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孔

第453章 孔

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蒋𤩽,朱元璋非常的满意,道:

“都安排好了?”

蒋𤩽回道:“是,家人乔装打扮去了燕国,仆人也已经遣散。”

“臣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为陛下效死。”

朱元璋问道:“不后悔?”

蒋𤩽坚决的道:“士为知己者死,能为太上皇为大明而死,臣死而无憾。”

朱元璋大笑道:“好,咱没有看错你。”

然后他脸色一肃,拿起提前准备好的诏书和令牌,冷声道: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调动所有锦衣卫,可以调动不超过一个卫所的军队。”

“去山东将孔家给咱查清楚,所有的一切。”

蒋𤩽双手接过:“臣决不负陛下所托。”

然后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朱元璋目送他离开,许久才收回目光。

拿孔家开刀,是他思考许久才做出的决定。

以前他虽然不喜欢儒生拿孔子拿理学压他,却并没有真的想弄孔家。

很简单,儒家的礼教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法礼依据。

在你没有办法取代儒家之前,就必须要遵从他的思想。

然而,儒家本身就是对春秋以前,华夏的礼仪思想的总结。

又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是华夏文化的代表。

剥离儒家,就等于是自我毁灭。

就连陈景恪都认为,不可能抛开儒家,最多就是推陈出新。

说白了,就是用新思想重新诠释儒家。

同时引入其他学派的思想,打破几百年来理学对人心的禁锢。

这才是最适合华夏的道路。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听陈景恪讲了那么多课,朱元璋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就更没有动孔家的心思了。

直到他退位之后巡视全国,亲眼见到了孔家是如何嚣张跋扈。

曲阜上上下下全都是他们的人,几乎成了国中之国。

他们仗着衍圣公的身份无所顾忌。

草菅人命?奢靡……这些都是不值一提。

很多行为低劣的让朱元璋都感觉下限被刷新了。

用畜生行径来描述,那都是对他们的褒奖。

当然,作为封建帝王,朱元璋有他的局限性。

在他看来,只要大明国祚稳定,有点不和谐的地方也无所谓。

当初他要拿孔家开刀,曲阜人自己站出来反对,维护孔家。

现在被孔家鱼肉,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活该。

只要孔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大明就可以了。

然而,孔家却觉得这些还不够,他们阻挠新政的推行。

因为新政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无法再作威作福。

不光是在曲阜地区阻挠,还私下联络保守派官员,一起抵制新政。

这才是最让朱元璋无法忍受的。

不过当时的皇帝是朱标,他更希望用怀柔的手段,一点化解各种矛盾。

朱元璋也不想干涉儿子治国,主要是他内心也有犹豫,所以就暂时将这个想法搁置了。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朱标病重,他不得不重新站出来执掌大权。

但直到此时,他依然没有动孔家的想法。

毕竟,孔家的地位太特殊了。

动孔家就等于是和整个儒家开战,这个后果太严重了。

然后山东、凤皖(安徽)大旱改变了一切。

朝廷运送过去的赈灾粮食,被孔家联合当地官吏侵吞。

虽然只是一部分,但依然是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

而且朝廷下旨免除灾区所有税收,孔家在曲阜依然正常收税。

还联系周围的大户,提高佃户的地租。

朝廷免税那是朝廷的事儿,你种我的地就得交租。

啥?你说旱灾绝收了?

那是你的事儿,和我没关系,又不是我不让老天爷下雨的。

此举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

当这些消息汇总到朱元璋这里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愤怒可想而知。

于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让他下定了决心。

既然你们不想活,那咱就成全你们。

正好为后世子孙解决一个隐患,也为景恪的《大同世界》推广减少一些阻碍。

于是,他重新祭出了蒋𤩽,让他亲自操刀此事。

可以预见的是,孔家和儒家的反扑,必然会非常激烈。

朱元璋虽然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会闹成什么样子。

所以,蒋𤩽离开后,他始终无法静下心来。

手中拿着奏疏,半天都没看进去一个字。

最后有些恼了,将奏疏往桌子上一扔:

“拿走拿走,都拿走给太子送过去,让他自己看着批复不要拿来烦咱。”

内侍立即过来,小心翼翼的将奏疏取走,一溜小跑给朱雄英送了过去。

朱雄英正陪着徐妙锦遛弯,见到这么一堆奏疏,脸登时就黑了。

“这老头子,越来越怠惰了,就知道欺负我一个小辈。”

徐妙锦轻笑道:“快去忙吧,我自己走一走就好。”

朱雄英点点头,然后弯腰对着她的肚子说道:

“臭小子,赶紧长大,替你爹分担政务。”

看着丈夫小孩子气的动作,徐妙锦眼睛里充满了笑意。

她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父慈子孝,就如太上皇和皇上、太子一样。

吩咐妻子小心,朱雄英就回到自己的书房,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

询问送奏疏的内侍道:“太上皇心情可好?”

