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

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

听到福清公主的提问,众人都笑了。

朱元璋解释道:“傻姑娘,谁说这些计划要短时间完成了,十年之内能完成就不错喽。”

福清公主这才反应过来,俏脸更红了,害羞的转过身去不敢看大家。

众人笑的就更开心了。

过了一会儿,陈景恪开口说道:“陛下,其实我有一法,可在五年内完成这些计划,还不会引起民怨。”

朱元璋惊喜的道:“哦,快说是何法。”

朱标和朱雄英也高兴不已。

福清公主也顾不上害羞了,转过身惊讶的看向他。

陈景恪说出了两个字:“军户。”

朱标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连连摇头道:

“不成不成,军户供养军队已经非常辛苦,岂能再增加他们的劳役。”

征发军户做徭役,确实不会引起民怨,可会导致军队哗变,后果更严重。

朱元璋却比自己儿子想的更深,试探的道:

“莫非咱的军户制也是弊政?”

朱标这才反应过来,陈景恪这么聪明,岂会不知道征发军户做徭役的恶果。

可他还是这么说了,只能说明他对军户制有意见。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懊恼,自己反应还是有些慢了啊。

朱雄英耳朵马上就竖起来了,来了来了,熟悉的开场白又来了。

陈老师小课堂即将开课了。

福清公主则再次惊讶,什么情况?

陈景恪只是说出‘军户’俩字,自家爹爹竟然就开始自我检讨了?

而且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

怎么听上去,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

这个陈景恪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啊,竟然让性格刚愎的爹爹变成这般模样?

看着有些不自信的朱元璋,陈景恪差点笑出声,面上装作一本正经的道:

“对初建的大明来说,利大于弊。但用不了几年,就只剩下弊了。”

朱雄英心里无比雀跃,景恪就是猛啊,一点面子都不给皇爷爷留。

福清公主则不由的担心起来,如此直言不讳,一点颜面都不留,爹爹恐怕要暴怒了。

然而下一刻,朱元璋的表现就让他惊掉了下巴。

只见老朱长长的舒缓了一口气,高兴的道:

“还好,还好……咱这军户制还算有可取之处的,对吧。”

朱标简直没眼看了,这还是自家那个自信到刚愎的老爷子吗。

您老人家以前可是认为,军户制是留给子孙兜底的制度啊。

现在只是‘还算有可取之处’,就这么高兴了?

玩笑归玩笑,陈景恪却知道不能过。

老朱想卖萌,大家就陪着他稍微闹一闹,谁要真觉得他萌,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简单的玩笑过后,就开始讲正事:“臣以为,经过元末之乱,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设立军户,让他们开垦荒田,既能果腹又可支撑军需。”

“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实乃前所未有之创举。”

朱元璋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哎,你别光拍咱的马屁,说缺点,说缺点。”

朱标已经无视自家老爷子了。

朱雄英却看的津津有味,皇爷爷的表情,比景恪讲课还有趣。

福清公主小嘴微张,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爹爹。

陈景恪一本正经的道:“咳,那臣就妄谈几句。”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

“尤其是人心,变化的更快。”

“任何试图约束人心不变的行为,最终都会徒劳而功。”

福清公主很是疑惑,什么变不变的,不是要讲军户制吗?

怎么讲到人心变化去了?

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三人,则非常淡定。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开场方式。

看似与内容无关,实际上是在阐述一种思想,一种大道理。

陈景恪接下来的切入点,也必然和这种思想有关。

而以朱元璋和朱标的智慧,已经猜到他接下来要讲什么。

军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一日为军户,世世代代为军户。

除非皇帝特赦,否则永不能脱籍。

陈景恪的切入点,肯定和这有关。

“人在变,由人组成的世界也在改变。”

“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国家的制度也要随之变化。”

“今日的善政,在明日就很可能会变成弊政。”

“纵观历史,莫不如是。”

“就以北宋为例,立国之初靠着恩荫拉拢士大夫。”

“靠着招募流民中的青壮为厢军,遏制了百姓造反。”

“等到了宋神宗时期,这些根本国策却酿成了三冗问题。”

“几乎拖垮了北宋的财政。”

“大家都知道问题在哪,却都不愿意改。”

“因为里面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谁改就是与大家为敌。”

“宋神宗算是比较有雄心的帝王,王安石也是有大才之人。”

“他们君臣联手变法,最终依然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下失败。”

