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地道战再现

朱由校态度对建奴很轻视,但不表示,可以在战术上对其鲁莽。李思忠这个名字叫的虽然响,当个二臣也一点都不含糊,不管他是不是朝鲜人的种,人品上是如何的一塌糊涂,但李成梁这一系的军队战术还是要承认的。

这是一个世代将门之后,所以无论是行军还是攻城,朱由校都没有一丝的大意。最简单的道理,打不过可以跑,但现在李思忠没有跑,而是在铁岭死撑着。如果不是脑子被挤了,就是有所凭仗,朱由校从未轻视过任何人,所以宁愿相信,李思忠有所凭仗。

这种大炮狂轰在这个时代是相当有效的,除非躲藏在地道里,让大炮都干瞪眼。这种战术在辽东倒是挺流行,建奴这边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喜欢用。

“皇上,切勿大意,那李思忠将门之后、、、、、、”

“孙老师,朕知晓,不会轻视每个敌人。之所有不进城,就是如此原因。找人在城外选择高地,观察城内炮轰情况,若有地道的话,再做计较!”

“皇上高见。”

李思忠是李春茂后裔,是李成梁的侄孙。1619年努尔哈赤攻陷铁岭时,辽东铁岭李氏族人损失惨重。李春茂一支有十男六女殉难。其中就包括李思忠的父母李如梴夫妇。面对家恨国仇,李思忠并没有像李成梁一支‘愚忠’抗建奴或者殉明。而是‘审时度势’作出了‘识时务’的选择。积极的收拢其族人归附努尔哈赤。老奴也是大度,竟然忘记了他的七大恨、忘记了他爸爸死于谁手?

李思忠家都破了。当然不会束手待毙,灭族之恨,让他恼恨不已,当年他可以降了建奴,现在就算是他想降,明皇会接受他吗?而且如今的战斗形式,也让他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守在开原与守在铁岭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除非他能够带着李家军出开原奔向蒙古或者海西女真。但他知道,那依然是一条死路,在没有后勤保障之下。到了蒙古或者海西女真那边。一样是死路一条。

第二天的炮击,果然不出所料的不大,很快观察员就转来了消息,炮击之时。城中并没有多少人受伤。好象是躲藏起来。

“停止炮击!”弹药虽然是建奴送的。但运来运去的也是相当麻烦,这种浪费当然非朱由校所愿。

“皇上,不如以何可纲所创的炮兵、步兵联合之法攻进去。”孙承宗揭议道。可以肯定的是。城中有地道了,一旦炮击开始,人员就躲避到地道里防弹。对于厚土层,这原始的炮弹是一点招都没有。

地道战,这是让人相当头疼的一种战术,将大规模的作战方式直接一分,别成了个个击破。北宋成辽国的战争就屡见不鲜的一种战术。进攻到城里,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了。

“不,我们不去攻城,一旦进城,那城下的地道,是什么样,战士们不知道,而且舍弃了战阵,去跟敌人拼肉搏,那是一种失败。”朱由校斩钉截铁的说。对付地道战的招数很多,拿烟薰就是一种好办法。不过朱由校不想这样玩,烟薰到底是可以破解之策。

“那皇上的意思?”炮步配合,打时间差的计划当然是最直接的了。

“全面封锁城门,如孙老师所言,这铁岭城一共就是弹丸之地大小,但却如此顽抗,必有凭仗,朕感觉他的凭仗就是地道。若我军进城去与之展开争夺,就中了他们的奸计了。所以朕打算效仿一下古人,玩一回水淹。”

“皇上,可是要引辽河之水。”铁岭城就在辽河的边上,现在的冰也早已融化。所以用水是可行的。

“是的,地道本身就本势就低与地面,朕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势,只要漫了这铁岭城地平面一尺就足够了。孙老师,能做到吗?”

