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简朴的张先生

从吴王府出来,张希孟深深吸口气,又缓缓吐出,随后对江楠笑道:“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江楠绷着面孔,灵动的眼珠忽闪两下,低声道:“似乎李相公有些失落。”

“岂止是失落!他这人是盼着我倒霉呢……算起来这是你帮了我大忙啊!”

江楠一怔,连忙道:“是张相提携,卑职到现在还是糊里糊涂,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张希孟想了想,笑道:“你们度支局是越发重要了,我正要好好交代一些事情。”

张希孟跟江楠返回了值房,落座之后,江楠给张希孟倒了一杯茶……还是奶茶!

“张相说的对,喝这个的确双份愉悦,张相也常喝吧?我是按照张相的方子做的,只是没舍得放西湖龙井,用的是普茶。”

普茶可不是普通的茶,而是云南的茶,到了明朝后期,还有个名字,叫做普洱。

张希孟拿西湖龙井做奶茶,根本是扯淡,江楠用普茶熬煮,无论色泽还是味道,都要胜过张希孟不少。

“不错,还是你们女孩子家心细手巧。”张希孟赞叹之后,就道:“我大约和主公说了一下,接下来会针对百官进行教化,你有个心里准备。”

江楠一惊,“张相,是要考评贤愚吗?”

“不是,其实侧重还是教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规矩,律法。”张希孟耐心解释,他把江楠当成例子,讲给老朱,正好把想法告诉她,也听听她的意见。

“官员辅国治民,必须有规矩才行,按照法令做事……譬如说户部征收田赋,是不是盘剥百姓,敲骨吸髓?刑部核准杀人,砍头枭首,算不算滥杀无辜?还有度支局,总算财政,监察百官,是不是为难别人,甚至是杀人害命?”

江楠紧蹙着眉头,“这,这自然不算!”

“那为什么不算?你想过没有?”

江楠摇头,“卑职不清楚。”

“就拿田赋商税来说,你知道是怎么分配的吗?”

江楠没有迟疑,立刻道:“大江南北,吴王治下,每天夏秋两税,共计税粮六百五十万石,其中养兵就要三百万石,还有百官俸禄,河工,安顿流民,拓荒垦殖,办学兴教。”

张希孟点头,“这些事情,大约可以概括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算是最大头儿的养兵,也是为了保护现有的成果。四面皆敌,要是没有强大的军力,如何能保护百姓,如何能让大家粮仓里的存粮安全?我们这次的教化,就是要和百官讲清楚一件事……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是合乎道理的!”

江楠思索着张希孟的话,想到了什么,心头震动,轻声道:“也包括度支?”

“嗯!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理直才能气壮……你手上掌握的权柄,不是你替天行道,快意恩仇的工具,也不是你战战兢兢,内疚自责,不敢面对的负担……你我,乃至更多的官吏,我们皆是天下公器!”

“天下公器?”

“对!我们在乎善恶,但更在乎治乱……我们不该有太多的想法,或者说,我们最紧要的使命,就是保证上位的决策,能够妥当落实,完美执行。不居功,不自我膨胀,思虑周全,心思缜密,就是……卑微的天下公器!”

江楠越听越迷糊,她试图努力理解张希孟的意思,但是又总觉得有矛盾的地方,可要说哪里不对劲儿,她也说不出来。

或者就是人家宰相的境界吧!

“张相,卑职会仔细揣摩的……只是当下我们要怎么做?”

“很简单,就是立刻清算和户部有关的所有账目,查出李梦庚有多少贪赃枉法行为,赶快准备好,等主公需要,立刻就拿出来。”

江楠连连点头,“我前面已经计算了,明天就能给张相送过去。”

张希孟心中一喜,“对了,江提举,我看你手下的效率很高,不少铁算盘,这些人都是哪来的?莫非是你们家的?”

江楠一笑,“这里面的确有三个人是江家的老账房,但真正的来源,还是王妃那里。”

“王妃?”

“嗯!”江楠点头,“王妃可真是个女中豪杰,她这些年,收养了好些孤儿,其中不乏女孩子,要不是王妃,只怕不是死了,就是落入歹人手里,变卖到青楼去了……还有,卑职手下的账房里面,还真有许多是从扬州青楼出来的。张相当年力主关闭青楼,封禁画舫,还真是功德无量!”

听到这话,张希孟反而有些沉吟,“我是想封禁,奈何屡禁不绝,李梦庚不就是栽在这上面吗!”

江楠略沉吟,反而笑道:“张相,如果没有禁令,只怕要更严重十倍百倍不止……其实张相是最在乎善恶!”

张希孟微微沉吟,他也有很复杂的身份,从职位上讲,他是右相,朱元璋的助手,卑微的公器,用来盛放吴王深邃的思想果实。

但另一个角度,他也是人所敬仰的张夫子,提出重定纲常的第一人。

前者看重治乱,后者看重善恶。

那自己到底要做个什么人呢?

是随波逐流,和光同尘的官员,还是身体力行,追逐真理的张子?

张希孟竟然也说不好。

“总而言之一句话,办好自己的事情,一往无前。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所以才能无所畏惧!”

江楠用力点头,“这句话卑职懂了!”

一转眼,到了第二天,江楠果然把账目算清楚,她本来要去送给张希孟,结果值房里竟然没人。

张相今天休沐,但是昨好的,他要看的。

无可奈何,江楠只能抱着这些账册,坐上马车,去张希孟的住处。

提到张希孟的府邸,江楠就忍不住想起那个大盗卢秋云,不但没有偷盗钱财,还给张希孟留了一锭金子。

堂堂宰相府邸,真是这么简陋吗?

