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殷

皇宫,听到又有新大陆被发现,朱元璋和朱标并未表现的太过激动。

相反,两人都默然无语。

朱雄英挠了挠头,问道:“你们……怎么了?”

朱元璋摇摇头,苦笑道:“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阔。”

朱标语气复杂的道:“以前我以为天下不过脚下这一隅之地。”

“后来长大了,知道了身毒、南洋、以及西方世界。”

“我一度以为,这就是天下。”

“前年炎洲被发现,现在又有一座更加庞大的新大陆被发现……”

“现实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我对世界的认知。”

“我在想,世界到底有多大,会不会还有新的大陆。”

“会不会有比我们还要强大的国家,此时也正在向外探索。”

“我们和他们,会不会发生战争。”

朱雄英却没有那么感慨,反而斗志昂扬的道:

“怕什么,我倒真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否则这个世界太寂寞了。”

朱元璋和朱标却都摇摇头,他还是太年轻了啊。

不过年轻人有锐气是好的,所以他们也没有反驳他的话。

陈景恪能感受到两人的想法,就是年龄大了,时间一天比一天少。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生出了时不我待之感。

而且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需要做的实在太多。

大明内部的变革还未完成,周边的土地也未消化吸收。

计划中的世界体系,还在起步阶段。

每一次新的地理大发现,都必然会让他们生出紧迫感。

这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所以陈景恪并未安慰两人,而是说道:

“世界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依然是未知。”

“但根据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规律。”

朱元璋看向他,问道:“你又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了?”

朱标和朱雄英都向他看来。

陈景恪说道:“这个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个存在于世间的文明都是带着刀剑的猎人。”

“他们既要和凶猛的野兽搏斗,还要时刻小心其他猎人的袭击……”

“赢家通吃,败者失去一切,甚至连存在的痕迹都会被抹去。”

朱元璋不禁想起了,陈景恪曾经说过的起源文明、次生文明。

已知的几大起源文明,就只剩下华夏未出现过断层。

其他起源文明全都被灭绝过,或者出现过断层。

再联想到接二连三的地理大发现。

世界广阔无边,没有人知道在未知的地方,隐藏着什么样的对手。

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发现,然后被消灭。

确实有点黑暗森林的样子了。

同样是战争,自然是先发现目标的人占据优势。

至少拥有更多的备战时间。

想到这里,他坚定的说道:“大明必须要变强,变得更加强大。”

“要主动走出去探索全世界,先一步摸清敌人在哪。”

朱标比较冷静,说道:“变强和探索是必须的,但不能盲目,否则会自乱阵脚。”

至少目前已经探知的世界,需要大明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消化。

就算再有新的地理发现,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还是要深化变革,然后占领并稳固已经发现的土地。

说白了,现在大明不需要制定什么新计划,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好。

看起来方才大家说了一通废话。

实则不然,方才的一席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确立了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八个字,深化变革、稳步扩张。

之后他们才开始谈论新大陆的情况。

得知新大陆上土民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标都长长地舒了口气。

人口虽然很多,但对大明构不成威胁。

按照黑暗森林的逻辑来看,大明才是猎人,他们只能当猎物。

至于如何开发新大陆,他们确立了一个大体的方针。

先建立据点,慢慢的迁徙一些人口过去。

将来有机会,就在那里建立几个封国,让诸侯王去征服土民。

人口灭绝从来都不是华夏的选择。

华夏对自己的文明有足够的自信,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治理这个世界。

那就是用武力征服,然后用文明教化。

以后那座新大陆上的土民,都是华夏子民。

至于新大陆如何命名,本来老朱想按照习惯,从古籍里挑选一个名字。

陈景恪却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华夏简史》里记载,有一支殷商遗民向北迁徙,最终杳无音信了吗。”

朱元璋马上就明白过来,说道:“你是说……”

朱雄英兴奋的道:“殷商遗民,着啊。”

“那支殷商遗民渡海去了新大陆,和当地土人结合开枝散叶,形成了现在的土人。”

“新大陆就叫殷洲或者商洲,上面的土人就叫商……嗯,叫殷人。”

“景恪你当年留的这个空白,真的是神来之笔啊。”

陈景恪心道,先射箭后画靶能不准吗,嘴上却谦虚的道:

“我当时是为了同化流鬼、靺鞨等族群留下的借口。”

“没想到能发现新大陆,属于误打误撞了。”

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多想,这事儿确实是巧合。

主要是,就算多想又能如何?

