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

在朱家军这里,演个戏,粉墨登场,绝不是什么下九流的事情。恰恰相反,这代表着有才艺,有本事,是很受欢迎的。

比如吴大头,他现在的名气,在朱家军里面,至少能排进前五。

问问大家伙,徐达是谁,常遇春是谁,或许没人知道,但是吴大头一定人尽皆知。

偏偏吴大头又是个蒙古小兵,属于赶鸭子上架,硬逼出来的才艺。在这个卧虎藏龙的战俘营里,这么多卧龙凤雏,难道还弄不出一场好看的节目?

不能够啊!

“我说也先啊,想好演什么没?”雪雪贱兮兮地找到了也先帖木儿。

“演什么?随便弄一个呗,反正我是不打算登场。。”

“哈哈哈!也好,也好啊!你不登场,我的把握就更大了。”

“你?你打算演什么?”也先帖木儿好奇道。

“也没什么,就是风波遗恨!”

“风波遗恨?这,这是演岳飞的戏啊!”也先帖木儿惊呼道:“你们能演好吗?可别丢人啊?”

雪雪叹口气,意味深长道:“以前或许不行,但是这一战打过之后, 就有了把握。撼山易, 憾岳家军难!道理何在?我琢磨着,岳家军也有护民复国之念,每个将士都明白自己在为了什么而战,虽死犹荣, 向死而生, 这才能无往不利。相比之下,我倒是觉得, 朱家军还要更胜一筹!”

“为什么?”也先帖木儿不解问道:“你可不要为了拍马屁, 连气节都不要了!”

雪雪给了他一个大白眼,说什么话呢!

“你哪懂这里面的道理!岳家军只是知道为谁而战, 而朱家军还知道为何而战!”

“那是为何而战?”

“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为了能过得更好!”雪雪激动道:“我这些时候, 一直在琢磨, 为什么要讲究均分田亩,有了田亩, 就能活下来, 不光是自己, 还有一家子。你说说,当盖着鲜红大印的田契交到你的手里, 你玩命不?”

也先帖木儿一声长叹,感慨道:“当年成吉思汗率领着蒙古各部, 也是这样,席卷天下的吧?”

雪雪笑道:“还是不一样的,当年蒙古人不过几十万,就能横行天下, 灭国无数, 打得东西两边,全都俯首称臣, 那是何等威风……如今朱家军给百万人,千万人均田,要不了多久,或许还有更多的人拿到土地, 彼时的朱家军会有多强, 我是真的不敢想。”

也先帖木儿越发感叹,他沉吟片刻,却又道:“有些事情还是不一样的,蒙古当年只是征服四方, 洗劫杀戮,所作所为,谈不上奉行道义……可朱家军不一样,他们讲道理,有主张,表里如一,上下一致。我不敢说他们能比大元朝强多少,但是我知道,他们不会像大元朝那样,不足百年,便要亡国!百年国运……说到底,大都的天子,还是蛮夷,不是真正的华夏圣君明主啊!”

这俩人谈得热火朝天,雪雪选择演风波遗恨,就是要借着岳家军,演绎如今的朱家军,绝对是用心良苦。

想打败他,那可绝对不容易啊!

“看起来必须整个狠活了。”

也先帖木儿在当御史大夫的时候,就和脱脱一起,重用儒生,割除弊政,说起来是个蒙古人,但是肚子里的汉人玩意,比起寻常汉人还要更多。

他苦思冥想,还真让他想出来了。

原来有一出戏,演的是南宋末年的故事,说是宰相贾似道,府里有个小妾,名叫李慧娘,因为跟着贾似道游玩西湖,恰巧遇上了一个书生裴舜卿,赞了一句美哉,少年郎,结果被贾似道杀死。

随后贾似道不解气,又让人把裴舜卿诓骗到府中,打算杀死泄愤,结果李慧娘的魂魄显灵,救了裴舜卿。

当初在大都的时候,也先听过一次。

他思忖再三,觉得这一出戏,似乎还可以挖掘一下。

也先帖木儿找来了龚伯遂,两个人凑在一起商量。

“雪雪那边讲家国天下,咱们就要讲儿女情长,这样才能胜过他,可要讲儿女情长,也不能是一般的讲法!”

龚伯遂笑道:“愿闻高论!”

“我是这么想的,这个李慧娘,为什么会沦落到青楼?因为家中活不下去,因为父母不把女孩子当成骨肉看待。他们为了养活儿子,将女儿卖给青楼。而到了青楼之后,李慧娘被迫读书识字,受尽了折磨,也学了诸般本事,然后侥幸被贾似道看中,进了宰相府邸,做了小妾。”

“彼时许多青楼女子都羡慕李慧娘,说她跳出了火坑,从此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只是殊不知,她进了贾府,见到的都是诸般龌龊,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宰相重臣,只知道享乐,眼瞧着国势日非,百姓民不聊生,无所作为。”

“而此刻贾似道还不惜重金,定制画舫,畅游西湖,李慧娘心中恼怒,却无从说起。正好在畅游西湖的时候,遇到了裴公子,他和几个书生谈论国势,颇有些激昂之语,要匡扶社稷。李慧霞心下慕之,赞了一句,好一个冰心铁骨少年郎。”

“画舫之上,其他姬妾听到之后,告诉了贾似道。盛怒之下的贾似道过来询问,李慧娘无可奈何,就说了几句劝谏的话语,让老相国以国事为重,提携后辈,挽救危亡……结果贾似道大怒,一介女流,也敢议论国事?回府之后,杀死李慧娘,把她埋在牡丹之下,随后诓骗裴舜卿过来,试图杀害,李慧娘以魂魄救了裴舜卿,把他送出花园,逃离贾府。李慧娘言说,虽为女儿之身,却有辅国之意,无奈苍天不容,此生长恨。”

……

龚伯遂默默听着也先帖木儿的讲述,渐渐的,他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忍不住道:“我说你真不该领兵!只要不打仗,你就是人才啊!”

