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为天下正统

钱唐一身布衣,随船北上。

那些文臣自然不待见他,甚至不少太学的学生也不喜欢此人。毕竟当初发生在白鹿洞书院的事情太过出名。

钱唐以理学门人,孔孟弟子自居,不愿意追随大明,彼时大家伙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结果张希孟赠书送人,保留了钱唐一条命。

从此之后,这个人就成了禁忌……

理学中人恨他不死,没有为理学尽忠殉难。

信奉张希孟主张的,也不是待见臭石头一样的钱唐,更加觉得张相赠书,实在是太过了,这种人怎么配得上?

一个人能同时得罪两派读书人,也真是好本事。

这一路上,都没人跟钱唐玩。

朱元章自然也没兴趣跟他说太多的话,能带着他就算不错了,难不成咱大明天子,真的缺人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连钱唐都想招揽?

呸!

做梦吧!

这回彻底没人搭理钱唐了,他甚至不得不跟水师一起吃饭。

米饭,煮豆子,蒸腊肉,小咸菜……钱唐倒是吃得很香,吃完之后,还能自己刷碗。

水手们不管别的,倒是能跟他聊天。

“你读过书?那你知道不,那个,那个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谁说得不?在报纸上看了好几次了,听人说起过,也没有记清楚,你说说,回头回家的时候,我跟儿子说说去。”

钱唐拗不过,竟然真的跟几个水手讲了起来,他足足讲了三遍,对方才放过他。

而重新坐在甲板上,畅望辽阔山河的钱唐,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但悲不见九州同”!

张相说朱熹论述正统再精妙,不及高粱河打一场胜仗!

辩经,辩经!

强汉盛唐,哪用辩经?

开西域,灭匈奴,扫平大漠,万国来朝……只要做到了一点,还辩经干什么?自有鸿儒为你着书立说,流传后世。

反过来说,辩经赢了,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不起考验!

朱熹朱夫子不行,就算孔夫子活过来,那也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

这一点宋人是有着刻骨铭心的领悟的。

钱唐突然想起了陆放翁的另一首诗,他情不自禁念了出来。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这是陆游在梦中幻想收复故土的场景……同样是做梦,李白的梦就是仙山访道,畅游仙境。

而在大散关驻守的陆游,只能憧憬着赵宋天子下旨北伐,尽复故土。

百万大军,康慨北征,故土传檄而下。

王师重新收取西域之地,文臣诗词唱和,锣鼓喧天,欢庆捷报。

凉州楼头,女子悄然学习京都发饰。

这就是陆游的梦。

也是几乎所有宋代文人的梦。

他们心里何尝不知道九州不全,故土未曾光复……

靖康之后,耻辱更甚。

可是他们的天子杀了最杰出的将领,亲手毁了光复故国的希望。

他们只能在梦里期盼着。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钱唐重复都囔着,突然泪水长流,“如此,如此诗句,如何能信朱熹的正统之说啊?如何能信那些胡言乱语,自欺欺人啊!”

钱唐厉声大吼,宛如负伤的野兽。

等众人来看之时,他已经瘫坐在甲板上,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大家伙以为他疯了,要过来查看。

这时候钱唐突然又大笑起来,一跃而起,口中大吼:“五代胡兵献幽云,太行燕山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令北伐。熊罴百万从太师,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虎贲入大都。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洪武年。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万里长城尽亭障,平安火在白河上。燕京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应天样。”

“燕京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应天样!”

“燕京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应天样!”

……

钱唐像是疯了似的,在甲板奔跑,一遍又一遍念着,若是陆游活了,这首诗也就成了真的!

他怕是会欣喜若狂吧!

要知道他可是在朱元章的御座龙船。

他这么发疯,自然惊动了朱元章。

老朱怒气冲冲出来,正要询问,钱唐忽然扑了过来,随行侍卫还以为他要行凶,就准备拔刀相向。

哪知道钱唐离着老远,突然跪在地上,向前划了好远,距离老朱还有一丈有余,他磕头作响。

“圣主在上,请受臣陆游一拜!”

朱元章大愣,你不叫钱唐吗?怎么连姓都改了?

随行官吏中,立刻有人出来怒斥,“钱唐,你搞什么鬼?发什么疯?你被夺了魂吗?”

一听这话,好些人都吓得往后退了一步,不会是真的被人夺了魂吧?

而且还是大诗人陆游?

有点恐怖啊!

钱唐不顾这些,或者说他还没有从沉浸之中醒悟过来,犹自泪流满脸。

“我大宋若能北伐燕云,光复西域,又何须辩经!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章注视着钱唐,发现此人不像是疯了,只是有些情绪失控,便咳嗽道:“你好好看看,咱可是赵家天子?”

