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回家过年

谁知屏风外哭声起,两个女孩子跌跌撞撞跑来床边双双跪在踏板上磕头,欢儿道:“老爷,求您了奴婢不愿意嫁人,老爷瞧不上奴婢不要紧,求老爷留着奴婢在身边伺候吧!”

晕,这叫什么事?好心当做驴肝肺了!

谁知一向懂事的荷香见两个女孩子哭得伤心,想到明年就会让她们出嫁忽然悲从中来搂着她们哭成了一团。

乐儿道:“老爷,求您不要嫌弃奴婢,咱们哪里做得不如您意,请您指出来,奴婢好改啊!呜呜呜……。”

见荷香连衣服都没穿好裹着被子搂着她们一起哭,两个女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

黄胜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家里女人太多,她们要是都这个态度,以后就麻烦了,封建社会害人不浅啊!

“老爷从来没有嫌弃你们,还很喜欢你们伺候,你们愿意伺候老爷多久都行。这样吧,选择权交给你们,不管在什么时候,你们有了心上人就可以让黄家给你们置办嫁妆出嫁。”

“谢谢老爷,奴婢们心甘情愿伺候老爷一辈子,奴婢就是黄家人,哪里也不去。”两个女孩子不哭了,抽泣道。

黄胜决定不纠缠此事,以后经常派家里的侍女跟火枪手少年接触,少男少女不怕她们擦不出爱情火花。

全勇总旗得到了送荷香秘书去京师的好差事,六十个汉子都兴奋莫名,他们中有九成人都没有去过天子脚下。

鲁承祖当然一起去京城,马上就要驻守且经营一方,他心里有些激动又有许多不安,怕自己能力不够辜负了恩师的栽培。

全勇跟鲁承祖关系最亲密,知道他要升任正五品千户,喜滋滋拉着他去码头乘船。这一次还是经天津卫去京城。

荷香不会太辛苦,因为黄胜把低调奢华交给荷香她们乘坐。她还有一个任务,见到楚儿请她安排英国公家里的武官带着鲁承祖去兵部武选司领告身。

第二天山海关又是喧闹无比,两千骑兵威风凛凛,五千鞑子首级触目惊心,两任辽东经略直领的麾下都能够杀敌立功,一时间关内关外人心大振。

镇守太监和辽东经略都分别上了奏折,请封有功将士,请朝廷给庆格尔泰小台吉封号统领归附大明的内喀尔喀部落,效仿太祖成例封卫指挥使以安其心。

朝廷封赏不可能够一撮而就,那些大佬不知又会扯皮多久呢,黄胜让高智谋给他父亲,已经是当朝阁老的高第大人去了书信,高大人应该知道怎么做。

下午被马世虎麾下一群武官拉去酒楼喝酒回来的黄明理来请示道:“大人,卑职上一次跟马世虎麾下骑兵跑了一趟蒙古,结识了不少好手呢,他们有许多人都来找卑职,要来黄家干家丁呢。”

“这恐怕不好吧!马世虎麾下的好手被咱们挑走了,人家没意见啊?”

“没关系,大人开了口,马将军哪里敢有意见,骑射好手太难得,现在我们的弓骑兵里蒙古人比例太高了。如果扩充人马还是挑喀尔喀骑兵恐怕不太合适。”

黄明理的考虑有道理,黄胜沉吟片刻答应道:“你也不能要太多,挑一个总旗吧,跟马世虎先知会一声。”

晚上黄明理回请马世虎和他麾下的武官,酒酣耳热之时黄明理提出了要马世虎麾下一个总旗弓马娴熟的骑兵来黄家做家丁。

马世虎虽然舍不得还是咬牙答应了,他这一次又沾了黄家大光,况且自己拦着那些被黄明理看上的猛兵投靠黄家,会跟他们结仇。

人往高处走,谁都知道黄家人马待遇好,升官的机会多,自己万万不能挡人家的前程。

黄大人今非昔比,来到山海关后每天都被辽东两位最高长官宴请,回来时不仅带回来大量军需还带回了半年的军饷。

现在黄家有两千八百多人由朝廷发工资呢,还有战马和维护战船的费用,足额应该有四万多两,到手了八成三万三千两银子,能拿到八折已经不简单了,这当然也是轿车这个大礼起作用了。

还带回来了四百多人,因为黄明理挑选的弓骑兵都把家眷带上了,其中有赞画将军高智谋和他的婢女小厮以及八十个家丁。

黄胜安排他在屯粮城管事,如果害怕就在觉华岛被冻得跟大陆连成一片时去黄家山岛住上一两个月。

高智谋知道如今的觉华岛条件不错,黄家山岛安全无虞,他的父亲回了京师暂时留他在辽东经略麾下做事,只是在山海关太不自由,还是跟着黄胜出来混逍遥。

黄大人够意思,自己根本没出门还混到了去大草原砍鞑子的功劳,这一次干脆跟着黄家人马说不定再混一些军功也有可能,到时候父亲运作一番,实授一个知州也有希望。

高智谋来到屯粮城,发现觉华岛在黄家手里肯定固若金汤,自己驻守屯粮城,建奴骑兵即便奔袭而来,黄家人马立刻就会察觉,岛上有黄家的民壮一千多人,还有骑兵和步兵小一千,守住这里完全有把握。

