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导火索

银行的发展出乎意料的好,主要的效应就是盘活了原本埋在地下的几千万两银子,让大明不再闹钱荒。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中国,主要的流通货币是两种,一个是铜钱,一个是白银,而白银在中国却出产很少,全靠对外贸易的顺差来弥补中国白银的不足,结果现在大明朝进行了海禁,对外出口换取白银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中国百姓固有的观念,那就是得到手的银子,除了置办田产之外,就没有额外花销,因此上银子的流通也受到了制约,那些无处可用的,就只能将他们埋在了地下,如此一来,便造成了大明国朝的钱荒,因此上,严重的制约了大明朝的经济发展,减缓了大明朝资本主义的成长。

银行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改变了大家的观念之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在短短的时间里,存贷款的额度在突飞猛进,而汇兑也瞬间走进了行商之中,成为银行的一笔巨大的收入。

这时候那些东林士绅总算明白过味道来,在银行的强大威压和竞争下,在他们身后的无数钱庄开始纷纷倒闭,各地出现钱庄挤兑风潮,大家纷纷从钱庄里取出银子,转而存到银行的账户里。

这当然又让一些人恨吕汉强牙疼,但对于吕汉强却无可奈何。

而另一庄事情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东林对吕汉强危害的认识,这个认识简直让他们大出血加上刻骨铭心。

因为大明三大巡抚之一的云贵巡抚张孝臣来到北京述职,他提出了追加云贵军军费的问题,在一众阁臣的极力反对下,张孝臣退而求其次,要求将已经拖延一年半的将士们的军饷钱粮发放,因为现在云贵将士,已经到了靠山上的野果和山里的草根果腹的地步,比周廷儒首辅要求各地官兵搜鼠罗雀以报朝廷还要凄惨,因为搜鼠罗雀毕竟多少是肉啊,可草根树皮根本就没营养,说道惨处已经是涕泪交流。

奢安之乱已经绵延十年,每年大明朝廷都要以百万军费开销支撑,才能让这次围剿不至于大败,这已经占了大明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这也是拖垮大明的一个最大的因素之一。

但即便这每年一百万的支出,对于云贵三十万大军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你想想,一个士兵不过是每年才三两银子的伙食,还要刀枪甲帐,还要医药抚恤,怎么能够?尤其南方,甲帐刀枪消耗更大,这主要的是气候造成的腐蚀,你不能让士兵空手与奢安叛军战斗吧,所有留到士兵嘴里的,就更是微乎其微,吃顿饱饭,那绝对是即将战死前士兵的待遇。

大明官员贪腐,大明官员吃空额发战争财,那得看哪里,在云贵,你要贪墨一两银子,那就等于要饿死十个士兵,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大明三大封疆大吏巡抚的张孝臣,现在只能喝稀粥,穿破袍,进京都只能蹭兵部的门房,连住店的钱都没有,可见南方战事多么的残酷。

一提钱,阁臣们便异口同声的叫苦,户部便一起要求皇帝再发内帑,而崇祯知道自己的家底,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光出不进,怎么填补上大明国朝的国库?

这日朝堂,继续为这个打擂台的时候,户部王侍郎却石破天惊的提出一个办法。+

“万岁,既然国库没钱,为什么我们不能向义利商行借呢?”这其实是崇祯和吕汉强做好的套路,就等着一个人出来说事呢,这次正好是王侍郎这个户部主官来说。

这个提议大出满朝文武的意料之外,因为这王侍郎谁都知道,他是吕汉强一伙的,而且还是吕汉强代表的孤臣党第二人,吕汉强不在的时候,就是他说了算,这次怎么突然往吕汉强的屁股上踹脚呢?难道王侍郎反水啦?拿错剧本啦?

这一提议,立刻引得无数官员准备看吕汉强的笑话,是的,是看他的笑话,谁都知道,现在风生水起,挤兑的无数钱庄倒闭的义利银行是吕汉强的买卖,这次,皇上开口借钱,看你怎么应对,尤其,大家都心知肚明,大明国朝借钱,那就是抢,根本就不要指望还,其实也还不上。

这时候,崇祯就笑眯眯的问:‘吕爱卿,你看朝廷向银行借钱,行吗?’

