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

有一个人站出来,就仿佛河堤上的一处蚁穴,随后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以至于多到不计其数……淮西商会前面,成百上千的人跪倒地上,哀嚎一片,有人控诉朱一斗的恶行,声泪俱下,哭到晕倒!

还有更多的人,闻讯都往这边赶。

总算有人敢说朱一斗的恶行了,也总算有人能给百姓做主了。

山呼海啸,天崩地裂。

朱一斗苦心几十年打造出来的大哥名声,在这一瞬间,崩塌了。

这个城市依旧姓朱,只不过这个朱,是朱元璋!

老朱面对百姓的哭诉,表现出了极大地耐心,他仔细听着,让人站出来讲述,让大家伙提供证据。

足足忙活了两个多时辰,老朱都口干舌燥了。

“乡亲们,父老们,你们说的事情,咱都知道了。你们放心,咱一定给大家伙做主……你们先回去,把知道的事情都梳理一遍,从明天开始,就在集庆府衙,开始正式审讯这个案子,务必还给大家公道!”

老朱一再表示,这也是受了张希孟影响,要名正言顺,不然今天就把朱一斗片成三千六百片。

百姓们竟然还有疑惑,老朱反复保证不会让大家失望,这才在朱文正的保护之下,离开了淮西商会……就在老朱离开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距离老朱不到十米,手插在怀里,紧握着匕首,手心都是冷汗,目光紧紧盯着朱元璋的身影,竟然没敢拔出来!

没错,这人是个刺客。

他是受了朱一斗义子的指派,让他刺杀朱元璋,好救出“朱大哥”。

说实话,刺杀朱元璋,跟救出朱一斗,根本就是矛盾的两件事,但是以这个刺客的脑容量,是不可能想清楚的。

他就是个好勇斗狠的混混,头些年是朱大哥抬举他,安排他在码头扛包,后来他性格凶狠,喜欢打人,竟然被提拔为管理层,手底下管着十几个搬运工。

他自觉出人头地,是人上人了。

这变化都是朱大哥给的,他就该孝敬朱大哥,哪怕是脑袋掉了,也在所不惜。

知恩图报,讲义气,两肋插刀……这就是咱江湖人的命根子!

敢抓我朱大哥,老子宰了你!

就这样,他混到了人群中,怀里揣着冰凉锋利的匕首。什么朱元帅,老子不知道,我只认朱大哥!

这么个混不吝的刺客出现在人群,可渐渐的,他感觉到了不对劲儿。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控诉朱一斗。

其中就有个码头的挑夫,他说朱一斗的爪牙欺压良善,敲骨吸髓,逼着他们干活,每天都要进献钱财,孝敬大哥。

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干,钱都给了大哥。

都说是朱一斗赏了活儿,殊不知,就是让大家伙当苦役,说白了,连牲口都不如,还要被鹰犬狗子欺负,他们喝人血,吃人肉啊!

挑夫这么一说,立刻有无数响应,其他行业也多半如此,甚至被盘剥的更狠。

大家伙甚至要倾其所有,才能满足朱一斗的胃口。

一个又一个人站出来,声泪控诉,泣不成声,周围百姓切齿咬牙,同仇敌忾……渐渐的,一股庞大的压力,扑面而来,沉重的压在这个刺客肩头。

他本想刺杀老朱,可现在他竟然觉得人群当中,到处都是不善的目光,仿佛要戳他两刀似的。

这家伙做梦也想不到,当个刺客怎么就这么难?

我都不在乎生死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对不起,他真就不敢!

朱元璋耐心听着,认真让张希孟记录,他的话不多,但是对这些受尽了盘剥的可怜人,有着巨大的鼓舞。

大家伙都觉着朱元璋亲切,和蔼,说咱老百姓喜欢听的话,就像是邻居亲朋一般,几乎忘记了身份的差别。

百姓的拥戴,肉眼可见,场面的气氛越发热烈……要刺杀这么一个人,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是成功了,周围的百姓抓住自己,也会把自己撕碎了吧?