“恐怕宋太祖和宋太宗怎么都想不到,他们自认为的立国之本,最终会拖垮自己建立的国家。”

听到这里,福清公主脸色再变,陈景恪这番话可谓是大逆不道啊。

就差高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了。

要是给外面的儒生听到了,必然会被批判的体无完肤。

而且,自家爹爹可是写了《皇明祖训》,要求后世子孙必须遵守。

这不是在打他老人家的脸吗。

悄悄打量自家爹爹的表情,只见他面色凝重,似乎很不开心的样子。

不由得为陈景恪担心起来。

朱元璋的表情确实很凝重,他很清楚陈景恪为何要给他讲这一番话。

就是在明确告诉他,没有什么不可变的祖宗之法。

如果他设置这样的东西,将来就必然会拖累子孙。

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如果不这样做,万一出了不屑子孙随便乱改怎么办?

只能说,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不过他没有将这些告诉陈景恪,没有必要。

至少眼下,他们拥有一次重造乾坤的机会。

自己有魄力,有合适的接班人,陈景恪有足够的眼光和能力。

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个世界变得和以前都不一样吧。

想到这里,他郑重的说道:

“咱知道你有能力,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想法最独特,看的最长远的人。”

“有什么想法就和咱说,咱听不懂就给太子说,太子听不懂就过几年给太孙说。”

“只要你是为大明好,咱保伱无忧……”

“嘿……咱说这话你肯定不信,但总应该相信皇后、太子和太孙吧。”

“就算咱哪天想食言,他们也会护着你的,所以你可以畅所欲言。”

陈景恪确实不相信他的保证,但相信马皇后和朱标。

至于朱雄英吗,这货要是都不能信,那自己就太失败了。

所以,听到老朱后半句话,他顿时就放下心来,道:

“谢陛下,臣一定尽展所能,让大明,让华夏文明,成为天下最耀眼的存在。” 朱标欣慰不已,自家老爷子终于学着相信人了。

朱雄英则毫无所觉,在他看来,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福清公主再次被震惊到麻木。

她都有些怀疑,自家爹爹是不是被什么脏东西附体了。

这话是他能说的出来的?

老朱接着又郑重的说道:“但你也要答应咱一个条件。”

陈景恪心道,果然,老朱肯定有条件。

“陛下请说。”

朱元璋说道:“如果咱、皇后、太子、太孙,都看不懂你的用意。”

“不论你的计划是多么长远,多么的好,都暂时搁置。”

“短时间内你都不准再提,也不准撂挑子。”

陈景恪这下真的感动了,他本以为朱元璋会提什么苛刻的条件,没想到竟然如此简单。

于是也郑重的道:“好,我答应陛下。”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氛围顿时就变得更为融洽起来。

朱标和朱雄英都很是开心。

福清公主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陈景恪是特殊的。

朱元璋笑道:“哈哈,这不就妥了吗,来继续方才的话题。”

有些话说太多就显得矫情了,默契达成就无需再多说。

陈景恪也果断继续方才的话题:

“建国之初,百姓刚刚从动乱中走出来,还一无所有。”

“此时当军户对他们来说,就是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们自然非常开心,对陛下也感恩戴德。”

“他们会积极的种田,会拼命打仗。”

“既是回报陛下,也是保护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众人都不禁点头,这一点分析的确实很好。

对一个乞丐来说,谁给他们一个馒头,谁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建国之初的军户就是如此。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又有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天下太平了,他们能吃饱穿暖了,追求也会变高。”

“尤其是看到别人,可以经商,可以做工,可以读书参加科举。”

“而他们,却只能当军户,什么都做不了。”

“慢慢的,他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从原本的感恩,变成不满。”

“但,若是朝廷能严格执行军户制,他们倒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毕竟军户虽然地位低下,又没有自由,却也比很多百姓要强上一些。”

“怕就怕,制度会崩坏……而军户制,也必然会崩坏。”

众人都精神一振,终于要开始讲制度如何崩坏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首先是土地兼并,这是无法逆转的。”

“当地方士绅强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军户伸手。”

朱元璋无奈的点点头,熟读史书的他很清楚,兼并是无法阻止的。

自己可以靠杀戮解决,但不能指望后世所有子孙,都能如自己一般。

他只希望,彻底崩坏的局面能晚几年出现。

“最可怕的还是内部腐化……”

“军户世袭,卫所从指挥使到千户百户,再到下面的小旗,大部分也是世袭。”

“军队的规矩有多森严,陛下也清楚。”

