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225章 我不养闲人

外面正在厮杀,朱㭎在做什么呢?

答,在睡觉。

按计划来到长乐县,悄无声息的控制了整座县城。

夜幕刚刚降临就封闭城池,将百姓全都迁到安全的地方保护起来。

然后在一条长街上布下了一个口袋阵。

将这一切布置好,他准时准点的回屋睡觉了。

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的睡了。

以至于半夜,蒋𤩽想要向他汇报战况的时候,连门都没进去。

“晋王睡下了,吩咐过任何人不得打扰。”

这是亲卫的原话。

蒋𤩽瞠目结舌,这是多大的心呐?

他可不敢吐槽朱㭎,按捺住情绪,问道:

www✿ TTKдN✿ C 〇

“倭寇那边……”

亲卫回道:“不是都安排好了吗,按照计划行事便可,无需事事汇报。”

蒋𤩽带着不敢置信离开了。

本来想在晋王面前露露脸,没想到人都没见到。

这可是打倭寇啊,难道不应该是精神高度紧张,时刻盯着战局吗?

就算你有大将之风,泰山压顶而色不变……可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很想问问朱㭎,你是怎么睡得着的?

可惜,他不敢。

只能心情忐忑的回到自己的位置,按照计划等待着下一步动作。

蒋𤩽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那些亲卫脸上都露出不屑的表情。

锦衣卫也就搞阴谋诡计还行,真打仗啥也不是。

以前和北元作战,局势比这凶险了不知道多少倍。

兄弟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

区区倭寇而已,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外乎就两个结果:

一倭寇不上当撤走,仗都打不起来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二倭寇上当,弃船登岸。

那他们就相当于是离了水的鱼,只有死路一条。

就算今晚未竟全功,后路已绝的倭寇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连他们这些护卫都能想得到。

晋王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蒋𤩽还要跑过来汇报情况,属实有点愚钝了。

要是放在军队里,这种人活不长。

事实也正如朱㭎所料,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可以说全程都是按照计划发展的。

第二天早上他准时醒来,刚刚熟悉完毕,蒋𤩽就再次出现。

“晋王,大喜……果如您所料,倭寇被全歼了。”

“知道了。”朱㭎表情很淡定,就好似听到的不是战报,而是日常问候吃早饭了没。

蒋𤩽却由衷的感到敬佩,这就是大将风度,终于见识到了。

直到百姓的欢呼声传来,朱㭎脸上才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此战歼灭了倭寇七成的力量,剩下那一两千人已经不足为虑。

大明水师已经占领对马岛,在上面建立了基地,堵住了日本出海的门户。

倭寇再想出来,只能走琉球一线。

这条航道路途遥远,还非常危险。

这意味着倭寇很难获得人员上的补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倭寇之祸基本宣告结束了。

一战而灭倭寇,换成别人足以封侯了。

可对朱㭎来说,也就那样。

而且他很清楚,这其中朱雄英和陈景恪的功劳,比他还要大。

在陈景恪的提议下,大明组建了水师衙门。

在渤海、舟山、泉州三地,各组建了一支水师。

正是水师的巡游,让倭寇失去了登岸劫掠的机会。

换个说法就是,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东西了,早就饿的两眼发绿。

猛不丁的看到一头肥羊,自然不想轻易放过。

这也是冈本日川能如此轻易,就召集五千余人队伍的原因。

放在平时,他能叫来两三千人就顶天了。

只可惜,他自己看不明白这一点,自以为自己威望很高。

前不久,朱雄英在陈景恪的辅助下,成功在南方打开了局面。

从番蛮部落那里,拿到了叛逆的名单。

他们才能顺藤摸瓜,把内奸给揪出来,才有了后续设计围杀倭寇之事。

可以说,这次能剿灭倭寇,偶然的成分很大。

但出现这种情况,又是必然。

之前的种种积累,是时候开花结果了。

就算没有这一次,也会有下一次。

大明认真起来,倭寇不过是小卡拉米罢了。

所以,真要论功行赏,首功应该是陈景恪,次功是朱雄英。

其他人最多也就是三等功。

所以,对朱㭎来说,他是真的没将这一仗放在心上。

别人谋划好的必胜之仗,他只是执行罢了,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洗漱吃过早饭,武定侯郭英就到了,还带来了详细的战报。