还能把他抓到诏狱里,使用大记忆恢复术不成?

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朱标却并不看好他们的打算:“仅凭这样一条信息,恐怕无法说服世人,那些土人是殷商后裔的。”

朱雄英冷静了一下,发现确实很难。

陈景恪含笑道:“待我入关,自有大儒为……”

“咳,只要我们足够强,跟着我们能获得足够的好处。”

“不需要我们去证明,只要丢一个引子过去,土人自会拿出一套说辞的。”

“至于我们的人信不信……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人家都主动加入华夏大家庭了,还能将人拒之门外不成?”

朱标一想也是,自《华夏简史》成书以来。

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土民,拿着其中的记录来证明自家是华夏分支。

并且,他们依照华夏简史的记录,结合自家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进行了深加工。

完善了相关逻辑链条。

你别管是不是真的,就问你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所以,我们就是华夏后裔,大家是一家人。

等大明在殷洲建立了统治,强大的华夏文明,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

以后他们就是殷人,是华夏分支。

现在不过是回归主脉。

所以,殷洲和殷人这两个名字,就此确定下来。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条:“切记,冶炼金属的技艺绝不可流入殷人之手,马匹也是如此。”

朱雄英也说道:“对,我们在殷洲立足之前,绝不可让这两样东西落入殷人之手。”

这个规矩在炎洲都没有使用过,原因很简单,炎洲土人少。

据目前统计,差不多在七十五万人左右。

这点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区域,最大的势力也才两三千人。

普遍三五百人为一个单位生活。

对大明构不成丝毫威胁。

还有个原因是,炎洲土人的文明程度更低,就算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办法。

不告诉他们如何探矿采矿,如何提高炉温,他们照样弄不出金属了。

这可不是贬低他们。

冶炼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背后代表的是一整条科技体系。

从如何探矿,到如何采矿,再到收集制作燃料,还要想办法提高炉温……

欧亚大陆的人类,进行频繁的技术交流,尚且用了几千年才点亮这个科技。

靠炎洲上那点土人,没有外人手把手的教,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事实上,炎洲矿藏丰富品质极高,露天矿藏遍地都是。

却没有点亮冶金科技,就是这个原因。

殷人不一样,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文明。

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冶金业,主要原因就是矿藏埋藏极深,靠手挖不出来。

如果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奥秘,他们是有能力,自己将整套技术琢磨出来的。

虽然大明不怕他们拥有相关技术,但没必要给自己制造困难不是。

敲定了大致方针之后,朱元璋和朱标本以为就没什么事情了。

哪知道,朱雄英却神神秘秘的对他们说道:

“皇爷爷、爹,我还有几样宝贝送给你们。”

朱元璋马上就猜到了一些端倪,说道:

“在殷洲有宝贝?”

朱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朱雄英故意吊胃口的道:“确实是殷洲的宝贝,您绝对想象不到的宝贝。”

朱元璋眼睛一亮,故作不在乎的道:

“黄金白银咱都不稀罕,唯一能让咱稀罕的也就是良种了。”

“不过就算是良种,也无法让咱动容了。”

“如果是十年前发现,咱会很高兴,”

“现在有了南洋的粮食,大明也不缺口粮了。”

“况且就算是良种又如何,咱就不信还有什么能比得过水稻的。”

说完,老朱斜睨他一眼,那意思分明就是,小子看你怎么吊人胃口。

陈景恪心下好笑,老朱确实有自信的底气。

但他还是太小瞧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了。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道:“那如果是亩产千斤的良种呢?”

‘噌……’老朱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朱标也震惊不已,说道:“雄英,事关重大,你可不要开玩笑。”

朱雄英很是满意他们的表现,也不再吊胃口,说道:

“据陈永和所说,他们亲眼见过亩产千斤的庄稼,并且带了一些种子回来……”

老朱眼珠子都红了:“良种呢,良种在哪?快拿给咱看看。”

朱标也起身说道:“快,把良种拿过来。”

朱雄英这才命人,将装种子的几口箱子抬进来,然后指着其中一口说道:

“皇爷爷、爹,亩产千斤的良种就在这……”

不等他说完,老朱直接就扑了过去,一把将那口箱子掀开。

露出了单独存放的七颗红薯。

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一颗红薯,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