他很高调表态哪里都不去,建奴敢来,自己就敢战,哪怕殉国也心甘情愿。

黄胜知道建奴不会再来,冬天这里除了许多冒烟的窑什么都抢不到,只有一个小小的经过加固的屯粮城,根本就不是骑兵突击可以办到的。

安排骑兵和重步兵一半人由黄明理带着在觉华岛训练,这里还有二百多复州起义的汉军,现在是黄家的辅兵在训练。

黄家的所有军人都必须适应航行,经常带着他们乘战船来往于黄家三个有兵营和训练场的岛屿大有好处,正兵都是突击力量,不固定一地驻防。

由于他们的家眷都在黄家湾岛,因此采取人性化管理,在没有出击任务的情况下,每月有半个月时间在黄家湾岛训练,辅兵也采取轮换驻地来协调。

如此管理的好处就是所有军人都能够经常和妻儿团聚,还经常乘船出海,由于经常动地方,大家习惯成自然,每一次出发都没有依恋,更加没有坛坛罐罐。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黄家人马调动不停,有的时候连战士都不知道是换防还是演习又或是出击?建奴和明军就更加看不懂了!

把黄家山岛和觉华岛工匠们的过年福利提前发放了,和主要领导,有突出贡献的大师傅以及评选的先进工作者开了茶话会,给了赏赐后,黄胜回到黄家湾岛。

已经是腊月二十一了,黄家湾岛一片快乐祥和,家家户户忙忙碌碌,虽然是隆冬腊月这里的人民连缩头缩脑的都没有,人人都眼神明亮精神抖擞。

商业区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铺子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热热闹闹的大街上虽然来往的人很多,但是很干净很文明,没有打架骂街之人。

偶尔有几个穿蒙古服装的异族经过也没有人太多关注,大家已经熟视无睹了,这些人当然是黄家内喀尔喀蒙古籍战士的家属,他们已经融入了黄家这个集体,如今已经脱贫,正在迈步进入小康。

在黄家湾岛还有一个黄家开设的医院,临街是如同大明传统坐堂行医的大药房,后面别开生面有三进院落,是大明人不太看得懂的住院部。

院长是李宸绪,里面有男男女女少年医生三十几个,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也经常来这里工作,这是以黄家学校医务班师生的技术力量开设的带有研究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

他们学习和给老百姓看病两不误,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是死的,必须通过工作实践才能够提高水平。

黄家为了培养人才不惜重金,这里的医疗费和药费都价格低廉,赵蕊估计一年要倒贴几千两银子,但是她很乐意这样做,认为这是给自家老爷积德呢。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四百六十二章:窃国者侯窃第一百五十九章:阴野猪皮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四百五十三章:顺水推舟第五百九十二章:静观其变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布局第四百四十三章:游击建奴第三百二十七章:黄雀在后第五百一十五章:阴奴酋第二百四十七章:如此好箭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转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五百三十四章:天佑军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运结束第六百一十九章:乱世用重典第七百八十九章:平定辽东第五百八十六章:杀伐果断第三百章:再次小胜第三百四十八章:为了粮食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来客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盗玩第三百八十章:异域扬威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兴大帝第六百五十四章: 强中取强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梦第一百二十九章:除恶务尽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海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七百零八章:孤掌难鸣第一百六十九章:心领神会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来第七百九十一章:献礼第二百七十章:内城府邸第五百六十章:决一雌雄第七百九十章:占领雅库次克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畴被俘第五百二十三章:异族战士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沈阳第四百三十六章:坚守一年第一百五十章:历史未变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一百八十章:功课做足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赐之第六百二十四章:明争暗斗第四百四十三章:游击建奴第三百二十八章:关门打狗第四百五十二章:南方任职第五百四十四章:结硬寨打呆仗第五百三十章:无所不在第五百九十章: 挑软柿子捏第七百五十章:一飞冲天第五百二十一章:包围锦州第八十三章:乔迁新居第四百一十三章:万军对决第二百七十三章:游说信王第四百一十章: 围魏救赵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布置第六百八十五章:每况愈下第三百一十八章:青山有幸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来客第九十一章:受益匪浅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争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一百八十一章:动歪脑筋第一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动第五百四十二章:似曾相识第一百七十五章:止小儿啼第五百六十九章:今夜无眠第七百六十一章: 横扫漠南第六百七十五章:全民战争第五百一十章:长山之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张网以待第六百零三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七百七十三章:江阴抗清三公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师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一百二十八章:收获巨大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第六十七章:低调奢华第七百零八章:孤掌难鸣第六百四十章:不是来拼命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荣第二百四十二章:接济东江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风得意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六百二十四章:明争暗斗第四十七章:督师召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放他们一马第十章:孤军守城第六百七十五章:全民战争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六百八十三章:黄袍加身第二百八十七章:渔阳鞞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