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蓟镇练体

蓟镇边兵的训练就是在长城之上,不断的进行着,没别的,只有跑字,这已经成为了皇上的标志之一,当然也是体能训练最好的一种方式。二千多里的蓟镇长城之上,边兵们除了训练神弩之外,那就是跑,这是一个硬指标,二个半时辰,跑完八十里。这可是最关键的半个月,成则一步升天,不成则可能终生籍籍无名。当然这种训练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旦哪里有警,跑在附近的军士,必须要去把守关隘。现在的边兵可是巴望着建奴来攻,那样的话一旦有了军功,直接可以进入蓟镇铁血队??。

看到了边墙之上疯狂跑动的边兵,倒是把墙外的黄台吉给唬了一跳,这是要调动军队吗?这急行军也太奇怪了。调动也不能双向跑啊?当得知了这是边兵在疯狂训练之后,黄台吉更是惊恐万状,要知道明军的九镇平均每个镇都有七八万的兵马,蓟镇更有着十二万人马,如果一个个都训练成了精兵,再配上明皇那种变态的神弩,甚至是那种火枪的话,大金还怎么混?

但明军训练他又有什么办法?如今他们和明国是绝缘的,以前还可以在山海关以东,那些军镇、军堡里做一做文章,随便的围一围,引诱明军的来援,消耗下明国的力量。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些机会了,那里已经成为了大金的地盘。攻打边墙?这个现在根本就不现实。但如今的确就剩下这道边墙,是明国和他们唯一的交界点了。不攻打边墙。难道要去搞抗议、谴责吗?

在如此的情景之下,朱由校开始不断的沿着边墙搞视察工作,看着小伙子们是如此的卖力,蓟镇的战斗力提高那是肯定的,一旦选出了蓟镇铁血队,再配合上给力的神弩,甚至是燧发枪,大明的战斗力只能是越来越强。

十月九日,这是入冬后的第一天,也是净军、锦衣卫登上盖州的第一天。袁可立和毛文龙在接到了皇上圣旨之后。对圣意当然是知之甚详了。虽然毛文龙对于皇上搞的‘同工不同酬’政策有所吃味,但好在,自己已经习惯了,皇上还是不错的。还把如此多的缴获留给自己。可以让东江军还一个肥肥的冬天了。

对于那种羽绒服。穿起来是又轻又暖和。真是让毛文龙馋涎欲滴,这里不比内地,冬天冷的早了一些。冬天冷的也是特别的厉害。这里还算是好一些的而再往北,现在已经冰天雪地了,如果有了这样的衣服,过个冬天,那是多幸福的事情。

这天子亲军就是好、就是牛啊,东江军的兵士们,眼光赤热的盯着人家,这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看看人家的伙食待遇,再看看自己的,那还是人的日子吗?真想跟着他们一样变成亲军啊。(但估计这样的一种愿望,估计是属于妄想了。东江军的投降满清的效率,并不比祖大寿他们少了多少,相反只会多。对于忠诚性要求相当严的朱由校,首先对于东江军的政审就是不会通过的。)

袁可立对于净军的到来,可是一点不敢大意,现在的宦官可是权势冲天,武装力量更是变态。现在无论是谁的权势可以和魏忠贤相比,基本上是监国太监了;而战斗力、战绩方面,谁又可以和净军相比?钱的方面,那就更不要再说了,就数他们为皇上赚钱最多。

好在宦官让皇上治理的已经是老老实实了,基本上不再有迫害老百姓的存在了,这让百姓们倒是能接受不少。袁可立对这些皇上身边嫡系的不能再嫡系的净军,可是不敢大托大,虽然说皇上把锦衣卫给他管,这让他倒没有太大的戒备之心,锦衣卫再嚣张,那也是正常人一样,自己就是他们的大人,但净军这不和正常人不太一样吗?而且还是有火枪的那种超级厉害人物。

而锦衣卫们可都是一个体系、一个城市、一个南苑军校出来的,他们都是相互熟悉的,自然是相互热情洋溢的诉说着战友情深。从开始南苑那种让人‘闻风丧胆’一般训练,到了现在撑了下来,变成了大明帝国最为强大的力量,是的没有之一,无论是人数、装备等,锦衣卫都是最强大的。就是目前最为极端的遂发枪,也是先与其他亲军而拥有。一个个热烈的拥抱在一起,恍若隔世。

袁可立很快的就把盖州以北,唯一的一条官道之上,定为了阵地,那里是通往耀州城(已经成为了遗址)的唯一可以大规模行军的道路,而其他的小路,则只适合小股部队通过,那里只要一两百人,就能堵得死死的。因为皇上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围点打援,不断的让建奴自己送上门来,最后更是让建奴的头子也顺利的撤回来,不要在大明那边搞东搞西的。

虽然袁可立认为,把建奴的头子拖在了边墙那边,那可是最好的消耗建奴物质的。五万人的外出,不仅仅让明军受不了,而建奴的以战养战,则更因没有了‘供养者’而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袁可立的想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朱由校的策略也不能说是不正确。凭借着‘坚盾利枪’,大明已经不再惧怕建奴,甚至是强压建奴一头,只要把袁可立的‘海军陆战队’来一次扩编,再配上火枪,直上沈阳,也不是不可以。但辽西地区、朝鲜地区如何解决?也凭着单纯的征战吗?袁可立提出的是对朝鲜驻军,但那样就能彻底的解决大韩民族吗?世界转化的很快,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现在不是和平发展年代,仍然是丛林法则,但世界始终会进入和平时期,那时候什么样的局面,谁好说呢?再则说了中国的汉族除了越南那次之外,例来没有对外侵略他国的例子,这种行为行为的确是一种最为美好的品德,朱由校不想这种美德被灭,不征之国之中,朝鲜是被大金灭掉的,日本是因为侵略中国才被中国灭掉的。这才是朱由校愿意看到的,听到的。

