,太孙的伤势到底如何了。

李善长、曾泰、任昂等人都守口如瓶,除了‘天命太孙’,别的一概不说。

可别忘了跟过去的还有一个人,常茂。

这个人肚子里是藏不住话的,被人恭维几句就什么都抖落出来了。

太孙重伤垂死,正在抢救。

作为太孙的亲舅舅,大家自然相信他不会拿这事儿说谎。

更何况李善长等人的脸色也骗不了人。

得到这个消息,群臣对于‘天命太孙’再无怀疑。

但心中却都是一沉。

没想到太孙竟然伤的这么严重。

尤其是文官群体,‘天命太孙’是他们最乐于见到的。

这太符合他们追求的礼法了。

他们比任何人都期盼太孙健康成长,顺利继位。

太孙,你可千万别有事儿啊。

——

日食的覆盖范围是很广的,这一次半个华夏都看到了,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有些地方的百姓,拿起锣鼓、瓢盆爬到房顶拼命的敲打。

还有人拿出烟花爆竹燃放。

别误会,他们不是为了庆祝,而是想把天狗吓走。

日食,又叫天狗食日。

人们在地上制造动静,就能把天狗吓退,保住太阳。

这种朴素的思想,很多地方都有。

但该有的疑惑还是会有的,为何会发生日食?

朝廷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于是各种谣言都出现了。

有人认为是皇帝失德,有人认为是政策有问题。

还有人认为是锦衣卫天怒人怨。

长安那边的百姓,认为是秦王朱樉不当人,天降异象示警。

得知太子要来这里巡视,当地人就准备拦路喊冤。

很快,一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开。

太孙坠马,天降异象。

这个消息在极短时间就传遍应天府,而且传的有鼻子有眼。

什么皇帝正在上朝,日食突然出现,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群臣正在寻找原因,就有禁卫闯入奉天殿,太孙坠马重伤。

皇帝担忧之下,差点晕过去。

甚至详细到了,李善长、曾泰、任昂、常茂等人,去现场看过太孙的伤势。

一开始大家还不信,纷纷通过自己的关系询问情况。

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这下,天下瞬间就沸腾了。

什么皇帝失德,什么朝有奸佞,哪有这版本更有话题性。

原来这次日食是为太孙而降下的。

这说明了啥?

说明太孙乃天命之主啊。

太孙是大明储君,未来的天子。

他是天命之主,那岂不是说大明的法统,是得到苍天认可的。

大明就是天下正统啊。

因为这件事情,大明的国祚更加稳固。

少数不安分的人,也纷纷偃旗息鼓。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朱元璋都兴奋不已。

本来他还想教训一下毛骧。

你动用锦衣卫的力量,宣扬‘天命太孙’就行了。

竟敢将朝堂细节传出去,成何体统。

但有了这个意外收获,他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这件事情,朱雄英的太孙身份可以说稳如泰山。

虽然本来就很稳,但太子还没有继位就册封太孙,还有些不符合礼法的。

很多比较古板的人,心里都是有意见的。

现在有了天命加身,一切都变得合理了。

再古板的人,也都不会拿这来挑刺了。

相反,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太孙最坚定的支持者。

天命太孙,谁敢说半个不字,老夫就和他拼命。

读书人的想法和官僚群体差不多,对此也是乐于见成。

除了符合礼法之外,还关乎着自身利益。

太孙的位置稳固,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投资了。

不用担心押错注,最后一无所有。

百姓们的想法很淳朴,太孙才八九岁,他是天命之主,那大明至少还能太平五六十年。

而且既然是天命之主,肯定不会是昏君。

也就是说,天下百姓至少还能过五六十年太平日子。

好,好啊。

可是现在太孙重伤在身,咋办啊?

不会出事吧?

赶紧为他祈福吧。

于是民间开始自发的为太孙祈福。

道佛两家自然也不甘寂寞,纷纷跳出来,为太孙的‘天命之身’做背书。

还举行水陆法会,为太孙祈福。

在这个年代,宗教在民间的影响力,是远远超过朝廷的。

原本‘天命太孙’只在城市里传播,农村较为封闭,基本很少有人关注这事儿。

现在宗教插手,直接将这股风吹到了乡村。

随着水陆法会的举行,‘天命太孙’这个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毫不夸张的说,在民间太孙的存在感,甚至超过了太子朱标。

你要是和他们讲太孙,他们能滔滔不绝吹一天。

要是和他们讲太子,他们都是一副惊讶的样子:

啊?咱大明的储君不是太孙吗?太子是什么鬼?

