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漕运改海

徐骥是带着儿子徐尔觉来的,徐骥只是个痒生,即秀才,和他父亲徐光启差太远了。

徐家在徐光启去世后,官面上能仰仗的也只是父亲曾经的同僚和学生的帮寸。

出于对徐光启的仰慕,王越对徐骥还是很客气。上海徐家是农业世家,这个农业世家不仅仅是地主,而且是农业技术世家。

所以王越邀请现年三十岁的徐尔觉,到起点城参观农业建设。

听说了起点城的亩产和耕作模式,引起了徐尔觉极大的兴趣,表示会尽快成行。

起点城的农业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农业技术和优良种子也需要扩散和推广。

满头白发的顾昌祚年纪不小了,已经六十多岁,这位可是上海县真正的地头蛇,县令唐以典是有任期的,到时间就要走人。这位上海县的首富,见面礼也相当丰厚。

王越收了礼,然后礼貌地和他打打招呼,便把他打发给了张忠,这位老爷子也要经营起点城的商品。

不过王越知道,过不了多久,这位老爷子可能就要对着自己骂娘了。

因为王越要在江南收商税,这一定会触动整个江南商户们的神经。

江南要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钱不能都让起点城出,那就只能落在商税上。王越要收商税,肯定是变相商税,否则就是给崇祯打工了。

崇明县沈家当家人沈廷扬,是国子监监生,明末的国子监监生许多都是恩荫或者捐纳出身,无非是弄个士子的身份。

这位沈老爷大约三十七八岁年龄,生得仪表堂堂,肤色黝黑,身材结实――一看就是饱经风霜之人,不是一天到晚在书斋读书,读得弱不禁风的文弱士子。看这摸样,大概自己也出过海,跑过船。

“季明(字)见过王大人,真未想到王大人如此年轻!”沈廷扬嗓门不小,倒像个豪迈之人。

“季明兄不必客气,看座!”这位沈廷扬的年纪都可以当他叔叔了,王越依然称兄。

王越对沈廷扬的了解也是潘时仁的介绍,既然是跑海运河运的,他就来了点兴趣。

沈廷扬拱手谢道:“谢过王大人!”

待他坐定之后,王越随口问起沈廷扬家里都经营哪些行当。

据沈廷扬一说,后来又查了一些相关资料。王越才知道此人不简单,这个沈廷扬不但是沙船帮的一位重要人物,而且是位船王。

沈廷扬是苏州府崇明县人。他的出名都和明末的船只和航海息息相关。明末唯一的一次“漕粮改海”的试验就是由他提请并主持的。

明崇祯十二年沈廷扬向皇帝呈《海运书》,表现自己意愿造沙船恢复海运。皇帝准奏后,沈廷扬筹措资金,钉造沙船。不久,沈就用沙船起运淮米,沿朱清行驶的海路北行,花了十天时间,到达大沽、天津,恢复了北洋航线。

明亡之后,弘光元年沈廷扬上书朝廷,希望将他所拥有的一百艘用来海运的水据船添补水手,改做战船,专门用来作为长江水师使用。

南京城破之后,他和众将统御水陆军数千、船数百,辗转抵达舟山群岛,被鲁王封为兵部右侍郎兼户部左侍郎,总督浙直水师。

永历元年,沈廷扬率领船队自舟山出发准备反攻苏州的时候。在崇明岛外突遇风暴而大败。沈廷扬的战船翻沉于徐六径,士卒多溺死。沈廷扬被俘不屈而死。

现在的沈廷扬拥有造船厂四家,大小沙船三百多艘,而且还有大量土地,开设商铺,经营种种实业,确实豪富。

“王大人!”沈廷扬挫着大手道:“季明在城外看到了大人的水师战船,真是,真是…!”

作为玩船的老手,骤然看到了现代舰船,确实有点无法表达。巨大,全钢铁的,无帆自动,奇怪的外形,都是叫人无法理解的,真是不知从何问起。

王越能理解他的心情:“本官准备在上海县建造船厂,正在寻找合伙人,不知季明兄可感兴趣?”

王越需要技术扩散,也想培养民间造船业,大航海一个人包圆儿是不可能的,需要更多的人参与。

这个沈廷扬有造船厂,有大批的船工,确实是个合作人选。

沈廷扬眼睛一亮道:“莫非是造大人那种水师战船?”

王越笑着道:“目前条件还不足,但本大人的造船厂肯定与你现在的造船厂有所不同,我的船更大,速度更快。今后当然还要建造大铁船。”

沈廷扬一拍大腿道:“好,既然王大人看得起,那就算季明一股。不知大人可有章程?”

