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倪元璐、施邦昭、范景文等等十几位大臣哭得撕心裂肺,他们居然也闹着要上吊殉国,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以死明志,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这些人当然没死成,被其他人好说歹说劝下了。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真的是全节殉国而死,如今历史出现了偏差。

张之极带着家丁、京营子弟兵和内军火枪手居然杀出京师,这些大臣也就有机会带领心腹家丁以保卫太子的大义一同突围成功。

这些人虽然大多数是道德高尚之人,但也是给黄胜制造麻烦之人,他们有刚正不阿的美名,有忠臣不事二主的教条主义,有敢死的决心,真的又臭又硬不好对付。

成大事、张之极、曹化淳游说群臣劝进,绝大多数大明文武都顺势而为,成为了劝进积极分子。

反而是由于张之极不惧生死带领人马死战带出京城的这帮文官的反对声最多。

以范景文、倪元璐为首的反对派大臣有接近二十位,他们口口声声忠臣不事二主,即便天子蒙难也要拥戴太子登基,南王如果乘机篡位,他们一定会口诛笔伐。

成大事没办法跟这些清流辩驳,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不会治国安天下,但是特别会打嘴仗,一个个引经据典吐沫横飞,可以跟你辩论一天都不需休息,累都能把你累死。

这些人还以忠臣不怕死自居,一个个都是滚刀肉,威逼利诱对他们无效,他们甚至希望被杀好青史留名。

他们貌似忠臣其实比奸臣还可怕,他们不知变通,硬要没有兵权、财权的太子继皇帝位岂不是送太子走上不归路?南王仁厚不会行此不义之举,但是谁能保证“南明”骄兵悍将不会先斩后奏?

解铃还须系铃人,成大事拉上张之极和曹化淳直接找太子面谈,三人把天下局势给太子讲透彻了。

朱慈烺在历史上就不是什么硬骨头,也不是一位有担当之人,他和两个兄弟被闯贼俘获后乖巧得很,在李自成面前有问必答,最后还成为了“大顺”宋王。

胸无大志的太子听完成大事一席话当场表示他无意皇帝位,只想能够做个富贵闲人足以。张之极立刻表态以自己项上人头担保太子殿下放弃继帝位会得到爵位,保证太子会富足一生。

接下来故事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朱慈烺出面召见竭力争取让自己登基的范景文、倪元璐等等大臣,表示对他们赶鸭子上架的行为大大不满,当众呵斥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自己作死也还罢了,还要害了自己的性命。

真是百口莫辩,范景文、倪元璐等等大臣磕头碰地,告诉太子他们乃是铁骨铮铮的忠诚,是为了大明江山后继有人才如此。

朱慈烺哭笑不得反问道:“诸位大人,现如今大明京师已经被闯贼夺取,你们谁可以为大明重新夺回京城?一直护卫诸位的内军和京营将士半年见不着饷银了,诸位能不能想办法弄一些军饷?”

此言一出,刚刚还如斗鸡般的几位铮臣都傻眼了,他们高喊口号还行,要他们来付诸行动就是勉为其难了。

倪元璐道:“太子殿下,祖宗基业怎么可以拱手让人,即便大明现在时运不济夺不回京畿之地,也没有银子给将士们发饷,但是我等可以保太子去陪都南京以图东山再起。”

这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倪大人莫要太天真,南京魏国公、镇守太监、六部大臣等等都已经表态请南王坐天下,操江提督麾下大军十几万其实都是‘南明’在发饷,将士们都已经归心南王殿下。”

说话之人是徐文爵,也是魏国公世子,他明确表态南京的军队都已经投靠“南明”更加坚定了朱慈烺不争帝位之心。

朱慈烺道:“你们听听,南王是何等实力,本王顺从天意拥戴南王继皇帝位乃是为天下苍生计,再说南王也不算外人,他毕竟还有大明驸马爷的身份。”

范景文反驳道:“殿下此言差矣,大明江山哪里能够交与外姓,南王原是大明臣子,现在又是大明驸马,殿下可以向南王借兵、借钱粮夺回京师重振江山社稷。”

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成大事、徐文爵、曹化淳等等都如同瞧傻子般瞧着振振有词的范景文,心道:“这小子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连朱慈烺都觉得这小老头很傻、很天真,知道如果自己靠着这种单纯得近乎幼稚的人来争江山保证会死得很快。

