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抓人

一共是三十几本藏书,整齐摆在张希孟的面前,这里面有三本是张养浩送给老爹的,剩下的有几本孤本,还有就是老爹一笔一划的手抄本!

面对整齐的字体,张希孟只觉得心头深处,涌起了难以形容的悲怆,曾经他以为再也找不到仇人了,却没有想到,竟然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彻里不花啊彻里不花,你自投罗网,天上地下,就没人能救得了你!”

▪ тт kдn▪ ¢O

张希孟咬着牙,怒火冲天。

他的眼睛渐渐变成了血色,拳头握紧,太阳穴上的青筋绷起。

父母惨死,就像是一根刺儿,留下了心头。

在这个乱世,你很难找到仇人,归结起来,就是元廷暴虐,所以推翻元朝,才算报了仇。

张希孟选择辅佐朱元璋的最大理由,就是国耻家仇!

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彻里不花竟然主动送上了门……虽然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彻里不花下令干的……而实际上,大约就是彻里不花部下无意间做的,他并不知情……但是也不妨碍张希孟把这笔血债算在他的头上,他的部下作恶,他就要承担后果!

而且抢劫的命令,多半是主帅下达的,大约是不会错的。

张希孟又翻开了眼前的书籍,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渐渐的,仿佛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老爹又在领着他读书了!

张希孟的眼圈湿润了,急忙合上书,下一秒,他豁然站起,大步往外面走。

张希孟刚出来,迎面三个人等着他。

朱重八,沐英,还有马氏!

“先生,听沐英说了,可是你们家的书?”

张希孟默默点了点头。

马氏深深叹口气,猛然扭头,厉声吼道:“重八,还不调兵!”

朱元璋连一句话都没说,直接扭头,就要去办了。

夫人说话就是管用,而且还是为了张家的事,暖心!

张希孟感念,却拦住了他,“主公,用不着着急!”

朱元璋顿了顿,他还以为张希孟珍惜和彻里不花的生意,不愿意让自己受损,老朱也急了,横着眼睛道:“张希孟,你别忘了,彻里不花烧了咱的寺庙,咱跟他也有大仇!不管他有多大的用,咱都要把他抓了,捏碎了!”

马氏直接道:“别犹豫了,点兵,杀过去!”

沐英也瞪圆了眼睛,小拳头紧握,虽然只有短短的相处,那对夫妻的模样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头。

说起来他们对自己的好,不比朱元璋夫妻差。

他也要报仇!

张希孟见老朱如此,自然是心里热乎乎的,但是却还是摇头,“主公,彻里不花有一万多人,如今已经不是濠州惨败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怎么不容易?就让徐达动手,他保证能把彻里不花抓回来!”

“不!”

张希孟摇头,“主公,徐达在彻里不花那边许久了,彻里不花一定会监视他,现在给徐达下令,会让他处于危险之中。还是赶快下令,让徐达将计就计,离开定远。”

朱元璋完全惊到了,“张希孟,你在想什么?你不要报仇了?”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我刚刚想了个不错的点子,抓彻里不花,易如反掌,顺便还能看看这个畜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知道张希孟一肚子主意,但是不调兵,还要把徐达叫回来。彻里不花好歹是几万兵马的统帅,不是寻常人,真能说抓就抓到?

谁给你的自信啊?

马氏也说道:“小先生,你是怕有损失?可别这么想,彻里不花作恶多端,荼毒百姓,早就该死了!”

张希孟又摆手,“夫人,我刚刚的确想了个办法,不妨先试试。如果不成,再调兵硬攻。”

见张希孟一再坚持,这两口子也不好说什么……而且他们也很想知道,张希孟到底有什么好招?

首先,张希孟去了骑兵军营,朱元璋也跟着,他们一行到了门口,就看到了一个魁梧的中年汉子,晃着大脑袋,正在站岗。

见张希孟来了,慌忙过来。

“先生要找谁?”

张希孟怔住了,他是要找人,却没有准确的目标。

“对了,你们当中,有会蒙古语的吗?”

蒙古汉子,难道不该都会蒙古语吗?