“很简单!”王越道:“技术,材料及启动资金由本大人出,场地人员由季明负责。本官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季明占股百分之二十九,另外百分之二十向社会招股。”

沈廷扬不解地问:“招股?”

王越点点头道:“对招股,人多力量大嘛。”

其实王越是想将民间沉淀的资金撬动起来,那些地主老财们就喜欢将银子装坛子里埋在地下,这怎么可以,必须让他们流动起来。造船厂只是一个开始,今后会大量采用这一模式。

沈廷扬看重的是王越的官身和背后的实力,与王越合作造船厂利大于弊,沈廷扬当然不会拒绝,何况自己投入并不大,所以当场答应,对他吸引力最大的是造铁船。

接下来的话题就谈到沈廷扬的老话题:“漕粮改海”。沈廷扬为此已经研究和推动了好几年了,如今他只是监生,还不是中书舍人,无权上书皇帝。

所以他主要的方向就是做官员的工作,这也是他这次来找王越的目的。

王越目前任兵部侍郎,巡抚应天。不但位高权重,而且南直隶正是漕粮的起运地。

沈廷扬的同乡前辈朱清从太仓刘家港启运漕粮,所用的正是上海建造的沙船。

第一年就运送漕粮四万石,最高的时候每年运粮达到三百万石,损耗小到连河运的一半都不到。更不用耗费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去疏浚修缮运河,维持一支庞大低效的漕船漕军的队伍。

第六三一章 大同办事处第六五零章 巨富第六一二章 十七世纪的“珍珠港”第六六三章 剧本拿错了第八六八章 热战第九十四章 走马取昌平三第七一八章 闪电行动第八八八章 想见公主需要我批准第六九六章 烈火焚烧第一一二章 五六式冲锋枪(求推荐票求收藏)第二九三章 京师兵力第五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五四三章 起点城印象第五五二章 教训那些狂妄的明国人第九八二章 俄国准格尔合流第四六六章 公理在大炮射程之内第八零四章 扑火第八一六章 憋屈的贺人龙第八六五章 英勇的英国皇家卫队第一二五章 人才(爆更三求订阅)第一零一章 轻视(求推荐票求收藏)第一零八章 攻城(求推荐票求收藏)第六五三章 再反第七三零章 来者不善第四一零章 乱世用重典第三四三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六六三章 剧本拿错了第五八八章 最大的财主第三四七章 有钱的崇祯第六六五章 送几个美女给你第九五六章 和平协定是用来撕毁的第二三零章 南汉山城第六二六章 假币第五三七章 卢象升要人第五四四章 暴露了第九一零章 秦良玉第二百章 郭老汉的新生活第三八零章 李定国的计谋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雏形第一六八章 这是军阀第二一八章 豪气的陈新甲第九五五章 战斗机出动第六十章 侦查排出击第九十二章 走马取昌平一第七五六章 阅兵第六五二章 杀人灭口第五十四章 团聚第八章 武器的威力第三三六章 勇敢的羽林卫第九二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五一九章 多尔衮的策略第五一六章 投诚的汉军第二十七章 好汉饶命第一九三章 敌情第十三章 情况紧急第五三九章 烧钱的新军第六一三章 各自为战第七十三章 打情骂俏(求收藏求推荐)第五四四章 暴露了第八八三章 该大婚了第九七九章 朕后来怎么样了?第一二七章 钉子户遇见钉子户(爆更五求订阅)第八九三章 孙传庭第三十八章 曹如意第一二四章 提亲(爆更二求订阅)第五七六章 土著仆从军第六十二章 助粮五万斤第六一八章 你去抢占城第九零四章 活捉第七二一章 最后两个“矿工”第二一一章 痛心疾首第二七五章 三民主义第一二七章 钉子户遇见钉子户(爆更五求订阅)第三十九章 装逼利器第四一五章 冲突第七十四章 扬古利(求推荐票)第八八五章 楷模第六五五章 儿子第八二零章 渗透第十一章 周围村民第七八零章 惨烈第七零四章 点火第六八零章 中世纪的日军第九十章 报捷(求推荐票)第四十二章 军事整编第九二六章 钓鱼城第二四九章 占住出海口第六八八章 传说都是骗人的第七二四章 斩首行动第五十三章 工部参观团第六九七章 一锅端第三四五章 扩大海军第九六三章 强盗逻辑第三二三章 抓获卢象升第九零九章 奔袭长沙第六零八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八零三章 红娘子第五三三章 奇怪的表妹第七一一章 兴奋的黄太吉第七一六章 京师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