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不能服众

新创作连环画的具体要求就是让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人能够看懂图画的含义,内容是常用语,有文字注解并且有汉语拼音。

大明的口音南腔北调,太多人同说汉语却无法沟通,以后黄家会不断侵占地盘,沟通也是一个难题。

黄家人只要拿出这样的图画书,对照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再连说带比划,对方要明白表达的意思就会容易许多。

这些连环画还会起到看图识字的效果,用来教老百姓说汉语写汉字肯定事半功倍,对推广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也大有好处。

尚慕明已经跟着黄胜工作多年,马上明白了此次创作意义重大,带着宣传队的学生开始忙碌起来。

黄胜这个阁老忙着自己的事情,隔三差五就请假不早朝,偶尔上朝也如泥塑木雕一言不发,朝臣渐渐地就习惯了,再也不针对他。

刚开始衮衮诸公以为来了一位权势熏天的新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想下点套子,如今发现人家根本不争什么,也就没人得了失心疯还是死咬着黄胜不放也。

经过近两个月的朝堂争吵,“辽沈大捷”的封赏终于落实,可惜由于朝廷财政吃紧,大多数都是空头支票,连人头赏都发不起。

这也难怪,任谁也无法想象哪一路明军会真的砍了几万东奴。

真以六十两一级真奴发赏,还有巴牙喇、拔什库、牛录、甲喇额真以及后金高级文官武将甚至王爷的首级赏,朝廷一年的辽饷都不够。

因此“众正盈朝”变通一下,核发少量人头赏,给了大量虚职,许多参战立功的将军连升三级却是留原伍实授原职,手下兵额却是依然如故。

如此恩赏,有些不能服众,可是朝廷确实拿不出足额赏银,内阁合议的决案送达崇祯皇帝龙书案,他前思后想终于下定了决心按此办理。

因为“辽沈大捷”的封赏久拖未决实在不是朱由检的性格,他要励精图治,要做大事,成天这么干耗着可不行。

第一功臣黄大人的封赏由于皇帝乾纲独断内阁附议早就落实,其余“辽沈大捷”有功人员大多数连升三级虚授,实授只有个别人加一级。

唯有有吴襄例外,他由于砍了老奴努尔哈赤的首级被认定第二大功,也被封爵了,历史上他儿子的爵位平西伯,但是流爵不世袭。

黄明理是黄胜麾下第一大将,他战功赫赫,被太多大人举荐,皇帝知道他是黄胜家的家生子,没有肯给他实权。

黄明理足够一镇总兵的资格,崇祯权衡再三不敢交给黄家人太多兵马,委任他为山海关从一品总兵官,授骠骑将军,名下只有正兵营兵额三千而已。

这仅仅是朝廷纸面上的兵额,如果要落实不知道会跟兵部、户部、辽东经略扯皮多久才能领到钱粮和装备,兵丁从何而来也要自己补充,再训练形成战斗力恐怕一两年都办不到。

这当然是大部分朝廷武官需要如此一步步来,以黄家高效的办事效率要满员兵额旦夕之间而已。

黄明道同样是骠骑将军任宁远从一品总兵官,依旧统领觉华岛水师,黄东山授定国将军任从二品忠明堡参将兵额援兵一营两千四百千正兵,顾山河授镇国将军从二品关前参将,驻地也是关前道地盘。

黑虎反而得到了崇祯的重用,以定国将军荣勋实授从二品永平参将,兵额有五千,马步军各一半,麾下有黑豹、黑熊等等几个蒙古籍将领,都给了从三品卫指挥同知和四品佥事虚衔,任千总、哨官不等。

李大钢、韩宽、韩广、程全功、黄东海等等都授予昭勇将军荣勋,虚授正三品游击将军,分别在原伍任原任职。

黄胜麾下如刘大碗、马五、马三、叶建功、谷一仓等等二十几人都授怀远将军,虚授从三品卫指挥同知衔成为了空衔将军担任千总武官。

刘国正由于得到天子两次召见,也算简在帝心,他被恩赐定国将军实授东江镇身弥岛参将,兵额三千六百,骑兵三成。

鲁承祖授怀远将军实授从三品鳌山卫指挥同知,除了浮山所归他所辖还增加了沿海几个屯堡。

金劲授怀远将军实授定海卫指挥同知,周强为卫指挥佥事,两人分别为舟山中中千户所、舟山中左千户所主官,至此为止舟山已经完全被黄家掌控。

叶浩武连升三级成为正二品浙江副将,叶成经由于战功被恩赐举人功名,又由于他是东林党前大佬叶向高的儿子,连升四级得到了实缺去抚宁担任七品县太爷。

这当然是有意运作的结果,如今北直隶被打烂了太多城池,抚宁这个地方是为数不多的完好城池之一,来这里当父母官可是肥缺,不知多少人盯着呢,叶成经有军功有人脉才脱颖而出。