大明重农轻商,但不等于砍死商人,在这国朝,经商不过是被文人士大夫轻视却没有抑制,更没有平白无故抄没人家产的道理,因此,这事,还得问问这银行的总办大股东的意见。

吕汉强就施施然迈步出班,捧着他巨大的牙笏施礼:“可。”

就这一句,就让所有的人看吕汉强的眼神变成了看傻子的样子,这次可不是大家整你,是你自己往火坑里跳,怨不得别人。

于是,第一个敲定跟脚的便是内阁周廷儒,上前启奏:“启禀万岁,既然吕大人认为可行,那就先借个五百万两用用。”

周廷儒这个乐啊,这次算是彻底的让吕汉强死去了。

崇祯也高兴,点点头赞同,然后问道:“吕爱卿看,可行?”

吕汉强就再次点头:“可。”

当时周廷儒这个后悔啊,后悔自己怎么就没一下子借个千万两,然后彻底的干死吕汉强呢?

刚要再说,结果吕汉强笑眯眯的道:“臣是大明的臣子,可银行是在臣倡导之下,各地士绅商贾合力出资成立的,因此,借款可以,需要抵押。”

抵押?拿什么抵押,这次借款,本来就是想空手套白狼,就是光借不还的,再说了,现在这个样子,国朝拿什么抵押,根本就没有抵押。

“吕爱卿,如果没有抵押,这款子能借吗?”

吕汉强就轻轻摇头“不可。”

崇祯就假装一皱眉:“若是以大明信誉担保呢?”

吕汉强依旧摇摇头:“不可。”

这时候,站在一旁的大明清流东林魁首之一的礼部侍郎钱谦益大怒,指着吕汉强的鼻子吼道:“忠君爱国,忠君爱国,这不是你一直高喊的口号吗?这时候,国家有难,君上有难(一声)难道你作为臣子的就不能替君上分忧,替国家社稷分难吗?”

第929章 民兵的战斗力第381章,奸商的釜底抽薪第236章 微服私访第448章 战死吧第582章 一团和气第047章 赌气第247章 大同见闻第780章 股市动荡第924章 人民战争2第450章 获得喘息第987章 皇太极的援军第1094章 大明变了第956章 意见分歧第953章 观战第794章 因势利导(第一更)第153章 一起砸饭碗第661章 关宁铁骑的作用第299章 粮食和银子第935章 接手行辕第1064章 执念第989章 上城守卫第009章 剽窃第936章 拿钱来第568章 朝廷不做我来做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210章 孤臣队完胜第919章 朝堂形势(继续爆更)第944章 死要钱第194章 堵门喊冤第402章 天下勤王第487章 自请为质第274章 小胖子 冲锋第632章 崇祯惊心第583章 马上翻脸第504章 缠斗第924章 暗潮涌动第214章 困难第202章 就这么简单第546章 杀奴啊——第017章 发展成大报第592章 开海禁的办法第782章 新的危机1第171章 鸡还没出要吃蛋了第763章 小民之殇第918章 继续扩军第172章 君臣相得第249章 糜烂的山陕第1023章 援军第248章 恶劣的状况第1055章 到达战场第839章 家的疯狂(还有一更)第604章 挤兑风潮第737章 陈亮的决断第122章 母训第895章 差距第047章 赌气第148章 吕汉强的危机第107章 吕老虎第1051章 变阵第470章 激励再战第483章 愁城里的崇祯第924章 人民战争2第332章 原来如此第903章 利益均沾第141章 施压第048章 玻璃的野望第841章 不可触碰的底线第986章 不温不火的战斗第200章 这事真有关第397章 姚同新知府第024章 母训第854章 内部纷争第129章 三顾茅庐 算了吧第1054章 心急如焚第987章 皇太极的援军第737章 陈亮的决断第322章 指良为盗第108章 孤臣的养成第619章 崇祯的想法第1004章 攻城1第937章 紧急应对第904章 以战养战第说法第270章 反叛第183章 开始坑人第1034章 突围 突围第338章 掐断粮道第936章 突袭计划第498章 断后军的心态第431章 商业杀胡令第564章 开始挖坑第298章 以工代赈第049章 小姨子进京第763章 小民之殇第394章 火拼第482章 钉子的决断第1001章 士气高昂第777章 损失惨重第1034章 突围 突围第511章 彻底的乱套了第1045章 王大壮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