内侍不敢隐瞒,说道:

“太上皇心情本来挺好,但方才蒋统领去见了太上皇,之后他老人家好像就有些不开心了。”

朱雄英心道果然如此,老头子不会无缘无故把所有奏疏都送过来。

能让他如此的,绝不是小事。

而且任谁都知道,皇上病重无法理事,大权理应交给已经成年的太子才是。

更何况太子很早就开始处理政务,威望能力都没有任何问题。

一开始把权力还给太上皇,是希望洗掉太子身上的嫌疑,同时借用他的威望稳住朝局。

然后再由他将权力交给太子,增加太子的合法性。

毕竟创业君主,其威望是独一无二的。

可现在都几个月过去了,太上皇始终没有这方面的意思,难免有些不正常。

外人认为太上皇恋权,但朱雄英不这么想,他太了解自家皇爷爷了。

之所以不把权力交给自己,必然是有大动作要做。

这件事情还很难办,很可能会损及威望,甚至导致自己皇太子地位不稳。

蒋𤩽夜入皇宫,又悄然离开,更是证明了他的猜测。

可现在的大明,还有什么事情能动摇他皇太子的地位?

想不通。

不过他也没有刨根问底,老头子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需要自己知道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不是他心大,而是对老朱充满了信心。

大明朝没有老头子做不成的事情,自己的皇太子地位可能会动摇,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于是他就让内侍离开,自己着手批复起奏疏。

不论皇爷爷想做什么,自己处理好政务,不让他有后顾之忧,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比跑过去追问他要做什么,然后盲目的加入进去,更能帮到他。

——

另一边,将奏疏丢给朱雄英之后,老朱依然有些焦躁。

就起身在宫里溜达起来,走着走着就到了马娘娘的住所。

看了看宫门口,他迟疑了一下就转身想要离开。

马娘娘身体不好,他是不想再用这些俗务烦她的。

但刚走出没几步,却迎面撞上了马娘娘。

他登时就知道,她应该是去照顾标儿,刚刚回来。

果不其然,马娘娘看到他就微笑道:

“真是巧了,我刚从标儿那回来就撞见你了。”

“你说你啊,真是一点耐心都没有,我不在你就不能等一会儿吗。”

听着媳妇的抱怨,老朱有些焦躁的情绪,瞬间就平复了。

他也没有解释,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道:

“那你可是冤枉咱了,我这是准备去标儿那寻你呢。”

然后他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标儿睡下了吗?”

马娘娘一边往前走,一边回道:“没有,在读书呢。”

所谓读书,自然是内侍读给他听。

或者内侍拿着书给他看。

朱标远没有康复,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也只是恢复了说话能力。

但也已经很让大家开心了。

至于完全康复,大家都知道不现实。

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让他能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

至少能让他一只手一条腿活动起来。

这样起码不会那么难受。

尽管这很难,可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往这方面努力。

回到坤宁宫,马娘娘让内侍退下,才问道:

“说吧,找我什么事情?”

老朱打了个哈哈道:“我就是来看看你,哪有什么事情。”

马娘娘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还不了解你?”

“平日里这会儿你肯定在处理奏疏,哪有空到处乱跑。”

“今天放着政务不处理跑到我这里,肯定是有事。”

老朱见瞒不住,只能将自己的打算和担忧告诉了她。

听说他要动孔家,马娘娘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不动不行吗?”

老朱缓缓摇头,说道:“我也想过,动孔家代价太大了,大明蒸蒸日上实在不宜发生这么大的动荡。”

“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阻挠新政推行。”

“现在大明的保守派,就是以他们家为首。”

衍圣公虽然不掌权,可地位高啊。

尤其是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衍圣公就成了名义上的文官第一人。

每年朝廷举行大朝会、祭天之类的活动,衍圣公都是文臣的代表。

他们一句话,就能影响到万千读书人。

当然,如果没有变革,衍圣公也就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可是变革改变了一切。

反对派需要一个领袖,再没有比孔家更合适的了。

于是,围绕衍圣公,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派系。

这个派系,在保守派里都属于顽固派。

一般的保守派,只是担心朝廷太激进,希望朝廷慢一点走。

本质上还是希望国家变好的。

以衍圣公为首的顽固派,是坚决反对新政。

不分对错的反对。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法统。

当然,维护法统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一家一户之私利。

这股力量现在还不算特别强,但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趋势。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惮。

“陈景恪的《大同世界》都成书两年了,始终不敢外泄。”

“虽然他嘴上说时机还不成熟,可咱知道,他是忌惮孔家。”

一旦孔家站出来否认攻击他的学说,就算朝廷支持,想推行天下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最麻烦的,还是孔家和理学合流,那就真的难办了。

有人或许要问了,孔家和理学不是一伙儿的吗?

