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们对得起我爹吗?

老朱心情很差,朱标这个小子,竟然越大越憨,连留守司大印都能交给朱棣,往后是不是连玉玺也能让出去?

权柄这种东西,也能开玩笑的?

不过很显然,他没有办法把朱标怎么样。且不说他舍不舍打,光是马皇后和张希孟两个,他就招架不说。

马皇后也是一肚子道理,孩子走了好几年,受风寒,吃沙子,替你老朱家戍边,你这个当爹的,不疼惜儿子也就罢了,还见面就骂,你是什么道理?

说啊,是不是不打算好好过日子了?

马皇后祭出了杀招,张希孟在一旁不停找补。

“陛下,要废除北平留守司,需要明旨,留守司那么多官吏,不能没有安排。现在太子回来,就算要收回留守司,也要先下旨中书省,撤销留守司。由门下省分流官吏……请陛下放心,这事交给臣,半年之内,保证完成,妥妥当当,不出一点差错!”

朱元璋已经不想多说一个字了。

半年?

张希孟你真敢说!

这要是让老四放手折腾,半个月就能翻了天!

偏偏这时候,朱标又跪在地上,“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孩儿的错,请父皇见谅,孩儿有罪。”

老朱冷哼一声,把头扭到一边。

马皇后看在眼里,连忙给张希孟使个眼神,张希孟也伸手抓起朱标的胳膊,两个人匆匆出来,算是离开了修罗场。

朱标看了看,笑道:“先生,去你的门下省吧!”

张希孟点头,他们到了门下,张希孟随手给朱标倒了杯茶,又拿了一盒绿豆糕。

“没吃饱吧?吃点东西。”

朱标笑着拿过来,塞进嘴里,十几岁的少年,胃口就是个无底洞,一转眼塞进去三四块,朱标才算松了口气。

“先生,父皇不会真生气吧?”

张希孟轻笑,“我不知道他会不会真生气,但我想知道,你会不会真的被朱棣骗了?殿下,你要是只有这点道行,实在是有负为师教诲!”

朱标脸红了,慌忙拱手,“先生勿怪,实在是,实在是这里面有些不得已的苦衷!”

果然!

张希孟暗暗一笑,“行啊,你刚说的时候,我差点都被你骗过了……你借朱棣这口刀,要干什么?”

这回朱标也不敢装蒜了,连忙起身,低着头,恭恭敬敬,把事情跟张希孟念叨了一遍。

原来在过去几年,又是改革盐法,又是重新划定行省,还有修筑长城,建立烽火台,更不要说移民实边,建立军屯等等事项。

“先生,这里面营私舞弊,相当严重。尤其是划分行省的时候,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地方的争端,在我这里,都有相当的密报。再有疏通大运河,南粮北运,也有弊端……弟子,弟子只能说触目惊心!”

“那你为什么不下手?”张希孟淡淡问道。

“因为不敢!”朱标老实回答,“弟子听到一种说法,如果没法确定什么后果,就不要随便调查,万一查出点什么事情,谁都不好看。”

张希孟老脸微红,“那个出了事情,总可以跟我说吗!”

朱标道:“先生,这里面还有个轻重缓急的事情,如果那时候弟子说出来,会不会有人打着我的旗号,反对盐法,反对重新划分行省,我,我实在是害怕影响了大局!”

张希孟终于点头了,“是啊,距离划分行省提出,已经过去了三年。在三年里,除了淮东、淮西、浙江、福建、江西这几省划分清楚,剩下连山东那边,都是一团乱麻。盐法推到了山西,也遇到了麻烦,原来山西都是吃池盐,数万盐工,衣食所系啊!”

张希孟说到这里,又看了眼朱标,“殿下,要推动政务,就必须有大魄力,以铁腕破局。陛下让你镇守北平,怕就是有这个心思,你,你未免优柔寡断。”

朱标也点头承认,他确实有这个毛病。

“先生,我现在还是糊涂,不敢断然下手,请先生见谅。”

张希孟道:“我知道,储君难为,但是你这个储君,却是不一样,陛下是在把你当丞相用。李善长越来越老,我手上务虚的事情越来越多,你总不能指望着燕王帮你冲锋陷阵吧!”

“这个……”朱标脸色通红,忙道:“弟子惭愧,弟子还要多跟先生学。”

张希孟沉吟少许,也就不说什么了,他扭头拿过来几本书,放在了朱标面前。

“这是我修的宋史列传,这是秦汉以来的大一统通史,这是五千年简史……”张希孟一样一样,给朱标介绍,有些朱标已经看过来,有些是刚刚修订的初稿。

“以史为鉴,兴衰自在其中。就在前些时候,我还和陛下争论过一次。陛下说元以宽仁失天下,我很是和陛下说了一番。”

朱标想了想,立刻笑道:“我知道,先生说元朝宽纵官吏贵胄,宋朝放纵士人豪强……宋朝对士大夫的好,元朝对贵胄的宽,皆不是宽仁,是放纵,是无情,是对天下苍生黎民的敲骨吸髓,恰恰是两朝灭亡的原因。大明以民本立国,宽是对百姓的宽,仁是对黎民的仁。”

说起这些,朱标十分兴奋,滔滔不断,由此可见,他确实把张希孟所讲,都记在了心里。

“殿下明白这些就好,不知道殿下此刻还觉得下不去手吗?”

