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学堂

郑遇春受封荥阳侯,在勋贵当中,只是算中等。但谁都知道,他代表着训导员这个特殊群体,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朱元璋那里,都非比寻常,地位很是不低。

这一次整顿地方,老朱是看清楚了,事情很复杂,也很琐碎,必须派遣精明强干,执行能力强,又十分清廉可靠的人才行。

派文官下去,他们没有那个一往无前的劲头儿,肯定行不通。

如果让锦衣卫来干,又不免火铳打蚊子。

这帮人倒是敢干,问题是太敢干了。

腿上擦破皮,这帮人能给你截肢了。而且锦衣卫是对付大案的,没有足够的身份,根本轮不到锦衣卫出手。

所以思量再三,郑遇春这人最合适。

他的清廉是在军中接受过考验的,而且此人执行能力强悍,有着武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他又相对心细,对于整顿人心,铲奸除恶,非常有心得。

可以说是最佳人选。

但即便如此,老朱还没有完全放心,想要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陛下,臣这些日子看过不少江西的奏疏,算是稍有些了解……这帮三姑六婆,欺诈钱财,买卖人口……可以说是古已有之,民间的顽疾。历来朝廷为了少惹事端,都不爱管。所以在民间,偷和抢,都是重罪。但是欺诈骗钱,往往会归咎于受害者不谨慎,自己被骗了,也是活该,只能认倒霉。因为此事,民间时常有人自杀,臣就听说过,有的老人被骗了之后,就服用卤水自杀的。还有悬梁自尽,投河觅井,不计其数。提起来就有气,真恨不得能杀光这些不要脸的畜生!”

老朱颔首,“你说的都对,但你想过没有,要怎么入手?”

郑遇春道:“臣一夜没睡,就在想这事。如果靠着朝廷的力量,层层彻查,估什么用都没有,还会落个雷声大雨点稀的下场。所以臣以为,关键还是要民间动起来,要发挥地方的力量,让老百姓出来检举指认……确认罪行之后,就立刻处决,不要耽误时间,迁延日久,要让老百姓看到变化,鼓舞百姓的士气,然后一鼓作气,铲奸除恶,才能标本兼治,取得很好的效果!”

老朱含笑,连连点头,“果然,咱没有看错!就跟当年咱们起兵的时候,铲除豪强地主一样,就是要霹雳手段,绝不容情!把这些蟑螂老鼠,苍蝇蚊子,一扫而光!”

郑遇春急忙领命,随后又道:“陛下,臣斗胆请旨,既然此事从江西开始,臣先去江西一趟,了解下案件办理的情况……顺便再向张相请教,看看他的意思。在江西办成了,也就方便推到全国。不然臣担心不够周密,反而落人口实,坏了陛下的美意。”

老朱稍微沉吟,就点头道:“也有你这一说,去吧!替咱问候张先生。”

郑遇春连忙答应,随后他就从应天动身,直奔江西而来。

等他进入江西之后,尤其是到了星子县,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不一样。

到处的墙上,都有标语,斗胆的字迹,写得清清楚楚:今天遗弃子女,老来孤苦无依。

谁敢买人,杀头剥皮。

不信三姑六婆,做个正直好人。

……

这些标语都是学生最新填上去的,他们行走乡村,给老百姓讲解法令道理。

最初的时候,也不是很顺利,老百姓根本懒得听。甚至说有些村子,还存在排外倾向,出言攻击学生们。

这让胡俨等人很受伤,明明是对你们好,怎么会这样?

幸运的是随着他们的老兵里面,就有人经历过。

当初去民间分田,就遇到这种情况,素不相识,谁又知道你是不是好心?凭什么相信你的话!

其实沟通的难点,不是你的话术多么精妙,而是如何让人相信你是为了他好,毕竟成了一家人,挥起镰刀才更有力。

胡俨等人也算是上了一课,他们请本村的学生出面,和家里长辈沟通,随后又请学长老师,也包括一些老兵,跟他们仔细讲解,耐心说服。

渐渐的,他们得到百姓的信任,每到一处,都有许多乡亲主动过来,给他们准备场地,安排桌椅,甚至是会备下茶水点心。

被人信任重视的感觉,让学生们格外有成就感。

完全可以抵消疲惫,大家干得格外卖力气。

而且胡俨还发现一个问题,其实老百姓之所以会被那些尼姑道婆欺骗,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老百姓懂得的事情太少,缺少知识,除了身边的事情,对外面一无所知。随便几句话,就能骗得了他们。

尤其是但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之后,就只能求神问卜,然后就陷入了泥潭。

在反复思量之后,胡俨决定除了讲课之外,还要在农村设立识字班,帮助百姓扫盲……然后再购买一些报纸,每次去各个村子讲课,都给大家读读报纸,告诉他们,外面的情况,让他们不至于一无所知。

