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许愿

刘国正道:“殿下仁慈,一定是为了顾全十几年的君臣情谊派我等出手相救,可是大明皇帝健在,我主如何处之?殿下不能承担弑主骂名,我等救下大明皇帝岂不是给殿下惹麻烦?”

黎喜汉一时语塞,道:“这……,侯爷,本爵反正不去多想,殿下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钱猛道:“黎爵爷所言卑职不敢苟同,我等不替殿下诛杀大明皇帝让殿下早登大宝已经属于仁至义尽,为何还要救他一命?大明皇帝驾崩岂不是正中我等下怀?”

刘国正道:“钱将军的意思是我们依旧积极布置,只不过在紧要关头来个见死不救?”

钱猛道:“正是如此,卑职以为咱们不仅见死不救,如果出现意外还要落井下石,要确保那人命赴黄泉。”

黎喜汉闻言急了,站起来道:“不可不可,本爵追随殿下近二十年,从来都是唯命是从,断然不可行此背主之事。”

刘国正也有些犹豫道:“殿下派我们前来就是为了把任务执行得无可挑剔,如果最后带回一具尸体,我等如何有脸回去?”

黎喜汉道:“是啊!我们都是军人,殿下一直教导我们服从命令听指挥,反正本爵会竭尽所能救下那人,不去救人反倒去害人之事本爵坚决不干!”

黎喜汉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刘国正的迟疑立刻打消了,他一锤定音道:“营救那人是不可改变的计划,我们都是纯粹的军人,不要存在政治家的花花肠子,做人简单一些最踏实。我命令,从我做起,严格执行救援计划。无论谁玩忽职守导致目标死亡都将要上军事法庭治罪。”

钱猛见二位爵爷坚决执行既定计划没法再提反对意见,但是他还不死心,退而居其次道:

“卑职会尽心尽力协助救下那人,只不过面见那人之时卑职会联系一些文武来劝他禅让帝位与我家南王,他如果不肯,卑职即便会上军事法庭也要斩杀他。”

钱猛有些狠劲儿,他准备联络一些大明、“南明”文武玩逼宫,如果崇祯不肯就范,他就准备采取血腥手段。

刘国正很严肃道:“那人已经走投无路选择自杀,咱们救下他后提一些条件想必应该有可能成功。钱猛将军可以尝试劝他禅位,只不过无论成功与否都不可以采取武力逼迫,妄图斩杀那人再也休提。”

黎喜汉只要不让他违背南王军令,其他什么都好说好商量,他也来了精神附和道:“我主南王殿下得道多助,大明皇帝众叛亲离,禅让帝位给殿下顺理成章,那时候就由不得他。”

钱猛见刘国正和黎喜汉不许自己在没辙的情况下干脆结果了崇祯,郁闷道:“二位爵爷莫要想当然,卑职在京师混迹小二十年,当今圣上的秉性可谓洞若观火,据我所知那人乃是铮铮铁骨的好汉子,他一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咱们威逼他就范恐怕无用,卑职认为劝说无果还是让卑职结果他。”

刘国正道:“咱们救下他无论是否真心实意也要保护他周全,否则我们会替殿下惹祸,那人在我等手中死于非命,岂不是让殿下承担弑主骂名。”

黎喜汉道:“是啊,殿下爱惜名声,我等都是心腹之人,怎么可以给殿下抹黑?”

钱猛无语,说一千道一万保证那人活着是底线,这就难办了。

钱猛很头疼,实在不知王爷为何下达如此不利于自己的命令,大明皇帝真的被闯贼逼得走投无路选择自杀殉国,多好的事啊。

如今大明上上下下都跟“南明”交好,王爷乘此机会打起替大明皇帝报仇雪恨的大旗带领“战神”子弟兵剿灭流寇,顺势坐江山,多么顺理成章!

