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

这一路上,该讲的道理讲完了,该解释挽留也做了但若是仅仅如此,就以为这事结束了,那就把事情想简单了。毕竟不管是张希孟还是朱元璋,都不认为从此之后,这些人就会改变想法,洗心革面,那也把人想得太简单了。

该到了最关键的站队时刻了。

人群当中,

稍微迟疑慌乱,其实这帮人设想的剧本不是这样的…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大军入江西,想要稳妥统治,就必然因地制宜,拿出相应的措施来。

毕竟哪个枭雄人物,能不懂随机应变呢所以正常的剧本就是他们恭贺朱元璋,双方对谈,江西士绅表示忠心,朱元璋示恩,然后皆大欢喜,从此相安无事,继续君臣和睦可是这帮人万万没有料到,朱家军不但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还把均田这件事做绝了,连学田都不留又把孔孟放在了诸子中间,等于是精神物理,双重打击,标本兼治,要把他们都治成标本。

是可忍,孰不可忍!

钱唐咬了咬牙,他这个人还真有点轴,“吴王殿下,草民既然说了要为孔孟而死,就决不食言!吴王要想杀人,就从草民开始还有人主动求死!

那咱就成全你!

朱元璋的手按向了佩剑,但是比朱元璋还快,徐达抽出了兵刃,冷笑道:“上位,这个竖子鄙夷武夫,瞧不起臣这些人,就让臣送他去见师父,他们师徒去阴曹地府谈论天理人欲去吧!

老朱下意识要点头,但是却没有料到,张希孟开口了。

“徐达,此人冒犯主公,对抗国策,按照道理,灭他九族也不为过。可是既然主公说了,让他们随便表态,此刻杀人,就不妥当了。

张希孟说完,扭头对钱唐道:“你不愿意效忠主公,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我回乡读书,躬耕田亩,做一个山野闲人还不行吗?”

“可以!”张希孟笑道:“但是你要记住,你们家的田产房舍,凡是超出规定的,都必须悉数上缴,多一点也不许留。

还有,日后天下皆是官学,你要办私塾,开书院,讲学聚会,这些事情统统不许。再有,你想写文章,刊印书籍,也要经过地方衙门许可。另外,去四处游学,也要提前说明情况,上奏备案,得到路引,才能前行钱唐听着张希孟的一条一条要求,脸上的肉微微颤抖,眼神之中,尽是惶恐这些规定简直比杀他还难受一万倍!

“张相,你,你如此做事,未免太绝了吧?你就不怕士林寒心吗?”

张希孟一笑,“你不愿意追随吴王我们不能随便杀你,但是难保你心怀怨愤,鼓弄唇舌,败坏国你,你们不能任由你们胡来吧?

,按照你敲诈勒索。

张希孟丝毫不管钱唐铁青的面孔又转向其他人,呵呵笑道:“我知道,这么多年,士农工商,你们都是高高在上。别看大元朝瞧不起读书人,但那是穷酸书生,即考不中科举,又没有什么实力。而那些有名望,有家产的,在大元朝不但能当官,还能帮着收税,日子过得好不快乐。

新记住和大大天下的子告是天子五民共山年我刚所说的,

地里转,终日忙碌,汗透田地,只为了一口饱饭。如果没有天灾**,没有朝廷盘剥,没有病痛,便是阿弥陀佛,多谢老天了

“我想我们华夏吴国,没有必要供着不愿意配合的读书人,我们不会像赵宋那样没出息,需要你们擦脂林粉天也要告诉所有读书人百别不长不大的孩子似的,不要以为撒娇就有好处。老老实张希孟说完,全场皆惊。

本来朱元璋还觉得张希孟老毛病犯了,事到临头,下不去手。

但是他这番道理,却把朱元璋说得舒服了。

对士大夫来说,杀了他们或许不是最痛苦的,毕竟舍命换廷杖,只为了求一个名扬天下,这种极品也是不少但是剥夺他们士人身份,让他们做不到高高在上的士大夫,绝对是最要命的。

让他们跟农夫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更是让他们生不如死。

但换句话说,他们又凭什么高高在上,凭什么衣食无忧呢?

没有欺负你们啊,只是让你们和普通百姓过一样的日子,怎么就不行了?

田亩是按照人头分的,大家都一样。

既然是官学大兴,以后任何人办私塾,那都是不行的,又不是针对你钱唐。

至于对文章书籍进行管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不管南宋还是北宋,都弄过以言获罪的事情,

不管是乌台诗案,还是庆元党禁,对于伪学邪说,向来不会手软的。

张希孟所讲,全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为什么会让这帮人如此惶恐不安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事真能干得出来啊!

