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

朱英会打仗吗?

会,只是会一点点。

他已经知道了对方是张定边,一个让常遇春铩羽而归的猛人。朱英并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也不想跟这位玩命。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绝对不行。

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是他和张希孟学到的很重要的本事之一。就像张希孟,从来都不说自己能打仗,可事实上张希孟当水军大都督,也没有弄出什么差错。

而且让张希孟统军,天下间的名将,在军略上面,胜过张希孟的不少,但是真的想击败他,却不容易。

大约就是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很优秀的另外方面也不会太差,他理解的不行,和普通人认为的不行,根本是两个东西。

秉持着扬长避短旳张希孟作风,朱英开始盘算起来。

他的优势是什么呢?

或许就是人心。

毕竟如果人心乱了,他连站在浮梁的机会都没有。要想对付张定边,他必须玩命加强民心。

真正做到全城上下,军民百姓,拧成一股绳。

干爹朱元璋,大哥张希孟,他们通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笼络读书人的心,靠着均分田亩,拉拢百姓支持,又给女人授田,或许女人的支持……轮到了自己,要怎么获取浮梁州百姓的支持呢?

也搞分田吗?

早就玩过了。

那还有什么能打动浮梁的百姓呢?

浮梁……浮梁……朱英一时想不到什么,可是他往桌上扫了下,看见了茶壶茶杯,他突然来了想法。

浮梁名气不大,但是浮梁下面的景德镇太有名了,

元廷用的官窑瓷器,出口海外的珍品,几乎和银子等价的宝贝,不都是这里生产出来的。

景德镇最多的就是窑工,就是制瓷,产瓷,向外贩运的工匠,脚夫……浮梁城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给制瓷行业有关系。

大哥可是告诉过自己,要抓主要矛盾,要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针对痛点,打出组合拳,实现价值最大化。

窑工,瓷匠,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还不是能自己说了算,能更多分配到利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农民支持朱家军,是能拿到土地,将士用命,那是能拿到双倍土地……貌似工匠这里,朱家军还仅仅是免除苛捐杂税,并没有更多的措施。

既然如此,这就是给我的机会!

朱英这小子立刻先没收了杨家的产业,也就是杨有福的家产,他人死在了朱英手里,连在城中的家产也归了朱英。

随后朱英就宣布,凡是愿意帮忙守城的窑工,匠人,都能得到优待,等打退敌人,立刻就把作坊买下来,交给大家伙经营。

很显然,这话乍听就跟笑话似的,交给工匠经营,这么多人,到底听谁的?

还有,经营出了事情,谁来负责?

到底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会胡言乱语。

可很快说风凉话的人就闭嘴了。

朱英跟张希孟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其中一项就是天马行动,变不可能为可能。

很快杨家的工匠们就受到了一份盖着知州大印的文书……大致的意思就是将作坊的八百分之一授予你,你除了能拿到工钱之外,还能拿到八百分之一的分红。

以后要怎么运行作坊,所有工匠一起商议,具体细节,可以等中书省的意思。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家作坊八百个主人之一了。

一张公文下去,沉寂的工匠们动了起来。

得益于朱家军铁打的信誉,大家伙都愿意相信,这是要对作坊下手了,终于要回应我们工匠的心意了。

吴王万岁!

拼了!

工匠们涌了出来,有人或许担心,他们会打仗吗?

貌似是不会的,但是他们可以学啊!

很快朱英就意识到他捡了宝了!

相比起农家子弟,工匠们的组织程度太高了,分配任务,互相配合,简直就是他们的本能。

尤其值得一提,这帮工匠还是烧窑出身,一个个身强体健,心灵手巧。

制作点守城器械,什么投石机,滚木,礌石,挖掘防御壕沟,调动人员,安排各种任务,全都手到擒来。竟然比真正的士兵,也差不到哪里去!甚至有些地方,更加匠心独具,设计巧妙。

虽然还没有真正接受战火洗礼,朱英却是笑逐颜开,心花怒放,这是老天都在保佑他啊!

朱英直接挑选了十个工头,直接授予千户衔。

他又找来城里为数不多,参加过战斗的士兵,让他们和诸位千户配合,共同御敌。

卢秋云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情况,他简直是目瞪口呆。

“我说指挥使,你这手段行啊!没给咱们少年营丢人!”

朱英白了他一眼,“没有点真本事,凭什么给你们当老大?你瞧着吧,我要让张定边碰一个头破血流,就算是陈友谅亲至,我也要让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卢秋云连连点头,“我算是服了,咱们扬名天下的机会,来了!”

连他都摩拳擦掌,充满了期盼。

只要浮梁不失,陈友谅吸引朱家军主力出动的计划落空了,想要南下饶州,袭取洪都的梦也做不成了。

朱元璋挥动大军,向江州杀来。

只不过传到了陈友谅的手里,并不是只有朱元璋大军,另外还有一支兵马,也从大别山方向,朝着江州杀来。

“是,是,刘福通的兵马?”