更戏剧性的是,无数人都在期盼着,苍天赐给人间的君王登基。

以至于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话:

等太孙登基,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了。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道佛两教如此大张旗鼓的举行水陆法会,自然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

很多人上书朝廷,希望下令禁止。

得到的批复是:下不为例。

朱元璋也很不喜欢什么祈福,要是道佛敢打着他的幌子这么做,他必然会大怒。 但眼下是为太孙祈福,且他们的行动还进一步,强化了‘天命太孙’的真实性。

他才会同意。

道佛两家一看马屁拍对了,就更加的积极。

——

且说朱标,发生日食的时候他可是非常担忧的。

大明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触碰到了不少人的利益。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阻止,只不过朝廷更加强势,将反对声音压了下去。

现在,日食会成为他们最好的借口。

就算皇帝下罪己诏,都没用。

接下来一两年内,所有的改革都将会因此受阻。

金钞局他不担心,但后续稽查司改成税务稽查司,很可能会因此泡汤。

还有黄河改道,恐怕接下来谁提,谁就是罪人。

一想到这种局面,他的心情就非常沉重。

以至于忍不住差点结束巡查,返回应天。

不过他毕竟当了多年的大明副皇帝,知道现在回去也改变不了什么。

天象已经发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日食发生了两天后,他正式启程前往陕西。

只是走到半路,就听到了朱雄英坠马重伤的消息。

虽然还有什么‘天命太孙’的传言,可作为父亲他更加担心儿子。

当下也顾不上巡查了,当即就下令返回应天。

刚走了小半天,就接到了八百里加急密信。

信是朱元璋写的,里面也没有说太多。

只是说朱雄英的伤势他不用担心,继续巡查即可。

朱标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也知道自家父亲不会拿这事儿开玩笑,就继续往陕西去。

路上更多的消息传来,经过神医陈伴读的救治,太孙的伤势有惊无险。

朱标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就是‘天命太孙’的消息。

一开始朱标也很惊讶,这事儿太传奇了。

等确定这不是流言,而是所有人都认同的消息后。

作为父亲,他大感欣慰。

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车架很快进入陕西境内。

刚进入陕西还好,山清水秀,百姓生活还算富足。

越往里走就越是荒凉。

到处都是沟沟壑壑,黄土赤裸裸的暴露在烈日下。

百姓在地里辛勤劳作着。

这一幕在别处,本应该是欣欣向荣。

但在黄土地的衬托下,给人更多的是心酸感。

朱标停下车马,换了一身便装,前往地头询问情况。

“老乡,咱们这里的年景如何啊?”

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直起身子,擦了把汗:

“啥年景不年景的,老天开眼还能余下一两斗,不开眼种子粮都要搭进去。”

“本指望新朝建立,咱们日子能好过一点。”

“头几年确实还能活命,可自从来了那个扒皮王。”

“嘿……咱们过的还不如蒙古人在的时候呢。”

朱标那叫一个尴尬,他自然知道扒皮王说的就是自家二弟朱樉。

没想到,他竟然将这里的百姓,祸害成这个样子了。

比锦衣卫的密报里还要严重的多。

更让他尴尬的是,朱元璋几次想将朱樉召回京师惩处。

是他朱标为了‘爱护兄弟’的美名,给阻止了。

也就是说,陕西百姓受害,他才是罪魁祸首。

不远处一个驼背老汉呵斥道:“老杨,伱胡说八道什么呢,不要命了?”

然后又赔笑脸道:“这位贵人,老杨他就是爱胡说,您别听他的。”

朱标还要强作笑脸:“杨大哥这是心直口快……这几年降雨情况如何?”