朱家军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张希孟讲的这些,丝毫不会打折扣。

也就是说,今天只要选择走了,此生都是农夫,半点侥幸没有。

钱唐脸色苍白,手足冰凉,微微颜抖。

他真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他甚至想过,只要朱元璋肯虚心纳谏,礼贤下士,他也愿意替朱家军效力。

可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自己又该怎么办才好?

他彻底茫然了,难道真的就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惟明兄,张相所言皆是正理,躬耕田亩,乐享天伦,未必不是一条大道,你还是早做打算吧!”

钱唐猛地回头,说话的人正是虞高门,也是这一次随着前来的士绅名流之一。

说来有趣,他叫虞高门,家门的确很高…他爹叫虞集,也是大元一朝有名的鸿儒,丝毫不比黄潘和揭傒斯等人差。

如果往上追溯,虞家前人就更了不起了。

乃是南宋的明相虞允文。

如果再往上追溯,甚至能追溯到唐初名臣虞世南…

如此恐怖的家世,当真称得起高门二字!

他此刻站出来,一句话犹如刺在钱唐心口的一把刀!

“高门兄,相煎何急啊?”钱唐咬着牙说道。

虞高门二话没说,只是讪笑随后他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册子,双手奉上,递给了张希孟。

“张相,这里是抚州等地豪门世家分布,以及各自田产数额的大致估算…是晚生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排查出来的。

张希孟略微沉吟,他却是没接,而是由孙炎过来,把文稿接在手里,展开快速浏览,随即道:“张相,确实如此!

张希孟领首,随即将目光落在了虞高门身上。

“你又是怎么想到的?

回张相的话…这一番江西士林名儒,地方豪上。可这是全都心民来代为官。本来晚生也不明白,只以为是天数更易,神地方手家可T不虚又按照张相所讲,四处走访,

们虞家历代为官,经历过盛唐气象,也知云看看虞高门昂起头,神情激动,双拳紧握,“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以万民之力,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才是当下正办!废除学田,大兴官学,教化百姓,百家争鸣…这才是一个新的春秋大世,在这个关头,如何能甘老泉林,毫无作为?”

虞高门的话,振聋发聩。

一个名臣辈出的家族,着实不简单。

他随着这些人前来,早就存了背刺这群人的心思,不然也不会准备一个田产清册。果然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他也想瞧瞧朱家军的情形,如果朱元璋很顺滑接受了钱唐等人的建议,那也什么不用说了,外甥打灯笼,照旧吧!

若是双方争论不下,或许可以反戈一击。

但事实却是张希孟全面碾压,而且步伐之大,都超出了虞高门的预计。

拉下孔孟,祭祀百家,大兴教化,甚至给予穷苦子弟入学机会…这些主张,着实让虞高门心惊肉跳,大受震撼。

他总算找到了机会,出来给了钱唐狠狠一击!

朱元璋目视着这个年轻书生,过了好半晌,突然一笑,“这么看起来,天下书生之多,也是分成三六九等不尽相同老朱这话一出口,已经有好几个儒士迫不及待冲出来,拜伏地上。

“吴王在上,草民们愿意为吴王效力!”

有人带头之后,多达几十个人,纷纷拜倒,速度之快,令人难瞠目结舌,还剩下的不足十个人。

朱元璋面无表情,只是淡淡道:“你们站出来,也是要均田的。”

稍微迟疑片刻,仅剩的几个人也都拜倒,包括揭文安在内。只剩下钱唐孤零零站着。

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骥伏枥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斗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伤的世界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规矩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玺不如金印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二百三十七章 赘婿噬主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六百八十五章 张相公驾到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七百四十一章 来自老朱的赏赐第四百二十九章 连大户都背叛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将常遇春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银消失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网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战场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试成绩出来了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带货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为陛下贺!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来的官制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亲队伍第九章 论地主豪强的软弱性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标的感悟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第二十八章 粮和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盐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八十九章 红巾大联军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第三十七章 优势在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夺一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个旧世界第四百三十二章 陈汉覆亡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七百八十三章 该宰肥羊了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兴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学正统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玺不如金印第二百二十四章 张士诚看戏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贵!第二百九十章 神将常遇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实力暴涨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给你们胆子第七百八十章 亲事来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吴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弹劾太子的猛士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师第一百八十章 统一思想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蓝玉第一百一十四章 为继续做人而战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夺一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杯白刃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军出击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请张相为学生复姓第四百一十八章 斩!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第六百九十二章 张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织毛衣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万民一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红巾大联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六百五十章 铁锅炖贪官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鹅肉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钱第一百二十五章 挥军下扬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五百二十七章 从丝绸作坊开始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罗马的结合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吴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希孟的为臣之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补昨天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孙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亲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第六百八十章 识字卡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第六百三十二章 张相公觉得你死定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