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

汤和接了命令,特意挑选了五百名雄壮威武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满身铠甲,雄赳赳,气昂昂,押解着只剩下半条命的赵均用,前往怀远。

献俘、示威,兼而有之。

如果不是念在郭子兴是老朱岳父的份上,这么好的活儿,老朱都想亲自去,他要让郭子兴瞧瞧,像他那样,小肚鸡肠,蝇营狗苟,是根本成不了大事的。

淮西群雄,还要看咱朱元璋!

只不过老朱到底没有过去,甚至连张希孟都没派,只是让汤和代劳。

实在是没有办法,虽然消灭了赵均用,可几十万元军还在,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原来的千户制还要进行改革,兵将又要磨合。

朱元璋一个头两个大,简直愁坏了。

“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可元军又怎么会给咱时间?”老朱忍不住抱怨。

张希孟陪着老朱用餐,他想了下,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主公,我倒是有个主意,只不过这办法有点坑人。”

“坑谁?”老朱急忙问道。

“自然是坑张士诚了。”

老朱差点笑出来,坑他,那不是应该的吗!

“先生快说,你打算怎么办?”朱元璋高兴地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张希孟也只能放下手里的包子,跟老朱道:“我琢磨着,能不能把元朝赐给赵均用的印信财物送回去。”

“送回去?”

“对,就跟元军说,咱们只是结寨自保,苟图衣食,巨寇在高邮,朝廷何必舍西瓜而取芝麻!”

朱元璋眉头挑了挑,要跟元廷示弱?

也不是不行。

他心志坚定,却不是死脑筋,不肯变通。

只不过这么说,元军能信吗?

别计策不成,反而让元军看出了虚实……

“主公,这事咱们去办,那是肯定不行的,如果让彭少帅去,兴许能行!”

“让他去?”

“对,如果让彭少帅过去,他和赵均用有杀父之仇,歼灭赵均用,也就有了说辞。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答应彭少帅反对咱们,假意跟元廷合作。”

朱元璋深深吸口气,张希孟这主意可是有点异想天开,彭早住能演好这出戏吗?

而且彭早住过去了,万一元军窥见机会,大举攻击他们,又该怎么办?

“彭早住鲁莽有余,精细不足,他不是干这个事情的料。”

“可以给他派个助手。”

“谁?”

“罗本,罗贯中!”张希孟眯着眼睛,笑嘻嘻说道,这可是元末版三国演义啊,让他去协助彭早住,忽悠元军,拖住一段时间应该不难。

如果失败了,最多也就是损失张士诚手下的一个谋士罢了,也不用心疼。

唯一的问题就是三国演义可能泡汤了……不过也没事,等自己老了,不愿意当官了,写本三国不就好了,而且自己南征北战的,保证不会犯路痴的毛病,完美!

就这样,正在滁州红袖添香夜著书的罗贯中被提了过来,赋予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你现在立刻陪着彭少帅前往盱眙,向元军请降,说明缘由,无意和朝廷对抗,只是家仇不共戴天,不能不报,故此才击杀赵均用,还请朝廷宽恕。”

罗贯中听到这话都傻了,我就是一个写书的,你拿这个考验我?

“张先生,你要杀人,就砍了在下便是!用不着这么费力气。”

张希孟笑道:“先生误会了,如果元廷迁怒,你就说彭少帅愿意替元廷效力,取代赵均用的位置,元军要的不过是一个马前卒,是姓赵还是姓彭,他们不在意的。”

罗贯中若有所思,这话倒是对的,“可,可元廷让彭早住进犯滁州,又该怎么办?”

“那就要看先生的本事了,你可以和元廷讲,就说我们主公早就想效力朝廷,用不着大动干戈。双方以和为贵。朝廷只管进剿巨寇就是。”

罗贯中听到这里,似乎觉得不是那么危险,可以一试……不过他很快注意到了一个词儿。

“这个巨寇指的是谁?”

“这个自然是已经称王建国的诚王殿下了,更何况他占据高邮,截断运河,他不是巨寇,谁是巨寇!”

“你!”罗贯中炸了,他怒视着张希孟从,喘气如牛吼:“你,你让我当背主之人?我,我死也不从!”

“那不死就从了呗!”张希孟冷笑道:“罗先生,你脑筋转一转,我这是给你个接近元廷的机会啊!你好好想想,不管元廷如何安排,主力攻击高邮,都是不会错的。如果元廷分兵过来,我们扛不住,那就要协助朝廷,去围剿诚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可如果你帮我们拖住了元军,我们可以从容调度,自然不会威胁诚王,相反,我们还可以卖给诚王殿下一些粮食军械,甚至是派出人马,牵制官军,分担诚王的压力。再有,你如果能跟元军的人交上朋友,刺探到机密军情,自然也可以送给诚王,帮助他应付元军啊!”

“我不明白,聪明如贯中兄,怎么就看不明白这步棋的精妙之处啊?你一个人,周旋三家之间,挽诚王危局,全我们之间的情义,又戏耍元廷……哎呀呀,就算是苏秦张仪一般的纵横大家,都做不到你这么从容啊!贯中老兄,青史留名之机,就在眼前,如何能拱手错过啊!”

张希孟一番言语,彻底说动了罗贯中,他的呼吸渐渐急促,眼中也有光彩闪耀,貌似还真是这么回事!

