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亡国灭族,绝其苗裔

得到通报的朱棣,对于朱高煦这个时候前来,稍稍一想就明白了,随口就命人把他带过来。

等到朱高煦进来之后,朱棣依然在埋头批改着奏折,请安过后,没听到皇帝老子回应的朱高煦,看到一旁的黄俨微微点头,就老老实实的待着了。

他知道,父皇这会儿,估计是故意晾着自己。

谁让自己挑的时间不好,上午老三刚来过,消息传出去之后,自己又上杆子的过来了,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啊。

很快,朱棣也是批改完了手中最后的一份奏折,放到一旁,看那些奏折高高摞起的样子,就知道身为大明的皇帝,他是有多忙了。

一直分神注意着的朱高煦,看到自己老子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赶紧收拢思绪,站直了。

果不其然,朱棣坐直了身体,张开双臂做了个扩胸动作,缓解了一下周身的疲惫。

朱高煦见此,也不等老子发话,就快步走到朱棣的身后,熟练的给老子揉捏了起来——动作很是熟练。

要知道,就是靠着这手,朱高煦在后世的时候,可是把老爸老妈哄得很开心。

要不,凭借着他自己那点死工资,车子、房子不知道哪天才能够奋斗到呢——还想去浪迹天涯,门都没有!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他是独生子有关系……

看到朱高煦熟练的动作,一旁的黄俨就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了。

汉王殿下什么时候把他们的这些绝技都学到手了啊?

看那娴熟的手法,恰到好处的力道,就知道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成的……

感觉到酸痛的双肩,在朱高煦力度合适的按摩之下迅速地缓解,想要发问的朱棣也就没有开口,闭上眼睛享受着来自儿子的孝敬。

通过这段时间给韦宁按摩,手艺大进的朱高煦,配合着现在这幅强健的身体,根据老子的表情反馈,不时调整着手中的力度。

等到朱棣抬手示意,朱高煦赶紧停了下来,乖巧的在一旁站好。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朱棣觉得整个人都通透了许多,感觉前所未有的好。

说话的语气也就不自觉的平和了起来。

“说吧,你小子这时候来了,有啥事?”

朱高煦赶紧把怀中修订好的《基础算术(第一册)》拿了出来。

开口道:“回父皇,儿臣得知了父皇的旨意之后,连午饭都没吃,终于把这书给校对好了,一刻没有耽误,就给父皇送了过来,还请父皇过目。”

说着,双手把书呈给了朱棣。

朱棣也没有客气,直接拿了过来,快速浏览了起来。

已经看过一遍的朱棣,很快就看完了,满意的点点头。

有点儿疑惑,朱棣不由地开口问道:“你小子,给为父解释一下,为何一定要用大白话来书写呢?”

本以为会被夸几句,已经做好了谦虚准备的朱高煦,听到这个意外的问题,有点儿惊讶。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朱高煦也是早有准备的。

当即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开口道:“回父皇,儿臣以为,此书应该是本工具书。儿臣有个小目标,那就是希望大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能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使用大白话的话,就算没有专门的老师讲解,只要识字的话,都能够通过自学去学习掌握。”

“儿臣相信日积月累,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而且,儿臣发现,这些知识对于现在的工匠可是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相信父皇也清楚,随着火器的发展,工匠们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的。”

“再说了,这本来就是儿臣给他们准备的,他们又不需要去科考,大白话更容易懂!”

说到最后,朱高煦更是隐晦的攻击了一下现在的科考制度,毕竟现在的科考,仿照的是宋朝的以“经义”试士(八股取士还没开始),而不是考数理化,称之为一生之敌也不为过!

朱棣却是没有听出,或许就算是听出来了,他也懒得理会,真以为“写”了本书,就可以抖起来了啊。

“嗯,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先在军工厂的那些工匠之间推行吧。当然,为父也不会阻止你去刊印发行,不过这钱可是要你自己掏的,和朝廷无关。”

“不说了,既然你没吃饭,那就陪为父一起吃点吧!黄俨,你去安排一下,照顾下汉王的口味。”

“那儿臣就多谢父皇。”朱高煦赶紧拱手说道。

还真给他蹭到饭了,看来刚才的暗示,没有白费啊。

“好了,吃饭还要等会,陪为父出去走走,有啥事,现在可是说了吧!”

朱棣背负着双手,朝着外面走去,趁着天还没有黑透,溜达一圈透透气。

跟在朱棣一旁的朱高煦,听了老子的话,也没有感到意外。

装作尴尬的回答道:“父皇英明,一眼就看出来了儿臣还有话说。”

“行了,这话我都快听得耳朵起茧子了,赶紧有屁快放!”

朱棣可从来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在儿子跟前,他也没有那么多顾忌,没看到宫女太监们只敢远远的跟着嘛!

