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

这个港口是后世越南北部重要煤炭输出港,附近的煤田是东南亚最大煤田储量几十亿吨。

黄胜选择夺取安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两个,粮食基地和优质煤矿。这两个要素加上海南岛的高品位铁矿,对于黄家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后世越南鸿基港位置很快被找到,修建港口、修建守卫港口的棱堡、修建粮库等等基础设施的工作马上展开。

华夏海军哨马船,运输船早就来到海岸线,一直通过高倍望远镜跟家主亲自指挥的陆军保持联系。

这个地方永远都不会被黄胜放弃,简易码头由密封浮船拼接起来,水泥、钢材立刻卸载,大越国俘虏八万多男女配合八九万汉人移民在黄家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大兴土木。

随船来到的移民有七千户,这都是黄胜计划中有预谋的移民,可谓组织严密,基层民事官和留下屯守的乡勇家庭已经做到配合默契。

从钦州带来的新移民其实是计划外的,本来移民计划根本没有走陆路的打算。

黄胜见集结在钦州的老百姓有了十八万余,转船运太浪费时间和运力,因此随机应变带着他们继续行军,安排出任务以后会回去的高级乡勇暂时管理保护他们。

拿下海岸立足点,整套的移民队伍终于在葛呈杰的率领下到来。

这些人大部分一下船就升官了,许多移民积极分子升保长、保长升甲长以此类推。因为七千户人要参与管理几万户新移民呢。

黄胜集合计划内移民的基层民事官包括刚刚提拔的保长开会,让大家畅所欲言,追问他们能不能管好到手的老百姓,能不能做到基本公平?

一下船就官升一级,计划内移民乐的基础管理者都不可支,一个个拍胸脯保证,都说自己只怕人少地盘小,如今家主一下子给了如此大的地方,如此多的人口,请家主瞧好吧!

不出一年,他们管理的地方一定会是个不亚于黄家湾岛路不拾遗干净卫生的文明社会。

自己的麾下很自信,黄胜很满意,他们的自信不是来源于无知,恰恰相反,他们都有管理社区的经验,人人都会照搬黄家屯垦的那一套。

他们还不怕异民族不服,因为他们背着线膛枪腰里别着双管短铳,保长手下有最少三十乡勇,最少有十支滑膛枪。

Wшw◆ ттκan◆ ¢ ○

如此的武装工作队,展开工作当然相对容易,先以武力让民众服从安排,等大家尝到黄家统治会带来温饱且慢慢富足的甜头,社会安定计日可待。

葛呈杰已经在临高经营了几年,可谓经验丰富,熟悉移民安置工作,他统筹处理消化到手的领地轻车熟路。

黄胜把移民分别派去占领地任职后,又派出黄家乡勇以百总为单位探查周围,很快就找到了露天煤层几处,工匠们在鸿基港抓紧时间用从临高运来的耐火砖修建轮窑准备就地取材烧砖。

葛呈杰安排调拨了两万大越国妇女、一万十岁到十四岁的孩子制作砖胚。制砖胚劳动强度不大,只不过很琐碎,适合妇女儿童。

开山采石、修建道路、挖掘运输煤炭的工作就得安排壮劳力来完成。

一艘艘卸载完毕的货船可不能空载回海南岛,一辆辆独轮车运来了用柳条筐装载的煤炭,海南岛终于获得了优质无烟煤。

在经验丰富顾山海的带领下,大干快上的大炼钢铁时代马上到来,明年黄家的钢铁产量就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占领地修建中的港口不但有炮台和军堡,还会崛起一座全新城市。

参加过多次城市修、扩、改建的工程师来了不少,他们马上就会开始修建港口大剧院、华夏大钱庄、华夏邮局、官衙、城隍庙、夫子庙,当然如何打造商业街也会在规划中。

宣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能够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大剧院地位尤为突出,这里不但能够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还可以组织开会传达政令。

这是具备历史经验的,后世的六七十年代,一座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大多数就是电影院附近。

防止敌人攻打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攻击敌人,建设港口的同时,大军一天也不耽误继续推进,目标安乐县,紧接着是芝艾,接下来终于有了一个算得上城池的地方北江,这里是个大越国的府城。

夺取此地没有造成明军什么伤亡,骑兵奔袭堵住了大部分逃窜的人群,准备凭城固守的大越国军民被一字排开的野战炮三轮齐射就吓得魂不附体四散奔逃,嗷嗷叫的狼兵如同疯狂般的一通砍杀,北江军民马上都理智的跪下了。

