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不是来拼命

京师再次物价飙升,由此可见大明的官吏有多么混账,有了前车之鉴还没学会统筹、配给供应粮食,有可能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哄抬物价有利于他们。

黄家开设的粮行照旧按照人头以一石大米两千五百文华夏通宝卖粮食,还是以发放口粮的模式集中家无隔日粮的青壮搞卫生、维持秩序。

王恭厂商业街和以前有了一点点不同的地方,就是猫特别多,那是已经为黄家体系服务的医学家吴有性的提议,黄胜得知后认为有道理,大力支持。

瘟疫的一种也是多发的一种就是鼠疫,顾名思义老鼠传播病毒,猫捉老鼠会使得老鼠大量减少,当然会有效遏制这样的流行病。

因此黄家体系大量养猫防鼠患,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减少老鼠传播疾病,还保护了老百姓的存粮,何乐不为?

因此在京师的黄家体系工作者都养猫,大钱庄、邮局、粮行当然大量饲养。

黑虎、鲁承祖的人马打着“战神”大旗布防到位,并且高调表态如果建奴敢来,他们会集中兵力拼死攻击,绝不会让后金军前进一步。

崇祯皇帝担心尾大不掉,不想用“战神”系人马,可是现实很残酷,京畿八百里范围居然没有几支让他能够放心的军队。

皇帝需要可以信赖的队伍可来守卫京师,当然非“战神”系人马莫属。

黑虎、鲁承祖两位总兵来到京师外围,并且放出豪言壮语,皇帝连日紧绷的神经放松了,安心了不少,夜里终于可以睡得着。

崇祯派出兵部武选清吏司正五品郎中高智谋临时担任黑虎、鲁承祖两路人马的兵备道,负责粮草军饷的发放。

高智谋一句废话都没有,欣然领命带着一百余家丁即刻出京师,在诸多文官不敢临危受命之时,高智谋如此勇于任事,崇祯皇帝颇感欣慰,着实给了高第不少赏赐。

文官管理各路人马的钱粮,可以捏住武将的命门,这是大明朝廷的成例,以文制武罢了。

殊不知,黄家体系出兵都是自筹钱粮,朝廷哪里能够制衡,但是自己人高智谋的到来还是得到了黑虎、鲁承祖热烈欢迎,几人商议后准备在京师外狠狠地教训建奴建功立业。

“战神”大旗出现,范文程的情报网马上获知。

几天后红歹是就知道在密云、昌平有超过八千黄胜的队伍,据报永平府可能有几万黄家乡勇在集结之中,他们随时准备参加京师保卫战。

红歹是知道情况后,害怕了,万一自己的劫掠大军被“杀神”的人马堵在明国京畿之地麻烦就大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十之八九。