朱标微微一怔,不无尴尬道:“先生,我,我想借阅这几本书,回去好好琢磨,回头再跟先生请教。”

张希孟也点点头,没有说更多,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标就是这么个宽仁的底子,指望他立刻杀伐果决,倒也不可能。

但他能想到用朱棣破局,也算是不错的手段。

要是学明白了,未尝不能驾驭朝局臣民……

倒是朱棣,这小子生来无法无天,朱标把大印给他,留守司在手,这小子会干什么?

要知道留守司可不同于藩王府啊!

藩王府能影响的只有都指挥使司,而且还是在战时,都司兵马归属藩王统辖。但是留守司凌驾三司之上,节制境内文武兵马。

张希孟在北平的时候,连山东都要归他管。

几乎是二皇帝了。

这么大的权力,落到了朱棣手里,这小子会怎么办?

张希孟也有点好奇……

“李景隆,花炜,你们俩说吧,我现在该怎么办?”

李景隆大眼瞪小眼,瞪着红彤彤的木盒子,看着里面金灿灿的大印,有些发傻。“那个……殿下,是不是我爹,也归你管啊?”

朱棣哼道:“不光是他,还有堂兄朱文正,他也要听我的!”

“那,那你真能管得了他?”花炜突然问道。

朱棣顿了下,“怎么管不了……大不了让他打屁股就是了。”

一句话,两个小子都笑了起来。

朱棣烦躁道:“我能有什么办法?他是我堂兄,又是军中大将,比起徐达也差不多了。他要是打我,父皇和母后都会叫好的。”

这倒是实话。

李景隆丧气道:“殿下,我看你拿着大印,也就是摆设,北平神仙太多,还有越国公胡大海哩!你,你还真能号令他们啊?”

“那……那我不是白骗我大哥了。”朱棣转着眼珠,在地上走来走去,骂骂咧咧,“偌大的北平,就没有我能欺负的人?不能够啊!你们俩快点想,看看谁好欺负?”

这兔崽子是摆明了要惹事。

“赶快给我想!这要是张庶宁在,他保证有主意,比你们俩加起来都强!”朱棣仰天长叹,“当真是天不佑我,痛失英才啊!”

两个小子互相看了看,心里头愤愤不平,花炜突然道:“殿下要欺负就欺负蒙古人,欺负自己人算什么本事!”

朱棣下意识一愣,随即道:“我,我未壮,如何领兵?更何况母后也不让啊!”

“那,那就让朱大都督领兵!”

“朱文正不会听我的!”

“你不是有大印吗?”李景隆气咻咻道,连我爹都要听你的,这算什么事啊!

朱棣怔住了,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快,给我准备笔墨!”

花炜连忙帮他铺上了纸张,朱棣攥着毛笔,咬牙切齿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就这么干了!

“朱文正!李文忠!你们身为皇亲,无所作为!空耗国帑民财,放任蒙古骑兵,侵我土地,掠我财富,杀我黎民……尔等辜恩负义,罪孽滔天,天打雷劈……本王就藩北平,护民安康,责令尔等,立刻出击,斩将杀敌,若是北平百姓,一日不能安寝,民生一日不能繁荣,陛下一日不能安康……”

“尔等身为皇亲,对得起我爹吗!!”

朱棣发出灵魂拷问,“待到本王到日,尔等还不能建功立业,本王只有请王命旗牌,斩杀尔等!大义灭亲!杀!杀!杀!”

朱棣写完之后,还看了看李景隆,“怎么样?”

李景隆哭了,“燕王,你,你要杀我爹,我跟你拼了!”

朱棣看他张牙舞爪的,气得笑了,“蠢材,我有那个本事吗?他打我屁股还差不多!不过是说出来,痛快痛快罢了!”

随后,朱棣再三检查,确认无误,然后抱起大印,重重按上。

“行了,送去吧!”

将命令送走之后,朱棣抱着大印,美滋滋躺在床上,盘算着下一个受害对象……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李文忠正统领人马,前出辽西,朱文正率领骑兵,从上都开平城迂回,关铎的人马,自高丽出发……

“明年就是陛下御极十年的好日子!断然不能允许有杂碎搅扰心情!”

李文忠怒喝道:“全军……出发!”

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们赢了!第二十二章 势不可挡的朱重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疯狂的大明科学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明的张相公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团圆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诰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荣誉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张夫子的教诲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为士第三百零八章 怎么当吴王第六十三章 战略大师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给百姓的礼物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头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夺了鸟位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惨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标之怒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为父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溃败第六章 论守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张士诚,降了!第九十四章 饮马长江(三更到))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闯关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二十六章 张相公出马第七百三十八章 两个大明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无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诗第八百五十九章 变法强国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职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夺一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谈判之列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输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绣春刀,出鞘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戏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权在握的朱棣第八百一十章 张承天的生意经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第七百二十章 杨宪倒台了第四百四十章 卷起来的群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七百一十七章 锦衣卫出动第五百五十九章 欢庆胜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后继有人第四百零八章 单向透明第一百章 军中不许赌博(三更求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寝食不安第四百七十二章 请小明王退位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学习大明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凉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报捷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进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第八百五十九章 变法强国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许士大夫再回来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为天下正统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谁不想过得好!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剑诛心第十一章 巾帼胜须眉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来的官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聪明的孔家人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长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缘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第八百二十七章 农学家朱元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斩!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个技术活儿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庙祭祀第七百八十九章 驸马牵连其中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贵子第二百零八章 撞枪口上了第六百九十章 师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军力加倍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围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树碑立传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