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再出诡计

朱棣回到大营已经是深夜了。正焦急万分的姚广孝闻讯迎了出来,“殿下,到底出了什么事?”

“回帐再细细说给你听。”朱棣苦笑一声,直接返回了自己帅帐,他坐下喝了几口茶,这才把自己的遭遇详详细细给姚广孝说了一遍,最后笑道:“我只是孤注一掷,但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姚广孝沉思了片刻,他捋须微笑道:“殿下当真以为李景隆真是那么愚蠢吗?”

“我只觉得这里面透着一种诡异,不符合常理,虽然朱允炆是下旨不准伤我,但李景隆会那么听话吗?要知道在济南时,朱允炆几次催他出兵,他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会儿又听话遵旨了,实在是矛盾之极。”

姚广孝笑了笑,“殿下,其实一点也不矛盾,而且非常符合常理,李景隆就是因为对朱允炆有了不忠之心。他才会在战场上放走殿下,所谓圣旨,不过是他的借口罢了。”

朱棣有点明白过来了,他连忙问道:“军师的意思是说,他是故意放走我,做个人情吗?”

姚广孝点了点头,“正是这样,李景隆虽然在军事上无能,但他在别的方面并不愚蠢,他能在冯傅案中逃过一劫,说明他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他应该也看出了殿下很可能会最终战胜朱允炆,所以他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朱棣沉吟一下,又问道:“可如果他抓了我,他岂不是在朱允炆面前立下大功,又何必留什么后路?”

“这就是他聪明之处了,就算殿下被抓又能怎样,殿下还有英明的世子在,同样可以继承大业,而且朱允炆亲自下旨,不准伤及殿下,自然他也不会把殿下怎么样,如果世子进攻犀利,朱允炆很有可能最后还会被迫放了殿下,这样一来,他李景隆就成了殿下的深仇大敌,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他就是考虑到有这种可能,才借口朱允炆的圣旨放过殿下。”

朱棣恍然大悟,他点点头道:“军师真是神机妙算,不过李景隆这种两面三刀之辈,就算他给我再大的人情,我将来也不会用他。”

姚广孝却眼睛一眯笑道:“可殿下有没有想过利用李景隆的这种两面三刀,一战击溃朝廷大军呢?”

朱棣精神一振道:“计将安出?”

姚广孝淡淡一笑道:“我听说李景隆有个极贪贿赂的谋士,可以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不过要委屈一下二王子了。”

............

当天夜里,燕军大营里传出一个不幸的消息,燕王次子朱高熙被流箭射中,不幸身亡,燕王下令举营哀悼,同时,燕王派使者韩潞连夜入朝廷大营求和。

此时的李景隆并没有战平燕军的喜悦,而且铁青着脸,望着帐顶不语,今天这一战,完全是副将何福的指挥,他根本就没有参与一言,问题还不在这里。关键是何福令如山倒,所有人都当他是主将一般遵循,完全把自己忽略了,现在军中将士人人都在赞颂何福,这使得李景隆心中极为不满,但他又找不到指责何福的借口,当时他自己便远远撤离了主战场。

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燕王遣使前来,在大营外等候。”

李景隆愣了一下,他立刻命道:“速将他们迎进了大帐。”

片刻,韩潞走进了帅帐,向他躬身施礼道:“燕王帐下幕僚韩潞参见大帅!”

“原来是韩先生,久闻大名了。”李景隆知道韩潞是燕王手下的第二谋士,他不敢居傲,连忙回礼笑道。

韩潞取出朱棣的亲笔信,递给李景隆沉痛地说道:“刀箭无眼,燕王次子高熙不幸中箭身亡,燕王痛彻于心,已无心再战,特向李大帅求和,希望李大帅能准许燕王扶柩返回北平,李大帅的恩德,燕王将铭记于心。”

李景隆十分为难,和燕王议和是皇上的事情,他没有这个权力,可如果不答应,燕王又会将失子之帐算在他头上。

姚广孝确实是看透他了,姚广孝从得到的各种情报中便分析出,李景隆在第一次失败后。心境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他曾忧虑地对韩千娇说过,燕王极可能会夺取大明江山,正是由于他对朱允炆有了不忠之心,所以他才在最关键时刻放过了朱棣。

韩潞看出了李景隆的为难,他便笑了笑道:“燕王也知此事事关重大,李大帅需要时间考虑,我可以在营中等侯大帅的最后答复。”

李景隆点了点头,“我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回头对亲兵道:“送韩先生去休息,好好款待,不得有半点怠慢!”

...........

韩潞来到他休息的大帐,他立刻从腰间取下一条镶满各种名贵宝石的玉带,这条玉带是朱棣从蒙古皇宫中所得,价值连城,他交给事先安排好的一名侍卫道:“速去,按原计划行动。”

侍卫把玉带扣在腰间,又换上了明军的盔甲,借着夜色的掩护,异常迅捷地向大营中间奔去,片刻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此时,军师毛华并不在自己帐营中,而是被李景隆请到了帅帐商议燕王求和一事,李景隆当然是想做这个人情。但他却找不到的理由,毕竟做得太露骨,会引发军中大将的严重不满。

毛华听了李景隆的担忧便微微一笑道:“大帅,其实这件事大帅根本不用担心,让燕王撤退好了,诸将若要追击,大帅只管说其中有诈,不准他们追就是了,这样,明着是大帅用兵谨慎,但暗地里大帅却给了燕王人情。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李景隆哑然失笑,他拍了拍自己额头笑道:“我想得太复杂了,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他立刻命人去请燕王使者,而毛华则回了自己的营帐,刚走到门口,他的心腹随从便低声道:“先生,帐内有人在等你,说有要事求见先生。”

毛华心中疑惑,掀帐进去,见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的心中不由一愣,低声喝道:“你是何人?”

