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东

张希孟和俘虏畅聊,很快就争取到了大部分的俘虏支持认同,随后他又从俘虏当中,挑选出一批能说会道,表现突出的,连同明军老兵,一起对田丰和王士诚的旧部展开工作。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四个人,八个人……这个过程都是相对缓慢的,可一旦争取到了到了成千上万的人,整个工作就会变得顺畅无比。

不足十天之间,张希孟就彻底收取了大部分的士兵,并且重新任命了一批百户,总旗,小旗,充作下层的将官,统御全军。

至于还剩下的那些人,此刻也如同离了水的鱼,彻底没有了办法。

他们惶惶不安,眼睁睁看着部下流失,权力不再,他们不想认输放弃,却又没有办法,想要逃跑,又不知道谁能收留他们,而且失去了底层士兵之后,他们的身价也暴跌无数倍,想要兴风作浪,也是不能。

就这样,过去让毛贵坐立不安的一群人,此刻不但人畜无害,还进退维谷。

毛贵看到这些变化,他整个人都傻了。

竟会如此容易?

困扰自己这么长时间的事情,居然就被张相轻轻松松解决了?

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摊煎饼就能行?

这些年关于张希孟的传言,已经越来越多了,武昌城外,一番话说得陈友谅土崩瓦解,织毛衣收辽东,摊煎饼定山东……这都是什么神仙手段啊?

毛贵心里清楚,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里面自有道理,他也能隐隐约约察觉到一些……比如体恤士兵啊,以身作则啊,上下一心啊,执法严明,处事公平……这些似乎都对,但是又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就仿佛又一层膜,挡在眼前,让他看不清楚事情的真实样貌。

对于主政一方毛贵来说,这是灼心挠肝的事情。

终于,他熬不住了。

决定亲自来求见张希孟,他想讨个答案。

就在毛贵登门之时,张希孟正在和几个士兵聊着天,其中就有那个叫林十五的年轻士兵,他抓着一支毛笔,在纸上费力写下自己的名字。

终于在顿笔好几次之后,歪歪斜斜,写好了三个字,他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

“张,张相,对不?”

“对!”张希孟笑道:“你往后估计要天天写了,没有什么难的。你的职责不在于字,而要在于心,只有把心摆正了,才能将事情做好。”

林十五慌忙放下笔,挺直身体,乖乖听张希孟教诲,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如此。

张希孟道:“到下面均田,最难的就是这个均字,这世上最难的也是公平二字。要怎么分呢?我建议你们寻找那些老农,找个三五个人,一定要来自不同姓氏的。譬如说一个村子,有五十户,就让这些老农把田根据肥沃程度,根据产出多寡,分成差不多的五十份。然后让大家伙一起抓阄,抓到哪块,就是哪块。如果不抓阄,按照顺序挑也可以,但是分田的,必须最后挑。”

“你们要监督每个村子,等大家伙都拿到了自己的田,没有一户落下,然后才能画到鱼鳞册上面,标准每一家的情况,然后写上你们的名字,再往上面呈报。最后等着朝廷发放田契。”

张希孟又道:“我还要你们记住一点,唯有公平,才能持久稳固,有人多,有人寡,田多的就会欺凌乡亲,就会胡作非为,倚财仗势,霸占地方,就会变成新的大户……出现那种情况,所谓的均田,就失去了意义,你们懂吗?”

几个士兵认真想着,其中一个中年的士兵突然抬头,“懂!就,就跟我们平章分田似的……他,他是好心,可,可到了下面,那些将领老爷个个都拿了最好的田,俺们这些小鱼小虾,捞不到好地,还要多负担徭役田赋……说是均田,反而更吃亏了。”

张希孟含笑点头,“所以这个分配的权力,必须捏在咱们自己的手里,这是根本!不过我也想提醒大家伙一句,你们可不能重蹈覆辙,如果还是分不公平,怕是就要受到严惩了,拱卫司,还有军中的训导员可不会手软。针对均田当中的舞弊,最多可以剥皮楦草,处以极刑!”

士兵齐齐一怔,牢记在心。

张希孟点头,让他们下去。

就在起身之际,正好看到了门口的毛贵。刚刚那个说毛贵不公的士兵吓得一缩脖子,让人抓了现行,就想溜了。

毛贵却向前一步,拦住了他。

毛贵深吸口气,盯着这个士兵,沉声道:“我,我是没有把分田的事情做好,伱,你为什么没,没跟我说?”

这个士兵怔住了,他就是个大头兵,哪里扛得住毛贵的询问,下意识回头,看向张希孟。

张希孟却是一笑,“说吧,说心里话,毛平章不是大老虎,他不吃人的。”

士兵仿佛从张希孟的笑容中得到鼓励,这才仗着胆子道:“有人说的,那……那人被打死了!”

毛贵一怔,瞬间脸色骤变,怒火直冲头顶,“谁,谁干的?”