这一招拿出来之后,效果立竿见影。

包括许多老兵,也拿出了当年在军中识字的经验,制作小黑板,鼓励识字,谁认得多,认得快,给一些小奖励。

而且学的最好的,还能加入他们的队伍,去别的村子,教导乡亲……这一下子就点燃了百姓的热情。

民间争相掀起识字的浪潮,子女教导父母,弟弟教导兄长,甚至是妻子教导丈夫……反正不论什么身份,只要识字,就能得到尊重,就能当老师。

这事情最直接的效果,华夏书坊的识字卡片,竟然供不应求了。

原来一百零八将的模式,已经不够用了。

不得不临时赶工,弄了一套扫清渣滓,清除陋习的卡片……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

短短时间里,华夏书坊的雇工就扩大了五倍之多。

作为手握六成股权的张庶宁,他似乎是发了财,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有钱人。

不过他的生活倒是没有什么改变,依旧是用心读书,多做笔记,总结经验。

许是感觉到了快要分开,夏知凤给张庶宁准备了厚厚的一摞笔记,全都是她最近写出来的。

“这里面有我总结的许多解题思路和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而且你要是想教导新的同学,也能用得着。”

夏知凤弯着月牙似的眼睛,突然在桌面上用手指虚写了两个字。

张庶宁看在眼里,顿时神色一变,眉头紧皱。

没等他说话,夏知凤就笑了起来,“我果然没有猜错,大明朝最好的两所学堂,你怎么会放过另一所?”

张庶宁怔了怔,小伙伴的天才是不消说的,让她猜到了,自己也没有办法。

“我听说了,那边和济民学堂是两个风格。他们采取的是封闭的管理,和军营差不多,平时我要住在学堂。至少假期才能外出。而且那边还有武学,我要好好学学武艺,至少强身健体,我要能打十个!”

夏知凤笑了,她突然意识到,先生貌似是山东人,张庶宁也应该是祖籍山东,果然,有习武的潜质。

“那好,预祝你文武双全,学有所成!”

张庶宁欣然答应,可随即又道:“我想起来了,今天似乎是她开刀问斩的日子,买卖人口,而且还是数次作案。罪行滔天,谁也挡不住。”

夏知凤怔了怔,一个亲戚长辈,就这么死掉了,而且还是因为犯下了卖人的重罪,确实有些震撼。

不过夏知凤很快恢复了镇定,“她咎由自取,谁也管不了,当下我就在学堂读书,过些时候,我就进京了,就当不存在吧!”

夏知凤想了想,又道:“抓住那么多犯人,全都杀了吗?”

张庶宁摇头,“自然没有,实际上被杀的只有一成多,其余罪行不是那么大的,民愤也不是很重的,要发配去北平。”

“发配北平?”夏知凤来了兴趣,“你,你去过北平吗?听说那边非常冷,风沙还大,日子一定很苦吧?”

这下子张庶宁有些发愣了。

北平他倒是没去过,可北平的人,他很熟悉啊!

不管是燕王朱棣,还是在长芦盐场的舅舅江柯,也包括蓝玉,朱文正,李文忠,甚至是李景隆,花炜……他都再熟悉不过了。

夏知凤发现张庶宁发呆,就猜到了什么,“北平有你的朋友?”

张庶宁微微点头,“确实是很好的朋友,我打算给他送点礼物。”

他说到做到,立刻给华夏书坊下达任务,不管这边刊印识字卡,书籍的任务多重,给我抽出精力,尽快印出来十万册书籍。

张庶宁没跟大家说用途,但实际上却是送去北平,交给朱棣的。

说来有趣啊,认识这么多年,这还是张庶宁第一次正儿八经给朱棣送点东西。

足足十万册书籍,朱老四,开不开心?意不意外?

朱棣接到了张庶宁的这份厚礼,简直哭笑不得。

你不知道我不爱看书吗?

还拿这个折磨我?

李景隆倒是来了兴趣,他冲着朱棣急吼吼道:“燕王,不久前,有个叫黄子澄的来了北平,他正在张罗着办学,你说咱们能不能办一座天下最好的学堂?”

朱棣怔了怔,“最好?你要把济民学堂和复旦学堂放在哪里?”

“当然是放在身后了!”李景隆嚷嚷道:“咱们要干就干天下最好最大的学堂,你说叫北平学堂怎么样?”

朱棣笑了,“按你的说法,那还不如叫北平大学堂!至少听着就大气!”

谁知朱棣的一句玩笑话,第二天,黄子澄竟然真的到了王府。

“殿下,只要同意办学,草民愿意替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七百八十章 亲事来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二十八章 粮和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基,你被捕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网第三百九十四章 国号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动天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顽强的朱标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五十八章 丧尽天良的张希孟第六百三十二章 张相公觉得你死定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辅国元师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张相公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虏王保保第三百五十四章 圣君贤臣第六章 论守城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无类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儿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标之怒第三百零六章 册封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零三章 印钱就是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开疆第八百四十九章 夺了鸟位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谁都瞧不起大宋朝第四十一章 收获满满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国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们也是人第六章 论守城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国家抵债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书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会保你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机会要均等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七十三章 罗贯中来访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们赢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三百五十二章 烧出新乾坤第四百五十四章 聪明的孔家人第七百零七章 愤怒的张希孟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门败落第六百二十九章 请你吃牢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吴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群贤也凑齐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脱脱垮台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九百零一章 大兴土木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动天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辅国元师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九十章 神将常遇春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一百九十五章 刘伯温归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将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学正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奖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诞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观音奴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艺第二百七十二章 胆大包天第二十一章 杀出去第一百章 军中不许赌博(三更求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六百七十三章 鲁王世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饺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为士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闻鼓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报捷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后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养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舍得花钱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难的考试第七百八十章 亲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