经过也先帖木儿这么一改,整个故事的格调上了好几个档次,原本只是讽刺贾似道误国,而李慧娘针对裴舜卿,也只是说了美哉少年郎,就遭了杀身之祸。

可是也先帖木儿这么一改之后,裴舜卿不再是文弱书生,而是有救国之志的少年英杰,冰心铁骨。

李慧娘的形象也为之一变,她不再是一个流落相府,孤苦无依的弱女子,而是有苍生之念的巾帼奇女子。

“我看你还要再加上一点剧情。”龚伯遂想了许久道。

“什么剧情?”

“就是李慧娘入府之后,听闻外面的事情,其中就有她的哥哥,在朝廷逼迫之下,交不上田赋,将父母二老趁着夜色抛弃,活活饿死!由此李慧娘才能知道民生之苦,家庭不幸,也唯有如此,才能以女子之身,劝谏宰相,招来杀身之祸。心中有恨,才有厉鬼复仇!”

也先帖木儿听到这里,忍不住抚掌大笑,赞叹道:“妙!真是太妙了!”

他竟然站起身,给龚伯遂深深一躬。

“龚学士,我算是服气了,你的书可没白读啊!”

龚伯遂气得冷哼,我帮你完善剧情,你还嫌我学问不够怎么滴?

你想表达的东西,难道我看不出来?

在你的描述里,南宋就是如今朱家军的一面镜子,正好照出来朱家军进行这些改革的必要。

在南宋,女子的地位已经很低了,一些地方溺婴之风盛行,买卖女子,也是常态,父母亲手把女儿卖到了青楼,推进了火坑。

这一步正好照应朱家军查封青楼,授田女人,给女子财产权。

而李慧娘进入贾府之后,所见所闻,宰相不管政务,只是一味享乐,朝廷也只知道压榨百姓。

龚伯遂加上的部分内容,正好说明了国破家亡……父母不把女儿当成骨肉,在他们老去无能之时,也会被儿子抛弃。

这就是一还一报,果然不爽。

到了这一步,大宋灭国的种种祸根,已经展露无遗。

双方的冲突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一场游湖,引爆了冲突。

到了宰相府,给丞相当了小妾,看似衣食无忧,可实际上也不过是玩物罢了,只因为秉持公心,说了几句话,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趋附权贵,又会有什么好下场?

如此之国,焉能不亡!

只不过光是亡国还不够,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该怎么办才好?

所以才有了李慧娘魂救裴舜卿,并且说出她虽为女儿之身,却有心辅国,苍天不容,此生长恨!

既然此生长恨,如何才能不恨?

哪里能给女子报国的机会?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除了如今的朱家军,还有第二个去处吗?

也先帖木儿通篇都在骂南宋,但是反过来一看,全都赞颂朱家军,肯定这些措施,绝对堪称用心良苦,他在战俘营,绝对是悟道了。

“好!我现在就去写,把这出戏写出来,然后咱们立刻挑选人手,把好戏演出来!对了,也先,要不你演个李慧娘算了!”

也先帖木儿翻了翻眼皮,抓着自己的胡子,“你瞧瞧,有络腮胡子的美女吗?”

“那,那谁来演李慧娘啊?总不能从外面请一个吧?那也不是咱们的本事!”

也先帖木儿想了想,突然来了主意,“要不让我侄儿三宝奴来吧!他年纪小,仔细打扮一下,也是能糊弄的。不过我要说,最好还是吧张相请过来,让他来演,那是最好不过了。”

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第四百二十三章 灭陈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应,可以休矣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过考试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权柄到手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九百零一章 大兴土木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五十章 铁锅炖贪官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龙第六百八十章 识字卡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们不欠军饷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贼土匪的智慧第八百九十三章 铸造金鼎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学习第二百九十章 神将常遇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群贤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个公国第五百零三章 鲤鱼焙面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风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团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们的第一课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张夫子的战场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国之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七百零九章 我们不会让父皇失望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读传家的真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二十四章 落脚之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总动员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们不欠军饷第四章 汉高祖如何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胜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临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灭陈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五百零九章 复旦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军的良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请小明王退位第五百五十七章 谁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闯关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十一章 收获满满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讲武德第六百五十章 铁锅炖贪官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织毛衣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张相公收徒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勋贵出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决断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无所不能的二叔第五百五十一章 谕燕云檄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儿第六章 论守城第十二章 示儿第三十章 淮西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岭南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鼓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孙伴读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东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百一十六章 巨贪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国之法第七百二十三章 让老朱都害怕了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还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谋天下的雄心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无常第二百九十章 神将常遇春第四十五章 李善长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劝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虏楼船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军出击第六百七十三章 鲁王世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当亡国之君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无类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