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个小兔崽子

敲定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机幕们就开始推衍这盘大棋应该怎么走,分几步走,每一步的细节在哪里,争取做到机关算尽的地步。

一天后,得到消息的马士英,亲自带着五城兵马司的人赶往了宋家作坊和吕家作坊,在过去的路上已经商量好怎么把两家作坊给烧了。

还没靠近两家的作坊,首先看见了宋家和吕家在作坊周围设立的粥棚,周济着大量的灾民。

马士英嘱咐五城兵马司的弓手站在原地不动,独自一个人走了过去,拉住一名衣服比乞丐还破的灾民,认真的问道:“请问,这个粥棚什么时候开设的。”

灾民的肚子饿的‘咕咕’响,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吃饭,突然被人拦住了,蓬头垢面的脸上露出了凶相。

瞧见拉住自己的那个人是一位官老爷,顿时变的畏畏缩缩起来:“宋大善人的粥棚,早在皇上说话以前就有了。”

马士英问出这一句话,是在担心五城兵马司有宋家的同乡,提前告诉了宋家这个消息,宋家用开设粥棚的计策,躲过这一次的抄家。

接连问了好十几个灾民,都是说宋家早在皇上颁布诏书以前,就已经把粥棚开设好了,看来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不是宋家的诡计。

马士英还是有些不放心,叫来了一名锦衣卫:“宋家开设粥棚有多长时间了。”

锦衣百户不是北直隶人,刚好是江西人,对于江西有名的书香门第宋家比一般人了解的多:“启禀马大使,宋家的粥棚在女真人撤退的第二天,就已经开设了。”

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尤其忌讳多说话,这名锦衣百户想起宋家在江西的一桩桩善举,闭了一下眼睛。

再次睁开眼睛,主动说道:“马大使,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马士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正在沉思接下来该怎么办,听到锦衣百户的话,回过头来认真的看着他说道:“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

锦衣百户得到了同意,组织了一下语言:“不光是在今年,宋家每年都会设立粥棚,周济穷苦的老百姓。”

“马大使可能不知道,卑职是江西人,对于宋家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宋家祖祖辈辈都是江西有名的大善人,虽说家产还算富足,但是比起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僚乡绅差远了,在他家的那个县都排不上号。”

“可宋家的善举,在整个江西都是排在前列的。”

“修桥铺路、开设粥棚、免除租子等等,干了很多的善事,宋家老太爷当年在官场上更是难得一见的刚正不阿。”

“后来实在看不惯官场上的乌烟瘴气,干脆辞官回了江西老家,在老家开办义学做了一个教书匠。”

马士英看着热闹的粥棚,听着锦衣百户的叙述,留下一句话,毫不犹豫的离开了这里。

“五城兵马司的人都回去,锦衣卫和东厂各留两个人在这里看着,一旦发现了瘟疫,立即通知本官。”

今天发生的这一幕,推衍了无数可能的东林党,早就算计到了,也是机幕们刻意营造的一种结果。

烧了宋家和吕家的作坊,只是让两家损失了一批织布机而已,东林党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彻底搞垮宋家和吕家。

只有等到宋家和吕家的织布作坊内,数以百计的女工感染了瘟疫,才能彻底搞垮两家,现在还不是时候。

马士英回去的路上,正好遇见了宋家老太爷,这位已经七十岁高龄的老爷子,从儿子的书信里,得知国家遭遇了这么一场灾难。

二话不说,把家里所有粮囷里的粮食都拿了出来,就连那座在灾年用来保命的粮囷,也是被宋老太爷给打开了,全部通过水路运到了北直隶。

就这样,宋老太爷还是不放心,担心两个儿子处理不好这件大事,不顾自己已经七十岁高龄了,舟车劳顿的跟着来到了北直隶。

刚好就在今天,宋老太爷亲自押送第一批粮食上了岸,坐在排头的那辆驴车上,从马士英身边路过。

宋老太爷看见粥棚的规模,当场就怒了,指着大管家鼻子破口大骂:“这么一个小小的粥棚,够几个人吃的,换成粥厂!”

