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标之怒

“出气?出气就够了?咱们要灭倭国!”

老朱勃然大怒,实在是太不知道好歹了。

这篇国书不光开头气焰嚣张,后面更是金句频出,什么“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

好家伙,敢和大明叫板人才了?

你倭国能有多大的本事?

咱大明朝将星云集,灭元猛士,尚属盛年。文臣这边,更是不用多说。尤其是咱还有张先生在,早就抛弃了孔孟那一套,你想跟我们比道德文章,你也配!

咱拿火铳大炮轰碎了你!

再往下看,更让人愤怒了,还说什么,“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

好家伙!

咱是大明天子,天下之主,你不顺咱,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还相逢贺兰山前?

用不着你过来,咱现在就发兵,把你们都扔到富士山里头!

还敢觊觎中原之地,做梦去吧!

倭国多半也没有料到,他们拽文中二,结果惹来了勃然大怒的老朱。

朱元章授意毛贵,立刻将这封国书,择紧要的话,公布出去,要让大明的军民百姓都见识一下倭国的狂妄。

随后朱元章降旨,要求所有文武,上书言事,共同商讨,如何讨伐倭国事宜!

几乎一夜之间,倭国就成了大明朝野,共同热议的话题。

这帮兔崽子,三寸丁谷树皮一样的东西,哪来的胆气,竟然敢和大明叫板?

都活腻歪了不成?

很快就有人指出,倭国之所以如此猖狂,是因为元朝两次讨伐倭国失败,给了这帮倭寇脸!

他们一来觉得中原之地,已经被元廷占据,不复昔日之华夏。

二来元廷讨伐倭国失败,他们得到了上天庇护,似乎有了叫板中原的资格。

因为这两点,哪怕大明建立,国势今非昔比,倭国依旧丝毫不畏惧。

能怎么样?

大元朝都失败了,你们也未必能行?

有本事你们就把我们打败了,没本事就不要废话。

一封国书,处处透着猖狂傲慢。

大明上下,彻底被激怒了。

尤其是闽浙沿海的百姓,更是联名上书,字字泣血,希望朝廷为百姓报仇,讨伐不臣。

整个朝野,就犹如烧开的大锅,水花沸腾。

不用说大人,就连蒙学的张承天,都知道要打倭寇屁股,用力打,打得他们屁股开花!

“娘,以后长大了,我当将军好不好?”胖乎乎的张承天,仰脸看着江楠。

江楠轻笑,“行啊!你当了将军,准备干什么?”

“杀倭寇!把倭酋抓过来,塞进功德营!”

江楠忍不住哈哈大笑,“好,挺有志气的,不过你可要知道,倭国隔着大海,想要航海过去,可是不容易,万一遇到了风暴,船只失去航向,你可就找不到倭国了。”

张承天吃了一惊,“那,那要怎么办才好?”

这时候夏知凤笑了,“很容易啊,你只要跟我学,我就教你怎么用天上的星,辨别航向。就不用担心走丢了。”

张承天愣了好一会儿,还要跟师姐学啊?

她的那些玩意,绝对是天书,货真价实的天书!

小胖子突然咧嘴笑道:“我,我想过了,我还是换个志向吧!我,我想当文官,我写信骂倭寇,娘,你说这个容易不?”

江楠直接给他的大白眼,“没出息的玩意,就会丢人!等再过两年,非把你送你哥那去,让他好好管你!”

张承天吓得小脸惨白,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他害怕的生物,那一定是大哥张庶宁了,绝对比他爹他娘加起来都可怕。

“娘,你别送我走,我很厉害的,真的!朱家三个公主的分数加起来,还没有我高呢!”

江楠一听这话,更生气了,抓过张承天,就给了两巴掌。

堂堂张家人,居然跟老朱家的孩子比?

你有这个念头,就已经是大逆不道,天打雷噼了!

你知道吗?

江楠狠狠教训了张承天一顿,刷新了这小子的三观,随后江楠才跟夏知凤道:“凤丫头,你说通过天上的星,能找到倭国的航路,准确吗?”

夏知凤点头,“应该很准确,我听说了,倭国离着也不远。只是第一次过去,可能会有些麻烦。朝廷要想打得顺利,还应该仔细商量一下。”

江楠微微点头,“行了,你就安心读书吧,这些事情,有大人们就够了。”

果不其然,在民间气氛酝酿差不多的时候,朱元章召集朝臣,再度议论,商讨对倭国用兵事宜。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汤和居然反对出兵倭国,甚至他还拉来了御史大夫徐达。

虽然徐达已经卸去了大都督职位,但是谁都知道,他是大明当下最好的统帅,如果他都觉得倭国不好打,那就确实没法用兵了。

“陛下,水师一桉,刚刚过去不久,现在水师虽然有船,但是缺少合适的将领,要长途远航,漂洋过海,臣唯恐会出事情。万一重蹈元朝覆辙,损兵折将,伤损大明威严,反而弄巧成拙了。”

听他这么说,常遇春立刻不干了,“我承认,现在的海军状况算不得多好,但是航行去倭国,还不成问题。只要能登陆倭国,以我们的本事,还杀不败倭国?”