苏秦张仪,也就是合纵连横。

自己却能在三方周旋,这,这简直是三国演义啊!

突然,罗贯中好像来了灵感,对,我下本书就叫这个名字,思路有了。

罗贯中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

张希孟见他笑了,连忙道:“就这么说定了,来人,送罗先生去见彭少帅。”

蓝玉和李文忠走出来,一左一右,护持着文弱的罗贯中就出去了。张希孟也松了口气,总算把老罗忽悠了。

接下来就看这位超级白金大作家,如何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去忽悠元廷了。情报工作是需要想象力的,相信罗老师!

而此刻的罗贯中却想骂娘了!

张希孟!

你混蛋!

老子笑了,是因为想到了写书的思路,却不是亲自体验啊!

让我顶着诚王使者的名头,为你们朱家军去骗元廷……你还真瞧得起我,这要是稍有不慎,谁还不能要了我的命?

我就是个码字的,我无辜啊!

罗贯中的哀嚎肯定不管用了,李文忠和蓝玉直接把他交给了彭早住。

这位彭少帅冲着罗贯中嘿嘿一笑,“先生,咱是个粗人,不懂别的,你把事情办好了,咱做主,给你安排二十个姑娘,好吃好喝好伺候。我现在暂时脱离朱家军,有做主的权力,想给你什么,就给你什么!不过你也要知道,既然朱家军的军纪管不着我,我这个人可不讲什么道理。你要是不好好想办法,出力气。我就拿小刀把你一片片切了,当着你的面,拿你的肉涮火锅!”

罗贯中一听这话,简直魂儿都飞了。

这就是个吃人的鬼!

你等着,往后我一定在书里加一个吃人的小人!

罗贯中满腹惆怅,满心惶恐,被张希孟硬赶着上架子了。

有他们暂时拖延元军,张希孟和朱元璋终于能放开手脚,抓紧时间整编人马了。

一个甲等千户,最多编制一千二百人。

经过朱元璋和张希孟的商议,将三个甲等千户合编,统归一个指挥使负责,称为“营”,这倒是和明朝禁军三大营名称类似,但是统辖范围,完全没法相提并论。

这个营就是在千户之上的一个军事单位。

除了下辖的三个千户之外,还有一部分侦查的斥候兵,通传消息的通信兵,护卫骑兵,辎重兵,再加上一些重弩和投石机。

由于类似弩炮,床子弩,投石机一类的远程重型装备,还差得太多,因此只能说纸面上存在,要等到数量充足,才能够填补上来。

不过即便如此,也突出了这一次整编的特色,就是让兵马更加专业,在一个营中,分工明确,层次分明。

负责战斗的,负责传达消息,负责后勤保障的,应有尽有。

每个营满编的话,应该有五千左右,完全可以独立作战,发动突袭,守卫城池,护送粮饷,保护百姓,全都能胜任。

如果集结几个营主力,就可以和元军在野地决战,也是丝毫不怂。

对于这个设计,老朱是很满意的。

其实从人员安排上,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几千人的规模,那么手下将领就可以独当一面。

一旦超过了这个规模,需要一两万人出战,那么一定是朱元璋统御全军,指挥作战。毕竟他们的兵马就这么多,断然不能有太阿倒持的情况。

所以说在创业初期,任何统帅都是全能型人才。

打仗内政,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全都是一把好手。

没有这个本事,就别想拉起一支队伍!

又经过一番商议,终于决定,初步整编出五个营,分别以前后左右中命名,其中前营指挥使是徐达。后营指挥使是费聚。左营指挥使吴良,右营指挥使给了冯国用。

至于中营指挥使,全军最精锐的一支兵马,自然是归了多年的小伙伴,忠诚绝对没有问题的汤和!

五大主力的格局,初现端倪!

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妇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报捷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战斗准备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七百六十九章 张庶宁的苦读计划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实力暴涨的朱元璋第七百八十四章 赌上一切的朱标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三百零九章 俸禄第六百六十八章 华与夷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来的官制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鹅肉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八十九章 宝钞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向奔赴第五十七章 声威大振第一百五十九章 请主公过江第四十章 郭子兴的馈赠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标的教育第六百零八章 门下省崛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试成绩出来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标之怒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虏王保保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税第四百八十四章 贾鲁河第五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丧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第六百二十章 纪念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自老朱的赏赐第五百六十九章 盐第七百六十五章 张家也有逆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订)第十八章 不屈第二百章 张希孟被盗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一十章 朱标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饭的第五百零六章 张先生不常有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二十四章 张士诚,决不投降!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九百零七章 清扫干净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团圆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订)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统刘福通第三百零八章 怎么当吴王第七百八十章 亲事来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三百零七章 吃面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将入相第一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风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三章 书与画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儿辈的婚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兵高邮第六百二十九章 请你吃牢饭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饭,使朱家的钱第十八章 不屈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长第六百四十一章 勋贵出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动送上门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说得对啊!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荣誉第六百二十二章 张希孟的财富第六百六十六章 布局下一代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第八百六十九章 疯狂的大明科学家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给你们胆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滚越大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宫,建学堂第七百二十章 杨宪倒台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九百零四章 圣人出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虏工作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达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第四百一十四章 岭南工商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