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

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

能看得出来,朱元璋对此完全无法理解,所以非常谨慎。

因此,陈景恪并没有直接肯定他的话,而是说道:

“需不需要用商业来当纽带,其实我自己很迷茫。”

“因为这是前所未有之事,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谁都无法预料。”

听到这话,朱元璋警惕的情绪反而放松了许多,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顾虑:

“历朝历代皆对商贾严加防范,以商贾之道来治理国家,更是前所未有之事。”

“你自己也说,此法后果难料,咱如何能同意。”

说来说去,他还是无法将商业和商贾之道区分开来。

此事倒也不怪他,陈景恪没办法直接给他们讲资本,这是最根本的症结所在。

只能一步步去引导。

“最可怕的是,它还会禁锢人心。”

地图画好之后,他又将青藏高原、西南山脉、天山山脉、大沙漠连接在一起。

“说的不负责任一点,就算失败了,动乱的也是南洋,对大明本土没有什么影响。”

“在这屏障之内,就是养育了华夏的神州大地。”

很难不让人联想,莫非我华夏真的是天命之族群?

陈景恪继续说道:“这道屏障,在我们弱小时,替我们挡住了几乎所有外来敌人。”

他执意要迁都北方,就是因为长江天险固然能阻挡敌人,也容易让人变得保守短视。

“陛下,请给我纸笔。”陈景恪问他要来纸笔,画出了大明混一图。

“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去尝试,即便失败了也能留下足够的经验。”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一点他可太能体会到了。

“可是,这些和方才说的那些有什么关系?”

包含了欧亚非三大陆。

地图的绘制进度也加快了许多,已经画出了整个亚洲,大半个欧洲和中北非。

早晚有一天,大明与其必有一战。

“区别就是,被人打破还是我们主动打破。”

以前或许是,可现在咱的雄心壮志还不够吗?

陈景恪并不知道老朱思想又跑偏了,自顾自的说道:

“但是我们在进步,外面世界的人也同样在发展进步。”

“大明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老的办法已经无法再适用于当前的形势。”

使其更加符合真实地形地貌。

“你所看到的变化是什么?就因为开海?”

前面已经说过,朱元璋其实一直有在收集外面世界的信息。

“更何况,我们设计的制度还要兼顾未来。”

然后他表情狐疑起来,啥意思?

你小子是不是想说,咱的心也被那道屏障给禁锢住了。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开海只是表象,真正的变化是,大明要走出摇篮去面对外面的世界了。”

朱元璋皱眉道:“大明的变革之大已然是历代罕有,难道还不能应对未来变化吗?”

当年蒙古人能做到的事情,其他国家也能做到。

实在是太巧合了,山川大海荒漠,形成了天然屏障,将这块地包围起来。

朱元璋并不觉得危言耸听,毕竟蒙古帝国的前车之鉴就在不远处。

陈景恪看过大明混一图之后,根据前世记忆里的世界地图,进行了调整。

在原本的世界,他就画出了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

“总有一天,所有的天险都会被打破。”

只不过,因为绘制地图的技术和标准问题,古代的地图和真实地形地貌存在极大的差别。

“更何况,这次用来做试验的地方是南洋,而不是大明本土。”

帖木儿其人野心勃勃,以蒙古帝国后裔自居,对大明的敌意非常深。

就看是他打进来,还是大明打出去。

说白了,他画的就是一张亚欧非三大陆的世界地图。

远的不说,帖木儿帝国日渐强盛,西域的察合台汗国已经归顺于他。

朱元璋更加疑惑:“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去做,指望后人更没有可能。”

这一世因为陈景恪的出现,他对外面的世界更好奇,派出了更多的力量去打探。

“但在我们强大时,也同样阻碍我们走出去。”

“陛下且看,这些山脉和沙漠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朱元璋不禁点头,之前他看地图也觉得神奇。

“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明何惧强敌。”

朱雄英插话道:“有关系的,皇爷爷您想啊。我们打出去之后,如何治理这些土地?”

“从应天到西域,走一趟要半年时间……”

“如果没有合适的制度,恐怕会步了汉唐的后尘。”

朱元璋疑惑的道:“不是说好了吗,将亲王分封在这些土地上,为他们封王建制。”

“到时候自然有诸王就近管理这些土地。”

“大明只需要在大方向上给予指导就可以了。”

陈景恪接话道:“说句陛下您不喜欢听的,两三代之内大家都是亲兄弟,三五代之后呢?”

