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杀得好

“汪先生,你在亳州那边,一坛十斤的美酒,能卖到多少钱?”张希孟随口问汪广洋。

汪广洋道:“这可不便宜,其实刘福通那边也是禁酒的,只可惜没多少听就是了。一坛十斤的酒,好一些的,怕是就要五两银子!”

张希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一石粮,能出多少酒?”

汪广洋深吸口气,这个他还真没有算过,“几十斤总是有的。”

“那一石粮,在咱们这边多少钱?”

汪广洋顿时吸了口气,脸色也变了。

按照后世的标准,一百斤的粮,能酿三五十斤,五十五度的白酒……当下的技术不比后世,出酒率是要降低的,但是别忘了,当下酒水的度数也低得离谱,恐怕能有二十度以上,就算是美酒了。

反正不管怎么推测,一石粮,一百二十斤,出八十斤的酒,或者打个折,四十斤,这也是相当恐怖了。

因为在朱元璋这边,一石粮不过两贯宝钞,而一两银子,能换两贯五宝钞……账算到这里,就算傻子也知道了,在朱家军这边,弄粮食造酒,拿到亳州去卖,至少五倍利润起步。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关键,酿酒的粮不可能按市价计算,事实上的利润,可能超过十倍。

扣掉一切开支,中间也有几倍的净利润。

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只是让人发疯这么简单了。

汪广洋作为跟在朱元璋和张希孟身边,唯一的主要文官,自然是担负起这个案子的调查工作,当他面对着恐怖的利润之时,也是心惊肉跳,口干舌燥。

下意识抓起茶杯,猛灌了一口。

“张相,这要是酒,一口喝下去,差不多喝得就是银子吧?”

张希孟微微颔首,他之所以觉得禁酒这事很难,就是预料到其中的暴利,但是他也没有料到,利竟然会这么大!

“一个胡三舍,他能吃得下多少?那个酒楼的东家都没把他放在眼里,还琢磨着巴结徐达,汤和……他们早就知道,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必须拉更多的人下场,这样才能安安稳稳挣钱,不然主公的刀就会落在他的头上!”张希孟说着,突然看了一眼汪广洋,“汪先生,你不会也卷进来吧?”

汪广洋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摆手,“张相,我,我可不敢啊!再说了,这,这事情是在定远,我,我是渡江之后,才归附上位,我和这些人不熟……”

“住口!”

张希孟断然喝道:“汪先生,这是什么时候?你跟我讲什么淮西人,渡江人……你摸摸自己的脑袋,还在吗?”

一句话,汪广洋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他是真感觉到了害怕,浑身不安。

张希孟没有吓唬他。

禁酒这事,牵连的利益太大,谁都想吃一口。吃到的,吃不到的,大家伙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如果在办案的时候,不能秉公执法,反而弄什么身份区别,你是淮西的老人,我是渡江之后的人,我没有犯错,错的都是你们……真要是这么干了,绝对后患无穷。

哪怕躲过了这一次的风波,早晚会有扛不住的时候。

到时候丢了老命,甚至身死族灭,也不是不可能!

“汪先生,你比我年纪大这么多,早就有妻儿老小,一些事情,不需要我多说什么……如果非要让我说,我只是觉得清官难为,可清官也好做!把心摆正了,主公看得见,我们大家伙也都看得见。毕竟上上下下,这么多双眼睛,只要做了,就不免被人发现!”

汪广洋略微沉吟,立刻用力点头,深以为然。

他擦了擦掌心的冷汗,躬身对张希孟道:“张相,我考过元廷的进士,元廷官场的风气如何,我一清二楚,上奢下贪,彼此勾结,朋比为奸,万万没有良臣,贤臣的活路……如今上位雄才大略,张相秉公执法,你们珠联璧合,我们这些在下面办事的,也能够安心了。”

老汪这话说得其实相当有趣,他在元廷当官,种种贪墨行径,也不是不清楚。大元朝是烂透了,谁也没办法。

现在到了老朱手下,朱元璋的励精图治,谁都知道,但是这还不算最恐怖的。

因为朱元璋只能杀人,张希孟才能诛心!

他们携手起来,才能把下面人治得服服帖帖。

就拿眼前的这个案子来说,如果没有张希孟掺和,老朱最多喊出宁可让胡大海造反,不会败坏法度。

然后杀了胡三舍,拿他的人头,警示部下。

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

虽说这个威慑效果已经相当恐怖了,但是毕竟还是没有触及到后面真正的大鱼,案子查不清楚,就没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日后就还会后患无穷。

而原本历史上的朱元璋,就是在不停的杀戮中度过的,他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帮贪官污吏,前赴后继,根本不怕死……既然你们连命都不在乎,咱还怕杀人吗?

来吧!放马过来!

杀一个人头滚滚,杀一个血流成河!

对老朱来说,似乎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不过有了张希孟的掺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是汪广洋,他核查了定远的所有粮仓,亲自查验数目。而张希孟也去清查军屯。

道理很简单,不管有多少酿酒,都是少不了粮食的。

在民间这边,由于土地平均分配,老百姓能自己做主,这才过了没几年好日子,大家伙肯定拼命存粮,所以除了缴纳田赋之后,能拿到市面上卖的,绝对不多。

因此除了地方的仓库之外,就是军屯有存粮。

这也是从源头下手了。

经过张希孟的初步盘查,军屯的粮食缺口大约是五万石,胡三舍那小子也算老实,根据他的招供,前后弄出来三万八千石!