士兵被问得怔住,半晌才嘟囔道:“都是,都是大人麾下,说,说不得的。”

毛贵眉头紧皱,突然又面色惨白起来。

他只能无奈摆手,让士兵退走,随后略迟疑,便走上来,想张希孟施礼。

“坐吧,用不着客气。”

毛贵坐下,低垂着头,显得十分尴尬。

被当面处刑,估计谁也高兴不起来。

“张相,在下,在下身边尽是这种畜生,我,我真是有心无力啊!”毛贵顿了顿,又请教道:“张相,不知道大明在均田的时候,可也有这种情形?”

张希孟笑道:“如何没有,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那大明可因为这些人,影响了均田大局?”毛贵又自言自语道:“想必以张相之贤,必定能慧眼识人,找到合适的人才吧?”

张希孟呵呵一笑,随即摇了摇头,“毛将军,凡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哪怕贤良如诸葛武侯,尚且不能保证周全。更何况是我辈?其实你的问题不难解释,如果你只是放眼身边,你会觉得人才太少,几乎无可用之人。但如果你跳出自己的圈子,放眼天下……所有受苦受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无立锥之地的穷苦百姓,所有出生入死,朝不保夕,浑浑噩噩,不知为何而战的将士……甚至是那些想要天下更好,怀着治国平天下之志的读书人,他们都是可用之人,都是你的盟友。”

毛贵浑身一震,愣愣看着张希孟,这似乎触及到什么紧要的东西!

“张相,能不能指点在下?”

“毛将军,你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区分士卒,询问出身?”

毛贵怔了怔,试着道:“是在找可用之人吗?”

张希孟笑道:“毛将军,一个人的出身类似,所处环境差不多,面临的困难也就差不多……普通的事情,穷苦的百姓,他们的烦恼都是类似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类似的。”

毛贵目光凝重,沉吟道:“可是均田?”

“嗯!”张希孟颔首道:“那毛将军在均田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是要打击豪强,还是抑制大户,约束属下?”

毛贵想了想,道:“兼而有之吧!只是做起来左支右绌,在下,在下实在是困惑不解,故此冒昧求教。”

张希孟一笑,“毛将军,你说了这些,为什么没有讲,着眼百姓,依靠他们的力量,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去争取自己的那份土地……我们只是从旁辅助和引导,帮助他们,确定成果?”

毛贵深深吸口气,神情剧烈变化,他仔细揣度张希孟的意思,竟然渐渐的,领悟出了什么。

“张相,像在下这般均田,得罪了所有人,渐渐成为孤家寡人,身边一个可信的都没有。似张相这般做,才能让大多数人站在这一边,为我所用?”毛贵试着问道。

张希孟点头,w轻笑道:“毛將军,你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诸如田丰、王士诚之流,也包括孔家,他们天生就是投机分子,无非是哪边风硬往哪边倒……指望着他们真心投靠,为我所用。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得罪了他们,动了他们的利益,这帮人又会如疯狗一般,无所不用其极,疯狂反咬,不择手段。”

“相反,如果我们能做得足够好,实力足够强大,获得的支持足够多……以泰山压顶之势,铺天盖地而来,这帮人就会乖乖跪倒,替我们做事。这便是他们的本性!”

听到了这里,毛贵已经是无话可说,五体投地。

自己弄了这几年,努力学,结果也不过是东施效颦,只得其形,不得其神。这么看起来,自己和笑话也差不多了。

真正领教了张希孟的手段,毛贵也没有半点争雄的心思。

“张相这番道理,在下不懂,刘丞相不懂,其余人也不懂。这,这天下到底是大明的,毛贵拜伏!”

说着,毛贵双膝跪倒,将一份清册举过头顶。

“张相,这里是山东红巾,二十三万兵马,从今往后,全数归附大明!”v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愿意追随咱的,留下第八章 名满濠州的朱公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为陛下贺!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相的好学生第三百零四章 国珍飘零半生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团圆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者完了第四百零七章 张少师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舍得花钱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鼓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为士第六章 论守城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虏楼船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标的教育第四百零八章 单向透明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饮燕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张李同心,其利断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门败落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时雨张先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五百零六章 张先生不常有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谋反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应,可以休矣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五百零三章 鲤鱼焙面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三百二十五章 简朴的张先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开两朵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九章 连大户都背叛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网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胜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乐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难为和尚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应,可以休矣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七十五章 处置第五百八十七章 张希孟的小发明第七百二十三章 让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权柄到手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四十六章 马皇后的恩典第五百七十二章 赢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给我撑腰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诰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相的好学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辅佐太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五百零九章 复旦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纳税逃不掉第五百九十二章 张希孟的大棋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十八章 不屈第四百二十六章 铁矿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第七百七十七章 贫家子的胜利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复兴第一百二十二章 实力暴涨的朱元璋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滚越大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六十六章 郭子兴,你不要过来呀!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开疆第二百三十五章 军力加倍第六百六十三章 张希孟的仰慕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祭祀行动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七百六十三章 张相故智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军侯的格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进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问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贼土匪的智慧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营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们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