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扬长避短

运河没有结冰,英国公准备沿大运河南下先去南京瞧一瞧自己的大舅子魏国公徐弘基,然后再乘坐“南明”海上客运豪华邮轮一路观光南行。

由于大明诸多勋贵和文武都是“华夏发展”股东,他们还是“南明”股票最积极的购买人,这几年的分红丰厚。

大家不差钱所以不小气,沿途不骚扰地方,全部由吴襄安排食宿,费用安实结算。

吴襄心里有小九九,他眼睁睁瞧见大明每况愈下,而“南明”却是如日中天,吴家和黄家交好十几年,如此关系不利用好太对不起吴襄做生意的高智商。

吴襄知道南王不喜欢官宦骚扰老百姓,更加鄙视欺压讹诈老百姓的败类,因此吴襄带领观光团南下时效仿“南明”大军开拔,对地方秋毫无犯。

不仅如此,吴襄还自讨腰包请“南明”天津卫办事处购买了许多粮食,他舍不得白送粮食给老百姓。

因为没有成百上千兵马协助核查真伪,做这样的事情就是填无底洞,拿白送粮食的未必就是急需粮食活下去的饥民。

吴襄在船队每次停靠时安排勋贵们带着护卫的大部分家丁去岸上帮忙开粥厂,粘稠的大米杂粮粥保证插上筷子不倒。

大明内地兵荒马乱,确实有诸多饥民涌入运河沿线讨生活,勋贵施粥而且是保证抗饿的好粥,真的使得许多饥民混到了饱肚子。

大量饥民干脆沿着大运河跟随船队南下,这个时代的内河船速步行绝对能够跟上,有了一顿饱肚子垫底,饿得发软的饥民又有了力气,他们开始了千里大迁徙。

吴襄在施粥现场瞧着那些感恩戴德口中诵佛的老百姓乐不可支,做好事得到的快感他很享受。

吴襄才施粥两三次,老公爷张维贤就不乐意了。

他知道女婿一直广收人心,自己在船上不作为,眼看着吴襄邀买人心成何体统?

于是乎,船队再次停靠时放粥的时间更加长了,来领粥的老百姓知道是“南王”的老丈人英国公和好友平西伯做这样的善事感激不尽。

接下来所有同行的勋贵和文武都不干了,他们不敢和老公爷啰嗦全去找到吴襄理论。

也没什么大不了,堵住吴襄就问一句话:“难道就你平西伯有爱心,咱们都是铁石心肠?”

吴襄正在发愁呢,因为他没想到饥民蜂拥而至,现在已经成千上万,最后会有多少还无法预料,要是来上十几二十万人,一人一大碗插上筷子不倒的粥,一天下来就需要三四百石粮食。

这个年代老百姓用来喝粥的大碗很恐怖,绝对能够把脸埋进去。

“战神”赈济灾民都本着尽可能让老百姓多吃一点的态度,负责放粥的都是给满满两大勺,一石粮食也就熬三五百碗真材实料的粥而已。

吴襄做好事学“战神”当然要学全套,也是按照“战神”标准放粥,得到一大碗粥的老百姓绝对能够抗一天,可如此下去接下来的日子吴家和张家每天就要花费近一千块银币用于施粥。

这还是建立在吴襄购买的粮食是南明限价粮,每石精米两个半银币,但是运费、人工和柴火费也不是小数啊!

精于算计的吴襄正在心疼得直哆嗦时,来了一大群主动要求出银子的同僚,吴襄乐不可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南明”卖出的粮食虽然是平价,但是按照户头限量供应,吴襄联络海州仓库,说明大量购买粮食的目的得到了支持,

