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张李同心,其利断金

张希孟和李善长聊过之后,就回到他那个家徒四壁的府邸睡觉了,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晃晃悠悠爬起来,吃了点东西,去了吴国公府。

朱标已经一岁半了,小东西摇摇晃晃乱跑,嘴角还挂着一串晶莹的口水,看到有人来了,竟然也不害怕,直接扑过来,伸出两手,去抓张希孟的袍子。

张希孟顺势一伸手,托着腋下,将小家伙抱起来,朱标嘎嘎笑起来,小眼睛眯成了弯月,长长的睫毛忽闪着,十分可爱。张希孟抱着他转了两圈,这才交给其他人。

而后迈步进了厅房,马氏正等在这里。

“劳烦张先生跑回来,着实过意不去。”

张希孟一笑,“夫人太客气了,这种事情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此时防微杜渐,最是恰当不过了,说起来还要感谢夫人,及早发现。”

马氏脸上露出喜悦,随后又叹道:“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这个事情太欺负了。怎么想做点事情,就这么难啊!”

马氏又道:“张先生,你和李相谈妥当了?他愿意出手了?”

张希孟忙道:“夫人,要我说此事真的不怪李相,他也是进退两难, 不过好在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夫人只管看着就好!”

马氏这才点了点头,“我也不管那些了,只要我的织布作坊如期开起来,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不然的话, 我可不答应!”

张希孟连连保证,总算谈妥了, 剩下的就看李善长这边怎么办了。

在斥责了六部都察院之后, 李善长又把单独负责刑部的李习叫过来,做深入交流。

“李尚书是江南宿儒, 颇有声望,门人弟子, 所在多有……这一点我是比不上的。”

李习听着这话, 语气就不对劲儿, 连忙道:“李相,下官是有些门人弟子, 但是他们也都按照规矩为官做事, 我是万万不敢袒护的。”

李善长笑道:“李尚书, 你误会我了,我的意思是门人弟子, 年轻人吗……不能光宠着,还要给他们历练, 摔打,让他们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总不能遇到了难事,就双手一摊, 往上面一推, 这算什么?让老的给他们擦屁股吗?让他们放手去做,出了事情, 咱们会酌情处置,可舍不得让他们做事,你说算不算尸位素餐?”

李习长长吸了口气,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李善长语气平和, 但是每一句都带着刀子, 意有所指。

“李相,这话自然是至理名言,只是有些事情,没有律法条文, 着实难办……别说年轻人,就算是下官,也十分糊涂。”

“是吗?”

李善长的笑容消失了,却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冷笑,“李尚书,你说这话,我就听不懂了……立法立法,从来不都是出了事情,然后才能立法!就算是孔圣人,孟圣人,也不能把天下的恶事都提前预料到了吧?”

李习的额头见汗,面对李善长这种老吏,他想几句话糊弄过去,那是痴心妄想。

“李相,下官,下官惭愧。”

“李尚书,我琢磨了一下,如今天下鼎革,重定乾坤,各种新的案子,层出不穷,靠着原本的法条,多年的习惯,那是万万不成的。要让下面的官吏官吏,按照天理国法办案,然后将案子送到刑部,你们除了核实之外,还要重新修订刑统,把各种案子总结成条文,哪里不合适,立刻修改,疏漏的地方,就单独拟定。从各方搜集案例,而后在正式成文刊发。”

李善长说到了这里,对李习道:“有些事情,张相已经在几次谈论之中,跟上位说明白了……我们讲的是恢复中华,再造乾坤。我们将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与百姓共天下,非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是要重定纲常的意思……张相说了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刑部执掌律令,却是迟迟没有动作,还是老一套的东西,是不是有些踟蹰……误国了?”

李习听到这里,老脸煞白,不敢置信地看着李善长。

“我知道有不少人都喜欢揣测,觉得我和张相公有什么分歧……告诉你们,我跟张相公的确在争,可我们是君子之争,是在争怎么能把事情办好!是如何辅佐上位,一统天下,再造华夏。若是有人觉得,可以见缝插针,从中渔利,那可就打错了算盘!还有,也别觉得上位求贤若渴,缺少人才,一个萝卜一个坑,就可以尸位素餐。告诉你,上一次科举,取了五百多人,往后随时可以开科取士,不论男女,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为官!张相是这个意思,我,李善长,也是这个意思!”

……

要了老命了,张李同心,其利断金啊!

张希孟定方向,李善长下刀子,珠联璧合,保证稳准狠,别的不说,光是和李习说的这一番话,就扣了多少罪名?

结党营私,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昏聩渎职……李善长有一万种办法,让你身败名裂。

过去一直庇护纵容,这一次他翻脸之后,着实太可怕了。

李习汗透衣衫,他连休息都没敢,直接去找应天知府夏煜。

“韩秀娘这案子就由你来审吧!”

夏煜脸都绿了,“先生,这,这,还是换个人吧?要不让江宁县来?”

“不!你不干,可以辞官,现在就让江宁县来担任应天知府,这个案子必须应天府负责……你觉得困难,我就上书李相,请求罢免了你!”

夏煜咧着嘴,如丧考妣,这么个案子,怎么审,他都要身败名裂啊!

“先生,我?”