钱猛思前想后,咬咬牙道:“二位爵爷莫要瞻前顾后,卑职承蒙殿下厚恩自愿承担后果,届时那人不肯就范,卑职决不能任由其见到殿下。”

刘国正见钱猛依旧不松口,劝道:“钱将军莫要走极端,此事需从长计议,反正救下那人后时间足够,咱们莫要操之过急,当务之急是仔细部署,切切不能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钱猛道:“爵爷放心,那人每天的举动卑职都能够及时掌握,包括他吃了几碗饭,临幸了哪位嫔妃。在那人走投无路时及时出现救下他肯定没问题。”

黎喜汉道:“现在贼兵还没有包围京师,估摸着我们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实地考察地形,钱将军的撤退计划没有问题,反正时间充足,本爵建议进行几次演习,也让我们的特战队跟军情处特工磨合几次。”

钱猛道:“完全没问题,有五军都督英国公罩着,即便动静比较大也不要紧,就大大方方以京营操演的名义进行。”

虽然有分歧还好在先救下崇祯这件大事上达成了一致,钱猛动用所有的特工密切监视皇宫,皇宫大内潜伏的特工也在时时刻刻关注皇帝的行踪。

为了有备无患,钱猛已经物色了几个人关在一个已经歇业的钱庄内院,当朝皇帝的便服、常服、大太监的制服都分别搞了几套。

钱猛在京师可谓手眼通天,要几个人做替死鬼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他留了心眼,不敢随随便便抓捕良民,而是在已经掌握的闯贼卧底里挑选了几个相貌、身材适合之人。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焦头烂额的皇帝完全乱了方寸,他手上没有银子,只能采取封官许愿的方法,希望各路总兵官为国杀贼。

崇祯册封凤庐总兵左都督黄得功靖南伯,左都督总兵李栖凤平贼伯、援剿江楚应皖总兵马岱宁南伯、蓟镇总兵右都督王承胤定西伯、援剿先锋总兵高杰靖西伯等等、等等,各给敕印。

大明是何等吝啬爵位,而此时为了各路军头能够替朝廷效力,崇祯根本不管什么祖制难违,也不管诸多文官反对,一股脑册封了十几位伯爵,可是结果属于然并卵,闯贼大军在高歌猛进,明军各路军头观望不前。

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烟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南美洲第一百二十一章:盘问俘虏第六章:虚惊一场第五百三十章:无所不在第六百四十二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厉第七百三十三章:反常即为妖第三百二十九章:危如累卵第一百三十九章:此消彼长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六百四十章:不是来拼命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盗猖獗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口恶气第二十章:小小扩张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杀多尔衮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动堡垒第二百一十章:集体利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参加科考第二百七十章:内城府邸第八百一十七章:穷凶极恶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坟虐尸第五百五十三章:“战神”会飞第一百一十二章:飞百出狱第五百七十五章:各怀鬼胎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心在颤抖第六百三十四章: 买路钱第六百七十八章:围歼多铎第四百三十一章:完美收官第五百七十三章:堪称完美第三百六十三章:百兽震惶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动游击第八百二十七章:劝进、摊牌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七百六十一章: 横扫漠南第一百三十一章:明军中计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环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畴被俘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积累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时间换空间第五十章:主仆易嫁第五百五十三章:“战神”会飞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三百七十二章:为了粮食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纲独断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规模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兴大帝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三百零四章:两家互动第一百九十七章:房产开发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汉族第四百五十章:谋取田亩第六百九十五章:户枢不蠹第五百六十章:决一雌雄第二百六十三章:加强教育第四百九十三章:图穷匕见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缠烂打第六百五十四章: 强中取强第六百四十八章:祸兮福兮第一百二十六章:强攻敌巢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烟再起第九十九章:救熊廷弼第三百章:再次小胜第二百章:线膛火炮第六百一十章:汉服飘飘第二百九十九章:巍然不动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十七章:技术人才第四百五十章:谋取田亩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益共享第二百六十五章:扩大地盘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来敲门第三百七十七章:开拓眼界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当第一百四十八章:虎口夺食第二百零二章:勋贵报国第三百八十九章:垄断海贸第五百八十六章:杀伐果断第一百八十章:功课做足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杆兵参战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窦重重第六百六十八章: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第二百一十章:集体利益第五百六十二章:绝不拖欠第七十九章:棺材官财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烦第一百零八章:贪财好色?第二百三十五章:乐翻天了第七百零一十二章:剑指曼德勒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来敲门第六百零五章:荣誉感第六百五十三章:足以凌迟第八百四十三章: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第六百四十四章: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霉了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觊觎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济第七十五章:爱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