朱慈烺决定不和这些清流铮臣磨嘴皮,他道:“诸位无需多言,本王主意已定,劝南王登基称帝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宗室。”

范景文、倪元璐等人还想再劝,谁知朱慈烺根本不愿意跟这些腐儒多说一句,直接拂袖而去。

后来太子邀请文官武将见面时根本没人通知以倪元璐、范景文为首的反对派,悲催的结果出现了,背判朱明皇室请南王登基的文官武将成为朱慈烺的座上宾,依旧准备为大明全节尽忠的大臣被边缘化。

大明太子阐明了立场,亲自出面联络劝进的文官武将,顿时增加了许多支持劝进的文武,反对者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十几个食古不化之人。

黄家湾岛是黄胜经营了二十年的根据地,这里的居民不仅仅文化程度高,而且对黄胜敬若神明,街谈巷议的内容都是大明群臣试图劝南王成为大明皇帝,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上到官员下到普通居民都激动万分。

后来有好事者打探出了有十几位大明大臣坚决反对南王成为大明皇帝,整个黄家湾岛的军民官吏都愤怒了,这是一个法度健全的文明之地,没有人去做违法之事,但是采取冷暴力不可以吗?

没多久倪元璐、范景文等等大臣的家丁就觉得自家老爷太自不量力,有些人已经在考虑是不是重新作出选择,他们有武艺自认为很能打,“南明”的工作机会太多,哪怕被选拔为乡勇也能够奔个前程。

为什么这些家丁会生出这些心思?因为被冷暴力伤的不轻。

整个黄家湾岛的人都不待见他们,看见他们都怒目而视,最后发展到倪元璐、范景文等等大臣的家丁拿银币都买不着东西,饭店干脆不让他们进门。

他们跟别人讲理还说不过人家,连一个普普通通的卖馄饨的汉子都质问他们为什么反对南王做皇帝,然何就如数家珍般讲南王如何如何好,讲在南王治理下老百姓日子过得如何……

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来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卷辽东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张献忠赏条裤子第四百三十七章:扶危济困第六百零八章:进爵琼崖郡王第一百二十六章:明军剿寇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馈社会第七十七章:岂曰无衣第六百一十九章:乱世用重典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飞仙第七百七十四章:陈圆圆第三百六十二章:谋而后动第七百七十三章:江阴抗清三公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门回归第四百一十七章:明军威武第三百九十四章: 张网以待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二百七十六章:传递正能量第四百五十章:谋取田亩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户藩不好打第八百五十七章:没有了江户城第五百九十三章:以时间换空间第六百三十五章:悠着点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梦第八十六章:运河纤夫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一百六十章:处心积虑序章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一百四十四章:劳动改造第七百四十章:争鼎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张献忠赏条裤子第五百八十八章:无处话凄凉第七十二章:黄公子赏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国家第五百五十二章:鳌拜死于空袭第一百五十七章:时光荏苒第六百二十四章:明争暗斗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马值得拥有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国家第二百一十七章:美丽家园第四百三十六章:坚守一年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启七年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汉族第四百四十七章:崇祯杀俘第一百五十一章:拜见高第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二百四十章:双管短铳第四百九十章:祸起东江镇第六百零六章:中原布局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三十三章:渡海侦察第五百三十六章:围点打援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第七百八十七章:拥抱土尔扈特部第二百六十五章:扩大地盘第四百七十章: 北直隶粮仓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许愿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编生女真第五百六十章:决一雌雄第五百九十八章:不定期去揍倭寇第三百三十八章:杀奔澎湖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二百四十四章:骑兵机动第三百二十四章:闷头发展第八十七章:凄凉无助第六百六十六章:传子传孙第二百九十二章:猛兵出关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第四百一十九章:围攻沈阳第六百四十二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三百五十二章:造船人才第五十章:主仆易嫁第四百一十七章:明军威武第七百九十一章:献礼第四百三十三章:菊花残满地伤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来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七百一十四章:汉奸谄媚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国利民第七十八章:文艺人才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馈社会第四百八十七章:再次增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第二百一十八章:扬帆远航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夺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六百一十九章:乱世用重典第一百五十二章:讨要火药第一百三十一章:明军中计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畴被俘第四百七十六章:清洗深弥岛第一百二十章:逗海盗玩第三百五十章:经营临高第五百零五章: 弱国无外交第四百一十五章:谁主沉浮第三百二十八章: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