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让利与人

“草民等多谢皇恩。”十八家一听,这一下又可以得到皇上的土地了,当然更是高兴。

“还有让你们更高兴的,为彰显朕对汝等此段时间为大明做出的诸多贡献,特别是能如此对待招募来的百姓,朕心甚慰,决定把朕所占的一成半,分成三份,一成归朕,三分给百姓,二分给诸位。”

朱由校乐的大方一次,如果按照大明惯例,开疆拓土得到的土地,根本都是分了下去,什么招募流民,由朝廷提供土地、农具、牲口等,进行垦荒、种植,然后慢慢的,再陷入土地兼并的怪圈小说章节 。而那样的土地分配方式,大明朝廷却根本和不到什么好处,仅仅是收一些可怜的农税而一,要知道大明的农税在纸面上可是相当低的,三十税一,比例就是3.33%,与那17%增殖税,可是天差地别。更何况还有‘特权田’,也就是和税收绝缘的阶层,最终他们才是土地的最大所有者。

而现在,朱由校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接把后世的‘土地使用权’借用了过来,全部的土地所有权都是自己的,自己才是大地主,招了商人来给自己当大佃户,下面的再行分包下去。

这样自己的收益,再也不是那三十税一,而是一成半,直接是以前的近五倍,即便是降到了一成,也是以前的三倍整,这还是没有水分的,因为地是自己的,自己是地主。如果‘佃户’们不交‘租金’,当然是没收土地,换个‘佃户’就是。

朱由校之所以如此大方,因为他信奉的是‘只有让别人赚到钱,自己才能赚更多的钱’。的确,这段时间借钱庄力量不小,通过钱守一的汇报也能听出一二,而且还有在贷款利率上也全是自己说了算,调低了如此之多,还有官府的、宗室的无息贷款。这些都让他们少收益了许多。而且从组织人员前来河套。在从出发地一直管吃到了边墙之外,还要管理,提供吃喝盖房子、农具等等,花费也是不少。操心更多。所以让利给他们大半。同时也让百姓也受益一些。

河套地区前套后套的面积加起来。比山西省的面积还大上不少,十几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自己的三十六皇庄加起来。那都是大了几十倍、上百倍。如此大的一块蛋糕,自己全啃了,当然也可以,最起码可以利用目前自己的仁爱之名,这块活招牌,把全国的流民吸引过来。但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帮他们移民、盖房子安置、提供工具、再管到第一次收成之前的吃的等等问题。这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如果自己手下有清廉的能官能吏等一大帮的人,百姓们也就能都得到实惠。但可能吗?朝廷的官员连辽饷这样要命的钱都敢贪污,他们都是雁过拔毛的,下边的官吏那就更不要说了,指望他们不贪,还不如看看怀孕的母猪会不会上树呢?所以这些依靠商人来的更实际一些。

更何况,紧跟着皇上的十八家商人赚钱了,下一步京城帮的皇商们也会得到河套的实惠,那全国的人都会看到皇上的妙处,会不会来跟风呢?下一步收复了辽东、占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地方,需要不需要人来开发?这些不一样的需要商人来跑这种事情吗?现在朱由校要做的是有点千金市马骨的意思了。

如今大明的资本主义只剩下临门一脚,这一脚到底如何去踢?一直是朱由校研究的课题。对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朱由校也就是在学校里学过,不过还给学校的太多了,目前记忙最深的就是英国圈地运动的羊吃人、工业革命、市场这些词了。

不管是不是小白,朱由校朴素的资本主义思想就是;财富的高度集中拿过来等于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暂时有了;大批破产农民、手工业者的出现,使得大生产有了条件;而市场就是靠产品去垄断了。如果单纯的把自己发展成资本家,这些条件无疑都是具备的。但并不是自己富了大明就富了,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当个资本家,还更需要去创造资本家。发展工业当然是一方面,但大明目前最重的是粮食,所以不仅要搞工业资本的运营,还要搞农业资本的运营。

现在自己创造的就是金融寡头,自己和十八家钱庄,如今银行的硬币已经正在制造,不时就将正式的在钱庄、驿站、官府、军队、皇宫之间使用。

用河套地区当成一块农业资本的试验田,搞大农庄经济,成为大明的粮食基地、农产品原料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及再生产基地等。再想办法利用黄河的水能,以后来个机械农业,也并非不可能,这就需要求极宫的研究成果了。

十八家钱庄一听又凭空多出来了二分利润,那心里更是兴奋,一个个的大呼万岁,心里却不停的计算自己又将得到多少的好处。

“河套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诸位的鼎力支持,特别是人力、物力方面,而管理、规则、农田灌溉水利方面,则由朕派人来负责。”