驼背老汉敷衍道:“挺好挺好,风调雨顺……”

老杨不忿的道:“屁,这几年雨水越来越少,冬天也一年比一年难熬。”

“都是那个扒皮王惹得天怒人怨,老天才降下的惩罚。”

“前两日那天狗食日,肯定也是因为那扒皮王。”

驼背老汉大惊,连忙说道:“住嘴,那是太孙坠马受伤才引发的天象,和扒皮……和秦王有何关系。”

“你不要命了,也想想你儿子孙子。”

老杨悻悻的闭上嘴巴,地头继续干活。

手中的锄头一下又一下砸在黄土上,溅起一蓬蓬灰尘。

就好似锄头下的不是土地,而是某个人一般。

嘴里还嘟嘟囔囔的:“不说就能活命了?都快饿死完球了。”

朱标再也待不下去,掩面而走。

换了好几个地方,问了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

扒皮王来了之后,我们生活的还不如前朝。

这让朱标既尴尬,又惶恐。

回到马车上,回想百姓的的话。

他不禁扪心自问,我劝阻父亲保护弟弟的行为,真的错了吗?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

百姓将冬季变冷,降雨减少,日食等等,都归结于朱樉恶政之上。

这个后果,甚至比朱樉恶政本身更加严重。

朱标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这个概念深入人心,将会动摇大明的法统地位。

到时候只需要一点火星,整个陕地都会动摇。

车架很快就到达长安附近,这里终于见到了一点十三朝古都的影子。

然而本应富庶繁华的关中,却显得有些萧条。

百姓对外来人更加的警惕,尤其是对身穿华服的人,更是如避蛇蝎。

朱标几次试图询问点消息,百姓都远远躲开。

实在躲不开,也是一问三不知。

一开始他还有点疑惑,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秦王朱樉作为塞王拥有极大的权力,军政都可以插手。

而长安是他王府所在地,可以说是他的巢穴。

这里的百姓,无疑是被压榨迫害更狠的。

身穿华服的人,在他们看来更可能是朱樉的走狗,又如何敢接触。

想明白这些,朱标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命人直接前往。

接下来,让朱标更加愤怒的事情发生了。

朱樉对待这位太子的态度,和朱㭎是两个极端。

朱㭎出城数十里迎接,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朱樉只出城五里。

朱标只是客气的说了一句,不用这么劳师动众。

他直接就把欢迎宴给省了。

只是找来几个他比较信任的官员,在秦王府举办的一场简陋的宴会。

而且宴会上,他和他的狗腿子们谈笑风生,完全一副主人的做派。

与之相对应的是,朱樉的秦王府,比朱㭎的晋王府豪华了数倍。

虽然很多东西朱标不计较,但有些东西他比谁都看重。

有朱㭎做对比,更加衬托的这个二弟,对自己这位大哥兼太子的不恭。

(本章完)

第326章 有钱任性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抢女婿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353章 社会模型第303章 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第8章 御下第302章 窃取国运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195.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132.第132章 因为尊重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85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第35章 大本堂开课227.第226章 日本必须要彻底消失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208.第207章 禅让就是笑话第328章 神灵就是小偷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个屋檐下201.第200章 税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151.第150章 内部提纯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办事107.第107章第238章 没有枪头一样能杀人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第299章 继续无题第351章 无题第338章 设立新衙门第40章 演戏第52章 解决之法第327章 时代的尘埃第339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2章 大明嫡长孙第20章 听你爹我的第261章 乱认祖宗214.第213章 来自日本的情报第236章 我去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358章 你们心里没有本太子啊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158.第157章 蓝玉:太孙心里有我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个屋檐下第280章 你的心真脏啊第361章 各人的命运第250章 南洋攻略第361章 各人的命运232.第231章 扣你一个月俸禄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21章 从调教太孙开始第25章 明心志第85章 咱的乖孙怎么样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191.第190章 海贸啊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170.第169章 江南重税第20章 听你爹我的第338章 设立新衙门第17章 六部全军覆没191.第190章 海贸啊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第65章 组建海军第9章 脑回路不正常的陈远第47章 货币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81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44.第143章 活的功漕神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39章 下次一定112.第112章 方孝孺疯了?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第261章 乱认祖宗第21章 从调教太孙开始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8章 御下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263章 无名宰相第361章 各人的命运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第345章 血染淡马锡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第321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第10章 险恶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