“回皇上,铁岭城墙败,且辽河水虽浅,但蓄水三日,就能达成了水淹的效果。”铁岭城北门、西门,两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在这里绕了个弯的辽河。辽河水的确不深,但水量也是不少,若在北门上游筑坝拦水,三日的水量,完全可以冲过那倒塌数段的城墙。

“好,那就由炮阵盯着北门,派人去吧,希望这汉奸能忍的住,另外不必着急,开原城那边应当知道与铁岭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若是能来助拳,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臣省得。”

李思忠在这铁岭城里听着炮声,心里不由的窃笑,现在的铁岭城,早已经地道纵横了。这东西开始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大炮,而是防投石机,是曹家在建奴进攻铁岭之后而准备的。

那一战,李家的损失太大了,李成梁一系死一个绝绝的。这对曹家是一个大警醒。

曹家在铁岭是仅次于李家的存在。铁岭曹氏逊然不及。史上有名者便是明万历初期出任辽阳副总兵的曹簠(妇饭盒的意思,),这个曹簠本是李成梁的家丁。

曹簠的升迁同李成梁的晋升几乎是同步的。家丁又叫内丁、亲丁、亲兵、家卒等,曹簠当然是最高级别的内丁了。在明代,允许军中私养家丁,并且很盛行。发展到后期便与国家的募兵制度并行(和某些西方国家的雇佣兵相似)。

wωw ttκǎ n C〇

家丁的主要来源大体有四种:一是来自于主帅自家子弟和旁系侄甥;二是辖区内卫所军士转化;三是向社会公开招募;四是战场上招收的降夷。

家丁的特点是战斗力强,是军中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的待遇相对也高。由于他们与主帅有着特殊的依附、隶属关系,他们的晋升机会也就相对多些。

李成梁家丁的成份比较复杂:如梅、如桂、如楠等是自家子侄,努尔哈赤、李宁是认下的义子;李兴、李平胡等是“出自虏中”的降夷;李有升、秦得倚等是公开招募;而曹簠等则是辖区卫所军士的转化。()

第797章 传奇华人第332章 交还辽饷第816章 明军招降第810章 可怜的命中率第725章 塑料现世第807章 一官论船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384章 各自谋划第636章 冰墙内外第438章 再见张嫣第815章 狙击威风第468章 蒙古突围第365章 进军归化第643章 看赏东珠第796章 道场不保第489章 义务教育第78章 神弩降世第94章 水井抗旱第198章 双耳之失第554章 夹墙之内第824章 李朝终止第216章 进军大同第339章 同乐开业第625章 建奴阵营第517章 内涝排水第270章 李自成现第275章 免税开始第772章 五大艳后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232章 苦守营盘第353章 砸车运动第581章 大快人心第583章 雪中烧烤第493章 战马赌马第446章 让利与人第818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35章 魏公贪权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585章 大炮成了第12章 准备造纸第484章 候家投敌第116章 貂婵张嫣第67章 送行应升第279章 阵地布置第204章 灵丘地震第498章 泰山北斗第515章 京城规划第523章 大明军校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75章 大明求极第677章 斩草除根第493章 战马赌马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750章 忆牛毛寨第106章 远镜比试第235章 移动射击第735章 电线成型第517章 内涝排水第618章 历史烂帐第565章 战前准备第266章 大破蒙军6第607章 兵发郑屯第574章 西北军户第113章 御宴心态第710章 宪斗有泪第142章 义子国栋第283章 宁远分兵第403章 救援来到第450章 边兵求帝第179章 驿站修路第767章 明君纳谏第752章 汉奸挨打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667章 扑朔迷离第554章 夹墙之内第51章 白铜大钱第606章 初战小捷第380章 新军启用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105章 决胜千里第190章 说服老臣1第502章 农具创新第588章 能饮一杯无第21章 大明驿站第2章 再临死亡第103章 西山会战第494章 河套产权第642章 架架大鹰第9章 老魏归心第611章 毛帅来了第282章 边兵西征第604章 汽油弹弹第362章 艰难选择第566章 冰上行军第814章 明军加速第348章 偏向虎山第562章 汉5奸之路第69章 义卖前奏第275章 免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