想要个完整的尸体都做不到!

刺客怕了,怕得浑身冒汗,心突突跳,惶恐不安,眼睁睁瞧着,朱元璋就在他的身边不远处经过,他竟然没有勇气下手。

等老朱走远了,人群也渐渐散去,这个刺客傻愣愣站着,脑袋才清醒了一点。

朱元璋多大的威风啊,那么多人支持,比起他的朱大哥,可是强了太多了,完全没法比啊!

一个是神仙下凡,一个是初具人形,想想朱一斗那些装蒜的行为,简直比小丑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没敢刺杀朱元璋,要是回去了,被朱一斗的爪牙抓了,下场肯定很凄惨。

干脆吧!

我去自首,还能给朱一斗添一条罪过,我这也算是主动到案自首,戴罪立功了。

这刺客的思路也是厉害!

如果说一个多月之前,朱元璋浩浩荡荡开进金陵,是一场地震的话,那么这一次拿下了朱一斗,则是天崩地裂,压抑的民意,如地下的岩浆一般,喷薄而出!

人们成群结队,去衙门告发,各种各样的案子,越来越多。张希孟不得不把杨元杲、阮弘道几个人叫过来,甚至还招呼了李善长,让他帮忙厘清案情。

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折腾,不管是李善长,还是张希孟,都一致认为,这个案子永远别想查清楚了。

“主公,根据举报,确定的人口买卖就不下三百件,这还是直接跟朱一斗有关系的,其中还有几十件男童的买卖!”

老朱一怔,“他买卖女孩子,怎么还买卖男孩?”

“这个……”张希孟咧嘴了,李善长轻咳一声,“上位,有不少蒙古贵胄,还有豪商巨贾,乃至读书人,身边都有个书童一类的……总而言之,玩得挺花的。”

老朱这才明白过来,敢情这帮孙子还真是爱好广泛啊!

“该杀!全都该杀!一个不能留着!”

朱元璋只真的气炸了肺,不是说朱一斗义气吗?照顾同乡吗?就是这么个照顾法?

其实这破事也好解释,朱一斗对老乡那么善良,又能给元廷好些粮草,他还坐拥庞大家业……难道他有聚宝盆不成?可以凭空变出钱财来?

如果没有,那就一定有问题,他的钱从哪里来!

根据张希孟的调查,朱一斗从事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人口买卖、赌场、青楼、当铺、钱庄、商行、码头、私盐……一本刑法,除了封皮,他全都干了,张三本三了属于是。

他名义上救助受苦受难的乡亲,可一旦接受了他的帮助,基本上就成了朱家的奴仆,要被人敲骨吸髓,压榨到死。

“主公,朱一斗还资助了不少人读书。”

“读书?这是好事啊!”

李善长黑着脸道:“上位,这些读书识字的人,都被朱一斗安插到了衙门里,做了书吏!”

刹那之间,老朱气得五官挪移,怒火满胸膛!

混账!

“衙门里也有不少朱一斗的人?”

李善长点头,“至少三成,尤其是那些征税的,几乎都是他安插的!”

事到如今,老朱也是无话可说了。

这个大元朝也真是没出息,竟然让一个混混猖獗到了这个地步!

如此朝廷,不亡就没有天理了。

“必须彻查,凡是跟朱一斗有关的,都不能留着!”

李善长摇头,“上位,只怕不行!”

“不行?”老朱眉头立起来了,“李先生,你给咱说个道理出来!”

张希孟连忙道:“主公不要误会,我和百室兄商量了,我们的一致意见是彻底推翻,重新招募官吏!”