五千三百七十三名倭寇,无一漏网。

当场被打死四千七百多人,还有六百多人被抓。

大明这边阵亡两百四十六人,伤七百余人。

伤亡主要是围剿城外的倭寇出现的,城内反而没有出现什么伤亡。

城内明军事先设下了包围圈,占据着地理优势。

几轮箭雨就将倭寇消灭了半数。

好不容易冲到阵前,迎接他们的又是武装到牙齿的重甲步兵。

他们的刀剑砍在这些士兵身上,连防都破不了。

而城外就不一样了,他们属于反包围,需要短兵相接。

尤其是水师,是不着甲的,近身肉搏并不比倭寇多一条命。

出现伤亡是难以避免的。

郭英说道:“这些倭寇实在剽悍,被围后不要命的往前冲……”

“这次伤亡,有半数都是我们水师的人。”

朱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说道:

“放心,剿灭倭寇是大功,足够大家分的。”

小心思被拆穿,郭英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替兄弟们争功,本就是他这个将领该做的事情,否则谁还肯跟着他干?

“那我就先代兄弟们谢过晋王了,太孙那边……”

朱㭎说道:“太孙自有他的计划,武定侯可先回舟山等待。”

郭英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

之后朱㭎就出发前往军营,查看被抓起来的倭寇。

路上到处都是庆祝的百姓,很多百姓主动出来帮助打扫战争痕迹。

长乐县作为沿海城镇,没少被倭寇骚扰,不少人家和他们有血海深仇。

得知他们被消灭,大家自然非常高兴。

在见到朱㭎一行人的时候,竟然没有如之前那般躲避。而是主动让开道路,目光热切的看着他们。

朱㭎表情不屑,弱者的感激,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

战报被同时送往应天府和梧州。

朱元璋看到后,不出意外的乐了。

歼灭倭寇主力值得高兴,更值得高兴的事,此战他的乖孙参与了。

群臣看到战果后,也非常高兴。

解决了倭寇隐患,大明沿海终于可以平静下来了。

太孙果然厉害,文武双全。

尤其是朱元璋透露出一个消息,明年朝廷会开海。

这就更让百官兴奋了。

开海意味着什么,他们比谁都懂。

提前一步得到消息,就可以抢占先机,合理合法的赚取一份利益。

而且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很多事情也有了答案。

为什么朝廷突然要扩建几家船厂,为何要花大力气打造水师,为何要打造那么多巨舰?

为何要出兵占领远在千里之外的对马岛?

原来都是为了开海做准备。

确实啊,当初就是为了防倭寇作乱,才下了禁海令。

不把他们剿灭,怎么开海?

不只是要剿灭,还要堵住对马岛这个出海口,让新的倭寇无法走出来。

陛下真是高瞻远瞩啊。

朝堂上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人,很快民间就都知道,朝廷有意开海。

这一下,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但凡有点想法和门路的,都开始想办法弄船。

还有水手、海图等等,都要提前弄好。

朝廷的那几家大型造船厂,订单立即就排满了。

以前的老水手、沿海的渔民,都成了香饽饽。

这还是大部分人依然在观望,等确切的旨意下达,只会更兴盛。

远在梧州的朱雄英和陈景恪,接到战报后自然也非常高兴。

朱雄英高兴的是,这一仗打赢了。

他可是亲自参与了战事的计划,自然成就感十足。

陈景恪高兴的是,经此打击倭寇之患基本就解决了,开海的最后一个隐患被扫平。

但这还不够,他还有下一步的计划。

又在梧州呆了几天,一行人正式启程前往长乐县。

到达后,陈景恪来不及歇息,立即询问了被抓的倭寇俘虏情况。

朱㭎说道:“最初抓了六百余人,期间有些重伤不治而亡。”

“还有些人试图逃跑被杀,现在还剩四百人……你要这些俘虏做什么?”

陈景恪回道:“放他们离开。”

朱㭎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道:“伱想让他们为你所用?”

陈景恪点头道:“对,用好了,这些人能省我们许多麻烦。”

朱㭎问道:“你准备怎么用他们?将剩下的倭寇全钓出来?”

陈景恪摇摇头,道:“残余倭寇已经不足为虑,不用浪费那么多心思。”

“我准备让他带着剩下的人回日本,在日本国内搅风搅雨。”

朱㭎眉头微皱,说道:“不是我不看好你的计策,这个想法是好的。”

“但我查过,这些倭寇在日本国内,都是奴仆一般的人。”

“地位最高的,也就是落魄贵族和武士,很难掀起什么水花。”

陈景恪解释道:“日本拥有一千余万人口,和大明远隔大海,想打下他们很难。”

“任何有可能为他们制造麻烦的事情,都不妨去做一做。”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麻烦多了就会变成大麻烦。”

“如果哪只小蚂蚁蜕变成猛虎,就能狠狠的在他们身上咬下一块肉。”

“而且眼下我们还不宜和日本撕破脸,很多手段只能通过别的方法来实施。”

“总之,养这么一群人对我们只有好处。”

朱㭎心中不禁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但他嘴上还是质疑道:“你就不怕养虎为患?”