陈友谅惊骇不已。

他最亲信的两员大将,张定边还在攻击浮梁,张必先又不在身边,竟然没人可以商讨。陈友谅也是大呼如之奈何。

首先说朱元璋的确和刘福通结盟,但他们一个专心南方,一個一心北伐,并没有真正合兵。

但是盟约摆在那里,不能当做没有。

设身处地想想,刘福通就不想图谋江南的膏腴之地?他要北伐,粮饷缺口那么大,没有理由放过嘴边的肥肉。

而且刘福通兵多将广,从中抽取一些,和朱元璋并力攻来,也是情理之中。

陈友谅不由得信了几分。

但是刘福通这么干,可就真是傻透了……朱元璋枭雄之姿,野心勃勃,如果放任他做大,早晚也会灭了韩宋的。

刘福通怎么能替朱元璋火中取栗?

陈友谅虽然睚眦必报,但是也不是傻子,该低头的时候,还是要低头。思前想后,陈友谅决定准备一份厚礼,派人赶快去联络刘福通,无论如何,也要劝阻刘福通,不要掺和他和朱元璋的争斗。

等击败了朱元璋,再跟刘福通算账。

人派出去了,陈友谅坐在那里,一阵阵冒虚汗,心烦意乱,惶惶不安……义军当中,最强大的就是刘陈朱三家。

如果刘福通真的和朱元璋手拉手,一起对付自己。

扪心自问,陈友谅的把握是不大的……难道要和元廷结盟,或者交好察罕帖木儿,请求他出兵,帮忙牵制刘福通?

陈友谅反复思量,竟然没有任何头绪。

在弄不清楚刘福通意图之前,他是万万不敢随意派兵的……就这样,足足过了一天半的时间,各种消息陆续传了过来。

陈友谅这才弄清楚了情况。

而这个情况也让他凌乱了……根本不是什么刘福通派兵,人家老刘还在和元廷死磕,哪来的心,关心南方大区的事情。

这个破事是张子明干出来的。

没错,这货在冒充朱元璋之后,竟然上瘾了。

让他靠着一群乌合之众,随着朱元璋一起进攻陈友谅,那是送菜上门。不过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咱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干,只当个看热闹的吧?

张子明憋了好半天,他想起来,刘福通的大军就背靠大别山,俯视中原,以黄河为界,同元廷争锋。

张子明干脆把几个卧龙凤雏找出来,然后打着韩宋的大旗,从大别山方向南下,做出刘福通大军越过大别山,参加战斗的假象。

还真别说,这个主意竟然惊到了陈友谅的部下,生生吓得陈友谅一天半没敢动作。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陈友谅在挨揍。

在弄清楚情况之后,陈友谅气炸了肺。

“朱重八,我要杀了你!”

陈友谅还没等做出决断,常遇春已经率领着朱家军前锋,杀到了望江县城。

这里地处长江北岸,南边是汹涌的长江,北边就是大雷水,又名雷池,那就不敢越雷池半步,说的就是这个。

是个风景秀丽,湖光江景两相宜的好地方。

但是常遇春却不是个懂得欣赏美景的,他提着铁枪,一马当先,展开了攻势。陈军猝不及防,加上兵马太少,只扛了不到半天时间,就被常遇春突入县城。

这位擦拭着枪头上的血迹,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当初败给张定边,让他始终耿耿于怀,如今终于等来了报仇雪恨的机会。

“告诉上位,通往江州的咽喉要道,已经让俺拿下来了!”

常遇春扭头,对着手下弟兄道:“还能战吗?”

“能!”

纵然疲惫,但是依旧气势如虹。

常遇春更加满意,“好,是咱的兵!随我追杀!”常遇春如同一头猛虎,带着一群恶狼,沿着江北狂飙突进,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

朱元璋和张希孟也率领兵马跟了上来,就在这时候,一个人来到了朱家军。

“丧家之人邹普胜,求吴王收留!”

这个彭党老人,竟然在这时候到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饭的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斗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八百六十二章 张太师是我叔叔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话,永不过时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馒头能破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诺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征之国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们不欠军饷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二十八章 粮和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简朴的张先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儿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自老朱的赏赐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织毛衣的第一百八十章 统一思想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惨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骥伏枥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标的感悟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难的考试第一百六十二章 狱中悟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铭记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自皇家的肯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当爷爷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愿叫我一声大哥第六十六章 郭子兴,你不要过来呀!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场胜利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九十八章 元军六十万第七百五十章 果断处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征西大将军第五百二十二章 给官吏来场大考试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三十八章 两个大明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四章 汉高祖如何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读传家的真相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显神通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税务部第一百八十一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十二章 示儿第六十八章 进城不是小事情第五百六十九章 盐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三百一十一章 张相是个大好人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游戏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认输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赌上一切的朱标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们是陛下的乡亲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帅第三十五章 运输大队长第三百一十六章 总算第四百八十四章 贾鲁河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们不是饭桶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五十章 天命所归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庙祭祀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恶气第三百零八章 怎么当吴王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第七百八十章 亲事来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绣春刀,出鞘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们是陛下的乡亲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