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宝级的明末科学家

朱舜为了敲定这件事,免得这是张焘的一时冲动,过了今天就反悔了:“张世叔可要想好,都水司主事可是正六品官员,马上就要迈过从五品这个坎了。”

张焘接下来的反应,却让在场的几人啼笑皆非,也让朱舜彻底放心了:“按照现在的粮价,正六品一个月的俸禄也就十两银子。”

“本官可听说王恭局的一个匠头,月钱都快一两了,你小子可不能亏待了你张世叔,少说也得给个二三十两的月钱。”

“你小子可别哭穷,谁不知道你家的纺纱作坊...嗯...纺纱厂,一个月挣的银子,已经达到了五百两。”

说到五百两,张焘的话音突然顿住了,表情有些尴尬,过去是能挣这么多银子,可是自从永定河水位骤降以后,朱氏纺纱厂的生产力下降了很多。

招揽了更多的纺妇,由水力生产改成了人力生产,成本大大的提高。

孙元化知道这个这个好友做了大半辈子的实干小官,不适应人人都是笑面虎的朝堂,早就想辞官了。

担心张焘的狮子大开口吓怕了朱舜,赶紧说道:“老张你真敢开口,还二三十两,本官这个正五品的月俸,也不过十六两银子。”

“一个月十两银子差不多就得了,别痴心妄想的要那么多,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

听到这话,张焘不免紧张了,说出刚才那句话,一半是开玩笑,一半也有实意。

没办法,京城的物价太高,张焘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大家子要养,他都是正六品官员了,到现在全家还是挤在只有几间瓦房的京郊。

上次赢来的那一笔钱,一半拿去孝敬家境贫苦的恩师王徵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子有钱了哪有不孝敬恩师的道理。

另一半被妻子给扣下了,说是以后留给三个儿子成亲。

想买那几个煤矿,迟迟也和妻子谈不拢,毕竟明摆着就是亏本买卖。

朱舜看着紧张兮兮的张焘,畅然一笑,伸出了五根手指:“二三十两哪里够,一个月给张世叔五十两银子,你看如何?”

五十两?张焘这帮子西法党人穷了一辈子,听到五十两银子的天文数目,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正要张嘴说话,推托两句,朱舜再次放出了一个爆炸消息:“只要张世叔把令师请过来,每年不仅批给张世叔和令师五百两以上的研究经费。”

“令师每个月的还给一百两的月俸。”

一个月一百两,一年就是一千二百两。

徐光启孙元化心里莫名的出现了一股暖意,一股西法党人第一次被人这么重视的暖意。

孙元化忍不住调笑了一句:“十朋给出这么高的价钱,本官都忍不住心动了。”

一千二百两很高?反正在朱舜看来,对于这种已经超越国宝级,算是瑰宝级的科学家,三千两都不多。

王徵在天启七年已经编撰好了《远西奇器图说》,里面囊括了静力学知识、地心说、重心的求解、求水体积等等大量近代物理知识。

有这么一位瑰宝级的老先生,坐镇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京师大学堂。

张焘突然大笑了起来,笑的极为痛快,眼角甚至都出现了泪水。

他们这群被人污蔑为西法党人的官吏,不惜放弃荣华富贵,也要坚持钻研被儒生们所鄙视的蛮夷学说,就是为了找到中兴大明的一线希望。

儒生们鄙视他们也就算了,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就连皇上也看不上他们。

没想到今天竟然被朱舜这么的重视,重视到在朱舜的眼里,恩师王徵的价值都已经超过了内阁首辅。

正一品的月俸,不过八十七两。

张焘重重点头,表情严肃的说道:“这件事世叔记下了,只是恩师已经辞官,正在家中丁忧,能不能请过来还真的不好说。”

朱舜明白张焘的意思,意思就是说我家先生不爱财,别说是一百两银子,就是一千两银子也打动不了我家先生。

朱舜笑了笑,不爱财反而好办了:“明天拿给张世叔一本初中物理教材,有了这本书,应该没问题吧。”

张焘猛的一拍大腿,哈哈一笑:“怎么把这本书给忘了,有了这本书,就算是不给钱,我家恩师也会过来。”

朱舜把目光投向了徐光启孙元化师徒,意思再是明白不过了,你俩要是过来,给予同等的待遇。

徐光启捋了捋白胡须,笑道:“等哪天庙堂上不需要老夫在那撑着了,朱山长可不要吝啬一个教书匠的位置。”

朱舜听到一位庙堂老供奉,喊了自己一句山长,素来脸皮厚的他,也是忍不住有些脸红:“徐侍郎说的哪里话,小子肯定倒履相迎。”

旁边的孙元化张了张嘴,本来也想说自己辞官不干了,想到恩师已经年近七旬,还在庙堂上为西法党人遮风挡雨。

自己要是也离开了庙堂,恩师就真的是独木难支了,只能放弃这个念头,有些无精打采的说道:“还有本官,朱山长到时候千万不能小气。”

你可是明清时期的火炮第一人,谁敢小气,朱舜在心里暗自说了一句,心情不错的笑道:“蒸汽机咱们也有了,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治理旱灾了。”

张焘现在已经不把自己当成外人了,主动帮朱舜搭台子,好让他唱一出好戏:“十朋专门去京城把我们喊来,想必心里早就有了定计了吧。”

朱舜再次放出了一个惊天霹雳,盯着蒸汽机,目光深邃的说道:“治理旱灾只是一方面,这一次咱们要在大明食利阶层的体制上,凿开一个突破口。”

徐光启捋动白胡子的手掌,蓦地僵住了,褐斑老脸变的极其严肃:“十朋说的可是真话。”

朱舜看了过去,徐光启孙元化张焘三人的脸上,全是严肃到极致的表情,郑重点头:“当真,不过具体谋划还得指望徐老供奉,指点一个阳谋。”

“只有阳谋大势,才能保证万无一失,要不然就白白浪费这一次的大好时机了。”

徐光启不说话了,走向了蒸汽机作坊的堂屋,坐在正堂中间。

“咱们从长计议。”

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术突破口!第八章 科学研究太费钱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枪杆子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第三百七十三章 孙承总的痛快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动十台蒸汽机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级第二百一十五章 购买机械锯床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第四百零四章 内有东林党拆台第七十七章 新式学堂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号的推广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国土第三十八章 西什库第三百九十七 配备新式火炮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来水厂第四百零四章 内有东林党拆台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三百九十二章 铸新炮第五百五十五章 课税局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骚动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祯前往洗煤厂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积木材?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总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革命的改变第二百一十五章 购买机械锯床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验收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纸第五百七十一章 杀了武官贰臣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第七十八章 新式厂房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装问题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体系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传员六百零九章 工业学院等级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税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第三十二章 处理匠头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宝级的明末科学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军工体系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声音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绥机械院的院长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枪第四百四十章 抓个典型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一百二十四章 墙倒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对全世界的布局第七十五章 要结束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场第二百三十五章 兴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第二十五章 工钱问题第五百九十九章 简陋的知府衙门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第四百零四章 内有东林党拆台第一百二十四章 墙倒了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库和旱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国杀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六十一章 当谋士碰上工业化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四百二十五章 满清要攻西北第五十三章 女真来袭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机的选址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六十六章 开放火器局第一百零五章 橡胶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变蛟的新战术第十四章 崇祯的宣德炉第二百七十二章 东风快递第四百四十六章 镇远矿务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顺天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装火药的诱惑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国土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业侯又来搅局了?第二十五章 工钱问题第五百九十章 良种公司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战斗素养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实验第五百三十五章 铁丝网开始发挥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