抚宁原来的县太爷成大事功劳不小,他守城虽然使建奴伤亡几百可惜只得到了一个建奴白甲兵首级,但是黄胜送给了他三百级,其中还有一个牛录额真、三个拔什库。

这么一运作,成大事变成了关内抗击建奴的第一功臣。

因此他被恩赐同进士出身连升三级直接当上了从五品文官,百废待兴的永平府需要如此人才,皇帝委任他暂代永平府知府,何时能够把暂代两个字去掉以观成效。

成大事信心满满去赴任,他知道永平府虽然被建奴打烂了,但是以自己的能力有黄家财力支持,不出一任这里会变成王道乐土。

孙元化高升了,由于东林党里实在没有什么堪用的将才,科学家被赶鸭子上架。

又由于他在皇帝还是信王时就跟朱由检谈论过排兵布阵,孙元化以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

茅元仪升一级荣勋依旧是宁前道兵备,但是不一样了,他被恩赐同进士出身,终于有了文凭,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士大夫。

何可纲连升三级实授锦州副将,逃跑将军祖大寿依旧是总兵官,还外加太子少保的荣勋。

这一次趁着“辽沈大捷”的春风,挨得上挨不上的衮衮诸公都得以加官进爵,人人都弹冠相庆。

他们不知道辽东宁远、锦州许多经过苦战获得斩首功,翘首以盼朝廷发赏银的士卒在骂娘呢。

本来预期的赏银缩水八成,只不过换了头衔一切照旧,使得辽东明军一个个都念叨黄大人的好处。

面对朝廷封赏黄胜不发一言,依旧笑嘻嘻接受,黄家战士都只认家主不认朝廷,他们都是“华夏大钱庄”发饷。

战士们的军功赏哪怕朝廷一个铜钱都不给,黄胜也不会少发一钱银子,只会多给,不仅如此,山东、浙江参战的卫所军也一视同仁。如今朝廷还给了几十万两赏银已经不错了。

家主没有回家,论功行赏还没有进行,但是所有的战士、乡勇们已经到手了出任务的双饷,他们让家小做主买商品房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眼看着到了四月底,楚儿在娘家过完百日回家了,她马上开始运作销售王恭厂新区的商品房和铺面,因为大多数商家的承租合同已经到期。

第四百零七章: 汇通天下第三百零九章:乐不思蜀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张献忠赏条裤子第六百九十二章:防控瘟疫第六百二十五章:建奴流寇唱双簧第二章:人不如狗第三百七十九章:开拓精神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三百五十章:经营临高第一百八十三章:复州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二百九十四章:巧妙布置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窦重重第七百章:一夜回到从前第六百二十八章:大明有钱吗?第二十一章:服从命令第三百二十一章:欲去南洋第一百五十九章:阴野猪皮第四百一十七章:明军威武第五十一章:喜得忠仆第八百零八章:志愿者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战第三百九十三章: 算计范家第四百四十五章:谋夺海南第五章:血战建奴第八百一十九章:贼兵崩溃第八十六章:运河纤夫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赃俱获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结兵马第八十九章:醉得开心第五百四十八章:将要高飞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二百六十六章:辽东换将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国第七百五十二章:特种作战第二章:人不如狗第六百二十七章:开辟新天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强中取强第一百四十二章:谈何容易第四百八十一章:广西狼兵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粮自安第七百三十五章:坤兴公主第八十七章:凄凉无助序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捣贼穴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风得意第一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动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动如山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二百七十三章:游说信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荣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一百二十一章:盘问俘虏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三百零二章:人心思归第三百五十章:经营临高第四百一十五章:谁主沉浮第四百八十一章:广西狼兵第五百七十三章:堪称完美第六百二十一章:中央集权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七十九章:开拓精神第五百一十三章:吴桥兵变第四百三十三章:菊花残满地伤第四十四章:奖勤罚懒第五百二十五章:封赏文武第八十九章:醉得开心第七百四十三章:掩护军民撤退第六百四十三章:跑路第三百三十九章:投降免死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六百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四百七十章: 北直隶粮仓第七百章:一夜回到从前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盗猖獗第四百八十二章:秋季攻势第三十一章:发明创造第一百二十七章:炮火覆盖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赃俱获第二百二十二章:皆有可能第七百八十四章: 穷追猛打第五百五十七章:人不能比人第五百一十五章:阴奴酋第四百二十五章:英雄喋血第八百一十六章:丧心病狂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锁鸭绿江第四百二十三章:计将安出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无犯第六百一十二章:流贼肆掠第六百九十五章:户枢不蠹第五十九章:吐气扬眉第一百一十四章:来到草原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圣明第二百三十八章:扩大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