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平虏所

319 平虏所

宁夏平虏所是宁夏卫下属的一个守御千户所,位于宁夏卫的最北端,紧临着北长城,东、北、西三个方向都是鞑靼人,像一个深入鞑靼腹地的楔子。

由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明初的时候,朝廷就在设置了一名分守参将作为军事主管,统领长城沿线的边军。时下,平虏所的分守参将名叫萧如熏,是个出生于军人世家的北方大汉,文才武艺都十分出众。

陈道和苏昊带着宁夏总兵张继忠的将令,来到平虏城见萧如熏。萧如熏看过将令,又抬起眼看了看年轻得异常的苏昊,淡淡地说道:“既是兵部的差遣,又有总兵的将令,你们就住下吧。不过,我这平虏城甚是贫穷,城中也没有什么好住处,只能请各位将就了。此外,我这里乃是边塞蛮荒之地,士卒多不通礼节,还请二位多多管束部下,不要惹出麻烦来。”

“多谢萧参将容留,我等自不会给萧参将惹麻烦就是了。”苏昊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对自己冷淡,只能客气地说着些场面话。

萧如熏冷笑道:“苏游击误会了,在下倒不担心苏游击的麾下会给我惹什么麻烦,我只是怕我那些不成器的边军,会给苏游击的手下惹些麻烦,到时候还要请苏游击多多包涵。”

萧如熏这话,明显就是摆边军的架子了。明朝的边军有两个特点,一是条件恶劣,生活环境差,而且三天两头打仗,属于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二是由于经常要面临北方民族的入侵,因此作战素质普遍高于内地部队。一方面是能力强,另一方面是待遇差,这就养成了边军傲气与怨气合一的气质。

萧如熏说不担心勘舆营会给边军带来什么麻烦。反而提醒边军会给勘舆营带来麻烦,意思就是说勘舆营的战斗力不及边军,如果遇到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冲突,吃亏的必定是勘舆营士兵。

苏昊虽然不太懂得军队里的这些事情,但从萧如熏的态度里,他还是能够听出一些威胁和蔑视的意思来。对于勘舆营的实力,苏昊是有充分自信的,于是不软不硬地答道:“不打不成交嘛,我那一营人马都是太平兵,没见过什么世面。请边军弟兄教训教训,倒也能长点见识。”

“哦?”萧如熏没想到苏昊竟然敢接下他的话,似乎还有些愿意较量较量的意思,不禁对苏昊其人多了几分兴趣。他抬眼看了看苏昊,脸上有了一些暖色,说道:“苏游击年纪轻轻就能统领一营兵马,想必是有通天彻地之才,有时间萧某还要向苏游击讨教一二。驻扎一事,我着营中主簿带你们去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陈主事和苏游击随时来找我就是了。”

说罢,他喊来营中的主簿梁奉,让他带着陈道、苏昊去城中找军队驻扎的地方。陈道打着哈哈。对萧如熏道了谢,与苏昊一起,随着梁奉离开了参将府。

平虏城面积不大,是专门为屯兵而建立起来的城池。城中除了军人之外。主要都是军户和军官们的家属,以及少许的外来商户。由于以往也需要接待前来作战的客军,因此城中有不少闲置的军营。梁奉受了萧如熏的暗示。给勘舆营找了一处看起来还比较整洁的住处,把2000多人马安置下来了。

勘舆营的薪饷是由兵部直接发放的,萧如熏并不需要管他们的供给。住下来之后,各部的后勤人员便纷纷到城中去采购粮食、副食及其他生活用品,余下的官兵则忙着打扫卫生、修理门窗家具等等,各项工作井井有条。梁奉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暗自点头,对于勘舆营的素质多少有了一些认识。

送走梁奉,苏昊笑着对陈道问道:“陈主事,我怎么觉得这位萧参将对咱不太欢迎啊?咱们来这平虏城,是不是来错了?”

陈道摆摆手道:“边军将领,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对上曲意奉承,这类人的目的,不外乎盼着上面的人能够升他们的官,或者不去追究他们贪赃枉法、克扣军饷之事。另一类就是像萧如熏这种,恃才傲物,觉得自己文武双全,却又明珠蒙尘,所以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像在下这种朝廷的文官。”

“恐怕还有我这种少年得志、猖狂不可一世的奸佞小人吧?”苏昊笑着补充道。

陈道点点头:“改之有此自知之明甚好,甚好。”

说罢,两个人一齐大笑起来。苏昊以20岁不到的年龄就官拜游击将军,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但他的职位是靠着自己的才华挣来的,所以也不怕别人的冷眼。萧如熏对他冷淡甚至轻蔑,他并不觉得懊恼,反而觉得萧如熏可笑。陈道对苏昊的经历和才华都十分了解,自然也明白苏昊的心思。

再说萧如熏,打发走了陈道和苏昊一行,见没有什么其他的公务,便换下官服,回到了后宅。夫人杨书兰给他奉上热茶,笑着问道:“夫君面含微笑,可是遇到什么有趣之事?”

