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危机再现

吕思远跟着一名侍卫匆匆走过长廊。来到了燕王朱棣的书房前,等了片刻,一名侍卫出来道:“吕先生,殿下请你进去。”

吕思远进了书房,见燕王正在书架前寻找一本什么书,他上前一步跪下道:“臣吕思远参见燕王殿下。”

“先生快快请起!”朱棣连忙将他扶了起来,“以后先生见我可不用下跪,就像朋友间打招呼一样便可。”

他指开了指椅子又笑道:“先生请坐!”

“谢殿下厚待。”

吕思远坐了下来,静待燕王的吩咐,满脸迷惑之色,事实上他知道燕王找他做什么,他就是为了这件事才从太原急赶回来,只不过在燕王面前,他应该是刚刚知道此事才合理。

“吕先生可听说南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吗?”朱棣瞥了他一眼问道。

“属下刚刚才听说了一点点,具体发生的事情,还请殿下告之。”

“我大明要变天了。”朱棣叹了口气,便将京城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给他说了一遍,最后一咬牙道:“这件事依我的性子就是起兵南伐,狠狠教训这帮无君无父的奸臣,但军师却死活拦住了我,让我保持沉默。着实使本王憋了一肚子闷气,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吕思远低头沉思片刻,问道:“不知道道衍大师让殿下保持沉默的理由是什么?”

“他是说南朝文士视我为死敌,我反对的事情他们就会支持,反对得约强烈,他们就支持得越起劲,所以保持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吕思远叹了一口气,起身道:“殿下如果没有别的事,属下就告辞了。”

朱棣一怔,“先生,你、你这是干什么?”

“实在是属下的想法不敢和军师苟同,恐怕会误了殿下。”

“先生快快请坐!”朱棣连忙将他拦了下来,笑道:“我知道你的想法肯定和军师不同,如果一样的话,熙儿就不会是那样了,人称锦衣卫毒秀士,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一听先生的意见呢?”

“多谢殿下信任,那属下就直说了。”

吕思远又坐了下来,这一次他直言不讳道:“殿下,属下认为军师的话咋听有理,实际上是误了殿下。”

朱棣精神一振,他挺直了腰道:“先生请详说。”

“殿下想过了吗?就算殿下保持沉默,难道这件事就不会成功?李维正的强劲实力就摆在那里,说得不敬一点,他就算取大明而代之都有可能,何况是一个小小的相国了,只要他提出来。小皇帝不得不乖乖照办,他之所以大造舆论,无非是想得到大明文人的支持,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殿下保持沉默,只会让人理解为殿下也支持大明恢复相制,那么,那些反对相制的右班武将又去何处寻找寄托呢?”

“说得对!”朱棣重重地拍了一掌桌子怒道:“军师果然是误我,本来我去年已经明确提出‘恢复祖制,诛尽左班文人’,那么这次事件我更应该旗帜鲜明反对才是,现在我却如一只缩头乌龟,厉于前而软于后,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吕思远站起来躬身道:“这只是属下的拙见,请殿下多和军师商量。”

朱棣摆了摆手道:“军师的话也只是辅助,真正拿主意的还是我本人,先生不必担心军师。”

“那属下就告辞了。”

吕思远再次要走,朱棣又把他拦下了,“先生这么着急走做什么,我还有事和先生商量。”

朱棣沉吟一下便道:“我一直就不喜欢世子的柔弱,而高熙酷似我年轻之时。如果我改立高熙为世子,先生以为如何?”

吕思远却摇摇头道:“殿下,属下虽是高熙的师傅,但在改立世子一事上,属下的想法还是比较保守,属下以为改立世子事关重大,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现在南方局势未靖,更不适合改立世子,属下的意见是,多观察,殿下不妨多给高熙一点机会,好好观察他几年,如果真的不错,再改立世子也不迟。”

吕思远的一席话说得朱棣连连点头,他十分感慨道:“先生的心胸要比军师宽阔多了,我记住了今天先生的话,也包括南朝的建议,一定会好好考虑。”

.........

三天后,燕王朱棣公开发表声明,指出朝廷最近发生的桩桩大事,都严重背离了太祖皇帝定下的大明制度,这是李维正对大明王朝的挑衅,是他欲取代大明的先兆,作为先帝嫡子,对这种严重背离祖制的大逆之道绝不能容忍,他向天下发出了‘清君侧,恢复大明祖制’的号召’,希望有志者与他共举义旗。朱棣亲自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名次子朱高熙为先锋,向山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场以扼杀大明革新为目标的战争再次拉开了序幕。

京城,燕王再度兴兵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朝野,李维正没有请示朱允炆,以事态紧急为由,直接召开了军务参议会,这是他亲自主持的第三次军务参议会,前一次也是没有事先征得朱允炆的同意,而召开了调集各地钱粮入京的会议,虽然不是所有的寺部首脑都来,但至少也有八成高官到了,而这一次,燕王大军来势汹汹,每个人的心头都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无需催促,几乎所有部门的首脑都来参加了这次紧急军务参议会,所有的官员把希望,甚至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李维正的军队之上。

