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医学院

几天后,吴又可在娘子的催促下,前往了京师大学堂。

朱舜让大弟子宋士慧在门口恭敬等着吴又可,这件事本来应该让朱舜的长子来做,朱舜长子的年纪还小只有几岁,让大弟子来做也是一样。

今天是收徒的日子,吴又可和娘子两人扯了一匹顺天大幅布做了一身不带补丁的布衣,免得失了礼数。

他们来到京师大学堂门口却不明白了,宋士慧领着一家三口坐上了绸缎轿子,离开了京师大学堂。

一直来到朱舜的府邸,还是在京城的侯爷府,而不是京郊的宅子,朱舜早就在大堂内等着了。

从来没觉得穿上一身绸缎就高人一等就有面子的吴又可,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穿一身绸缎再过来。

等到一家三口走进大堂,朱舜开始一一介绍他们:“这位是太子殿下,素儿以后就是太子的同窗了。”

不用朱舜介绍,饱读诗书的吴又可也能看出来那位仪态不凡的少年是谁,大明能够穿戴一身翼善冠盘龙赤袍的人可不多,除了那几位王爷就只剩下太子了。

吴又可作揖行礼,娘子则是做了一个万福,因为被太子的身份吓到了万福怎么做的都快忘了,看起来不伦不类。

娘子紧张之下呵斥了吴素一句:“还在那傻站着干啥,赶紧给太子磕头。”

吴又可的娘子不清楚太子要加一个殿下的敬称,她这样的穷苦人家自然是不懂这个规矩,太子朱慈烺也没有在意。

太子朱慈烺走过去扶住了就要跪下的吴素:“无需多礼,以后孤还得仰仗着吴院长救命。”

吴又可一家三口不明白院长是什么意思,院长倒是知道,但是不清楚太子口中的这个院长是什么意思。

提到救命二字,吴又可郑重点了点头,别的方面不敢说,就医术而言吴又可的医术在大明所有的郎中里绝对是排在前列的。

就算是宫里的御医,在医术方面也不见得有吴又可高明。

甚至是温病这种历朝历代包括大明所有名医都束手无策的顽疾,吴又可也有信心治愈。

在场所有人只有朱舜一人明白,吴又可点头意味着什么,这位大明乃至华夏医学史上的泰山北斗所发明的药方,一直到现代都被视作珍宝。

温病对现代医学来说也是规避束手无策,而几百年前的吴又可早就研究出了有效治疗温病的药方。

如果能给他搭建一个崭新的舞台,吴又可未来的成就甚至比孙传庭还要高。

朱舜介绍完太子朱慈烺,继续介绍道:“这位是怀远侯,这位是镇远侯,这位是新宁伯,这位是兴安伯……”

朱舜一一介绍了大堂内的好友,每一位都是家世煊赫的京城权贵,单是勋贵就有四位。

说到最后吴又可一家三口都麻木了,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京城权贵。

就在吴又可一家三口觉得结束了,没有想到又走进来一位蟒袍太监,根据朱舜的介绍说居然还是东厂督公王承恩。

王承恩先是给吴又可供了拱手,不用说吴又可也知道皇上身边的第一大红人是看在自家儿子恩师的面子上,赶紧回了一礼。

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本来以为儿子恩师的面子已经够大了,没想到还是远远低估了。

居然和这位堂堂的东厂督公也是这么的相熟,从王承恩主动给他行礼就能看出来,王承恩也是朱舜的至交好友。

王承恩后面还跟着几名小太监,招了招手,几名小太监端来一个紫檀托盘,盖着黄色丝绸。

王承恩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传皇上口谕,得知工业侯今日收徒,赏赐一套文房四宝。”

这位大明医学界的泰山北斗吴又可,这下是真的被吓住了,朱舜收个徒居然连皇上都惊动了。

一家三口磕头谢恩过后,王承恩拿出了一个个精致的剔红长条匣子,正好一共八个。

王承恩交给了朱舜,笑着说道:“这是咱家这个长辈送给几个孩子的,以前没给,今天补上了。”

这位让天下所有官员谈之色变的东厂督公,谈笑风生的和朱舜聊了两句,说了一句咱家先回去了便离开了工业侯府邸。

镇远侯怀远侯等几位勋贵知道朱舜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很重,对于皇上赏赐一套文房四宝只是觉得讶然,没觉得吃惊。

朱舜和王承恩的关系让几位勋贵都不是吃惊了,而是震惊。

以几位勋贵的权势见了东厂督公王承恩,也要斟酌着说话,生怕说错话。

谁能想到东厂督公也会有笑脸,更是和朱舜谈笑风生。

太子朱慈烺则是笑着注视这一幕,这可都是恩师替他结交的人脉。

自从他成了伟人的崇拜者,对东林党人深恶痛绝,东林党人也看自己和太子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差,就存了扶持其他皇子争皇位的心思。

东林党人的权势太大,太子朱慈烺确实担心皇位,现在看到王承恩与自家先生是好友,太子朱慈烺彻底放心了。

也能放心去进行土改了。

只是一个介绍观礼者的过程,再加上王承恩那道圣旨的耽搁,折腾了大半天,拜师终于开始了。

在太子朱慈烺和勋贵等好友的观礼下,吴素正式拜工业侯为师,接下来就是一场宴席。

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建立医疗体系了,朱舜喝了一个大醉,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过来。

朱舜草草的吃了几口,骑上一匹辽东大马赶往了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医学院早就已经建好了,就是想着哪天找到了合适的人才便可以直接使用,吴又可父子二人正式搬到了医学院来住。

吴又可直接担任了医学院的院子,儿子因为寸功未立拒绝了副院长位子,现在只是一名京师大学堂的普通学子。

朱舜对于医学方面了解的很少,他只是精通数理化等等工科方面的很多知识,以前也不知道自己会回到大明,没去研究过医疗体系。

不过他的一些朋友是医学方面的尖端人才,通过平日的聊天里知道了医学体系发展到现在的历史脉络。

凭借他近乎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到现在还记得那些知识。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三百七十八章 枪杆子第五百七十章 清点财物第一章 改进火绳枪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药工厂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赋、耗米、私费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们第二百七十二章 东风快递635.第631章 改革体制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积木材?第三百九十九章 当晋商碰到陆军讲武堂第三百零五章 眼馋朱舜的皇太极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柜的结局第一百九十章 工业魔改成功第五百五十章 密云官绅的对策第三百七十章 实业家的气节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二十四章 气死东林党第五百七十一章 杀了武官贰臣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军火公司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运输系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变成实业阶层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谈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开始做实验第七十八章 新式厂房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机械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一百零四章 崇祯的人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种反应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永发的算计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宝级的明末科学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学堂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业派穷途末路了?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三百五十五章 农学院的情况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报传到工人会馆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学位的价值第三百九十二章 铸新炮第一百零六章 收俩小弟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骚动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厂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四十章 大明金砖第五百六十五章 孙传庭的信徒第二章 变革一个时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实业家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没走完的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群众举报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来水厂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军火公司的成果第四十八章 王恭厂的火药地窖第一百七十七章 纺织协会第三百一十一章 数理化扎根大明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黄金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够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机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章 改进火绳枪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纽可门汽缸第四百九十六章 范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第一百四十七章 钳工等级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弹第四百四十九章 辽东也缺煤炭第四百零三章 孙传庭绝对不可能赢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税法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一百零四章 崇祯的人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经济奇才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一百四十七章 钳工等级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林党的柴薪作坊主们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换反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个小兔崽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五百七十二章 贰臣传再次去掉一个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来尝铁丝网的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