犹如观看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朱标也跟过来,拿起一颗观察起来。

很大,很重。

符合亩产千斤的特征。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亩产千斤。

不过那些人既然敢把种子拿过来,就说明作假的可能性不大。

朱雄英在一旁将红薯的特点讲了一遍,当然都是陈永和告诉他的。

当得知吃了这东西,会出现烧心、胃酸等等后遗症的时候。

老朱有些生气的道:“矫情,饿肚子的时候观音土都吃不上,这点小问题算什么。”

“只要能填饱肚子,只要吃不死人,它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

朱标默默的点头,能果腹,吃不死人。

对于饿肚子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奢望了。

朱雄英则有些无法理解,毕竟他生来富贵,很难真正理解饥饿是什么。

其实陈景恪也很难理解,毕竟前世今生他都没有真正饿过肚子。

不过他毕竟见多识广,还是能体会到一些的。

能果腹,吃不死人。

这看似低到无法再低的要求,只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才知道,这是多么的奢侈。

老朱小心翼翼的将红薯放在桌子上,郑重的道:

“马上找最有经验的老农来种植,就在宫里种,咱要亲自盯着。”

“如果真的能亩产千斤,陈永和当封侯,其余所有人皆有厚赏。”

朱标颔首道:“如此良种,不封侯不足以偿其功。”

“种植的事情,可以将五弟叫过来,他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

老朱点头道:“嗯,咱正有此意。”

朱雄英笑道:“别急啊,还有其它种子呢。”

“这个瓜,个头也非常大,能长到脸盆大小。”

“房前屋后,地头边角,都能种上几颗。”

“既能当菜吃,也能临时充当主食果腹。”

老朱再次露出震惊之意,然后狂喜道:

“竟然还有?”

确实还有,接下来朱雄英又将其它种子全都介绍了一遍。

每一样老朱都很开心。

即便是产量一般的玉米,他也高兴的眯起了眼睛。

一点都不像方才说的那样,啥都见过不稀罕。

“没想到,这殷洲上竟然有如此多的良种,真乃宝地也。”

这是他了解过所有的种子后,说出的评价。

朱标也是同样的态度,确实是宝地啊。

物种不但奇特,数量还多,关键是产量还高。

太让人眼红了。

这也更加坚定了占领此地的决心。

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别的神奇物品呢,绝不能让宝地落到别人手里。

之后取名的时候,老朱直接拍板。

也别乱起别的名字了,就用‘殷’字。

红薯叫殷薯,玉米叫殷米,南瓜叫殷瓜……

既说明了来源,又强化了殷商后裔这个标签。

以后提起这些作物的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于殷地,是殷商后裔种植的作物。

久而久之,新大陆就是殷商后裔的,而殷商是属于华夏的。

第85章 咱的乖孙怎么样第359章 南洋清除计划第307章 一刹那的英雄第285章 衡量国力强弱的标准第247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228.第227章 力学200.第199章 钱钱钱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第394章 一国两分治195.第194章 组建水师衙门第269章 好男儿,当如是。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25章 明心志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26.第126章 温寒变第38章 圣人言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89.第89章 恩及父母221.第220章 啥条件我们都答应第268章 无题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422章 标题困难户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190.第189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第419章 再补一块短板第304章 气运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第302章 窃取国运第25章 明心志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盗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86.第86章 我能治啊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第319章 天竺攻略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第433章 无题第10章 险恶的政治斗争第380章 凿穿战术再现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191.第190章 海贸啊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275章 百万常备军第83章 让他当驸马?春节快乐188.第187章 党同伐异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23章 再出手225.第224章 此生仅有的机会第349章 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第11章 鸵鸟朱标第425章 朱老四好样的啊第413章 陈景恪算什么东西第372章 永绝后患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第281章 自绝于军方第418章 死亡名单第39章 圣人言可杀人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34章 新篇章第437章 世界是联系的223.第222章 心怀鬼胎第367章 你们准备好钱了吗第425章 朱老四好样的啊第23章 再出手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第422章 标题困难户第406章 父母之爱子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328章 神灵就是小偷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182.第181章 把裤子脱了再说话第327章 时代的尘埃第354章 无题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100.第100章 廷议第260章 无题第295章 思想武装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400章 秦风无衣99.第99章 你们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341章 挖坑杀人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51章 无题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177.第176章 异常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90.第90章 做人第318章 洛下学宫第380章 凿穿战术再现228.第227章 力学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第57章 实践第24章 奇药第3章 夺嫡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