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进军打狗港

但是掌握了直航的技术之后,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变,海狼只要打通这条贸易线路之后,以后每年任何季节都可以发船前往日本,这么一来,他们很快就可以控制住对日贸易。

想想这么做的好处,被人每年只能冬天去一趟,而海狼一年下来可以跑三趟,等别人的货准备好,发往日本的时候,海狼的货早就占领了市场,别说郑一官现在已经成了落水狗,就算是他实力不减,继续控制着这条贸易航线,海狼采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轻松的将其击败。

而且对日贸易,目前来说是一种非常赚钱的生意,日本现在也产生丝,另外日本可供出口的东西也不少,首先日本是个产银国,日本的银矿很多,另外伴生的还有不少铜矿,每年日本都朝外面打量输出白银和红铜,而他们所产的红铜之中,还含有相当多的银子,经过精炼之后,除了获得纯铜之外,还可以从中炼出不少白银。

而且日本还大量输出日本刀,日本刀因为打造精良,一直都很受欢迎,每年日本刀匠,都会输出不少日本刀,到东南亚或者中国进行销售,利润也相当可观。

另外日本还出口折扇、日本丝绸等产品,这些产品也都在大明颇受欢迎,所以只要打通这条贸易航线,每年可以至少给海狼带来百万两白银的利润,故此于孝天对此相当重视。

可是他肯定是不能亲自去日本做买卖的,这就需要一个人来做这件事,海狼以前没有这样的人才,现在抓住了许心素,正好可以解决他这个问题,于是许心素这才被于孝天赦免了死罪,收归了己用。

刚好在海狼大获全胜之际,西班牙人那边也终于将他们的赔款送到了淡水城,西班牙人自从鸡笼湾大败之后,也彻底绝了要和海狼继续为敌下去的念头,虽然他们这一次拖了这么长时间,才把赔偿送到了淡水城,可是毕竟最终还是履行了他们的协议。

他们之所以拖这么长时间,才履行谈判的协议,其实也是在观望这一次海狼和福建官方的冲突结果。

西班牙人感觉这一次海狼弄不好过不了这一关,如果万一海狼过不了这一关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必要再履行当初跟海狼签订的那份协议了,海狼一旦战败,那么就会伤筋动骨,弄不好就算是不被官军剿灭,也会招致其它中国海盗同行的觊觎,趁其病要他命,那样的话海狼自然也没有办法再封锁福建前往马尼拉的航线了。

可是随着这边战事的进展,西班牙人通过各种途径,获知了这边的情况,当得知海狼先是灭了荷兰人的船队,接着又在南日岛大败官军水师和陆师,歼灭了大部分官军的战船,这一下西班牙人再也不敢犹豫了。

虽然当时于孝天还没有率部攻入围头湾,可是西班牙人还是立即意识到,这一次海狼已经胜了,于是再也不敢耽搁,当即便将赔偿海狼的银子装船运往了淡水城,交付给了海狼。

于孝天也令坐镇淡水城的刘老六、方安等人,履行了他们的义务,释放了一批当时俘虏的西班牙战俘。

这些战俘在离开之前,其实已经差不多被于孝天榨出了油,把他想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挤了出来,现如今这些人用处已经不大了,而且海狼还又俘获了大批荷兰水手,就算是将这些西班牙水手退还给西班牙人,也完全可以让荷兰水手替代他们的作用。

故此双方也解除了敌对状态,海狼这边也彻底撤回了那些游弋在大明通往马尼拉航线上的掠私船,放开了对马尼拉的贸易航线。

在年后停战不久,一些大明的商船,便开始从围头湾,驶往了马尼拉,前去和西班牙人进行贸易。

当然海狼在控制围头湾之后,还开拓出了另外一条巨大的财源,那就是他们开始在围头湾收取出海税。

当初在月港被控制的那些商船,先是被集中到了金门和中左一带,在战事尚未结束的时候,于孝天便在中左召见了这些聚集在海澄和泉州一带的通海商贾们,明确的告诉了他们,今后他们的船只禁止再前往月港进行贸易。

以后但凡他们要出海进行贸易,便只能从围头湾出发,在围头湾这边进行贸易活动,而他们进出围头湾,都要给海狼交税,否则的话海狼便会禁止他们出海。

每条船每年要向海狼缴纳一千五百两银子,才能获得出海权,谁交了银子,海狼便会给谁发放一面海狼的通行令旗,当然只是一条船的,如果有些海商有几条大船的话,那么一年下来,要给海狼交上万两银子。

这对于不少海商来说,可是不小的负担,当然引起了不小的反对声音,可是于孝天也不跟他们废话,撂下一句你们自己看着办,交钱出海接着做生意,不交钱,就等着你们的船烂在岸边好了。

有这一句话,所有海商都立即蔫儿了下来,因为他们虽然不愿意,也没法不答应,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今后在福建他们就寸步难行,更不要说出海行商的事情了,虽然付出的代价着实不低,可是比起出海贸易来说,这样的税金,对他们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他们也不得不交,而且这一条也不单单只指在围头湾上下货的船只,于孝天令人还传消息给在福建其它地方的海商,不管他们在什么地方上下货出海,这笔钱都要交,一毛钱都不能少。

这么一来,他实际上等于是将以前分散在福建沿海各地走私的海商,都纳入到了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但凡在福建海面上,发现有商船没有海狼令旗的,都等于是违抗了于孝天的命令,那么海狼的巡逻船便有权将其船货没收。