那侍卫笑道:“先生莫慌,我是燕王派来拜见先生。”

听见‘燕王’二字,毛华吓得连忙向外张望一下,见没有人,这才放下帐帘问道:“燕王找我有什么事吗?”

侍卫从腰间解下玉带,放在桌案上,灯光下,玉带上的宝石璀璨夺目,散发着奇异的光芒,毛华从来没有见这种宝贝,他眼睛都看直了。

侍卫见他眼中露出贪婪之色,便笑了笑道:“这是从前蒙古皇帝的玉带,是无价之宝,燕王殿下作为礼物送给先生。”

毛华慢慢拾起玉带,不由一阵心醉神迷,有这条玉带,自己的后半生就不愁富贵了,半晌,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便道:“不知燕王殿下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

“殿下是有一件小事请先生帮忙。”

............

毛华随即又回到了帅帐,这时,韩潞已经走了,毛华便密劝李景隆道:“大帅,今日一战,完全是何福在指挥,他根本就不向大帅禀报。无视大帅,现在军中到处都有议论,大帅不过是何福的傀儡而已,属下很担心何福不会听大帅的命令,擅自出兵去追击燕王,那时,燕王就会真恨大帅失信了。”

李景隆被说中了心事,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今天一战,何福在军中威望大增,在将士心目中已隐隐有取代自己之意,如果何福真不遵从自己的命令,擅自率大军去追击燕王,这笔烂帐可是算在自己头上。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便问毛华道:“那依你的意思,我该怎么办?”

“大帅,属下又反复想过,此去北平有两百余里,路程太长,如果大帅一直不让追击,则又做得太明显了,恐怕会让有心人抓住大帅把柄,在皇上面前说大帅的坏话,不如大帅缓慢行军,如果何福等人一定要去追赶,大帅索性就让他去,只要不给太多兵,也不去接应,待何福吃亏战败,大帅便可以趁机重责何福,夺回他军中的威望,这是借刀杀人之计,大帅以为如何?”

李景隆已经承诺了韩潞,确实没有了后路,而且这个借刀杀人之计确实是对付何福的好办法,他想了想,便点头道:“好吧!这件事就这么办!”

..........

第二天上午,斥候传来消息,燕王已经连夜撤军了,副将何福十分兴奋,立刻找到李景隆商量道:“大帅,燕王撤军必然是发现自己这次迎战轻敌了,便准备撤回北平,此千载难逢之机,属下愿领军追击。”

李景隆却摆了摆手道:“可我听说是燕王次子朱高熙身亡,燕王才无心恋战,我很担心这是燕王的计谋。”

何福却急道:“我们很多将士都亲眼目睹朱高熙平安回营,哪有什么中箭身亡,这分明就是怕我们追赶,而故意放出的烟雾,属下敢肯定燕王是真的撤军了,再者,燕军已经不是我们的对手,如果放他们回北平,进入攻城战,恐怕我们形势会对我们不利,大帅勿要贻误战机!”

这时,大将平安也冲进帅帐,坚决要求去追击燕王,李景隆最后只得勉强同意,并命他们二人先率两万轻骑去追击,他大军随后赶来接应。

何福与平安二人各率一万骑兵追赶,终于在夜里,他们追上了燕王的大军,不过他们兵力太少,不敢轻易进攻,就是这时,李景隆派人来送了军令,命他们二人进攻燕军左右翼,而他的主力则进攻正面,并约好,三声炮响后,一起发动进攻。

............(!)

第155章 举棋不定第18章 情况突变第269章 首战嘉定第204章 东征日本(七)第4章 远房二叔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171章 东宫祭灵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159章 高丽来使第3章 衙门当差第43章 无忌其人第62章 挺身而出第295章 远方来客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8章 表妹顾英第23章 初入京城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65章 燕王朱棣第74章 太子力荐第226章 京都风云(五)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160章 燕王军师第284章 请君出瓮第295章 远方来客第257章 平安归来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175章 紧锣布局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51章 兵发琉球第249章 景隆妙计第168章 苏童进门(下)第204章 东征日本(七)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183章 辽王朱植第78章 哑妹归来第54章 藏身武当第87章 秦燕之别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17章 视察台湾(下)第196章 毒秀士劝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191章 燕王来访第223章 京都风云(一)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248章 朝廷借粮第295章 远方来客第217章 视察台湾(下)第188章 牛刀杀鸡第21章 决定辞职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82章 蓝家出事第76章 走漏消息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47章 各自出招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27章 苏州舅舅第191章 燕王来访第31章 失踪两人第207章 长子优势第41章 叶家姐妹(中)第200章 东征日本(三)第54章 藏身武当第143章 离开日本第27章 苏州舅舅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43章 离开日本第121章 返回京师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83章 皇孙允炆第18章 情况突变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112章 广州立威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177章 困兽欲斗第295章 远方来客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91章 燕王来访第98章 各方所谋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1章 重回大明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3章 初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