他果断放弃再次劫掠大明京师周边的打算,准备再抢一些地方得些便宜后回家,让那个“杀神”的人马等着吧,咱们大金军为了发财而来才不去和他们拼命呢。

这时京师军民文武已经安心不少,因为不仅仅有“战神”人马驻防京师外围,宁前道成大事也率领关宁铁骑四千来增援,他被兵部命令驻扎在通州。

还陆陆续续有勤王兵马来到,在京畿之地聚集的明军很快超过十万,貌似京师安全无虞,崇祯皇帝终于彻底放心。

可惜十余万人马齐聚,朝廷居然安排分守各地,根本没有委派一员大将集中兵马主动和来犯之敌决战,害得想战的高智谋、叶成经、黑虎、成大事他们郁闷无比。

当然,大部分明军将领乐得如此,他们跑来京师城外武装游行一番,捞足了表现还没有伤亡太划算。

八月底,左守权带队,五百乡勇推着三百辆独轮车运送一千二百石大米前往大同,随行的有去“华夏大钱庄”大同分号工作的员工三十几人。

这一次的队伍和以往有所不同,有个大明文官老爷李中正带着七个家丁随行。

李中正固守伊阳县的事迹被朝廷表彰,他由正六品兵部车驾司经历连升两级被任命为正五品大同兵备道副使。

朝廷这个委任当然是看中了李中正善守,派他去大同任兵备道副使就是加强大同的守备力量。

李中正得到任命,也得到即日起程的催促。

建奴入寇,宣大两镇打得一团糟,李中正大有可能走不到大同,在路上就会遭遇不测。

兵部的同事知道“华夏大钱庄”和粮行每个月都要跑一两趟大同,黄家人的武力值众所皆知,他们告知李中正找黄家运输队同行应该安全无虞。

李中正得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他本来就和黄家人拉上了关系,当然愿意再进一步。

他亲自找到“华夏大钱庄”联络黄家负责人,左守权接待了他,一番攀谈,左守权承诺会安全把李中正一行送入大同城。

京师到大同这一段官道左守权已经走了太多次,往内地运粮都是采取这样的笨办法用人力轮番推着独轮车千里运输。

每一次去的人少了不行,一路上盗匪、山贼多如牛毛,没有实力的队伍上路根本走不到地头,人多了也不好,山区的道路不好走,造成拥堵更加效率低下。

因此左守权带领麾下大多数采取以五百人为单位进行换班运输,每个月都会出发两三拨人。

左守权这一次运气不好,走到竹帛口外就得知后金军在大同城下劫掠,貌似前路不通。

因为总兵官曹文诏被建奴打败损失几千人,如今根本没有实力再战,只能选择龟缩防守。

竹帛口在太原府繁峙县境内,是大明内长城上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关口,位于大同通向北直隶迂回京畿的要冲道路上。

竹帛口往北是一条狭长的盆地通向大同,往南是一条起伏不大的川谷通向茨沟营堡、吴王口、阜平、保定。

这里地势险要,隘口两侧是陡峭的岩壁,山谷最窄的只有十几步,真可谓咽喉要地。

过了竹帛口之后往北走,便是代州、繁峙县所在的狭长盆地。顺着盆地再往东北走,就是灵丘县。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敌忾第五百七十章:刀光血影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欢喜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祯十四年第五百九十四章:惺惺相惜第六百六十一章:南美洲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独尊第八十章:香皂售罄第八十四章:姐姐妹妹第七百四十九章:汉奸出使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狈为奸第一百七十五章:止小儿啼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号第七百零三章:战国争雄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一百五十四章:割舍不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拿钱买命第七百三十二章:松锦大会战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动堡垒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二百九十章:安排家事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霉了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一百三十章:贸易壁垒第一百八十三章:复州大捷第六百六十七章:狙击手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二百九十九章:巍然不动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烦序章第三百二十八章:关门打狗第七百五十章:一飞冲天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盘惜售第一百九十八章:虚晃一枪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荣第一百九十一章:制造紧张第三百七十七章:开拓眼界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捣贼穴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五章:血战建奴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笔第十五章:大明科技第三百八十八章: 华夏海军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一百一十二章:老奴将死第二百三十五章:乐翻天了第三百四十一章:海盗内讧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坟虐尸第七百三十章:福禄汤第五十一章:喜得忠仆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战第二百一十六章:分化拉拢第一百五十七章:时光荏苒第四百六十二章:窃国者侯窃第五百二十一章:包围锦州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袭喀喇沁第四百八十四章:敢于搏前程第一百二十一章:盘问俘虏第五百六十九章:今夜无眠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四十六章:春梦易醒第二百八十五章:布局舟山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四百九十六章:稳扎稳打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规模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六百五十七章: 紧张刺激第六百三十二章:撤侨第七百零一章: 穷途末路第六十七章:低调奢华第六章:虚惊一场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动如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帮助秦良玉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战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窦重重第二百六十九章:久别重逢第九十四章:天足为美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动游击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国家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三百六十六章:时不我待第三百八十章:异域扬威第六百零五章:荣誉感第四百一十四章:谁更悍勇第六百八十九章:洒泪惜别第二十三章:有人送礼第二百零七章:如蒙大赦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踪追击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五十九章:吐气扬眉第二百八十四章:展望南海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风得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益共享第五百七十六章:冲杀蒙古右营第二十四章:鱼目混珠第七百二十章:白杆兵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