对不起,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那些在中原几十年的,早就把蒙古语忘没了。

说实在的,多数蒙古骑兵同化的相当好。

凑巧的是这个看门的汉子,他还会蒙古语。

“你能说说经历不?”

这个蒙古汉子唉声叹气:“先生,俺这辈子,倒霉了几十年,就没交过好运……俺小时候混蛋,成天就知道吃喝玩乐,结果十六岁的时候,俺爹突然就没了。他的一个朋友,也是个蒙古人,就看上了俺家的房子,他设计陷害,把俺发配到了草原上充军!”

“你说俺能服气么?俺是个蒙古人不假,可俺跟着爹娘,从小生活在汉地,哪懂草原的事情……俺就偷着跑,结果每次都被抓回来,皮鞭子狠抽,往死里打。俺受得那个罪,就不用说了。到了草原上,那蚊子密密麻麻的,俺的同伴就有一个被蚊子咬死的!别说人了,有老牛都被吸干了!”

张希孟知道他没说谎话,草原蚊虫的确厉害。

“熬了十几年,俺算是侥幸没死,学会了蒙语,还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娃……好容易安顿下来,又被一纸调令,让俺剿匪来了!又要抛弃妻儿,我这一走,草原的规矩和汉地不一样,她要是不改嫁,就没法活……先生你说,还有这么混蛋的朝廷吗?俺都快四十了,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听着他抱怨,张希孟留神看着,突然忍不住笑了。

汉子讪讪赔笑,“像俺这么倒霉的,也的确值得一笑。”

“不是!”张希孟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是我觉得你身形魁梧,脑袋特大,很有贵相。”

汉子嘿嘿道:“俺,俺汉名就叫大头,吴大头!只是俺可没觉出自己哪里贵了?”

张希孟笑了,“放心吧,很快就能贵起来了。”

张希孟叫来一个士兵,让他去取来知院老张的盔甲,不一会儿士兵回来,张希孟又让他给大头穿上。

还真别说,竟然很合身。

十多斤的大脑袋顶着头盔,大头变巨头!

张希孟又道:“我说大头,你能学那些蒙古官员不?演出来,让我看看。”

“怎么不会?俺都被他们打了几十年了,那帮畜生就喜欢拿鞭子抽人,不说话,先抽鞭子,你敢多说一句,他们就打板子,手黑着呢!”

吴大头一边说着,还一边瞪圆了眼珠子,怒目而视,学得惟妙惟肖,活脱正黄金旗的老贵族,带着通天纹的。

张希孟看在眼里,简直忍不住抚掌大笑,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太好了,抓彻里不花,非大头莫属!”

朱元璋和马氏都在后面看着,他们也不知道张希孟到底要用什么招数,只是好奇。

张希孟当面交代之后,这两口子都大吃一惊,还能这么玩?

“不用多派几个人壮壮声势?”老朱询问。

张希孟想了想摇头道:“声势大了,就容易吸引更多的人,万一彻里不花真出来迎接钦差就坏了。这种事情就是突然下手,破绽难免,也是赌一把。如果能成,以后主公也多了一个手段。”

“还想着咱干啥,要给你家报仇啊!”

很快行动开始,徐达代表朱元璋,跟彻里不花谈好了条件,答应帮他演戏,随后徐达就离开了定远,彻里不花也兴匆匆准备演戏,毕竟朱元璋的价格还算合理。

看起来自己的那一箱子书起到了作用,那位张先生一定出力了,回头弄点孤本送过去,这个朋友,一定要交下!

就在彻里不花想着好事的时候,一个披着盔甲的蒙古贵胄,单人骑马,来到了定远的北门。

“你什么人?来做什么?”

守城士兵照例盘问。

果然如预料,见一个人来,没有提前去通知上面,也没有关城门,只是简单询问。

此人把眼睛一瞪,说了几句流利的蒙语,士兵听不懂,只觉得很震撼。

这位气得大骂,“老子是孛儿只斤氏,达哈木。奉了朝廷旨意来的!”

“孛儿只斤?”

守门的士兵多数都不知道,唯独一个上了年纪的,突然冲出来,吃惊地看着。

“您,您是宗室贵人?”