“另外派人去其他州府多开设几个粥厂,让更多的灾民有口饭吃。”

宋老太爷瞅着粥厂里的粥棚一个个的开起来,递给宋家总管一个眼神,看吧,没有老头子我亲自坐镇指挥,肯定不行吧。

宋老太爷在这等了一炷香时间,两个儿子一个都没来,又是怒了:“宋应星和宋应晶两个混账去哪了!反了他俩了,把宋家的祖训都给忘了。”

“善举用的不是钱,而是心!”

大管家本来还想替三老爷和四老爷解释两句,想起宋老太爷的脾气,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三老爷去做什么实验了,四老爷去招人了。”

老三从小到大就爱研究东西,这个倒是能理解。

老四招人应该是为了增加粥棚的人手,宋老太爷的心情好了一些,随口问道:“招好人手以后,准备在哪开设粥棚。”

粥棚?大管家知道宋老太爷理解错了,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不是开设粥棚,是给织布作坊增加人手。”

在这个特殊时期,还敢给已经达到五百人的作坊增加人手,宋老太爷的脸色瞬间就黑了:“谁让他这么干的。”

大管家看到宋老太爷的表情,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解释了两句,说是为了救活更多的灾民。

看到宋老太爷的脸色越来越黑,赶紧把嘴给闭上了,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朱先生。”

拜师对于书香门第来说是一件相当庄严的事情,宋士慧宋士意拜师的事情,远在江西的宋老太爷也得到了消息。

宋老太爷没像其他官僚乡绅那样,询问自家孩子的先生,有没有功名在身,在朝廷做了几品官,

只要先生的品性不错,就可以了。

宋老太爷从同乡那里得知了朱舜的清廉品性,为了身体戒酒戒了很多年的他,还高高兴兴的小酌了一杯。

现在听说这个臭小子敢做出这么一个冒险的行为,明显是做官的经验不行啊。

宋老太爷黑着脸说道:“走,咱们去朱家的纺纱厂。”

第五十四章 抢劫庄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传员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传员第二百三十章 买矿山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学员的班长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骚动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革命对于大明的初步影响631.第627章 蓄热室第三百二十章 攻占南洋计划第九十二章 爆发瘟疫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现场第五百一十八章 灭亡满清的战略大计第五百三十八章 捡漏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枪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要提高柴薪价格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买马第五百四十三章 群众举报第五百六十三章 战略处的应对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业派召集人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柜的结局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六十二章 东林党争密云第二百九十三章 军工体系第三十八章 西什库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让工业派去天津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三十四章 纺纱厂出事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气缸第四十五章 偷走线膛枪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运输系统第五百九十六章 轻工业中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吕布和关羽第五百四十三章 群众举报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温计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业派穷途末路了?第三十九章 西洋礼服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实验室出事故了第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五十五章西法党人的狂笑第五百章 造纸工厂对满清的影响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税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机械局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国土第三百九十二章 铸新炮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纸厂第十七章 量产坑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辽东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第三百七十八章 枪杆子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气缸六百零六章 未来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第二百六十六章 远征辽东第八十八章 欧罗巴的科学院第五十三章 女真来袭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袭第三十八章 西什库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业化造祥瑞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鲁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十九章 校场验货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阁的反应第五百七十章 清点财物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极的大笑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革命对于大明的初步影响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第八十六章 抢手的纱线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亚铁的颜色第一百零三章 飞梭织布机的效率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个之父第五百六十三章 战略处的应对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议大凌河堡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阁的反应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师大学堂的对联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第五百七十九章 让工业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四百九十一章 范家的第二个图谋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学院第二百七十九章 气急败坏的多尔衮第五百九十六章 轻工业中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后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对骑兵的冲击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