张府就在眼前,下了马车,通报之后,江楠很容易就进来了。

说实话,这个院子还是不错的,很宽敞……但就是有点过分简陋了,正面院子,一条青砖甬道,两边都种着油菜,正巧天气转暖,油菜刚刚冒出几株花朵,黄得艳丽,还有蜜蜂忙碌,煞是有趣!

相府种油菜花?

真有你的!

江楠迈步往里面走,到了二层院子,这里只有几株桂树,树下放着几个石墩,竟然还有个刀枪架。

没看出来,张相公竟然还会武艺?

她到了客厅坐下,环顾四周,又让她一惊,张希孟这里竟然主要是竹器,这就让人不胜唏嘘了。

一位堂堂宰相,又那么受宠,位高权重,家里摆一些上好的红木家具,也是应该的,没人会说什么。

可张希孟这里居然都是最廉价的竹器,着实让人惊讶啊!

她猛地抬头,发现墙上还有不少字,仔细看去,居然都是张希孟自己写的,其中就有两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江楠忍不住笑了,这個解释倒也贴切!

正在她还打算往下看的时候,张希孟从后面过来了,他笑呵呵道:“刚刚在后面花园看了看,准备搭个羊圈,养几头山羊,往后就用羊奶做奶茶了,味道保证更好。”

江楠着实不理解,“张相,你怎么能亲自养羊,这也太简朴了。”

“简朴?”

张希孟真的怔住了,忍不住自嘲道:“我说江提举,你是不是对简朴两个字有什么误解?你见过为了喝奶茶,就自己养羊的简朴法吗?你见过为了看油菜花,就把花圃铲了种油菜的简朴法?你还是见过,能在金陵城,有自己的菜园子,想吃什么,就自己种什么的简朴?”

张希孟觉得自己住处大得过分了,里外三层院子,前后花园,还带跨院,基本上能保证自家的蔬菜供应。

只要朱英那兔崽子不来偷菜,他都不用去外面买。

这可是金陵城啊!

土地多贵啊!

未来皇城根儿的大三进四合院……就这么个地方,本身就是价值。如果再弄得金碧辉煌,油漆彩绘,弄一大堆红木象牙的家具,往屋子里一放,那不叫气派,那叫暴发户!

竹子有节,芦苇清白,这才是符合他身份的用品。

再说了,他这个家,也不是真的就没有值钱的东西,你去东跨院看看,足足六间房子,里面全都是各种藏书,哪怕是吴王府的书,都没有他这里全。

江楠皱着眉头,难道自己误会了?

她索性不敢多问,只能跟张希孟谈公务,他们俩聊起了户部的种种问题,一直快到中午,张希孟笑道:“这样吧,我去弄点面条,就用我府上刚刚摘下来的青菜,煮两个今早下的荷包蛋,就这一碗面,那叫一个地道儿!”

江楠再次凌乱了,这位还会煮面条?

事实证明,张希孟真的会,而且还是一根不到头的头发丝,细细的苗条,配着碧绿的青菜,爽脆的萝卜条,外加香油,荷包蛋,还真是让人食指大动。

“就这一碗面,可比吴王吃得好多了,他的碗里有什么?就是多两个荷包蛋罢了!”

张希孟很骄傲,他的日子的确是比朱元璋舒坦多了。

江楠只能低着头吃面条,还真别说,的确好吃,或许这就是简单淳朴的快乐吧!张相真不是一般人。

就在这时候,突然外面脚步声起,仿佛许多人过来,张希孟放下碗筷,向外面看去。

只见老朱在前面,李善长跟在旁边,后面还有许多文臣武将,众人环顾张府,无不惊叹。

朱元璋停下脚步,看着众人,冷笑道:“怎么样,开了眼界吧?刚刚咱领你们去了李梦庚的府邸,这又是张相的住处,你们有什么感触?”

杨元杲急忙躬身,感叹道:“上位,李梦庚府邸的一株茶花,就要上百贯。谁能想到,张相府邸,竟然种的是油菜花啊!清廉如此,古来贤臣,只怕也比不上张相啊!”

朱元璋道:“别急着拍马屁,都四处瞧瞧,万一张先生表里不一,也在家中藏着名贵字画和金银财宝呢?你们都好好看看!”

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师猖狂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应天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风破城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妇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孙染病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抢土豆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软的张希孟第一百二十章 彭党第八百六十九章 疯狂的大明科学家第五百七十二章 赢麻了的朱元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为天下正统第一百二十二章 实力暴涨的朱元璋第八百零九章 双胞胎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万补贴朱多多第二百九十五章 吴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五百七十章 换了人间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头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谈判之列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两套体系(三更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张太师是我叔叔第六百二十九章 请你吃牢饭第四百二十章 百万银两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谋反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题家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军出击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镇校之宝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决断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帅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八百九十五章 统一货币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罗马的结合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为本,日用为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决断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线出击第二百八十四章 时机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们有的是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霉的礼部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长的选择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九十四章 饮马长江(三更到))第二十四章 落脚之地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恶气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雳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诺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罗马的结合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诗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农学家朱元璋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贼土匪的智慧第五十六章 破横涧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胜而归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闯关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写感想了第六十七章 咱曾经来此要过饭第七百八十四章 赌上一切的朱标第三百五十八章 张夫子的战场第七十章 好官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征西大将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贾鲁河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标请看戏第四十一章 收获满满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国家抵债第四百六十六章 总动员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难,找张相第九十四章 饮马长江(三更到))第二百八十三章 称王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零九章 最强防刺杀衙门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九百零三章 张太师的境界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纳税逃不掉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伙在此!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线出击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凤的亲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开科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