并不是。

孔家很少表态支持某一派,因为没必要。

不论哪一派上位,都要尊崇他们孔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更何况,万一支持的那一派倒台了,岂不是就尴尬了?

所以,他们没必要表态。

哪怕理学大兴,孔家也没有公开说理学是对的,其他学派是错的。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孔家坚定的站在了保守派这一边。

一旦陈景恪的《大同世界》发表,双方合流是必然的。

马娘娘自然也能想到这种后果,表情愈发的凝重。

老朱继续说道:“之前标儿和咱说过此事,他希望用更温和的手段解决孔家问题。”

“所以咱也在犹豫,要不要采用激烈手段。”

马娘娘却摇头说道:“标儿……还是有些天真了,孔家的事情要么不解决,要么铁腕。”

“想靠怀柔政策化解,几无可能……不,根本就不可能。”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支持用铁腕来对付孔家了。

这让老朱开心不已,心中的担忧尽去。

自家婆娘的脑子比咱聪明,她都支持咱的做法,那肯定是没错的。

只见他脸上浮出笑容,说道:“还是妹子你果断啊。”

“咱还是受到景恪的启发,才下定决心来硬的。”

马娘娘好奇的道:“哦?景恪如何启发你的?”

朱元璋说道:“景恪力排众议,要军队去赈灾时说过一句话。”

“有些事情如果我们害怕危险不敢尝试,后人就算想做也没有能力了。”

“咱就想,动孔家也是如此啊。”

“现在大明的权势,依然牢牢掌握在勋贵手里。”

“而勋贵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和儒家孔家没有半文钱关系。”

“再加上分封制,他们只会听咱的,不会听孔家和儒家的。”

“就算是文官,很大一部分也是法家和算学出身。”

法家出身的官吏和计官掌握着钱粮,底层出身的勋贵掌握着军队。

军队和钱粮都掌握在朝廷手里。

儒家出身的官员就算再不满再反抗,也不可能颠覆大明。

大不了就血洗一遍。

当年蒙元都能让儒家跪下,他朱元璋也能。

“但随着勋贵集团被分化瓦解,以后儒家出身的官员会越来越多,甚至军方都会充斥着他们的人。”

“到那个时候,就算皇帝都拿儒家和孔家没有丝毫办法了。”

“咱不能将这个隐患留给后人。”

第38章 圣人言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废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征第280章 你的心真脏啊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第67章 温馨的一家四口第1章 揭皇榜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第453章 孔第446章 人祸天灾180.第179章 蓝玉竟成嘴替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第493章 有为无为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第299章 继续无题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103.第103章 我搞定无酸纸第304章 气运第419章 再补一块短板132.第132章 因为尊重第83章 让他当驸马?第370章 新大陆第331章 陛下,时代变了第354章 无题111.第111章 出关100.第100章 廷议第433章 无题第12章 大幕开启159.第158章 蓝玉:谁敢居功自傲我杀谁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请假一天第483章 理学之冠第473章 时间是给所有人的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禅位大典第401章 这个锅必须要有人背第335章 永恒的变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11章 用工荒221.第220章 啥条件我们都答应第423章 玩敌养寇174.第173章 蓝玉宝刀未老啊第445章 喜忧参半189.第188章 老狐狸们的课162.第161章 咱当年也是个乞丐头第242章 新罗婢春节快乐第390章 太子长子117.第117章 统统砸碎第331章 陛下,时代变了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第311章 用工荒第323章 安置成年亲王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第405章 操控舆论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263章 无名宰相第439章 无题第311章 用工荒第310章 蓝玉超进化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盗第305章 阶梯性收税第473章 时间是给所有人的第488章 无间道第374章 问问我的舰炮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第411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222.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185.第184章 什么重要?第360章 无题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64章 朱雄英突袭方孝孺第242章 新罗婢第404章 朱标的帝王课第321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155.第154章 两个亿啊两个亿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434章 学傻了135.第135章 太孙天命在身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77章 无题第376章 老朱亲自斟茶第35章 大本堂开课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第387章 不打西域打天竺178.第177章 独眼石人第431章 良种第15章 太孙伴读93.第93章 妖僧姚广孝第76章 因时而变第254章 何为盛世第447章 摊牌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第30章 预见能力111.第111章 出关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马皇后第83章 让他当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