没多久吴襄需要的粮食就调运到位,勋贵和文武们各自根据自己的能力出银子凑份子施粥。

以后施粥属于大家的行为,这样的举措表示大明勋贵和文武深知老百姓疾苦,大家在不遗余力救苦救难。

这些达官贵人跟着“南王”得到了实惠,人人存了脚踩两条船的小心思,做善事不仅逢迎南王还落个好名声,何乐不为。

很快大运河边有粥厂的消息传播开来,扶老携幼的饥民大量涌来,来到扬州段时浩浩荡荡有十几万之众。

扬州知府闻报后大惊失色,如此之多的流民聚集出了乱子可不得了,他赶紧派出兵丁预备驱赶。

最后老公爷出面,让扬州知府稍安勿躁,他要求扬州兵丁维持秩序引导流民去瓜洲渡,届时会有“华夏发展”江海联运的大船接走难民。

张维贤来到南京当然是最隆重的接待,魏国公让几个儿子也跟着南下,他家早就在交趾、海南岛有了产业,这一次决定加大海外投资。

南京的闲职官员更多,勋贵也不少,携带金银细软去“南明”观光寻觅商机的团队立刻膨胀了一倍。

这几年江南士子流行去“南明”谋职,特别是学霸辈出的绍兴、松江地区,因为这里的秀才公人数太多,他们科举无望又有官瘾。

“南明”百业兴旺,当然需要读书人加盟,只要大明秀才公接受培训通过公开招考都能够得到基层官吏的差事。

读圣贤书虽然没有学到实用的技能,但是对于道德养成立竿见影。黄胜从来不歧视大明生员,恰恰相反还比较佩服。

因为科举何其艰难,能够过关成为秀才者和后世考取名牌大学的比例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明”使用人才不能存在局限性,要扬长避短,要多多给读书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何谓文治武功?治理国家没有大量文人成为主流不可取,战功赫赫的将军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地方官。

如同嚼蜡的科举经义,秀才们都能学下去,并且成功通过淘汰率极高的县试、府试、院试,足以说明他们的智力值很高。

他们只要略微花些心思学新学,成绩肯定比“南明”赶鸭子上架教育的农民强太多,而且他们的整体素质毋庸置疑。

许多秀才公得到了工作机会,经过基层历练,确实涌现出不少德才兼备之人,秀才公无需中举就能够成为县太爷的事例屡屡在“南明”发生。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参加科考第五百五十一章:严防死守第五百一十章:长山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计将安出第二百九十七章:欢迎晚会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祯十四年第三百九十五章: 奸商入彀第二十二章:布置战场第五百六十四章:这个夏夜静悄悄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一百一十四章:女婿上门第四百四十三章:游击建奴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草原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三章:包衣奴才第七百零六章: 板儿砖拍死孙可望第二十七章:任重道远第三百三十章:绝处逢生第十二章:牛刀小试第八十八章:民族主义第四百六十五章:君前答对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复海南岛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务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势利导第一百零八章:贪财好色?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二百五十六章:预料之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坟虐尸第五百三十五章:擒拿叛将归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归山第三百四十八章:为了粮食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痒难耐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三百六十二章:谋而后动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战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第二百八十八章:划清界限第五十七章:得一望二第六百八十五章:每况愈下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马耕第八百三十二章:情义无价第四百一十四章:谁更悍勇第六百八十八章:但愿如此第四百五十五章: 帮助秦良玉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五百二十章:卷土重来第一百九十八章:虚晃一枪第四百九十六章:稳扎稳打第六百二十五章:建奴流寇唱双簧第三百二十七章:黄雀在后第二百五十一章:不杀妇孺第四百三十五章:太能扯淡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三百八十章:异域扬威第二百九十四章:巧妙布置第四百二十七章:前线剧组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运结束第三百八十八章: 华夏海军第五百四十八章:将要高飞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狈为奸第六百零五章:荣誉感第一百一十四章:女婿上门第三百零五章:斗智斗勇第六百二十二章:假途灭虢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踪第三百一十二章:互有伤亡第八百五十三章:剐了闯贼过年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战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宫倾第四百七十四章: 博采众长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七百九十一章:献礼第一百九十八章:虚晃一枪第三百八十九章:垄断海贸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收集第五百二十一章:包围锦州第五十六章:难忘今宵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坟虐尸第二十二章:布置战场第一百七十九章:好事连连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畴被俘第五百零四章:好戏连台第四十三章:娶妻纳妾第三百四十三章:为了发财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盘惜售第五百九十七章:夺回琉球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许愿第十六章:料敌预先第一百八十一章:动歪脑筋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八百章: 论功行赏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缠烂打第二百四十七章:如此好箭第三百零七章:虚而实之第一百八十二章:万人空巷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