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吉这个人算的上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所以其性格决定了他很难像德川家光或者天草时贞那样乖乖的投降。
王越对黄太吉抱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他希望抓个活的看看。
特战大队就是用来执行”斩首行动”任务的,为此天策军将出动八十一架直十八运输机,搭载特战大队一千五百多人空降盛京,进行斩首。
为了降低特战大队的作战强度,空降盛京的时机将选在天策军迫近盛京,满清惊慌失措之时,这样更能事半功倍。
清军传递消息的方式是快马,按照时间推算,正好是后天。
“报告司令,卑职请令参与特战大队的行动!”司令部少校参谋李学文向王越立正敬礼道。
王越愣了一下,想了想道:“好吧,那你就去找张大队长去报到吧。”
“谢谢司令!”李学文兴奋地道。
从军两年来,李学文一直都被王越安排在文职岗位。虽然天策军十分强大,历次战争的伤亡都很小,但战争就是战争,有时候伤亡是无法避免的,毕竟这位是自己的表哥,王越不得不慎重。
两年来从少尉到少校,李学文的升迁速度还是很快的,他所领导的航母课题小组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升迁快了点,别人也无话可说。
其实这些成绩大多都是在王越的帮助下完成的,要说对现代设备的了解,整个起点城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大方向上都是由王越指明。
年轻人都是渴望战争的,李学文多次请求去战斗部队,这次活捉黄太吉的行动确实是个刷功勋的好机会,所以王越终于点头了。
此时的松山、塔山、小凌河及锦州附近区域喊杀声四起,枪炮声震天,到处都是抱头鼠窜的清军,以及追杀的天策军部队。
天策军第四、五两师共一万八千兵力,在两艘航母、两艘船坞登陆舰、四艘客货滚装轮、一艘补给舰、两艘海警战舰、四艘海监战舰以及二十艘机动货船的运载下,向位于辽东湾西侧的松山、杏山和塔山附近的清多铎部发动了突然袭击。
多铎所率领的这支清军主要的任务是策应盖州战役,牵制明军,对大明边关防线施加压力。
实际上这支清军只不过是佯攻部队。看着吓人达到十万之众,其实真正的主力是直属于多铎本人的镶白旗部众及五千外番蒙古骑兵,这近两万满蒙八旗才是核心部队。
其他兵力以满清自己的标准看,算的上老弱残兵了,这也是大肆扩军的结果,七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都被拉来充数,兵源素质都快赶上流寇了。
毕竟是佯攻部队,数量看着吓人目的就达到了。
多铎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虽然是佯攻,却也打的有神有色。在松山干掉了松山守将都督同知金国凤和其所统率军队近万人,再次拿下塔山、杏山两处要地,做出割断锦州与宁远之势,致使锦州成了一座孤城。
与历史上的同一时间相似,正因为清军包围锦州,引来蓟辽总督洪承畴率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来援,从而爆发了明清松锦会战。
整个战争历时三年,最后以明军失败而告终,在松锦会战的最后一年,锦州内外断绝,成为孤岛,城中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重演,最后祖大寿开城投降。
历史已经被王越带偏,锦州却再次被包围,洪承畴已经多次向朝廷请令增援,由于天策军在辽东的积极行动,洪承畴的请令被搁置。
第二次盖州战役打响的同时,第四、五两师分三路由松山、杏山、塔山沿岸登陆之后,迅速向内陆挺进。
清军对于从海上而来的攻击毫无防备,一个照面就被天策军打懵了。
第四、五两师同样配置强大,两艘船坞登陆舰和四艘客货滚装轮装载而来的一百二八辆装甲车和三十辆两栖突击车组成的钢铁洪流,势不可挡。
体型庞大的七二六型气垫登陆艇再次闪亮登场,八艘气垫登陆艇各装载一辆九九式坦克,气势汹汹地向陆地上的清军扑去,它们带起的烟尘犹如刮起了一阵飙风,声势惊人。
到达预定地点后,八辆九九式坦克开下登陆艇,嗷嗷叫着向各自的目标扑去。
一百多辆钢铁怪兽仅仅只用庞大的身躯,对着混乱的清军无情的碾压,无数血肉之躯惨死在履带之下,惨呼声、惊叫声不绝于耳,骨碎筋折声令人惊悚。
气垫登陆艇轻装上阵,一往无前,哪里人多就向哪里冲,无视一切阻碍。
如此声势浩大的攻势,如此众多的钢铁怪兽到处乱窜,清军直接吓尿了,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尤其是那些老弱残兵,慌里慌张地希望期望找到一个安全的场所。
更多的清军犹如被猛兽追赶的羚羊,呼啦啦地到处逃窜。
报信的亲兵戈什哈,连滚带爬地冲进清军位于塔山的中军大营。
“报…!回禀豫亲王,大事不好,天策军杀来了!”
外面突然闹出的大动静,多铎一开始没当多大事儿,只是让亲兵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在松锦地区清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明军态势也是了然于胸,天策军不是在盖州前线就是在更远的天津和起点城,为防万一,清军的斥候都放到了百里之外,而且大明内地也有大量的满清细作,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天策军向山海关方向进军的消息,所以多铎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天策军。
“消息属实吗?若是谎报军情,本王严惩不贷。”多铎阴沉着脸喝道。
亲兵戈什哈都哆嗦的都要打摆子了:“豫,豫亲王,奴,奴才绝无妄言,天策军眼看着就要杀到塔山了。”
多铎问道:“天策军来了多少人马?他们从何处而来?为何斥候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
他还在那里问东问西呢,天策军的炮击已经接憧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