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

关铎也没什么好选择的,如果他敢拦着将士回家的路,这帮人就能立刻撕了他,不要挑战将士们的底限。

一千多天的艰苦作战,已经耗光了他们的耐心,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用诧异。

如果仅仅是把人带走, 还是会带来问题的,不过好在还有张定边,他领着人留在了义州,加入了镇守朝鲜的北伐中路军。

有来有回,还不算亏。

如今关铎掌握的兵马差不多有二十万之多,张定边的直系兵马还不到一千人, 加上方国珍的温州台州兵马, 也仅仅两千五百人。

沧海一粟,没有什么人把他们放在眼里。

张定边默默转了一圈, 随即在营门口摆下了擂台,拳脚,兵器,箭术……有谁能胜得过俺老张,俺就听他的号令。

军中擂台赛,真是好狂妄啊, 你张定边不就是朱元璋的俘虏吗?我们可都是迂回大漠,攻陷上都的狠人,跟我们叫板,你也不掂量自己的份量?

这帮人兴匆匆去打擂台, 然后无一例外, 被打得惨败而归,鼻青脸肿,筋断骨折……足足半个月, 张定边横勇无敌。

别说北伐中路军了,就连关铎都吓坏了,这特娘的是战神下凡啊!

他可不敢小看张定边了,“传我的命令,要待之如上宾,且不说人家这么厉害,光是他背后的吴王,就不能得罪。谁再敢小瞧人家,我打断你们的腿!”

命令是下去了,可关铎也有点傻了,张定边这样的,都被朱元璋俘虏了,那朱家军该是何等卧虎藏龙啊?

淮西多猛士,江南有豪杰。

万万不能小觑天下英雄啊!

关铎暗暗盘算着,虽然他对刘福通忠心不变,但形势比人强,现在仅仅能得到朱家军的援助,他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想办法多了解一些朱家军的情况。

除了这些跟着方国珍回去的伤员,关铎也挑选了一些忠诚可靠的心腹,混在船队中,去了应天。

只要互相了解交流,就有更进一步的希望。。

名将如美人,招揽猛士,就跟谈恋爱,咱要有点耐心不是。

方国珍载着众人,带领着船队,浩浩荡荡,驶入长江,又逆流而上,张士诚的水师就是这么看着……当然了这么说也不准确,毕竟还是送来了不少美酒的,还是好一顿吹捧。

方国珍大大方方收下,“告诉你们怀王,俺等着他同殿称臣呢!哈哈哈哈!”

张士信气得狂翻白眼,险些从甲板上掉下去,但到底也只是愤怒了一阵而已。眼下的朱重八,他们还真得罪不起!

光是应天聚集的那些虎狼,就足以把他们给活生生吞了。

方国珍这些人没有直接进应天,而是在镇江府的渡口登陆,从陆路前往应天。没有办法,港口码头,还要装卸砖瓦木料,实在是太过忙碌,一切和应天建设无关的人员,都要暂时让路。

这是多大的工程啊?

方国珍都羡慕了。

奶奶的,大丈夫当如是啊!

自己的那点家底儿,跟老朱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啊,人家是一条龙,自己怕是连一条虫都不是了。

这么看来,投靠朱元璋,不亏!

方国珍感慨着进发,一路上不断收到消息,而这些消息更让方国珍目瞪口呆。

好一个朱元璋,你是真有想法啊!

为了筹备登基大典,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张希孟领导的筹备小组,连续发出了上万份请帖。

首先就是给朱元璋的老家发……虽然历经灾荒战乱,还剩下的人不多了,但是依旧有些人值得邀请。

比如那位曾经施舍一块贫瘠的荒地,用来安葬老朱爹娘的富户刘继祖,他就是受到邀请的第一人。

另外还有当初提醒朱元璋去寺庙出家的汪氏老太太,也在受邀之列。

至于那位拒绝帮忙,早些年还打过朱元璋的地主刘德,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老朱对天发誓,真的没有报复这家伙,无奈刘德干的事情太缺德了,乡亲们都不带着他玩,指指点点,直接社死,哪里还有脸面留下来……只能跑了,但是他也不敢跑到别的地方,生怕兵荒马乱,丢了性命。

最后只能渡江,在池州一带安了家……反正还是逃不出朱元璋的手掌心。

除了这两位重量级人员之外,其余徐达、汤和、吴祯、吴良,这些淮西名将的亲眷故交,也都在受邀之列。

大家伙喜气洋洋,穿着新做的衣服,乘坐着安排好的车马,喜笑颜开,向着应天而来。

别看咱濠州穷,咱们可出了个皇帝呢!

而且还是一心为民的好皇帝,脸上有光啊!

除了淮西的乡亲之外,扬州百姓也来了……他们没法不来。

前面就提到过,一个拥有八十万人的超级城市,在面对战乱的时候,可不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神仙所在。

那么多人,全都仰赖漕运,没有粮食,一天都玩不转。

潆犨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化蝶

谷臵

城里的作坊再多,能产出的商品再精美……对不起,没人要了,在这個时候,粮食,蔬菜,盐巴,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当初张希孟为了能保住扬州,费尽了心思,又是调拨粮食,又是向外迁移人口,缓解压力。

同时把军中订单转给扬州,又帮着开拓民间市场。

反正就是竭尽全力,让扬州能运作下去。

元末扬州,从八十万锐减到十八户,走死逃亡,一座城市都成了空城!

而在这个时空里,扬州百姓先是向外迁移了二十多万人,老朱渡江之后,又迁居江南十多万人。

随着朱元璋在江南站稳脚跟,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扬州竟然难得走出低谷,开始向上发展,城里的人口恢复到了六十五万!