“什么意思?”朱元璋不解道。

李善长躬身解释,“上位,我的意思废掉集庆路,改金陵为应天府,然后从上到下,重新招募官吏,原来的人只留用三成,然后从军中调拨一些,再从民间通过考试选拔一批。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铲除毒瘤,清理弊政,还金陵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真是很难得,张希孟和李善长竟然取得了高度一致。

元廷的体系已经烂透了,集庆路作为江南的中心,更是集百家之短,没有半点可取之处。

这也证明了,只有朝廷的秩序崩塌了,才有了朱一斗这种人野蛮生长的空间。

朱元璋思索之后,果断下令,有关朱一斗这个案子,仅从查出来的罪行来看,已经是罄竹难书。

必须从重从快处置,或许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查清楚,但也不妨碍立刻处死,必须尽快回应百姓的要求。

相反,这种罪大恶极的,因为受限于案卷公文,迟迟没有结果,那才是最大的不公。

乱世用重典,快刀斩乱麻。

朱元璋一口气圈了一百零七个名字。

其中朱一斗被判处绞刑,老朱还特别交代,要剥皮实草,悬挂城隍庙,警醒世人。

当这篇告示贴出去之后,金陵城沸腾了。

几十年间,大家伙见惯了太多大人物的起起落落,可是这些高官跟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不管换了谁,受欺负的都是老百姓,而朱一斗这种人,永远都是上位者的帮凶,屹立不摇。

偏偏朱家军不信邪,竟然要处死朱一斗,要改变几十年的老规矩!

试问百姓如何不激动?

或许他们期待的变革,真的来了!

到了行刑的这一天,考虑到可能人员会很多,选在了城外执行。

可即便如此,还是低估了人潮汹涌。

或许谁也想不到,最先赶来的,竟然是那些青楼的姑娘,她们和往日花枝招展不一样,全都穿着深色的衣裳,也多半清水脸,没有任何打扮,来到之后,她们只是直直注视着绞刑架。

“会,会处死吗?别让老贼躲过去!”

一个女子低低声音道。

其余人也都咬紧了牙关,瞪大眼睛,屏息凝神,紧张到不敢出声。

终于,朱家军的士兵押着犯人到了刑场,当看到瘫软如泥的朱一斗之时,众人都沸腾了,那些青楼的女子含泪呐喊!

“杀!杀死他!”

“杀了老贼!”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心如此,天意如此!

时间很快到了,果然没有任何意外,朱一斗被送上了绞刑架,老东西在挣扎了一阵子之后,气绝身亡。

随后就有人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剥下了皮……顿时齐声赞叹,拍手称快!

一个朱爷死了,一个朱元帅深入人心……

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谢大明皇帝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一百零四章 全员反叛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开疆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绝境的陈友谅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礼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华夏第七百八十八章 还是儿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网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统刘福通第二百九十三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证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来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五百四十五章 赔了朱棣又折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无懈可击的张相公第四百四十五章 诸将才干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应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写感想了第八十六章 缓称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说得对啊!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张相赠诗第二百八十九章 军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张相公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军的良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时刻第七百二十四章 还是张先生懂咱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贵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为难第二百四十一章 败得真惨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国公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规矩第三十五章 运输大队长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九百零四章 圣人出第二百一十章 杀得好第一百二十六章 粮食就是一切!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第四十六章 平平无奇的张希孟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请客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向奔赴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军的优势第二十四章 落脚之地第七百零七章 愤怒的张希孟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第七百六十八章 张太师的亲戚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六百三十四章 处死二侯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无所不能的二叔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七百六十六章 后继有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军力加倍第五百零九章 复旦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五百二十四章 张士诚,决不投降!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为民除乱第六百一十章 冠军……侯,回来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该宰肥羊了第一百零九章 人间清醒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双赢就是我赢两次第四百七十二章 请小明王退位第八十八章 粮长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讲话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饮燕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三百二十六章 抡语来喽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进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岭南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营第二百三十七章 赘婿噬主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胜而归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辅佐太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铸造金鼎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七百七十一章 闹到中书省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来第八百二十章 龙场悟道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愧朱元璋之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