‘童养媳’在五个军堡里,已经意识到了事态的不妙,如今盖州之事,已经通过了六百里加急,传到了沈阳,但左右不见援兵的到来。而军堡里的明国商人们,则在知道了明军那边的消息后,一个个的请求带着他们的人走出军堡,向明军投降,从而免去被抄家灭族的待遇,因为上次的商人已经接受处理了,就是一半的财产充公而已,并且这一半的财产,也可以通过从南洋诸国那面往明国倒买粮食,才把钱一二年的时间赚回来,这样不算惩罚的惩罚,当然是商人们愿意接受的。一听话还是那个政策,当然就想走了。而且皇上的金口良言可不是一般的承诺,那是绝对的金字招牌。连东林党搞的宫变都免死了,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商人呢?

这让‘童养媳’有种他们要被叛的感觉,一开始的时候,都跑进军堡里来避难,但现在一听有活路了,就要离开。按着他的脾气,凡是要走的,一律屠杀掉。但商人的力量也是不小,几十家的商人带着的家丁,也是上千号人。而且商人是什么人,那是平时为商,不时客串海盗的人物,近战之中,想要一点不损失人马,把商人拿下也不是个容易事。如近十六个牛录的汉军旗已经损失了不少的人马,再损失的话,下一步援兵到来之际,还拿什么反攻?再则说了,商人已经提出了投降,强留下来,在交战之际也不会用力抗敌,反而有捣乱的可能。还是放了吧,最起码大金还是要善待商人的,一旦杀商人,谁还敢和大金作生意?

就这样,十月九日,四十九家商人均出了军堡,向着明军缴械投降,没什么可说的,有的还想套套近乎的,其中两淮的盐商李家竟然还以自己家里有圣物,是大明善人榜排行第一为由。圣物?善人榜?这样强大的理由还真把袁可立给唬了一下,经过一问,才知道,那圣物竟然是当今皇上亲自打造的名为《寒雀争梅图》的漆器,善人榜当然是皇上立的第一块善人碑,是为了京城大爆炸搞的义卖。知道情况后的袁可立,也挥手拒绝了他的特殊待遇,不过答应把这点说明的。皇上仁慈,自己也不便计较,押往北京,交给田尔耕处理就是。

而就在今天,净军的火枪手们也是第一天开张,把代善从沈阳派来的二万多建奴派来的救援人打的是一个爽字了得。留下了四千尸体,跑了回去。

十月十二日,盖州之事也已经传到了仍然在去留之间徘徊的黄台吉,如今的黄台吉已经焦头烂额了,对于边墙上不断的训练,他是一点招都没有了。明军就是龟缩在边墙那边天天的跑步,让他能够如何应付,不停的骚扰,根本就是不起作用。人家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运动,在跑动,又能骚扰到哪里?……

第209章 朝臣认怂第44章 备羽绒服第578章 鳌拜逞凶第588章 能饮一杯无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42章 又见抄家第392章 峡谷疑云第254章 防线收缩第28章 连弩改造第54章 天子亲军第234章 战车训练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79章 阵地布置第56章 皇家家俱第274章 辽东失地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152章 准备兵变第750章 忆牛毛寨第569章 卢公袁公第486章 班师回朝第829章 收复澳门第431章 征西无帅第317章 分兵两路第538章 京中畅游第69章 义卖前奏第99章 青州免税第94章 水井抗旱第275章 免税开始第212章 净军出征第307章 草原会战2第763章 假手制成第55章 水泥出产第301章 临阵磨枪第149章 经筵谈孔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31章 五金零件第454章 总体布局第171章 挤死福王第708章 为国争光第388章 烟雾弥漫第33章 割股疗亲第186章 对外政策第378章 留声留情第206章 谋害县令第237章 重见张嫣第748章 北墙收复第439章 不征之国第350章 谷中血战第69章 义卖前奏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306章 草原会战1第238章 留声制谣第424章 灾后重建第470章 一夜奋战第778章 红颜薄命第131章 宫有驿站第812章 进退两难第700章 二条计策第617章 汉奸免进第41章 明朝海户第278章 细作之计第461章 朝鲜战役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327章 惊人逆转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806章 海上对峙第613章 文龙之害第527章 鞑靼之计第400章 赖皮打法第170章 宫廷政变15第621章 地下运动第572章 毁灭军需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524章 军魂永传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263章 大破蒙军3第155章 战前准备第815章 狙击威风第446章 让利与人第224章 御驾亲征第705章 断手之策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205章 张嫣从商第350章 谷中血战第538章 京中畅游第306章 草原会战1第105章 决胜千里第334章 小战良玉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95章 川贵总督第109章 竖盾拒马第269章 走马换将第41章 明朝海户第275章 免税开始第660章 唯才是举第218百姓冲阵第409章 骑兵轻盾第288章 锦衣屠奴3第546章 夏虫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