“远在万里之外的藩属国,除了一个宗法关系,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他们会不会渐渐的和大明疏远?”

朱元璋眉头紧皱,这话他可太不喜欢听了。

可他也知道这是现实,所以没有出言反驳。

再想到他心中的另一个计划,连反驳的想法都没有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土地都打下来,那样大明就成天下公敌了。”

“比如南洋列国,我们只能灭掉几个对我们有威胁的,和地理环境比较好的。”

“一些比较温顺,地理位置又不好的藩属国,灭掉他们得不偿失。”

“将来时机成熟了,灭掉他们也不是不行,但至少目前不适合。”

“而且南洋之外呢,外面的天地更加广阔。”

“我们既然走出去了,就必然要有一番作为。”

“可万里之外的国家,打败他们很容易,彻底征服他们很难。”

“就算打败他们,如何治理也是个问题。”

“须知鞭长莫及,继续用老办法,恐怕大明会掉入战争泥潭。”

“所以,大明需要一个全新的绳子,将所有的势力全都套住。” “到时候哪怕是万里之外的国家出问题,大明动一动绳子,就能将他们制住。”

朱元璋眉头一挑:“咱怎么越听越玄乎了,你别给咱画大饼,商业就能拴住这些人?”

朱雄英也同样很疑惑,靠商业能做到这一点?

即便他对陈景恪有着迷之相信,也难免会有些质疑。

陈景恪说道:“我给陛下说一下怎么操作吧,陛下……嗯,太孙应该能听的懂。”

朱元璋登时就不乐意了,啥情况,你瞧不起咱是不?

然后他就对朱雄英说道:“乖孙,你好好听着,你爹不在就靠你拿主意了。”

朱雄英差点笑喷,这老爷子现在越来越逗了啊。

不过他也打起了精神,想要看看陈景恪到底要设计一套怎样的制度,竟然能拴住那么多国家。

陈景恪决定不讲那么多大道理了,直接从怎么做入手:

“首先,就是强化宗藩关系,我们要建立一套统一的规则。”

“大到统一的度量衡,语言、文字,小到走路靠右走,所有藩属国都必须使用这套标准。”

“最关键的是宝钞,所有的藩属国必须接受宝钞。”

朱元璋眼前一亮,问道:“如果所有藩属国都使用宝钞,那朝廷是不是就可以加印了?”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您老人家就知道加印是吧。

朱雄英耐心的解释道:“加印是肯定的,但加多少还是要经过计算才行。”

朱元璋连连道:“这个好,这个好,这个咱同意了。”

“具体该怎么做,伱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朱雄英也是眼前一亮,他比朱元璋想的更多,已经有些明白陈景恪的意思了。

前面那些度量衡、语言等标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交流。

后面的宝钞则是杀手锏,大明就可以用宝钞来控制他们。

得到启发,他已经想到好几个不错的点子了。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更多,于是催促道:“快说快说,后面呢?”

朱元璋一看就知道,自家大孙子听懂了,心下别提多开心了。

这孙子,咱家的。

陈景恪继续说道:“不论是统一的度量衡和宝钞,都只是为商业计划打基础。”

“等标准被各个国家采纳并流行开,咱们就可以进行第二步,贸易联盟。”

朱雄英兴奋不已,我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果然如此。

“这个贸易联盟是做什么用的?”

陈景恪详细解释道:“贸易联盟是用来管理各国商业行为的机构。”

“监督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主持多边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审议各成员贸易政策,帮助发展中成员提升贸易能力。”

“同时还能帮助各国制定钱币政策,以免出现钱荒或者通货膨胀。”

朱元璋已经彻底晕了,你说的这是个啥?