“回皇上,草民等必竭尽全力的支持河套的开发,不提对皇上的忠诚,即便是在商言商,草民等在此处也是投下了几百万两银子,肯定是想收取最大的利益的。”钱守一直率的说道。

“钱老板此言极和朕意,投资任何的商事,都是要想着利益的最大化,这本是商人的本质。只要在这个过程之中,把持住本心,善待给自己创造利润的手下,公平与人交易,就是好商人。不要象如今一些商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屯粮积奇,哄抬粮价,也不要象汝等以前,趁人之危,把利息抬的高高的,就已经是利国利民了。”朱由校夸和贬都一起用上了,现在十八钱庄已经改变的相当大了,但骨子里的本质还是差的太多,朱由校不敢指望自己王八之气一发,就能让他们洗心革面悔过自新,只有用利益、规矩来绑住他们,这不又开始敲打起来。

“请皇上放心,草民等一定谨记皇上教诲,不去做那无良商人,与过去告别。”

“好,朕也相信汝等,硬币发行在即,朕也准备了千万两的银子当做准备金,这点还要请诸位尽力而为。”

“皇上放心,凭皇上的信誉、威望,以及那千万两的银子当准备金,即便是无有草民等,硬币发行还是重发宝钞问题都不大,所以草民等也已经凑足了五百万两银子,先行兑换。”十八家这方面已经是早就准备好了,皇上此次只发行二千万两,而且还有一千万两当准备金,根本就不怕有任何的闪失。而十八家钱庄这次也大方,基本上拿出了能动用的所有银钱,用以启动。

“如此甚好,为了推进发行速度,朕做主,由银行再贷给你们五万百两硬币,待发放到官府手上之后,甚至是在民间流通之后,再行还上来。”朱由校的信誉第一,而十八钱庄的还款能力也是相当的强,有这个实力还清款项。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欠了钱的才是大爷那种情况。而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卖儿卖女当奴为仆也得还钱,这一点信用度可是强后世百倍。所以朱由校大方的一次扩大了这个放贷口子。

“如此草民等多谢皇上。”这种信任是相互的,皇上不怕他们欠钱,他们当然也不会欠钱。

待十八家商人走了之后,和张嫣用了一通晚膳,出去了一天,也是累的要命,礼送出宫。朱由校也不是不想临幸一下,但总感觉怪怪的,礼遇有加当了一回君子。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就先去了城外,看看净军们训练,的确是不错,净军们一如既往练的相当的苦,没有枪的在那里找个棍棒坠块砖头练端枪,因为皇上说了,阵地战可以支个枪架或者是用竖盾当支点,但攻击战、遭遇战,哪里有时间让你支枪架去?就得用手端着射击。所以胳臂稳不稳直接决定着打的准不准,这点是必须要练的。而且以后净军不会再用神弩了,而是全部要改成用燧发枪。若跟不上这种变革,那只能找个清闲的差事退役了。退役当然是到其它的机构,这是净军们不愿意的,不进则退,皇上把最强的武器优先交给自己,这是何等的信任,所以再苦也得忍住。

经过了不断的训练,用无数的‘子弹’累积着,现在净军们打的已经相当的准了,孙承宗在旁边也给解说着,并说:“皇上,因为燧发枪的射程大大超过了神弩或者说是弓箭,已经是它们二倍多的射程,所以老臣提议,一般情况之下,并不需要竖盾,除非是敌人突然逼近或者人数数十倍与净军。如果以后有装枪手这个兵种,完全可以由他们来把竖盾当做备用的装备。”

第278章 细作之计第810章 可怜的命中率第145章 选举皇帝第50章 卫生纸出第50章 卫生纸出第4章 灾难现场第291章 锦衣屠奴6第380章 新军启用第211章 惊闻战警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567章 围点打援第24章 八千净军第36章 酒店建设第730章 争抢交卷第281章 山海关内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263章 大破蒙军3第824章 李朝终止第353章 砸车运动第307章 草原会战2第401章 阴谋终现第118章 收何可纲第750章 忆牛毛寨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406章 宪兵之责第604章 汽油弹弹第637章 势如破竹第653章 浴血奋战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711章 血脉相连第59章 御用调料第100章 名传青州第395章 应天夜行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216章 进军大同第330章 见好就收第317章 分兵两路第195章 锦衣驿站第62章 内厂成立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247章 大破蒙军1第93章 信王祭母第667章 扑朔迷离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66章 天下免税第642章 架架大鹰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52章 铸币权回第418章 又见百姓第134章 见袁可立第460章 台吉很烦第408章 云与泥比第389章 闫公扰敌第374章 海峡之战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195章 锦衣驿站第669章 恩养汉人第168章 宫廷政变13第3章 判断形势第85章 大明银行第778章 红颜薄命第474章 蓟镇练体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88章 玻璃现世第826章 出兵辽西第413章 明确敌踪第204章 灵丘地震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616章 伴仙之战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176章 京师抄家第230章 阁老初战第137章 海军陆战第750章 忆牛毛寨第95章 川贵总督第157章 宫廷政变2第363章 围追堵截第243章 土木工程第413章 明确敌踪第54章 天子亲军第427章 战前定策第282章 边兵西征第280章 卢公见驾第660章 唯才是举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261章 危机时刻第357章 至高之点第335章 战定再争第193章 菜鸟改车第503章 宦官无忧第92章 留住声音第45章 挥刀问情第739章 后宫之争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663章 业余刽子手第740章 宦官东进第709章 现场办公第20章 诸葛连弩第548章 好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