“面对上级,军户连一丝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大明军纪严明,军官还不敢太过分。”

“但时间一长,军官必然会将军户当做奴隶一般使唤。”

“而且是世世代代为奴,永远都无法摆脱。”

“到那个时候,卫所就会成为军户的地狱。”

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局面,只是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还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上百万人。

关键这还是大明赖以生存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不造反就不错了,哪来的战斗力。

“军户们要么家破人亡,要么逃亡成为黑户。”

“逃亡后,要么卖身给富贵人家为奴,要么就只能铤而走险。”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危险的是等到敌人打来,朝廷就会发现无兵可用。”

“若是发现的早还好,若是发现的晚,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发现了又能如何?”

“改?这是祖宗之法,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庞大,会各种阻挠。”

“不改,这就是身上的一个烂疮,会造成持续不断地流血,直到天塌地陷的那一天。”

朱元璋已经彻底被说动,斩钉截铁的道:

“改,咱立即就改。”

“此政始于咱,也要从咱手里结束,绝不能将问题留给后人。”

“该如何改,你尽管说。”

朱标也不禁颔首,军户制确实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朱雄英依然很淡定,我就知道,只要景恪一开口,那必然是改。

福清公主一双美眸异彩涟涟,难怪爹爹和大哥对他的态度都如此特殊,果然厉害呢。

陈景恪感受到她的目光,只觉得有些怪异,不过也没多想,继续说道:

“军户制至少还能坚持十年不会败坏,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解决。”

“总体来说就是放开,有条件的还他们自由。”

“就以这次营建新都,黄河改道为例。”

“抽调十万军户前去营建新都,许诺他们,待都城营建完毕,就地为他们分配土地定居。”

“这些军户必然会拼了命去干活。”

“且他们对陛下都非常的忠诚,又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能更好的稳定新都。”

朱元璋不禁连连点头,道:“好,这个法子好,咱觉得可行。”

他还举一反三道:“黄河改道也可以照此办理,到时在黄河沿岸为他们分配土地就地安置。”

“如此,既可以帮助朝廷完成这些大工程,还能妥善安置军户,可谓是一举多得。”

陈景恪嘴里的军户,并不是现役军人。

指的是现役军人的家属。

大明军制,从军户里抽调青壮参军,家人屯田。

所以,抽调屯田的军户,并不影响现役军队的数量。

因为自己的家人可以获得自由,还能获得土地。

现役军人会受到激励,作战更加勇猛。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军户制被取消,大明必须尽快确立新的军制才行。

否则很快整个军队系统就会陷入混乱。

朱标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就问道:“军户制取消后,我大明该使用何种军制才好呢?”

众人目光都看向了陈景恪。

(本章完)

第265章 直捣黄龙89.第89章 恩及父母135.第135章 太孙天命在身第66章 傲娇的父子俩第246章 是的,我们灭了一个国家202.第201章 摊丁入亩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第66章 傲娇的父子俩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71章 自古以来第1章 揭皇榜173.第172章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183.第182章 秃驴,竟敢勾引公主。第335章 永恒的变请假一天第68章 小小朱驳老朱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302章 窃取国运110.第110章 别人不配让陛下去赌第29章 惊叹的朱重八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29章 提防瓦剌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99.第99章 你们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1章 揭皇榜第268章 无题87.第87章 病之源第76章 因时而变114.第114章 历史没有立场第303章 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262章 给你封个猴儿吧第73章 皇恩浩荡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第59章 无意中改变历史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第42章 惬意的朱标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第54章 目标,倭国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第328章 神灵就是小偷第84章 徐达还朝119.第119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181.第180章 培养圣人?第1章 揭皇榜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58章 得偿所愿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190.第189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第328章 神灵就是小偷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55章 正义执行第238章 没有枪头一样能杀人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第325章 再造乾坤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开线了195.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第308章 新书构思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67章 温馨的一家四口第46章 回家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81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217.第216章 生产力改变生活第254章 何为盛世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221.第220章 啥条件我们都答应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学天赋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第47章 货币174.第173章 蓝玉宝刀未老啊142.第141章 被吓出病的李文忠第75章 竹书纪年第338章 设立新衙门203.第202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第14章 生活处处是神话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第281章 自绝于军方第319章 天竺攻略102.第102章 假钞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个屋檐下175.第174章 送子伴读第331章 陛下,时代变了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办事203.第202章 没那么简单(新年快乐!)150.第149章 太孙好像有点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