憋足劲的第二梯队白杆兵还没有逮着机会杀敌,北江城军民就纷纷缴械投降投降。

外系明军、白杆兵、狼兵觉得跟着黄家私兵打仗太爽,往往炮火轰鸣后加上几轮火枪齐射,对手就会没命的抱头鼠窜,然后就是各路明军们追着敌人的屁股掩杀抓俘虏。

打下一个像模像样的城池战果不错,粮食、贵金属都搞了不少,修建将要命名为“安南港”、“安南城”的劳力又增加了四五万,多了两千会汉语自称汉人的俘虏。

黄家私兵立刻宣布在汉族领导下的民族融合政策,许多会汉语的京族人得知汉人领导其他族群,大多数都告知黄家私兵,他们就是汉人,先祖就是大汉交趾人。

原来这些人懂历史啊!很快所有的大越国俘虏就发现汉人俘虏和他们的待遇不一样。

汉人俘虏可以吃三顿,炊饼干饭管够,而不是如他们那样,吃两顿,稀饭管够,炊饼定量供应每人只能吃一个。

这当然是葛呈杰带着他的班底有意为之,人为地制造出不平等,而且要得到公平待遇比较容易。

不出所料,自称汉人的越来越多,许多不会说汉语的汉人出现了,夜校开办起来,学说汉语学写汉字成为了每个京族人改善待遇的必由之路。

管他真汉人假汉人,不出二十年一个个都是汉人根本区分不出来。

经过乡勇们打分,挑选了积极为明军服务的两千大越国汉人当上了领导十个男丁的小组长,这些人不仅可以饱食三顿,每天还会得到十文钱的劳动报酬。

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有奔头,大越国的升斗小民日子也很苦,他们遗传了汉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每日劳作不已。

现在成为俘虏,每天的工作量也和他们平时的劳作区别不大,他们以前吃两顿还不一定能够混饱肚子呢,现在能够吃得肚儿圆大多数人安心劳作,少有准备逃跑的。

得知认真工作、认真学汉语会获得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安南港”的建筑工程进展迅速。

海面上一艘艘货船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堆积在临高、感恩港口的那些准备了大半年的物资和机械源源不断被运来。

随船而来的第一批滞留在海南岛劳作并且军训的移民也纷纷登陆。

这些人里有许多是从后金解救的曾经做过阿哈的汉民,还有许多是用粮食换来的东江镇移民,他们都参加了接近一年的军训,战斗力和纪律性比那些钦州集训的新移民强多了。

第二百一十章:集体利益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狈为奸第一百八十九章:兑换铜钱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无犯第七百四十六章:节义千秋第四章:运气不好第十七章:技术人才第四百一十二章:阿敏来战第一百一十四章:女婿上门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战小胜第四百五十四章:四川来客第七百九十七章: 红歹是毙命第二百四十九章:目眦欲裂第六百六十章:徐霞客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口恶气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战第二十七章:任重道远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七十三章:水到渠成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寿中计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国爱你第二百零二章:勋贵报国第二百四十六章:未来可汗第二百六十九章:久别重逢第五百二十九章:汉人值得拥有第七百七十四章:陈圆圆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战第六百二十五章:建奴流寇唱双簧第七百四十章:争鼎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国第四百五十五章: 帮助秦良玉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七百一十四章:汉奸谄媚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谈巷议第七百三十三章:反常即为妖第五百四十八章:将要高飞第六百四十九章:看不懂第三百一十一章:狭路相逢第一百零八章:贪财好色?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六十章:雪地屠杀第八百五十三章:剐了闯贼过年第四百九十一章:留发不留头第六百七十章:恶性循环第八百一十章:归顺或者毁灭第四十五章:温柔乡里第二百八十八章:划清界限第六百四十八章:祸兮福兮第四十三章:娶妻纳妾第五百四十一章:进退两难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来第六百三十一章:投资之旅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草原第七百四十一章:贼兵漫山遍野第四百零八章:后金入寇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三百零七章:虚而实之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六百二十二章:假途灭虢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收集第二百一十一章:如此强军第六百八十章:军民鱼水情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欢喜第一百七十四章:吓得自杀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厉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畴被俘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第二十二章:布置战场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三百七十九章:开拓精神第八百零三章:大厦将倾第五百零五章: 弱国无外交第四百一十六章:风尘多侠女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动如山第七十七章:岂曰无衣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烦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第七百八十八章:在里海边建国第四百六十二章:窃国者侯窃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变崇祯宿命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盘惜售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四百六十八章:陕西流民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欢喜第二百二十章:抢海盗船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赐之第一百九十六章:以工代赈第八十四章:姐姐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