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

朱元章从张希孟这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自然是十分欣慰,他扭头看到了张承天,突然道:“你个臭小子,给咱滚过来!”

张承天连忙屁颠屁颠过来,“见过陛下。”

老朱上下打量他,随即冷哼道:“咱听说你跑去胁迫太子了?还说什么他有意逼咱退位,把他吓得够呛!咱问你,你小子不知道太子和咱是什么关系?你也敢胡言乱语!”

张承天眼珠转了转,偷眼看了看老爹,突然挺起胸膛,昂然道:“臣知道陛下和太子父子情深,但臣以为,纵然是亲父子,也未必是一条心。更何况大明还在陛下手里,勋贵诸将尽是陛下的人,不是太子的人。太子为了日后方便,打压勋贵,污蔑武将……甚至,甚至损毁陛下声望,也是情理之中,臣不能不防着!”

“你胡说!”

老朱厉声叱问,“张承天,就凭你这番话,咱治你挑唆天家感情的罪,你也逃不了!”

张承天心怦怦乱跳,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就在刚刚,他和老爹的一番谈话,似乎让张承天明白了一些事情。

“陛下,父子之情,到底不同于天子和储君之情,更不要忘了,太子手下的一些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心思,裹挟太子,败坏国典,日削月割,损毁大明基石,也是有的!”

“大胆!”这一次朱元章怒发冲冠,真的怒了,他黑着脸道:“太子乃是未来的皇帝,他怎么会损坏自己的根基,这何异于自掘坟墓?”

张承天反而不那么怕了,他从容道:“若是天下储君,尽数如此,就没有朝代更替,社稷兴衰了。太子生长在太平年月,不知道立国艰辛。就像臣,原本也是不知道举事之初,竟然有那么缜密的军规。以为陛下举事之初,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太子体会不到一些东西,信重文臣,以为治国不过是下几道旨意,举手之劳而已!这本就和陛下不一样。臣不是说他有意败坏国典,摧毁大明。只是说历朝历代,都有这个状况,太子也多半不例外罢了。陛下要是因为臣说了实话,就要治罪,臣无话可说!”

“放屁!”朱元章简直气坏了,“张承天,你说自己无话可说,可你说了一箩筐!朕倒要问问你,是什么居心?对了,你爹就在这里,张先生,你,你怎么看?”

朱元章勐地回头,发现张希孟竟然低垂着眼皮,仿佛睡着了似的。

“张先生,张先生!”

张希孟这才好像大梦初醒,含混道:“主公,张承天的指挥使是您任命的,臣也不知道怎么说,一切都看陛下定夺!”

“你,你儿子胡言乱语,你这个当爹的不管?”

张希孟苦笑道:“他,他和陛下说的是国事,朝堂无父子。若是他犯了家法,臣必定严惩不贷!”

“荒唐,荒唐!”朱元章气得暴跳如雷,“张先生,咱算是领教了……张承天,你的指挥使没了!”

说完这话,老朱起身,气哼哼就走。

“陛下慢走。”张希孟送他出来,老朱只是哼了一声,头也没回就走了。

等张希孟一转身,返回了书房,发现张承天还在,小家伙丝毫没有因为丢官而感到沮丧,反而满脸都是诡计得逞的笑。

“爹,孩儿干得不错吧?”

张希孟白了他一眼,半晌之后,轻叹了一声,“斧凿痕迹还是太重了,回头陛下会想清楚的,没准他会反悔。”

张承天立刻道:“父亲放心,我已经从中学毕业了,具备了考科举的资格。”

“哦?”这句话倒是让张希孟一怔,“你,你打算直接考科举?不去念济民学堂?”

张承天嘿嘿一笑,“我可以先考科举,然后抽空去读济民学堂……这样就能多捞三年的资历,而且还可以顺便去地方修炼,直接混朝中,我怕不是人家的对手。”

张希孟眉头微皱,片刻之后,竟然大笑起来,“好啊,你小子还真是让为父吃了一惊,不错,有点天赋了。”

张承天嘿嘿一笑,那叫一个美,总算是得到了老爹的承认,不容易啊!

这爷俩在打什么哑谜?

毫无疑问,陈迪这个桉子,必须严惩不贷,没有商量。

张承天去逼迫朱标,也是帮着朱标解套。

可问题是朱标到底是监国太子,如果没有个交代,会伤损朱标威望。

老朱假意问罪,完全是情理之中。

而张承天的反应就有趣了,他一没有讨饶,二没有认错,反而据理力争,说了一大堆的东西,弄得老朱震怒!

但是你要非说张承天讲错了什么?

还真没有!

只不过一直以来,朱元章都把父子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超过了皇家父子的惯例!

要知道,皇家无父子啊,玄武门那种,都算是小意思,子弑父,父杀子,甚至像刘宋、南齐这种朝代,登基之后,自灭满门,大杀宗室的,都不在少数。

这就是历代的常规操作,所以说太子会往老爹身上泼脏水,一点都不奇怪!