陈景恪笑道:“大明是九霄之龙,区区猛虎又算得了什么。”

“我不怕他们成为老虎,只怕他们太懦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朱㭎大笑道:“哈哈,说的好。我等着看你的闲棋,变成杀手锏那一天。”

朱雄英嘴角浮起一丝笑容,三叔对景恪的认识还是不够啊,竟然质疑他的计策。

景恪下的闲棋可太多了,最后全都变成了杀手锏。

将来这些倭寇俘虏,肯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他心中笃定的想到。

之后众人一起来到军营,看到了剩下的四百多俘虏。

这些人全都被捆着跪在地上,身上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可以想象最近一段时间,明军是怎么折磨他们的。

陈景恪非但没觉得不忍,反而发自内心的兴奋。

小日本,死光了最好。

倭寇俘虏也看出了他们身份不简单,目光都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终于要迎来最终审判了吗?

陈景恪向朱雄英和朱㭎告罪一声,上前一步说道:

“谁是武士出身,站出来。”

等了半晌,没有一个人响应。

就在他不耐烦的时候,朱㭎小声道:“他们听不懂汉话。”

“噗……”朱雄英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周围不少官吏将领,也忍俊不禁。

陈景恪表情不变,指着一个目光比较凶狠的倭寇,淡淡的说道:

“我很不喜欢他的目光,杀了。”

众人都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陈景恪性格温和,未语先笑,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好人。

没想到竟然这么轻描淡写的就要杀人?

虽然是倭寇,死有余辜。

可他这种动辄杀人的行为,依然让大家震动不已。

周围的将士们有些迟疑,将目光看向朱雄英和朱㭎。

朱㭎脸色一板,呵斥道:“陈伴读的话,没听到吗?”

“是。”马上有四名护卫冲过去,将那个俘虏揪出来一刀捅死了。

倭寇群也马上起了骚动,看向陈景恪的目光充满了惧怕、愤怒、仇恨等等目光。

周围的人也都不笑了,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这个陈伴读不能惹。

陈景恪眼睛都没眨一下,看着俘虏说道:

“我不喜欢养闲人,没有一技之长的今天全都要死。”

“现在,我需要一个懂汉话的人。”

大部分倭寇都目光茫然,显然听不懂再说什么。

只有极个别的人,露出了犹豫之色。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说的话能信吗?

万一我站出来,他将我杀了怎么办?

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一名身材矮小的中年人,猛的从地上弹起来:

“喔喔喔,喔会缩喊话。”

陈景恪欣赏的道:“很好,你的命保住了。”

然而还不等那人高兴,他就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现在,将人群里其他会说汉话的人找出来,杀了。”

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办事162.第161章 咱当年也是个乞丐头第78章 混乱的计官体系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321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236章 我去第362章 大明周报171.第170章 如何动摇儒家地位202.第201章 摊丁入亩224.第223章 太孙长大了97.第97章 继续说啊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273章 大课堂176.第175章 黄河决堤第354章 无题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学天赋第299章 继续无题第41章 丞相彻底成为过去第364章 高,太高了。200.第199章 钱钱钱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第295章 思想武装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200.第199章 钱钱钱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354章 无题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第308章 新书构思第13章 思烹狗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282章 来自学生的质疑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271章 进退有据第12章 大幕开启第40章 演戏第282章 来自学生的质疑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131.第131章 犹豫啥,联姻啊。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0章 听你爹我的162.第161章 咱当年也是个乞丐头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148.第147章 军功爵制第318章 洛下学宫155.第154章 两个亿啊两个亿第315章 赶鸭子上架222.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42章 无题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214.第213章 来自日本的情报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第298章 无题第333章 没有龙傲天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360章 无题第8章 御下第247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第236章 我去第78章 混乱的计官体系第275章 百万常备军第289章 政变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11章 鸵鸟朱标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58章 得偿所愿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254章 何为盛世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第35章 大本堂开课第330章 什么帝国主义行径啊第81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第268章 无题110.第110章 别人不配让陛下去赌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第306章 师徒谈心第301章 去阎王殿开会第265章 直捣黄龙第14章 生活处处是神话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55章 我毕生的追求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304章 气运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41章 丞相彻底成为过去第295章 思想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