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这一日早晨,知府夫人来到海天禅寺礼佛,此时朝中局势十分复杂,她的夫君呆在这苏州许多年,本来已经是时候调回去帝京。却在这等时候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却也只能说是时运不济了。

正在这位夫人礼佛的时候,一位面容娇媚的女子从大殿之外走了进来。

冯夫人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女子,有些疑惑的说道:“娘子这是?”

话音未落,眼前的女子就对着冯夫人行了一个大礼,冯夫人顿时有些奇诡,只得开口说道:“娘子这是要?”

“夫人,请你让我见一见知府大人,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对他说。”

“娘子姓甚名谁?”

“顾绾。”

顾知正在家中教顾明奇读书,心绪不宁之下,听到一阵敲门声,一时间以为是顾绾,便赶忙去开门,却发现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人。

“你是?”

“我乃是知府大人身边的人,顾娘子托我给您送一封信。”顾知接过那封信,有些疑惑,便开口问道:“我女儿现在在哪里?”

“去往京师的路上。”

顾知一愣,那人开口说道:“时间紧迫,顾娘子也没有时间去解释,所以就写了一封信,希望您能放心。”

“我怎么能放心,阿绾方才十五岁,去京师,她哪里有路引凭证?何人与她一同前往,你叫我如何放心!”

顾知无比激动的说道。

“先生不必担心,知府大人自然会安排好一切,具体的原因我也不便解释,顾娘子并非普通女子,自然有自己的计较,我还有事情,就先告辞了。”

男子离开之后,顾知失魂落魄的回到屋子里。打开那封信,信上只写着一行字。

“好生照看哥哥读书。”

这丫头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让人放心。此时顾明奇走到顾知身边,对着顾知说道:“叔父,姐姐去哪里了?”

“帝京。”

“她去帝京干什么?”

“做不该做的事情”

夜半时分,顾绾才总算是坐上了船,那位知府大人派了几个人保护顾绾。

顾绾此行恰好可以到杭州去找一趟王琦公,并且从他手中拿到一个东西,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之前顾绾与王琦公在贡院外面等待的时候,曾经聊过很多东西,那个时候王琦公曾经问过顾绾什么民生民计最为赚钱。顾绾当时举得例子是医馆一道,又说了很多后世的例子,比如说壮阳之药。

当时王琦公轻咳一声,而后说道,他们王家祖传秘方中,倒是有一方汤药,名曰固本精元汤,十分管用,只是药性过于猛烈,对于人的身体有害,不常用。

当时的顾绾并没有多想,但是此时此刻,那个东西却即将排上大用场,

今年帝京大高元殿修成,嘉靖帝大喜,大肆嘉奖道士陶仲文,也就是从嘉靖二十一年开始,这位成为大明王朝地位最为超然的道士。

道士所行之事无非使人长生不老,或是行习采补之术,而王家的药酒或许正合这位主儿的要求。

顾绾闭上眼睛,脑仁一阵疼痛。

这个世上,能使她如此劳心劳力的,除了家人大概也就只有他一人了。

船行数日,终于到了杭州,顾绾马不停蹄的到王偕叔父所在地方去找王琦公,结果却被告知人已然回太仓了,不过顾绾在之前就已经写信把事情告知了,顾绾拿到了药方,就赶忙马不停蹄的坐上船行往帝京。

十一月末北方已然下起了大雪,京杭大运河部分路段结冰,顾绾只得转行陆路。

河北驿道之上,饶是顾绾想要骑马而行,却也不行,一是她不会骑马,二是风雪太大骑马不便。顾绾只得坐在马车上,缓慢而行。

顾绾掀开帘子,看到外面连绵的大雪,她此行恰好与南来漕运役民同路,如此天寒地冻的日子,却依旧要押运漕粮。

此番顾绾前往帝京却也不仅仅是为了顾家,还是为了漕运改革之事,以前她一直认为这件事情必须要等到顾维钧考上进士之后,真的进入到大明朝的中央,才能具体实施。

可是这次严嵩与夏言的斗争却让顾绾看到了希望。

只要达成目的,无论使用了什么手段,都不重要,只要达成目的,再过一年,那些倒在雪地之中再也站不起来的人就再也不会有了。

顾绾闭上眼睛仔细思考,只是就在此时在马车突然停了。

顾绾一愣,赶忙拉起来帘子,却看到马路中间停着一辆风尘仆仆,破旧之极的马车。车轮似乎坏掉了,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地方,如果车轮坏了,却是有些麻烦,只是顾绾此时并没有什么心情乐于助人。