谁的心里能没有一笔账!

没有上位,没有张相,处在各方势力中间的扬州,会是个什么下场,天都不知道!

“上位登基称帝,天下归心!”

一杆来自扬州的大旗,迎风飘扬,渡江而来。

巢湖方向,同样有人赴约……作为朱家军水师的摇篮,巢湖出身的将领,把持了八成水师将领名额,俨然除了淮西集团之外,第二大强悍的势力,而且还跟淮西水陆并力,各有一摊。

不过这帮水师将领还都很明智,知道水陆两军不在同一地位上,他们的根基也远不如淮西诸将。

但是他们也有点优势,那就是张相曾经短暂担任过水师大都督,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别看张相卸任了,我们这些人就认你了!

巢湖不光出水师,而且随着均田的推进,曾经饱受水贼之苦的周边地区,庐州等地,竟然第一次彻彻底底消灭了水匪。

历来改朝换代,巢湖水贼,生生不息。

除非圣人出,否则贼不灭。

如今贼灭了,岂不是圣人来了?

一支船队出巢湖,沿着当初巢湖水师的路,向着应天而来。

曾经和赵普胜一起统领巢湖水师的李普胜,自然不甘落后,他代表的正是最早抗元的彭党中人。

李普胜,邹普胜,还有欧普祥。

他们率领着彭党旧部,已经退出军中,解甲归田的一批老人,向着应天赶来,路上李普胜就忍不住揶揄欧普祥,“怎么,还想着跟人家斗吗?当初给你那么好的条件,你不答应,觉得你在袁州有些号召力,谁都听你的,现在如何啊?”

欧普祥脸都黑了,就别揭短了,心头流血啊!

“李师兄,袁州可不只是我的袁州,咱们彭党经营了多少年,当初彭祖师就下功夫了,你说咱们的势力,怎么就瓦解冰消了?我,我想不通!”

“你有什么想不通的?”邹普胜冷笑道:“彭祖师的庙宇我给建起来了,崖山的祭文我也烧了一份,送给他老人家在天上看……吴王不是咱们彭党的人,可他对祖师的评价,比咱们彭党还高,千秋之后,世人还能知道彭和尚,全都靠着这篇祭文了。别的不说了,我心服口服!”

李普胜也颔首道:“是啊,论起格局心胸,吴王当真是天下无双!要是再年轻几年,我也想和丁师弟一样,替他效命啊!”

邹普胜一笑,“现在也不晚,我听说明玉珍那小子派人过来了,意在遣使通好,我看咱们不妨找找旧部,联络一下朋友。巴蜀难安,咱们该出把力气才是!”

李普胜欣然点头,至于欧普祥,只剩下叹息了。

食君禄,报君恩。你们没吃老朱的俸禄,这么给他卖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真是想不明白。

欧普祥不懂,可是当他进了金陵之后,很快就有了答案,就在皇宫对面的英烈祠前,有一面石雕,刻的就是彭党首义!

听到消息之后,欧普祥怔了好半晌,突然蹲在地上,老泪横流。

“我,我服了,心服口服!吴王就是当世圣主,除了他,谁也没有资格!”

就在彭党的人到来之后,从温州和台州动身的方国珍部下也来了,至于福州的陈友定,扭扭捏捏,也派遣使者,只说是恭贺朱元璋登基,并没有纳土归降的意思,但是懂的都懂,你要是有胆子抗衡,何至于乖乖过来?

随着陈友定之后,张士诚同样更不情愿地派人来了。

收下了他们的贺表之后,由刘三吾率领的岭南百姓也到了,值得一提,在这群人当中,竟然有海南的黎民,他们带着天涯海角的祝福,竟然也到了。

此时的应天府,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热闹得像是开了锅。

这还不打紧儿,就在大家伙期待着谁还会来的时候,一队使者从山东赶来了。

毛贵到底派出了使者,前来恭贺,只不过再给老朱的信件上,毛贵只写了自己的名字,没有任何头衔。潆犨多谢大家月票订阅推荐票

他只是毛贵,不是韩宋的平章。

朱元璋浑不在意,张希孟更不在意……只有去了韩宋的官职,才好接受咱的任命!

只是唯一的问题,在毛贵的使团当中,还有两家很显眼,一家姓孔,一家姓张……

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弃河南,守河北第四百七十二章 请小明王退位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顶白帽子第四十四章 君智将勇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二百八十四章 时机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间之屑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五百五十七章 谁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偷袭!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织毛衣的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雳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难为第一百二十四章 脱脱垮台了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时雨张先生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谋反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废掉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问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一百二十五章 挥军下扬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饭,使朱家的钱第六百四十八章 辽东大捷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百三十六章 观音奴第一百二十七章 馒头能破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张先生来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给官吏来场大考试第八百九十三章 铸造金鼎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四百四十九章 张相的终身大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第八百一十四章 张太师的高招第七十五章 处置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贵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十四章 罗贯中?蒋干!第三百零八章 怎么当吴王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为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开二度张士诚第一百六十三章 轻松出狱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广孝的新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给官吏来场大考试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贾鲁河第五百二十一章 张相有后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无知第六百九十章 师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决断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这个考验我?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张夫子的教诲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岁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庆生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门槛第五百二十一章 张相有后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旧交替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五百九十四章 顽强的朱标第八百七十章 飞天第八十章 上学啦!第四百八十三章 张相小课堂又开课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谋反第九百零九章 财富的力量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学习大明第九百章 到了地狱你也不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软的张希孟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虏工作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孙的无为而治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二十九章 双赢就是我赢两次第六百零二章 什么叫洪武大帝啊!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二百二十五章 学到了了不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