“父皇,明日的汇演暨表功大会,儿臣本来是给您准备了个好东西的。”

这一次,被骂了的朱高煦真的是有点儿尴尬了,赶紧开口道。

“怎么?又要给为父一个惊喜啊?”

朱棣这才想起,上次有关两个儿子冲突的汇报上,确实提了这小子要送给自己一个礼物。

“是的,想必父皇一定会喜欢的!本来的话,儿臣是没有安排试用的,毕竟这金陵城内没有合适的地方。不过,下午时分,儿臣听说了,明天会有各国使节参与观摩。儿臣斗胆猜测,父皇想要让他们看看这大明国之利器,震慑一番吧。”

朱高煦一想到青铜大炮的威力,说话的时候,不由得眉飞色舞起来。

“什么?金陵城还没地?”

这下子,朱棣的好奇心,彻底地被勾了起来。

他可是知道,这金陵城到底有多大的,虽比不了前唐长安城的规模,但是古往今来,也是能够排的上号的。

“对,儿臣已经命人确认过了,真的没有合适的地方!”

朱高煦一脸无奈地说道,难道真的要对着城门楼来一发?

“那你的意思是?”

朱棣也不走了,转过身来,脸色凝重地看着朱高煦。

“儿臣此次前来,主要有两件事想要找父皇确认。其一便是儿臣的这个惊喜,明日需不需要亮相?若是亮相的话,那地点,就必须要放到城外了。这两件事情,儿臣可不敢擅自做主,还请父皇亲自定夺!”

朱高煦说完,就静静地等着他老子的决定。

反正,他现在已经把“锅”甩了出去,这事还是让皇帝老子去决定吧。

朱棣略微沉思了一下,开口问道:“比之燧发枪如何?”

对于朱棣的提问,朱高煦内心之中不由得点了个赞,不愧是自己的老子,这问题一针见血,一下子就问道了点子上了。

“威力的话,那是远超燧发枪,制造难度却比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

朱高煦立刻解释道,一个是炮一个是枪,这能比吗?

顺便打了一针预防针:这东西很贵的哦。

听了儿子的回答,朱棣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

对于燧发枪他可是深深的为之着迷的,对于它的威力也是非常满意的,平时的时候很是宝贝的。

现在竟然听到新的“惊喜”,威力要远超燧发枪,他哪能不惊喜呢。

至于价格贵?这第一点却从来不是朱棣去考虑的东西,大明有钱啊!

“你小子可要想清楚了,乱说的话,朕可是要治你个欺君之罪的!”

朱棣这会儿连自称都变了,一脸认真地说道。

“父皇,就是再给儿臣几个胆子,也不欺瞒父皇啊!”

对于老子的心情很是理解的朱高煦,也是非常配合,装作诚惶诚恐的回答道。

“若不是老三这出,来得有点突然,儿臣也不至如此手忙脚乱的,他就知道乱说,什么都不了解。”朱高煦顿了顿,接着说道。

更是直接把锅甩到了朱高燧的身上,当然,未必有什么作用。

“是啊,不过,也是你的保密做的好,他连燧发枪都见过,有此疏漏也是在所难免的。”

果然,朱高煦的这一刀并没出血,老头子并没有怪罪于他。

朱高煦点点头,没有再说话,太明显了也是不好,不急,慢慢来呗。

“那你说,要不要拿出来呢?”

朱棣来回踱了几步,因为对于儿子口中的惊喜,他并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把这个问题抛回给了朱高煦。

至于提前去了解的想法,朱棣还是挺喜欢现在这种神秘的感觉,作为皇帝,他偶尔也是需要一点期待感的。

“儿臣以为,既然父皇已经准了各国使节观摩。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那就直接一步到位!要让他们知道,和我大明为敌的话,只会迎来无尽的打击,必将亡其国,灭其族,绝其苗裔!”

朱高煦一脸狂热的说道,迎着朱棣威严的目光,朱高煦脱口而出了他的心里话。

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大明的生存空间还是太狭小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太少。

看着眼前一脸狂热的朱高煦,朱棣有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看着他的眼光也是不由的变得复杂了起来。

可惜,朕亦是不能够独断朝纲啊!

朱棣似乎不敢再去看那张似乎很熟悉的脸庞,下意识的转过去身。

说完之后,朱高煦这才反应了过来:大意了,怎么说秃噜嘴了,把内心的想法给说出来了。

这时,耳边传来了老子的声音。

“既然煦儿有信心,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既然要威慑他们,那就按你说的,一步到位吧!”

“是,父皇您就等着瞧好了,儿臣保证,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属于他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大明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者!”

朱高煦破罐子破摔的说道,既然说说了,那就多说几句吧……

不过,很明显朱棣没有想要训他的想法,依然是背对着他。

“那煦儿,你觉得地点放到哪里比较好?”