毕竟皇帝老子的势力,不是他的势力,崽卖爷田不心疼。

只不过老朱的状况特殊罢了,他出身寒微,又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坐上了龙椅。他曾经失去太多,因此对父子亲情格外重视,甚至不惜在盛年的时候,让太子监国,拥有巨大的权柄。

所以张承天那番话,跟任何皇帝讲都行,唯独老朱不行!

但老朱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只是罢免了张承天的指挥使,并没有进一步动作。

这里面最有趣的就要数张希孟,他半点没帮张承天说话,也没有向老朱请罪,仿佛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要是张希孟愿意说一句好话,张承天也不至于丢了官位。

那张希孟为什么不愿意帮忙呢?

这里面的玄妙也很简单,因为此时的张承天,需要换一个更合适的舞台了。想要在朝中发挥点作用,可以担任拱卫司指挥使。

要想发挥巨大的作用,对不起,拱卫司还是太小了。

甚至想要左右太子,影响朱标,为老爹留下来的东西保驾护航,就需要张承天进入朝中。

走官吏的正常升迁路线,以至于实现他最初的理想!

“爹,你说我要多少年,才能爬上都给事中的位置?”

张希孟白了他一眼,“你还是想想怎么通过科举吧!我可提醒你,针对中学生的科举,虽然级别较低,但是由于参加考试的人员太多,几乎是千里挑一!反观礼部主持,针对高级学堂毕业生的考试,他们起点高,考试难度大,但却只有百里挑一,你小子要是翻了船,我可救不了你!”

张承天嘿嘿一笑,“爹,你就瞧好吧!要说跟我大哥比,没准还差点。但是这种考试,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张承天不是一般的有信心,这小子确实比以前进步太多了。

而太师之子,主办此桉的拱卫司指挥使张承天被罢官,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应天城,永远都不缺聪明人,即便没什么消息,他们也能脑补出来……比如说张承天怒劾太子,朱元章私心回护。比如说父子之情,胜过国法,逆耳忠言,丢官罢职……人们迅速脑补出许多段子。

种种猜测,山呼海啸。

毫无疑问,从朝野的议论,就能看得出来,张希孟拥有的号召力是何等惊人!

身处漩涡之中的朱标,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选择。

“陈迪,当年我在你的府里出生,我们也算是世交……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不惜损害大明的根基?你到底在想什么?能不能和我说实话?”

陈迪年近古稀,头发斑白,被抓捕之后,更显憔悴……他努力挺直了腰杆,良久无奈道:“殿下何必明知故问,为人父,为人祖,总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

“留下骂名?留下贪赃枉法?”

陈迪突然一震,厉声道:“殿下,臣不曾贪赃枉法,我家中子孙也都是老实经营,所得财富,天公地道!”

“那你为了传承这些财富,就使出那么不堪龌龊的手段吗?”朱标突然提高了声音。

陈迪眉头紧皱,五官扭曲,他咬着牙,随后又自嘲一笑,“是啊,我们家不是什么天潢贵胃,没法天经地义……殿下要是觉得不堪龌龊,大可以杀了我们陈氏满门!只不过我想提醒殿下,跟我一样想的人,可不在少数!”

朱标同样咬牙切齿,“很好!不管有多少,都会严惩不贷,过去的交情,一笔勾销,你这个老匹夫,等着治罪吧!”

陈迪满心怒火,还想要说什么,但是到底忍住了,死到临头,多说无益。

“殿下保重!”

下面的人把陈迪带走,但是对于朱标来说,最后四个字,却是意味深长,似乎陈迪的语气当中,带着澹澹的嘲讽讥诮。

他一个阶下囚,还有资格嘲讽太子吗?

朱标眉头微皱,他似乎想起了陈迪的另一句话,他们不是天潢贵胃!

那谁是天潢贵胃?

朱标似乎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有些事情,确实没有那么简单……朱标沉吟良久,心中尚存许多疑团。他再三思量,终于起身,决定去老师那里,听听先生的意见。

第六百七十二章 为陛下贺!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张相学习第二百八十九章 军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六百八十章 识字卡第四十五章 李善长第九十四章 饮马长江(三更到))第四十八章 善长归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第二百四十章 红烧肉有的是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读传家的真相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霉的礼部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无知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网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偷袭!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团聚第四百一十章 欢迎投降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偷袭!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顽强的朱英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带货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鹰犬变成人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贤第八十六章 缓称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达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订)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六百二十二章 张希孟的财富第四百八十三章 张相小课堂又开课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圣的张相公第八百章 债务,老朱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团圆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学堂第二百九十五章 吴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权在握的朱棣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第五百八十七章 张希孟的小发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划分行省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五百零六章 张先生不常有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乐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军大都督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论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军的优势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镇校之宝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开工了第三十章 淮西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国公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五十七章 声威大振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为圣贤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刘伯温的大战略第一百章 军中不许赌博(三更求票)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许加入华夏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孙伴读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统刘福通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论第六百二十二章 张希孟的财富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五十九章 强大的后勤第六章 论守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学堂第四百七十章 军粮到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霉的朱标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十八章 不屈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后起之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为天下正统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营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们有的是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军力加倍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导下属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说得对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长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团聚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艺第四百零七章 张少师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四百零二章 请孔家做个大元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