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

大元立国之后,一直没有解决继承人的问题,这也是从蒙古帝国流传下来的毛病,老皇帝大汗可以确定人选,但是能不能当上皇帝,还要看手上的实力。

自从元武宗开始,几乎每一次皇位变迁,都是血腥的政变上台,什么英宗、明宗,莫不如是,其中元文宗两次登基,简直元朝朱祁镇了。

大元朝这么折腾,几年换一个皇帝,每一个天子手上的权柄都不大,在上位之前,为了笼络权臣,拼命许好处,为了爬上皇位,不择手段,不顾一切。

等登基之后,往往需要倾其所有,甚至把国库都搬空了,用来赏赐有功之臣,结果还不够用,必须搜刮百姓,苛捐杂税,层层加码,榨干百姓最后一滴骨髓。

忽必烈中统十七年,就规定每丁粟三石,地税每亩粟三升……这个丁税地税之重,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更不要说后面的皇帝,层层加码,最后落到百姓身上,已经不知道是多少负担了。

而且由于皇权频繁更替,那么权臣的实力就相应膨胀起来,翻开元史,一个又一个的宰相,总揽朝权,独断大政,简直比皇帝还要威风。

这些权臣,无所不为,像脱脱的伯父伯颜,甚至提出诛杀五大姓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伯颜之前的丞相燕铁木儿,甚至谋害天子,废立皇帝,比霍光还要狠上三分。

毫不客气说,大元朝差不多是建立起来没多久,就具备了亡国之态的奇葩朝代。

шωш● t t k a n● c ○

大局如此,难道就没人试图改变,挽救危亡吗?

有!

这个人就是脱脱!

他协助皇帝,除掉了自己的伯父,随即入朝辅政,尽去伯颜弊政,史称脱脱更化,在这期间,修订了《宋史》《辽史》《金史》,又重用汉儒,为官清正,脱脱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如果仅此而已,脱脱也就是个明相贤臣罢了。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

脱脱在干了三年多丞相之后,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官职。

随后脱脱的父亲被弹劾,他就上书请求陪伴照料父亲,主动离开了京城。

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

元朝哪一位权臣宰相,不是死死把持着权柄,宁可掉脑袋,也不舍手中的权柄……偏偏像脱脱这样,官声极好,权柄极重,为什么要甘心去相?

简直匪夷所思。

但是脱脱却坚持如此,他照顾父亲去世,随后返京,又在大都继续蛰伏,没有任何染指大权的意思。

只是在脱脱之后的几任宰相,都不能力挽狂澜,解救危局。

相反,黄河泛滥,水灾严重,中原大地,民不聊生,他们无以为继,最后不得不请求脱脱复相。

而脱脱二次出山之后,就立刻任用贾鲁,治理黄河,为了筹措治河经费,又推行变钞,试图挽回江河日下的大元朝。

脱脱不只是一个权臣那么简单,他几乎是最后一个心怀天下的蒙古高官,不避险阻,不惧艰难,勇于任事,大刀阔斧。

可偏偏历史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脱脱挽救危亡的举动,全成了加速元朝灭亡的催命符。

治理黄河,聚集十几万民夫,挖出了独眼石人,引起了红巾军造反。

变钞使得百姓穷困潦倒。货币混乱,又让元朝最后的一点威望,也损害殆尽。走投无路的百姓,不得不加入到了红巾军的行列。

至此,在脱脱的励精图治之下,大元朝彻底崩盘了。

果然在国家处于下坡路的时候,就需要有人坐在驾驶位置上,猛踩一脚油门!

可即便如此,能说脱脱就是大元朝灭亡的罪人吗?

貌似还真不能这么讲,只能说大元朝上下集体作死,再高明的大夫,也救不活满身癌细胞的“人癌”。

大元朝该亡了!

可即便如此,脱脱也尽力了,他调遣人马,剿杀刘福通,亲自出手,灭了芝麻李。

这一次又亲征高邮,几乎弄死张士诚。

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脱脱这个人,他不可能抗旨不遵的!

“天子诏我而我不从,是与天下抗也,君臣之义何在?”

脱脱的质问,让手下亲信无言以对。

他换上了一身戎装,平静的迈着步伐,在中军大帐,接受了大元天子的圣旨。

象征着几十万人兵权的大印,脱脱抱在手里,亲自交给了钦差,竟然没有半点迟疑。

“请转告陛下,脱脱不是伯颜,数年前臣以患病辞相,还政天子,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臣心不变!”

一句话,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脱脱是什么人,已经不需要多说。

他在几年前,能够交还权柄,到了今天,他一样能交回去,不会有迟疑。脱脱没有变,变的是大都的那位皇帝陛下!

“丞相!”

参议龚伯遂哭拜地上,涕泗横流。

其余诸将,也纷纷跪倒。

“丞相,兵权不可交,一旦交了兵权,就什么都完了!”

客省副使哈剌更是怒吼道:“红贼未灭,朝中奸佞未除,天子听信谗言,竟敢罢黜忠良,这大元朝,怕是亡国有日!”

他一边说着,一边抽出佩刀,直逼钦差大人。

这下子可把钦差吓坏了,他就是个传旨的,不管他什么事啊!

钦差根本不敢接大印,只能连连后退,竟然翻滚着,出了中军帐,撒腿落荒而逃!

面对此情此景,脱脱也是无奈长叹!

他沉吟半晌,让人把战马和铠甲取来。

哈剌等人还以为丞相要振作起来,领兵回京,清君侧,重整社稷呢!因此欢欣鼓舞,倍感激动,围着脱脱,说个不停。

但是脱脱微闭着眼睛,一语不发。

过了一会儿,脱脱的铠甲和马匹都送了过来。

丞相用的东西,自然是世上极品,脱脱抚摸了一下价值千金的铠甲,一扭头,送到了哈剌的手里。

“来,你跟我身形差不多,穿上吧!”