朱棣的声音依然没有变化,只是这会儿热血冲头的朱高煦,并没有听出那其中一丝丝的颤抖与不甘。

“儿臣以为,聚宝门外的雨花台,那边就很不错!”

早已经把整个金陵城印在脑子里的朱高煦,直接说出了早已选好的地方,看来他是准备炮打雨花台了。

本来东边的钟山也是很不错的,而且还能够让地下的老爷子也顺便瞧瞧,可惜这话他是不敢说的,他怕朱棣追着他打啊!

“好,都按照你说的去办吧,记住了,朕只看结果!”

朱棣转过身,看着他,最后缓缓地说道。

“是,父皇,您就放一百个心吧,绝对没问题的。只是,明日就要举行了,这时间有点紧,儿臣估摸着要连夜准备才能够……”

朱高煦说到最后,一脸的为难。

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时间太紧了,这会儿,他是真的有点儿怪朱老三了。

想搞事的话,就不知道早点搞吗?

“行了,为父知道了,等会你走的时候,把为父的那块金牌拿去,这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朱棣一口道破他的心思,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法。

“儿臣多谢父皇!”

朱高煦听了大喜,老头子敞亮啊。

有了这块“如朕亲临”的金牌,这晚上的时候也能进出金陵城,也就没有人能说什么闲话了,更是可以调集工部的人手了。

“现在,你还有什么困难吗?”朱棣接着开口问道。

朱高煦也是看到了匆匆朝着这边赶来的黄俨,条件反射般,已经饿了一顿的肚子,不由的发出了如雷般的轰鸣。

一下子被弄了个大红脸的朱高煦,不好意思的说道:“没了!”

“哈哈,饿了煦儿了,走,吃饭去吧,可都是你爱吃的。对了,听说那头鲸鱼,是你亲自捕获的。来,给为父讲讲,这鲸鱼到底是有多大?”

朱棣哈哈一下,开心的说道。

跟着父皇的身边,听完朱棣的问题,朱高煦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了在大海上的日子——晕船的滋味真的是不好受啊!

就在朱高煦绘声绘色的描述之中,朱棣的心中渐渐有了宽广无垠的波涛汹涌,更是坚定了他要郑和下西洋的想法。

陪着老子小酌了几杯的朱高煦,酒足饭饱之后并没有久留,因为,他要办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第十五章 吓死你 (求点收藏推荐)第六十二章 时间到第十八章 得偿所愿第一百零九章 还没有认输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不容易(求推荐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此结束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军打进来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七十九章 给出保证(求推荐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路狂飙第七十三章 教授骑术第五十一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沐晟臣服第六十六章 夫妻之间第二百六十九章 安南近况第一百九十九章 亡国灭族,绝其苗裔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要留名青史吗第七十章 主动请缨第二百五十章 汉王的杀意与善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开始了表演第一百一十二章 沈老六的丰富经验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会白白牺牲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没有必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较量第四十三章 容易满足的百姓(求推荐收藏)第三十六章 四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祸临头第九十四章 人尽其才第四十九章 黑夜枪响第十六章 看着不错第一百三十七章 可以投入战场了第三十七章 拉大哥上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达成默契第一百四十三章 寒山寺旁姑苏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祖师爷朱高煦(向你们求推荐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恭迎汉王第七十六章 客至(求推荐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歼灭倭寇斥候第一百六十一章 临战会议第八章 即刻进宫第二百六十八章 终归来第二十一章 折服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忽略的问题第一百六十五章 就像剥洋葱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心似箭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较量第六十六章 夫妻之间第一百一十五章 沈老六的得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夕节日第二百零五章 我都是为了大明啊第四十章 要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角色分工第二百零一章 真是胡闹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满意的朱高煦第六十五章 “广告”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高煦必须死第五十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安南来信第二百零九章 杨士奇来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路上第三十九章 安排(求收藏、推荐)第二十九章 阅兵(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带走第二百零七章 绝对有人要害孤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都很大啊第五十六章 刚需一族第一百三十五章 老子对不起你啊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帝岂能有错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会白白牺牲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刘冠翔的保密意识第一百五十三章 抵达临海城(求订阅)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劳务输出第一百九十章 迫切第五十章 善后第二百四十一章 烟消云散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歼第二百四十三章 拉上船、绑结实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点儿尴尬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帝岂能有错第二百三十七章不留活口第二十九章 阅兵(一)第三十三章 老子很满意第九十八章 咱有啊(祝生日快乐)第二百二十二章 准备搬家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赶紧放了第一百九十章 迫切第七十一章 “小弟”王友第一百二十一章 捣乱的朱高煦第一百一十五章 沈老六的得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零八章 两人之间的较量第十四章 果然是他啊第二百七十一章 朱棣教子第一百章 提前任命第三十八章 解大学士第六十八章 交代二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最大的敌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寒山寺旁姑苏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安南近况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