只是此时却也容不得顾绾拒绝,因为眼前有一个小童挡在他们的马车面前。

小童瘦的吓人,只是一双眼睛倒是有几分神采。

“求求几位军爷,救救我们家老爷吧。”

顾绾一听顿时觉得有些奇怪,只是马车坏了怎么扯到救人了。

其中一个骑马的军士说:“你家老爷姓甚名谁?怎么了?”

“老姓林讳肖琮,身子有伤,如何在这冰天雪地中待着呢。”

那名军士一愣,赶忙下马,走到那个坏掉了马车上,顾绾也听不清楚到底说了什么,那名军士下来之后,有些为难的对着顾绾说道:“娘子,里面那位乃是今夏俺答掠杀山西时,身受重伤,因张世忠之事被朝廷撤了职,如今身受重伤,却还要回京述职。”

顾绾一愣,她在太仓甚至从未听说过山西俺答掠杀之时,她方才听闻几乎就要以为是错觉。

可是这位军士的一番话,却让顾绾心中一阵震惊。

“夏七月,俺答率军越太原南下,列营汾水东西,四出劫掠潞安诸县,复又返太原北上,纵横山西如无人之境,先后劫掠十位,三十八州县,杀害我大明百姓二十万。”

“二十万百姓?”

顾绾喃喃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圣旨第二百七十七章 邱寒第二百零三章 二伯娘第七十九章 臭舍第二百三十七章 忽视第二十一章 与君同游江南雨 (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情动第一百八十四章 逼迫I第一百三十六章 杨升庵第三十五章 油纸伞第九十六章 取字I第一百三十六章 杨升庵第三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琦公第六十三章第一章 寒门佳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看开第七十八章 会试第二百九十四章 争执第一百五十七章 欧阳明月第九十八章 张世忠第九十章 状元第二百四十七章 夏仕的绝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担忧第三百零八章 县主第七十一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零五章 顾绾的秘密第一百零四章 将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阴雨第六十六章 林将军第六十三章第八十七章 平蛮将军第四十一章 兰溪别院第十章 相助千斤第一百零三章 马掌第二百六十一章 惊恐第三百零五章 心伤第二百三十六章 爬树第二十章 与君同游江南雨 (二)第十六章 顾知的觉悟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殇第二百一十章 林玉兰第二百七十五章 脱困第三百三十章 幕僚第一百一十章 朝朝暮暮第三百零二章 乔迁新居第八十章 文长来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回苏州第二百八十章 再游晋中马场第一百二十八章 点卯昌宁县令第三百二十三章 变故第三百零一章 四小姐第二百零七章 鸿孕当头第六十六章 林将军第二百二十七章 风舞第一百二十五章 决定第四十章 潘玉安第二十二章 与君同游江南雨第三百一十章 沈凉奇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顾知第二百五十一章 考验第七十三章 干亲第二百四十四章 赵文华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劫第一百五十九章 断指第七十八章 会试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歧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海难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扮夫妻第一笔三十二章 静女其姝第二百一十四章 责难第二百零八章 情敌师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颜第三百零八章 县主第一百七十四章 离开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时珍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月失节第二百五十一章 考验第十八章 顾绾的婚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误会第四十五章 集装箱第四十九章 昆山潘氏第三百三十章 幕僚第二百三十一章 发热第一百三十一章 惊变第一百六十六章 话本第二百一十八章 离开苏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冒险第一百四十章 巧计第一百六十一章 约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桃花第五十七章 解元第三百零五章 心伤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像第二百九十八章 王偕归来(一)第九章 归乡第一百三十八章 县官第八十四章 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