杨书兰出身名门,其父杨兆在万历初年曾任蓟辽总督,后来又当了南京兵部尚书。萧如熏原本在杨兆麾下任职,杨兆看中他的才华和军人世家的出身,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杨书兰虽然是个女子,但才情不逊于须眉,萧如熏的很多政务都会说给杨书兰听,当成夫妻俩平日闲聊的话题。

听到夫人的话,萧如熏笑道:“刚才倒的确遇到一件有趣的事,兵部派了一个主事,陪着一个看上去还不到20岁的游击参将,带着一营兵马到平虏城来,说是住一些时日。我琢磨着,没准是哪个权臣家的子侄,想到边关来混些资历罢了。”

“这种人,夫君以往不是遇上过许多回了吗?夫君不会是又给人家碰了钉子吧?”杨书兰问道。她心里有些诧异的是,以往萧如熏遇到这种事,回到后宅都会很恼火,这一回却面带笑意,莫非有什么异常。

萧如熏道:“我的确是给了他一个钉子,让他莫要猖狂,小心惹着我的边军。你猜他怎么着?”

“像这种权臣家的子侄,听到这种话,只怕要吓得连夜跑回去了吧?”杨书兰笑道,她自己就是权贵家出来的,对于周围那些纨绔的德行,还是颇有一些了解的。

萧如熏道:“让我觉得有趣的就是这个了,听到我的话,他不但不恼不怕,反而还说不打不相识,希望我的边军能帮他教训教训他的手下。”

“他是没听懂夫君的意思吗?”杨书兰问道。

萧如熏道:“不像,此人看起来挺聪明的样子,回答我的话的时候,态度也是不卑不亢,倒让我觉得有些诧异了。”

“哦,此人名叫什么,是谁家的子侄?”杨书兰问道。

萧如熏道:“此人名叫苏昊,我倒想不起有哪个姓苏的权臣有这样大岁数的子侄。”

“苏昊?”杨书兰皱着眉头,“我怎么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呢?”

“你这样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名字有几分熟悉。”萧如熏也想起来了,似乎自己曾经在某个地方听说过这个名字。

苏昊这两年也算是军界和政界崛起的一颗新星了,虽然他的出身和职位都不算如何显赫,但他设计望远镜、发明等高线地图以及在遵义、淮安等地的作为,都颇有传奇色彩,在官场以及读书人中间有几分名气。不过,萧如熏和杨书兰地处边关,信息闭塞,所以乍听到苏昊这个名字还有些错愕。

“夫君,此人带的兵马有何特点吗?”杨书兰问道。

萧如熏道:“倒是有些与众不同。听他说,他的部队叫勘舆营,是奉兵部之命到边关来测绘地图的,你说这边关的地图向来都是由边军自己测绘,报送兵部的,哪有……”

说到这,萧如熏突然轻轻一拍桌子,道:“我想起来了,此人似乎是向兵部献过一个什么地图,颇得王尚书赏识。”

“对了,夫君这样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上次我父亲差人来给我夫妇送东西的时候,那个差人说起过此事。好像父亲对于这个献图的人也颇有兴趣,此人好像就是名叫苏昊。”

“地图?”萧如熏拍着脑袋,“不就是一个地图吗,就算画得精细一些,又能如何。王尚书和岳父大人都对此人大加赞赏,莫非他画的地图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杨书兰道:“如此说来,此人还真不是什么权臣子侄,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做到游击将军的。如果他看起来不到20岁,那么说不定还真是前途无量,夫君不可过分轻慢于他。”

萧如熏道:“我倒没想到这一节,只是看他有几分胆色,所以交代梁奉给他们找一处好一点的营地,也不算轻慢他了。至于说是否要与他结交,反正他还要在平虏城住一些日子,待我观察一番再说。他自己不也说了吗,不打不相识,没准我们还真得交交手才能认识呢。”(未完待续。。)

026 龙光书院318 以防不测303 意见领袖126 提亲408 便宜小舅子328 玻璃工厂394 一针见血283 世子的艳羡340 火器专家313 统计134 两个办法261 公审大会162 土司281 欲擒故纵354 大破鞑靼279 招徕232 清丈210 不怕价高108 金矿195 有恃无恐367 要不要出兵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239 穷寇勿追220 新任淮安知府019 下馆子373 郁闷的哱拜337 攻城076 地师的传说134 两个办法394 一针见血077 成煤环境014 招揽345 论功行赏342 溃败092 军中效力290 老千110 国本之争184 归途342 溃败089 望远镜098 吃饭的问题018 韩倩的心思419 三大纪律145 王尚书231 周举人献计083 地087 价值连城的配方241 誓死不退072 苏氏科贸商行409 顿悟311 认贼作父132 铜鼓石274 低调行事243 火器逞威180 再引天雷076 地师的传说253 火器劲旅163 寻煤065 魏老虎373 郁闷的哱拜431 海上游击战268 营救大儒李贽243 火器逞威210 不怕价高155 黄雀在后086 钾基玻璃041 劝说243 火器逞威181 追杀235 畏罪潜逃283 世子的艳羡039 此间的少年238 迎战土匪192 帮闲155 黄雀在后356 狂妄的李如松143 兵部主事287 汝宁科学院228 土地纠纷044 工程测量050 谈论火器192 帮闲277 小乞丐139 陈观鱼和平奖180 再引天雷339 等待援军403 穷提举324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217 人如草芥288 盘根错节404 守望者359 游说089 望远镜384 初遇挫败306 现场审案386 混入大营358 困兽犹斗357 攻城之争335 以静待动295 扯出萝卜带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