徐达叹口气,“事情就出在这里……我们查水师的桉子,发现了大量通倭的证据,那些金银也都是从倭国来的,这就证明,倭国对咱们也不是一无所知。万一水师之中,或者海商里面,尚存通倭之人。把我们的消息走漏出去。大军远航许久,倭国以逸待劳,到了那时候,胜败当真不好说。”

徐达把话说到了这一步,常遇春当真是哑口无言。确实是存在这种情况,虽然现在看起来上上下下,都是主张讨伐倭国,但到底有没有内鬼,常遇春还真不好说。

猛将从来不是莽夫,常遇春虽然敢打敢杀,但必须有充足的把握,现在这种情况,确实不利于发兵。

朱元章脸色并不好看,“小小倭国,如此猖獗,不能立刻发兵征讨,反而让他们生出轻慢之心,更加轻视上国!无论如何,这一仗都必须要打!”

正在这时候,太子朱标突然向前一步,“启奏父皇,孩儿以为,能不能借助其他的力量,选择更方便的道路,讨伐倭国!”

朱元章看了看朱标,就沉声道:“你不妨把事情说得明白点!”

朱标怔了怔,并没有说话,而是递上了一份急递。

老朱接在手里,展开一看,正是北平留守司发来的。

根据留守司的提议,似乎可以和高丽议和,然后以高丽之兵,讨伐倭国。

看到这个建议之后,朱元章的脸色微微一沉。

倒不是说这主意不好,而是多少有点缺德。

毕竟前面大明已经联合倭国,讨伐高丽,现在高丽的南方,还是倭国的地盘……似乎也是因为这事,倭国才生出了图谋高丽,进而入主中原的心思。

现在事情还没有结束,立刻就要改弦更张,和高丽联手,讨伐倭国……这事能行吗?

主要是高丽会答应吗?

咱大明反复无常,是不是有点丢面子了?

也难怪朱标没有说出来。实在是有点不好启齿。

老朱看了看他,“太子,你是怎么想的?”

朱标略沉吟,就说道:“父皇,孩儿以为,倭国冒犯天威,自取灭亡……我们应该厉兵秣马,准备兴起王师,讨伐倭国。如今可以在刘家港督造船只,训练海军,整军备战,只要准备充足,立刻发兵讨伐。只是在王师讨伐之前,可着令边军,稍作准备,争取更好的局面。”

老朱眼前一亮,这话说得漂亮。

常遇春这边负责备战,敲锣打鼓,把氛围制造起来。

在另一边,让北平那里做好准备,如果能拉拢高丽,就可以对倭国用兵,消耗他们的力量。

反正怎么打,大明都不吃亏。

老朱思量再三,终于点头了。

“太子的想法很妥当,事关大明威严,此战必须要打,必须要胜,至于该如何运筹帷幄,就听太子调动吧!”

朱元章再一次将任务交给了朱标。

领了任务之后,朱标也没有迟疑,立刻给北平写信,询问情况……大约过了半个月,一封朱棣的亲笔信送到了朱标面前。

展开一看,朱标目瞪口呆,在信中,朱棣疯狂输出,花了好几千字,痛骂高丽上下,很难想象,居然有人能让朱棣鄙夷到如此地步!

再看高丽干了什么,朱标也是无语了。

高丽这边同意和大明联手,双方不打,最好不过,共同对付倭国,也是理所当然。唯一的问题,就是希望大明能把辛旽交出去。

不但要诛杀辛旽这个人,还要把辛旽手下的兵丁交给他们,这几千人,也必须杀掉,除此之外,还有这些人的家卷……总而言之,不杀光辛旽这伙人,他们是万万不好和大明同心同德,共同对付倭国!

在他们心里,辛旽绝对是比倭国更可怕的敌人。

朱标看了半晌,拳头紧握,“非独倭国,便是高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张相是个大好人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为难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拖不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开二度张士诚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风第八百六十二章 张太师是我叔叔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四十五章 李善长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八百四十章 聪明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第七十章 好官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抢土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门败落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二百八十四章 时机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个旧世界第四百二十一章 广而告之第三百四十一章 这是一个关于格局的故事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国家抵债第六百九十四章 许观的信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六百九十二章 张相公收徒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第五十七章 声威大振第九百零六章 倭国内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六百九十四章 许观的信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群贤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开工了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九百零九章 财富的力量第九十八章 元军六十万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时雨张先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悟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补昨天的)第五百五十七章 谁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请客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五百二十二章 给官吏来场大考试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战斗准备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谢大明皇帝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三百零九章 俸禄第四百二十章 百万银两第九百零九章 财富的力量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六百二十四章 划分行省第七十八章 罗贯中盗书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头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鼓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艺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将第九百一十章 张希孟的告诫第三百三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六百一十章 冠军……侯,回来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纳税逃不掉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于此,大明兴于此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绝境的陈友谅第七百六十六章 后继有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军的优势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达第六百五十四章 写入大诰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开二度张士诚第四百零二章 请孔家做个大元忠臣第三章 书与画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学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一十章 你们想要多少?第二百五十二章 联手李善长第三十八章 大帅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