钱唐发怔,突然摇头,随后伏地大哭道:“陛下不是,陛下怎么是那些没出息的赵家皇帝!陛下是大明圣主,是恢复华夏的明君!草民,草民钱唐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匍匐地上,痛哭失声。

朱元章又看了看,想要说什么,终归是一声轻叹,“时间不早了,都散了吧!”

虽然老朱没有怪罪钱唐,但是这件事却传开了。

很快就有人说,当天真的是陆游魂魄回到了阳间,来拜谢朱元章。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这话说得就不对。

现在一直说光复燕云,但是别忘了,大宋之后,可是大元朝。

大元朝不光收取了燕云,还拿回了西域,天下一统,又何来光复之说?

面对这种刁钻到了极点的说法,根本不用名家出手,老百姓就能把他怼上天了。

大元朝是一统了天下,只是在大元朝,你算什么东西?

你是人吗?

你的身价不过是一头牛罢了!

只是爬着来燕云,仰望你的主子罢了。

是陛下拿回了燕云之地,让天下人堂堂正正来到燕山,领略故土风貌。

其实陛下何止光复了燕云,还光复了淮西,江南,湖广,岭南,中原……陛下尽复华夏山河,九州大地,赤县神州,亿兆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如钱唐一般的疯子,又何止一人!

天子船队,通过疏通之后的运河,行至拒马河。

这一次钱唐抢先跑了出来,他站在拒马河前,哭得像是个孩子。

燕云故地,大好山河。

终于回来了!

他小心翼翼,用水囊装满了河水。

渡河之后,又用布包装了一把土。

钱唐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有这些东西,此行足矣!

就在他傻笑的时候,有人过来传旨。

“钱唐,陛下要进大都了,而进大都之前,圣驾要去高粱河。”

钱唐浑身大震,连忙追随侍卫,匆匆前行,赶赴高粱河。

大都西直门外,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河面不宽,水流不疾,浅滩的位置,甚至可以涉水而过。

就这这么个地方,大宋败了。

结束了自后周以来,一统天下过程中,不曾大败的历史……大宋的统一进程,也自此停了下来。

该爬的坡没有上去,接下来就是一路下坡路,从山腰到谷底,最后到了海底!

一条小河,竟然映照了华夏千年国运。

站在河边,朱元章也是心潮澎湃,情不自禁握紧了拳头。

“先生,这地方,还是要立一座石碑才是。”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所言极是,只是臣以为除了石碑之外,能不能再加一样东西?”

“什么?”

“一驾驴车!”

朱元章一怔,竟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就按先生的意思,这个驴车也用石刻,放在这里,能长久保留下去,让后世永远铭刻肺腑!”

镇子他们君臣聊着,在另一边,钱唐看着高粱河水,凝视良久,恍然大悟。

“我懂了,我真的东西!什么孔孟之道,什么朱子理学,全都是假的!唯有疆土才是真的,唯有九州一统,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刻的钱唐,宛如一个悟道的僧人,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幸福笑容。

稍微回忆张希孟所写的书稿,钱唐更加清楚,自己不该以个人的好恶,来评断这本书的好坏,也不该随便质疑张希孟主张的对错!

只有站在这里,站在燕云之地,才能明白张希孟主张的可贵,才能明白大明北伐的意义所在。

而为了这一次北伐的成功,不管做出什么改变,都是值得的。

“时至今日,大明为天下正统矣!”

这一次不需要辩经,不需要怀疑。

已经打到了燕云之地的大明,就是天下正统。

“钱唐这人,还是挺有趣的,认死理,但是一旦醒悟,未必不能做更大的事情。”张希孟笑呵呵道。

朱元章懒得管钱唐,说到底,他还是不太信任此人。

“先生,咱一直在想着,大明为正统,史册该怎么写赵宋呢?”

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论和实践第七百零六章 师表大明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虏大元皇帝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张相公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书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为难第七百零九章 我们不会让父皇失望的第八百四十九章 夺了鸟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给官吏来场大考试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号汉王?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龙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一百八十六章 张先生来了第一百章 军中不许赌博(三更求票)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七十五章 处置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军侯的格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胜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竞争,才有突破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伤的世界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缘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时刻第四百零八章 单向透明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后起之秀第八百九十三章 铸造金鼎第三百五十五章 树碑立传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学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来买粮的(新年第一更)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应天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零六章 师表大明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统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缘第四百二十九章 连大户都背叛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财政第二百一十章 杀得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六百二十四章 划分行省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济民学堂的人样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偷袭!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网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标的教育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气的高丽第一百五十章 菩萨兵来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张相学习第七百七十章 小张先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战场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第七百九十二章 驸马上门第八百章 债务,老朱背第八百三十六章 观音奴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带货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试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第五百七十章 换了人间第八百二十四章 爱好种田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征西大将军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一十九章 权柄到手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凤的亲事第七百七十章 小张先生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四百九十一章 亲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国之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问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八百章 债务,老朱背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会保你的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请主公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