来人怒骂:“知道了还问?你们敢拦着钦差,都不想要脑袋了!杀,杀,全都该杀!”

这位一边说着,还一边挥动鞭子,怒不可遏。

守城士兵看了看,这位会说蒙古语,身形壮硕,尤其是脑袋,够大,够威风……就跟画上的成吉思汗,忽必烈似的。

再加上这个凶悍的劲儿,谁敢说不是老蒙古的?

就这样,他们也没要什么钦差凭证,直接放了进来,反正就一个人。也不怕有诈。

等人进来,那个上了年纪的老兵就说:“小人去给彻里不花将军说一声,请他来迎接!”

提到了彻里不花……来人突然大怒,一串优美的国骂就脱口而出。

“这个黑了心的烂蛆,勾结红巾贼的杂碎!他干的事情,打量着朝廷不知道?他打了败仗,却说是大胜!他还给红巾贼送铠甲战马,无耻,无耻之尤!大元朝都是被这种混账王八羔子给弄坏了!老子来就是要抓他的!要把他明正典刑,大卸八块!”

这一顿怒骂,让守城士兵大受震撼。

他们也不傻,彻里不花做事,欺上不瞒下,大家伙都知道一些……见这位蒙古皇族直接说出来,大家伙都信以为真。

看起来多行不义必自毙,瞧瞧吧,躲得过红巾,躲不过朝廷!

彻里不花的报应来了!

没错,他们也早就觉得彻里不花不是个东西了,听到元廷要来抓他,还挺乐的。

可见这位只有一个人,他们也都迟疑了,能行吗?

“怎么不行!爷爷是横行天下的蒙古铁骑!抓这个无胆的鼠辈,一个人就够了……再说不是还有你们吗?我问你们,是愿意随着我去抓国贼,还是要跟国贼一条道跑到黑,让朝廷把你们都砍了?”

这帮士兵互相看了看,怎么说呢?

他们肯定不想跟彻里不花一起倒霉,可是让他们抓人去,那就太考验勇气了……

“废物!”来人继续怒骂,“没出息的东西!给你们的富贵不会抓住!拿了彻里不花,朝廷有重赏,老子接管定远,给你们都官升三级!”

士兵还在犹豫。

“还愣着干什么?跟我走!”

这位说完,直接打马向前,守门的士兵愣了一下,竟然真的就跟他走了。

吴大头带着几十个守城的兵,到了彻里不花的府门口。

守门的一看这位蒙古高官,前呼后拥,怒气冲冲杀了过来,来者不善啊!

“小的见过大人,大人……”

啪!

没等他说完,皮鞭子响起,把看门的吓得连滚带爬,退到了旁边。

“在没人的地方待着!”

说完这句话,他就带着人,昂然而入,直奔彻里不花的卧房去了……不但没人拦着,还没人去通知彻里不花。

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赏赐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八百七十九章 开国旧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应天上空的眼睛第七百八十四章 赌上一切的朱标第五百九十二章 张希孟的大棋局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军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赘婿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万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第二十二章 势不可挡的朱重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统刘福通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贼土匪的智慧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开二度张士诚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为民除乱第五百四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祭祀行动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称帝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为父第一百五十七章 装备碾压第五百二十一章 张相有后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进步奖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题家第六十三章 战略大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养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开科取士第五十章 天命所归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诗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织毛衣的第四百零七章 张少师第六十六章 郭子兴,你不要过来呀!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第五百五十五章 壮士十年归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冲突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五百二十一章 张相有后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岁第一百一十章 有后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顶白帽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尴尬的老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问第七十七章 剥皮见心第九十四章 饮马长江(三更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无穷的宣传战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七百八十九章 驸马牵连其中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第二百三十七章 赘婿噬主第三百八十八章 内斗果然开始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谕燕云檄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张相公驾到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万补贴朱多多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为圣贤第八十九章 宝钞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第一百六十二章 狱中悟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装备碾压第四百八十八章 这个大明不一样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强的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后继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彻查仓场第三百一十六章 总算第四百零七章 张少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胜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挥军下扬州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