哈剌大惊,“丞相,这是你的铠甲,卑职怎么能穿?”

脱脱一笑,“从今往后,我不能领兵讨贼,你替我穿上铠甲,为大元朝除掉贼人,匡扶社稷!”

哈剌面如死灰,丞相这是要认命了吗?

不行!

绝对不行!

他拼命摇头,死活不接。

脱脱也没有说别的,只是将马匹和兵器,分赠其他人。

拿到了馈赠的将领,无不泪流满面,怒气填胸。

这一次丞相出师,除了在朱家军手里吃了一点亏之外,其余战事,无不顺利,大军既出,红贼胆寒。

就在这个关键的当口,天子竟然听信谗言,罢黜丞相兵权,还有天理吗?

愤怒的人群,恨不得立刻进京,找昏君痛陈利害。

可是脱脱却尽力安抚,他把自己的盔甲马匹分赠出去,又含着泪,嘱咐大家伙。

“红贼气势汹汹,尤其是朱元璋,此人更是枭雄,野心之大,非比寻常。若是让他得手,我等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脱脱一人生死事小,家国天下为重。你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坏了大局,天子疑我,我坦然受之,不过是脱脱一人之事。可若是红贼得逞,怕是所有蒙古人,都要灭族了!”

脱脱一遍一遍开导,在场诸将,尤其是蒙古色目将领,频频点头,算是认同了丞相的说法。

可认同归认同,元廷如此对待忠心耿耿的脱脱,确实让人寒心。这样的朝廷,还值得卖命吗?

话说回来,虽然红巾军得势,未必是好事,但是也别忘了,据说还有一队蒙古骑兵,跟着朱元璋,得到了重用哩!

此时的人心,已经不可抑制地乱套了。

脱脱也仅仅能做到这一步,更多的事情,却是无能为力。

正在所有人悲愤不已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泰不花率领着兵马,保护钦差重新赶来,直闯军营!

这下子所有人都怒了。

什么意思?

想要来抓丞相吗?

要拼武力吗?

区区几万人,还不放在我们的眼里。

几乎一瞬间,诸将纷纷跃马提刀,就要跟泰不花玩命。

先不管别的,把你给灭了,让你知道我们的厉害!

脱脱面对此情此景,哪里还能忍得住,他伸手夺过一柄宝剑。

“脱脱至死也是大元朝的忠臣,你们要是一定造反,我只有先死在这里!”

面对这一幕,所有人都傻了,只能无可奈何,放下了兵器。

脱脱也收回了宝剑,随即立刻抱起大印,快步冲了出去。

正好,见到了泰不花,还有钦差。

泰不花还算客气,没敢跟脱脱翻脸,只是下马躬身。

脱脱也急忙过来,将大印交给他。

“军中将士,不免鲁莽糊涂,但是他们都是一心忠于大元的猛士,是剿灭红贼的利剑。还请老兄妥善对待,脱脱拜谢了!”

泰不花点头,挤出一个笑容,“丞相不要多虑,陛下只是觉得丞相劳顿,让你暂时修养,等丞相身体恢复了,这兵还要归您来带,除了丞相,又有谁能剿灭红贼啊!”

很显然,泰不花这是纯粹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但是脱脱也别无选择,他只能立刻上车,准备离去。

可就在这时候,哈剌愤然向前,对着所有人道:“丞相一去,我等又何以自处?在下只有先去地下,给诸公占个好位置!”

说完之后,哈剌紧握剑柄,在脖子上狠狠一划,鲜血迸溅,他瞪着眼睛,直挺挺倒在了地上,自刎而亡!

看到这一幕,许多将领都大惊失色,另外有好几个悲愤之下,居然也拔剑自刎,周围人看在眼里,急忙阻拦,却也还是有人死去。

一时间鲜血染红黄沙……无人不怒,无人不恨!

脱脱身在马车之中,只觉得心痛欲碎,突然张口,激怒之下,吐了一口血。

泰不花的人立刻将脱脱送走,算是接管了全军。

在目睹了好几个人因为脱脱居然自刎之后,泰不花惶恐不安,这支兵马都是脱脱的私产啊!

他立刻下令,所有领兵将领,立刻到帅帐商议军情。

只是这道命令下去,竟然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人赶来,其余诸将根本不愿听从号令。

有几个将领居然带着兵马,离开大营,另寻住处,几十万人开始土崩瓦解……

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学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第二十二章 势不可挡的朱重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开禁酒令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军侯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华夏第六百六十一章 废掉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战张相的弱点!第九百零一章 大兴土木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请客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达第六百零二章 什么叫洪武大帝啊!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赏赐第三百五十八章 张夫子的战场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悟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三百零六章 册封第九百零三章 张太师的境界第六百二十九章 请你吃牢饭第六百八十章 识字卡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临天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张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俘营复盘事件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标来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开科取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复大都第七十章 好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们赢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写入大诰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五十六章 破横涧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还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许观的信第四百零九章 最强防刺杀衙门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网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称帝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处死二侯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舍得花钱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给百姓的礼物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盘棋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应天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国家抵债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们是陛下的乡亲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复大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来,不许跪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们是陛下的乡亲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一百零四章 全员反叛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八百四十三章 马和三宝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国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贤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贤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辅佐太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虏大元皇帝第六十章 落网(加更求票)第四十八章 善长归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虏王保保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后起之秀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盐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兴起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贤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五百七十二章 赢麻了的朱元璋第二百四十九章 毕业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祭祀行动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滚越大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带货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馒头能破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四百零五章 阅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孙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