其实在历史上,郑芝龙控制围头湾之后,也是采用的这种办法,而且郑芝龙比于孝天还要狠,他对每条大商船收取的抽水高达三千两银子,而于孝天目前只收取一千五百两银子,其实已经相当优惠了。

他之所以目前只收取一千五百两银子,并不是于孝天就比郑芝龙仁慈多少,而是因为目前为止,海狼的势力范围,主要还是在福建沿海一带,并未扩展到广东那边,所以他才给这些商船打了个对折,一旦有朝一日,他将广东沿海一带也收入了控制范围之后,那么到时候他还会将这种抽水,提升到三千两银子的。

虽然这些海商们一个个都觉得肉疼不已,可是在海狼强大的武力震慑之下,他们也不敢说不给,于是在战事刚刚停息下来之后,一些急于出海的海商,便主动先交纳了这份抽水,获得了出海的权力,纷纷驾船离开了围头湾,驶向了他们的目的地。

一些还处于观望的海商们,当看到有同行已经交钱出海,于是也不敢再犹豫下去,因为他们都是做生意的,谁不知道手快的打手慢的道理,一旦他们等的时间太长,等那些提前交钱出海的同行们,把市场都占领了,到时候他们就只能跟着人家吃残羹剩饭了。

所以不管他们多么肉疼,这钱还是都纷纷交到了于孝天手中,从海狼那里领到了通行的令旗,开始出海行商。

不过虽然他们这些海商觉得肉疼不已,可是在出海之后,他们却发现了交钱的好处,因为在福建沿海的主要航线上,这时候海狼的巡逻船已经彻底控制了各处的航线,对过往船只进行检查。

有了这些海狼的巡船在航道上巡逻之后,海商发现他们在这一带的航线航行变得安全了很多,基本上不用再担心在这一带的航线上遭到海盗的袭扰,只要进入海狼控制的海域航线之中,他们便可以轻松放心大胆的挂起海狼发给他们的令旗进行航行。

如此一来,对他们来说,也就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算下来也不算是很吃亏,毕竟如果海狼不在福建海面上建立起这样的秩序,海面上的海盗势力多如牛毛,稍有不慎就会被海盗抢劫,轻则货物被抢走,重则连船带货包括船上的人都要完蛋,那样的话对海商来说,可是没顶之灾,随便被劫一条船,就够他们倾家荡产了。

所以说有付出,自然有回报,不少海商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自然而然也就不再那么抵触海狼对他们的抽水了。

随着这些事情逐渐的稳定下来之后,于孝天将精力再次放回到了台湾岛上,这个时候荷兰人已经彻底被他打服了,他也就不用再担心荷兰人这个威胁了,所以先前他对开发打狗港的计划,也随即开始展开。

现如今海狼经过这一战,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已经不像当初占领鸡笼和淡水时候那样的局促了。

这次开发打狗港一带,进行拓荒屯耕,事情就简单了许多,在三月份的时候,第一批前往打狗港的船队便开始从淡水出发,驶往了打狗港。

这一支船队由三十条各型货船组成,所有船只都是双桅大船,起码在中国沿海来说,算是大船了,每条船的排水量都在百吨以上,船上装满了人员和物资,还运送了三个连的陆军同行。

第42章 侦查第62章 整改第33章 囚徒第300章 新巡抚第158章 东山岛第212章 炮击金门第199章 坚壁清野第257章 头大如斗的熊抚台第148章 决死一搏1第252章 夹尾而逃第218章 褚彩老的镇寨之宝第216章 乱炮齐发3第11章 自请剿匪第18章 图谋第181章 祭旗出战第114章 示弱第50章 未雨绸缪第161章 总算见正主了第138章 大炮对决第92章 趁机勒索第121章 试航第119章 成交第9章 崇武所第25章 试炮第296章 不以为然第34章 黄雀在后4第152章 李九成之死第74章 招买第236章 集体农庄第40章 从长计议第110章 显摆第62章 村子第108章 改漕为海以工代赈第91章 祖大寿的反应第59章 诱饵第195章 倾巢攻之第247章 进军打狗港第125章 困第185章 白吃白第51章 铳管第56章 危机四伏第209章 灰飞烟灭第145章 大结局1第201章 一战溃之第276章 下马威第201章 劈脸就揍第220章 征收供奉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66章 沼气池第5章 暗中调动第74章 财政赤字第177章 疑神疑鬼第271章 有初一自有十五第2章 钱松的不甘第189章 震怒第309章 新丁第272章 托盘奉还第44章 堆积如山第62章 强攻2第127章 全部扒光第110章 显摆第136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30章 铜皮第82章 夜闯敌营第190章 淡水警报第121章 试航第213章 摊牌第213章 侧击第101章 诱敌出林第36章 天主教第195章 终于来了第2章 废物点心第185章 谍战1第214章 乱炮齐发1第145章 大结局1第49章 首恶受缚第55章 力克通州第175章 时机成熟再摘桃子第229章 林易阳的担忧2第172章 大战前夕第95章 渔税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148章 熊文灿来信第55章 我们叫海狼第256章 刺客第18章 京观第173章 阴谋第54章 登州陷第232章 死士第35章 马源第220章 援兵第310章 校阅1第220章 威胁第119章 收编第3章 肆无忌惮第88章 远征台湾第112章 澎湖时局第36章 郑一官的一石两鸟之计第198章 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