总算把大头儿对上了,剩下的可以视作日常耗损,或者出了一些稍小的耗子。

可是把目光放到了定远县城的仓库,一番查验之后,足足缺口十二万石!

须知道定远一年夏秋两税,合起来也不过是十八万石!

另外还可以纳粮免役,全部算上,定远一年能有二十万石税粮就算不错了。

啪!

老朱狠狠锤了桌子,震得茶壶乱颤。

“好啊!一个产粮大县,大半年的收成,就这么没了!这哪里是硕鼠,这是一帮饕餮!”老朱气得暴跳如雷。

“胡三舍之外,还有多少人,掺和进了私酒这事?”

张希孟道:“根据目前的彻查,首先就是管库的官吏,另外还有定远的几个富户。再有就是滁州的两家商行……知县王恺也参与其中,在他的家里,搜出了赤金三百两!”

“杀!杀了!把这个畜生的皮扒下来!”

朱元璋气得不行,王恺能被任命县令,那是看在既是同乡,又追随很早的份上,结果越是给脸,就越是不要脸!

三百两金子,够剥你十层皮了!

“主公,你看是在定远明正典刑,还是回去金陵,再做计较?”

老朱略微怔了怔,“张先生让咱回金陵?”

张希孟咧嘴一笑,“主公,这案子牵连不小,再给一些时间,查得清楚一些,等主公回了金陵,再做处置?”

朱元璋皱着眉头,他恨不得立刻杀人,但是既然是这么大的案子,直接杀了,也就便宜他们了。

“是应该回金陵,昭告所有人,堂堂正正,处置这些畜生!”

张希孟无奈苦笑,很显然,朱元璋是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这个案子用得着这么着急吗?真的不需要考虑考虑?

老朱想了想,也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他突然一笑,“拿纸笔过来。”

张希孟把纸笔递给老朱,朱元璋稍微想了想,提笔就给胡大海写信。

“你儿子盗窃三万八千石粮食,私自酿酒,违背了咱的军令,咱以为军法重于人情,所以咱要杀了你的儿子……有人说你会造反,咱不相信……你当初是不忍和州百姓被孙德崖糟蹋,才来投靠咱的,咱信你识大体,顾大局。但胡三舍毕竟是你的亲生儿子,该何去何从,你自己决断吧!”

朱元璋写完之后,就对着张希孟一笑,“烦劳先生立刻派人,给胡大海送去。务必要在这个案子开审之前,让胡大海知道!毕竟是他儿子,咱们不能背着当爹的。”

张希孟自然是知道老朱的想法,但是这么干,是不是有点过了?

“主公,真的不需要缓一缓,或者网开一面?”

“不!”朱元璋笃定道:“先生,咱知道你们想什么,杀胡三舍,是法令,给胡大海送信,是咱念在他立了这么多功劳的情份上……咱这么干了,问心无愧,他胡大海能老老实实做事,咱就继续真心实意用他。如果他嫉恨咱,也不用手软,咱也无愧于心,剩下的就看胡大海的了。”

张希孟捏着这封信,思索再三,点了点头,这就是朱元璋啊!

“主公,徐达坐镇南征,出了这种事情,按理应该知会他的。”

朱元璋吸了口气,终于重重点头,“那就由先生替咱写一封信过去吧。”

张希孟答应,就这样,这两封信,迅速被人送过了长江,分别送到了胡大海和徐达的手里。

胡大海展开信,足足看了一刻钟,脸上神色再三变幻,最后只是咬着牙道:“杀得好!逆子取死有道!”

随后胡大海又在地上踱步许久,对着手下人怒道:“传我将令,明天攻城!”

第二十一章 杀出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难,找张相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谋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军出击第七百五十一章 彻查仓场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为本,日用为道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二百零八章 撞枪口上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并安南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六十三章 张希孟的仰慕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试多是一件美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为陛下贺!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来自张希孟的报复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无所不能的二叔第三百五十八章 张夫子的战场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亲戚第三百零四章 国珍飘零半生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归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补昨天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国法无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边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军侯的格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称王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二百章 张希孟被盗了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应,可以休矣第五百章 别致的洞房花烛第二百九十三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艺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八十四章 赌上一切的朱标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盐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还债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挥使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儿辈的婚事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宾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们有的是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张相公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讲话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国第七百零九章 我们不会让父皇失望的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镇校之宝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六百四十三章 张相布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弹劾太子的猛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国法最大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问第四十四章 君智将勇第三十八章 大帅丢了第四十章 郭子兴的馈赠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六百八十二章 张庶宁的大生意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孙伴读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荣誉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军的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一十章 欢迎投降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来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玺不如金印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开两朵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剑诛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尴尬的老朱第八百一十四章 张太师的高招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四十一章 收获满满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一百一十四章 为继续做人而战第四百二十九章 连大户都背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