“你什么你!”李习冷笑道:“上位只有一省之地,却把最紧要的金陵给了你!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还当这是大元朝吗?告诉你,逃不掉的!五天之内,就给我升堂审案,而且还要让金陵百姓前来旁听,看看你断的是不是公道!你放心,有半点差错,我就以刑部的名义,弹劾你!”

李习说完,扬长而去……留下夏煜,目瞪口呆,唉声叹气。

最让人惶恐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张希孟说得天花乱坠,用处不大,朱元璋吹胡子瞪眼,估计也就那样。

可是当一级一级以泰山压顶的态势,落到头上,不给你任何闪转腾挪的空间,这才是官吏们最害怕的事情。

怎么办吧?

立刻下令抓人,把韩秀娘的爹妈抓了,说他们欺凌女儿,办他们一个大罪,充军发配也好,打入大牢也罢,能给韩秀娘一个交代,能结束这个案子吗?

夏煜也不傻,要是这么简单,何至于层层往上推。

不管怎么说,一个女儿,把父母送进大狱,又是在当下的时候,多少人都等着落井下石呢,到时候韩秀娘不会有好下场,办案子的自己,也会落一个千夫所指。

可是不抓人,不审案,刑部又压下来了,这可怎么办?

夏煜愁的两天没有睡觉,他思前想后,算了吧!干脆把衙门的所有吏员衙役,都给找来,然后把他们弄到了二堂。

夏煜把门户一锁,几十个大男人在狭小的空间里挤着,没有一会儿,就有人冒汗了。

“我现在是无路可走了,这个案子办不好,不光官位保不住,性命也堪忧了,没有法子,只能把你们锁在里面,咱们一起想办法,能解决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解决不了,咱们就一起完蛋!从现在开始,不许出去,不许吃,不许喝,也不许拉屎撒尿,就在这里面憋着,我倒要看看,能不能憋出一个办法来!”

这帮书吏差役都气死了,有这么当府尊的吗?

上面压着你,你就欺负我们,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夏煜不管这些,反正就在里面耗着,看咱们谁先受不了……狭小的空间,众多的大老爷们,哪怕有一个人放个屁,都会臭一屋子。

不给吃,不给喝,这可怎么熬啊!

差不多两个时辰,终于有个老吏脸色发青,捂着肚子,苦兮兮道:“府尊,其实这事不难……只,只要把那对夫妻抓起来,以滋事乱政的罪名,关几天就好了。”

“关几天就行?”夏煜还不信。

“他们没啥胆气,只要关起来,就会害怕的。他们害怕了,也就会说出真相。”

“真相?”夏煜眉头紧皱,“这事情还有什么真相?”

老吏脸色凄苦,肚子里咕噜咕噜,如同雷鸣似的,当真是要忍不住了,只能用两腿使劲夹着。

“堂尊,韩秀娘的爹妈不过是愚夫蠢妇,没人怂恿他们,他们怎么敢去闹事?是,是……”

“是谁?”夏煜追问。

“是,是咱们金陵的一个老儒生,他告诉这对夫妻来闹事的。”

“老儒生?他怎么有胆子闹事?他又为了什么?”

“他……他的女婿是做生丝生意的,听说国公夫人办作坊,老百姓都不卖给他……所以,所以……”

老吏咬着牙,再也说不下去了,一股味道以他为圆心,迅速蔓延,周围的人都吓得赶快躲到一旁,跟躲瘟神似的。

夏煜略怔了怔,终于起身,拿着钥匙,打开了锁头,只见这老吏撒腿就跑,快得不像个五十岁的人。

夏煜终于能长出口气了,随后看了看这帮书吏衙役,冷笑道:“我算是清楚了,有些事情本就不复杂,奈何不逼得狠了,就是不愿意张口!”

剩下的书吏面面相觑,不是他们不愿意张口,实在是万一准许女人为官,他们的饭碗会不会保不住啊?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兵高邮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应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六十三章 轻松出狱第三百一十一章 张相是个大好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纳税逃不掉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九百零一章 大兴土木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报捷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诈李善长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六百二十四章 划分行省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向奔赴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霉的礼部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头上砍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雳第五百八十七章 张希孟的小发明第八百六十九章 疯狂的大明科学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为士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二十四章 还是张先生懂咱第八百一十章 张承天的生意经第十一章 巾帼胜须眉第五百二十七章 从丝绸作坊开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后的柱石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归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第七十四章 罗贯中?蒋干!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题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鹰犬变成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无所不能的二叔第四百五十四章 聪明的孔家人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称帝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七十章 好官第八百三十六章 观音奴第四十一章 收获满满第二百五十四章 张李同心,其利断金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营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叶又没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国公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四章 汉高祖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装备碾压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孙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张家也有逆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相的好学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学生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订)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们赢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勋章来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张士诚,决不投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广而告之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订)第七百七十一章 闹到中书省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头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饺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权在握的朱棣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个大日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们是陛下的乡亲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职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场胜利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为父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难,找张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四百六十六章 总动员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第四百九十一章 亲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庙祭祀第九百零四章 圣人出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第九百零一章 大兴土木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们的第一课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还活着!第六百六十三章 张希孟的仰慕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鼓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许加入华夏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还债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样的朱家军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