但朱雄英却听懂了,不禁拍手叫好:“贸易联盟掌握了所有国家的商业。”

“大明是宗主国,自然就是贸易联盟的盟主。”

“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住了所有藩属国的商业,相当于抓住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各藩属国想要脱离大明,就变得更加困难。”

朱元璋挠了挠头,听不懂,但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就是如此,贸易联盟掌管所有加盟国的商业行为。”

“而且贸易联盟具有排他性,除非加入这个联盟,否则在跨国贸易中就要受到排挤和歧视。”

“更严重一点,可以直接不带他们玩。”

朱雄英心中一动,说道:“大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我们的商品是最丰富多样的。”

“再加上藩属国的资源,我们的贸易联盟将会非常强势。”

“对于无法用军队掌控的国家,可以用贸易联盟吸引他们。”

“如果他们不加入,我们就支持他们的敌国。”

“如此,加入的国家越多,贸易联盟的实力就越强,就越能逼迫更多的国家加入。”

“到时候,大明就可以用贸易联盟,掌控更多的国家。”

朱元璋疑惑的道:“难道别人就不能组建联盟了吗?”

朱雄英回道:“可以啊,那就比一比谁的商业联盟更强势,谁代表的利益更大。”

“以大明的生产力,又有藩属国体系为后盾,我相信咱们可以打败任何竞争对手。”

陈景恪补充道:“主流国家都需要大明的商品。”

“丝绸、茶叶、瓷器、琉璃、漆器、棉布、糖等等产品,畅销全世界。”

“还有爪哇的香料,也同样受到列国追捧。”

“只要他们还需要这些东西,只要他们还想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必须加入进来。”

“否则,就只能从别人手里,花十倍百倍的价格去购买。”

朱元璋又问道:“这些东西都不是必需品,别人要是关起门不和外面的人做生意呢?”

闭关锁国,大明就干过。

朱雄英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嘿嘿,大明的战舰可不是吃素的。”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用兵只是最后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大明最好不要直接陷入战争泥潭。”

“真要打仗,也是扶持代理人……”

“想打谁,就扶持他的敌对势力,让他的敌人去打他。”

“大明只要出钱出物资就可以了,打赢了我们坐享渔翁之利,打输了也就损失点钱财。”

朱元璋皱眉道:“就不怕养虎为患吗?”

陈景恪说道:“这是难免的,但无所谓啊,再扶持一支势力让他们继续打呗。”

“把整个国家彻底打烂,人都死的七七八八了,大明再过去收割。”

“到时候连土地一块拿下,建立一个封国,不是更好吗。”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好小子,忒阴了。

朱雄英连连说道:“代理人战争,好好好,这个办法好。”

“我们可以拉着藩属国,甚至拉着整个贸易联盟的国家,一起出钱去扶持代理人。”

“到那个时候,大明才真的立于不败之地。”

陈景恪心道,你小子真特酿的是个天才啊。

(本章完)

141.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95.第95章 将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9章 脑回路不正常的陈远第310章 蓝玉超进化第40章 演戏第66章 傲娇的父子俩186.第185章 军队自有军队的规矩第45章 葬礼?秀场!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第22章 突破口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253章 帝国时代第326章 有钱任性179.第178章 福报?剥削!210.第209章 阳谋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300章 闪电战215.第214章 太孙出巡100.第100章 廷议第81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232.第231章 扣你一个月俸禄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225.第224章 此生仅有的机会110.第110章 别人不配让陛下去赌第268章 无题110.第110章 别人不配让陛下去赌第347章 明朝的苏武第24章 奇药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87章 朱元璋的无力第292章 河西战略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72章 共创佳话第54章 目标,倭国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302章 窃取国运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173.第172章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办事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第8章 御下190.第189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75章 竹书纪年第342章 无题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岂能让百姓吃亏208.第207章 禅让就是笑话第60章 老狐狸第248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305章 阶梯性收税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65章 组建海军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214.第213章 来自日本的情报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第243章 吕宋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4章 力挽狂澜第54章 目标,倭国126.第126章 温寒变115.第115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第302章 窃取国运第52章 解决之法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盗121.第12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321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开线了第60章 老狐狸170.第169章 江南重税131.第131章 犹豫啥,联姻啊。第8章 御下111.第111章 出关第283章 留声机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326章 有钱任性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23.第123章 你说的对,但我很难受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22章 突破口第85章 咱的乖孙怎么样第56章 别拍咱的马屁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197.第196章 一切从揭皇榜开始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32.第132章 因为尊重142.第141章 被吓出病的李文忠142.第141章 被吓出病的李文忠第243章 吕宋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马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