这次参议会一反从前议而不决的局面,会议极为高效,粮草、军饷、民夫、军队、主将皆一一得到落实,这次战役李维正以五军大都督的身份。亲自为主帅,山东都督盛庸为副将,这一次李维正不再藏私,将他在山东的十五万军队全部交给盛庸指挥,加上盛庸原有的五万军队,这样山东方面就有二十万大军和燕军抗衡,同时李维正调千艘战船共十万水军封锁了长江江面,以稳定京城的人心。

最后,他本人又率十万军走凤阳,前往河南和大将平安的二十万大军汇合,这样一来。朝廷方面共调集了六十万大军与燕军抗衡。

会议结束后,李维正拿着正式拟就好的会议决议,进宫向皇上朱允炆请示。

唐制中,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经尚书、门下、中书、内宫这样的顺序层层上报,最后到皇帝手中,就算皇帝同意了,他也无权直接下发圣旨,所有的圣旨都是由中书舍人根据相国和皇上的意思草拟而成,并非是皇帝一人独断,须加盖中书大印方才有效,没有中书大印的圣旨,谁都可以不执行。

而今天李维正拿着这份拟好的会议决议前往宫中让朱允炆御批下发,实际上这就是恢复唐制了,一旦朱允炆批了,那军务参议会就成了事实上的政事堂。

“陛下,臣今天主持军务参议会,仅用三个时辰,众大臣便达成了对付燕军的一致意见,臣拟就了正式的会议记录,上面的有六部大臣的签名,希望陛下尽快批准。”

朱允炆的病其实早已经好了,只不过他不敢去面对强势的李维正,而一直称病不起,已经快两个月了,他一直在旁观事态发展,他其实已经明白了一切,也明白了李维正的追求的目标,他要恢复相制。

和燕王的勃然大怒不同,朱允炆更多的是迷茫,在他内心深处,他其实也是希望能恢复相制,但是这种希望的前提应是一种正常的君相制,相可以由他来任免,而不是李维正这样的强势军阀一手主导,这一来,他朱允炆和汉献帝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局势发展对他很不利,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支持恢复三省六部制。支持恢复唐制,黄子澄的文章被无数人反驳,唐朝就是因为从玄宗肃宗开始,帝王们破坏了三省六部制才导致了宦官之祸,朱允炆本人也甚至以‘太祖座下一根草’为笔名发文驳恢复唐制,但是他的声音太渺小了,很快便被淹没在要求恢复相国和三省六部制的声势浩大的运动中。

朱允炆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会议记录,他心中不由一阵悲哀,六部的尚书都签名了,他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们知道,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反对,朱允炆感觉到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

朱允炆没有跳起来把会议记录撕得粉碎,然后扔在李维正脸上,没有,他没有这样做,他也没有这样的魄力,生性懦弱的他拿起朱笔在会议记录上批了一个‘准’字,把它递给了李维正,十分疲惫地道:“以后就不用给朕批复了,事关对燕军作战事宜,军务参议会形成决议可直接执行。”

李维正接过批复,却躬身施礼道:“臣知道陛下身体不好,但制度如此,没有陛下的批准,臣怎么敢擅自下发会议纪要。”

朱允炆苦笑一下,没有中书省,这会议纪要就成为圣旨的临时替代物了,尽管他知道恢复中书门下省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要他下这个决定却很难办到,他怎么向自己的祖父交代。

“李维正去吧!朕有些累了,一切都照你的意思去做。”朱允炆挥了挥手,他不想再面对这个现实了。

“请陛下休息,臣告退!”

李维正从头到尾都没有再下跪,而是恭恭敬敬地又躬身施了一礼,慢慢退下了,朱允炆呆住了,难道连礼仪都要恢复唐制么?

..........(!)

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38章 出使日本(三)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1章 家厚养廉第159章 高丽来使第220章 风云疾变(上)第193章 制枪造炮第76章 走漏消息第55章 道观惊魂第37章 公私兼顾第181章 初到辽东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90章 早朝封官(下)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93章 好事难双第180章 潜龙出海(下)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115章 罗家盛宴(下)第12章 酒楼偶遇第31章 失踪两人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79章 解开心结第152章 中山肃倭第92章 两个副手第175章 紧锣布局第202章 东征日本(五)第14章 神秘路人第225章 京都风云(三)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1章 家厚养廉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89章 家有内鬼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54章 藏身武当第30章 风云再起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140章 出使日本(五)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151章 兵发琉球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157章 沆瀣一气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84章 蓝玉请罪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226章 京都风云(五)第38章 初见叶女第80章 新店选址第1章 重回大明第133章 消除误会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115章 罗家盛宴(下)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7章 苏州舅舅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63章 暂弃前嫌第8章 父亲遭祸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53章 最后争夺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87章 秦燕之别第180章 潜龙出海(下)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290章 红参案(五)第91章 初任千户第214章 李檀抓周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121章 返回京师第240章 孟德故计第201章 东征日本(四)第7章 有了牵挂第157章 沆瀣一气第155章 举棋不定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153章 小琉球岛第66章 失之交臂第235章 奉旨夺权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78章 哑妹归来第236章 激战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