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尘埃落定

时间来到了永乐二年夏四月一日,朱棣下旨设置东宫官员。

二日,僧人道衍任太子少师,改姓姚,赐名广孝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黑衣宰相。

三日,立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

最终,困扰了大明近两年之久的册立太子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了,大部分人的心里都松了口气,国本定了。

朱高煦也是松了口气,自己离开京城的日子不远了,而且据说这段时间,朱高燧府上购买茶杯茶具的数量激增,让他乐了好久。

只是朱高煦没有料到的是,朱棣并没有让他立马就国云南,考虑到朱高煦需要督建大明皇家军工厂、火器试验部队之事,朱棣特许其暂留京师,事毕之后再行前往云南就藩,并命有司在云南昆明为他建造汉王府!

更是让朱高煦总督整个云南军政大事,也就是说以后整个云南,就是朱高煦一个人说的算了,一应大小之事到时只要知会朝廷就行了,地位堪比之前的燕王府。

朱高煦知道,这些都是对自己功劳的奖赏,只是有点大啊!他第一时间就上书请求陛下收回这项命令,但是却被朱棣第一时间给驳回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也不知道皇帝老子咋想的。

估计会有人疑惑,为何朱棣有了自己这个例子,还会给朱高煦这么大的权利?

其实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自认雄才大略之主,虽然也的确是!

而这种自我认知伴随的就是自负,认为即便就是这样,也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是毫无理由的偏执,看来偏执的确是成就一番伟业的潜质之一。

朱元璋的想法就是肉烂在锅里,即使出了变故,这个天下还是姓朱!朱棣也同样觉得自己有生之年,绝对是能够掌握整个大明,就是这么自负,他们都是一类人。

而且这个时期的云南穷啊,远没有当时他燕王府的威风,就算有了异心,也没那实力。扪心自问把朱棣自己放到云南的话,想要靖难成功,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纵观上下五千年,南方造反,有几次北伐成功的呢?而且还是那些富庶之地,远不是云南这种穷乡僻壤可比。

想必这也是朱棣把朱高煦封到云南的原因之一,断绝了他死后朱高煦造反的可能,这样就能够让他一生富贵了。

真是可怜天下老父亲啊!

再说此时云南一直边患未定,没有大权在握的话,也是不方便履行守土之责,此时的云南更是一直需要内地的支援的。

朱高煦最后的恶意猜测就是,由于西平侯沐晟在靖难的时候,并没有站在朱棣这一边,成功之后考虑到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朱棣不得不让他重回云南镇守。

这次朱高煦封国云南,未必没有打压他的意思,就变相的把整个云南的军政大权,从沐晟手上收到了朱高煦手中,这云南到底是朱家的,而非姓沐。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朱高煦真的就想立刻离开京师,京城这些事情远程指挥就行了,没必要非得亲自坐镇。

他在云南的话,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慢慢地苟着,没事打打仗、在背后默默的推动一下科技变革,做个幕后大佬这样多好!

对于皇帝老子的这些个决定,朱高煦没有坚决反对的最主要的因素,其实是考虑到韦宁快生了的情况,他可不敢这时贸然出发,万一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这京城,看来还是要呆段时间了……

随着册封旨意的下达,朱高炽也就很酷搬进了东宫,正式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年的太子生涯。好家伙,朱高炽差点儿没有熬过他们老子,不过历史上他的死因也是颇为蹊跷的,这里就不多过猜测了。

按照之前和大哥商量好的,朱瞻壑也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只要没什么事情,他就会被朱高煦安排人送过去,和他哥哥朱瞻基一起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

对此,朱高煦并不反对,传统文化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他反对的只是那些念歪了的人、甚者屁股坐歪了的人罢了。

一把菜刀,你可以拿来剁肉切菜,也有人会拿去杀人抢劫。

同样是一把菜刀,只是用的人不一样导致结果不一样,你能把罪责归类到菜刀身上吗?当然不行了,一个道理罢了……

朱高煦的王府也被朱棣命人扩建,占了原本“汉王”陈友谅儿子陈理的府邸,只是这位前“汉王”因为一些原因早在洪武时期,就被太祖迁往藩国高丽去了,原来的汉王府也就慢慢荒废了。

现在倒是便宜了朱高煦,两个“汉王府”合二为一,现在汉王府可是颇为巨大,但是好多地方都需要重新修整。

所以导致那里就成了个大工地,嘈杂的很,朱高煦很少去,只是重新的规划他是参与其中的,有些设计会让工匠们按照他的想法去修建!

就在试验部队队列走的越来越整齐,不能分清左右的士兵越来越少,整个煦园被打铁的声音和训练的哨子、怒吼声充斥的时候,朱高煦答应卖给陛下的十副望远镜终于做好了。

于是这天午后,朱高煦没什么事,他知道朱棣这个时间一般是不太忙的,于是朱高煦准备进宫来场“产品试用发布会”,参与者大明皇帝陛下、大明汉王殿下以及皇室服务人员多名,这规格够高了吧!

命人赶上四轮豪华大马车,载上十副精美包装的单筒望远镜和全身上下充满了“爆发”气息的定制燧发枪,准备进宫卖货要钱……不,谢恩去。

第五十一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准备搬家吧第一章 汉王?黄焖猪!第二百二十三章 咱们的人被打了第三十二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二十一章 安南来信第十章 一家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烟消云散第一百一十七章 祖师爷朱高煦(向你们求推荐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征安南推测第七十章 主动请缨第一百四十八章 汇合王友第一百九十五章 皇帝知道了第二百七十章 拘谨第二十九章 阅兵(一)第五十三章 帝王版第三十八章 解大学士第二百六十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一百五十九章 歼灭倭寇斥候第九十七章 真理范围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会白白牺牲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送瘟神第七十五章 汉王要借钱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夕节日第二百一十四章 后院起火第五十二章 缓缓起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机灵鬼沈老六第一百六十章 死、好第一百一十二章 沈老六的丰富经验第六十三章 夜晚拉练第一百九十章 迫切第一百二十章 终于等到了(继续求推荐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让您进宫第一百一十章 奇迹没有发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歼第二百七十四章 复兴与超越第五十四章 倔强第二百零七章 绝对有人要害孤第二百三十三章 送瘟神第二百三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一百三十九章 汇合部队第四十六章 工匠们的到来第二百七十章 拘谨第一百四十三章 寒山寺旁姑苏城第一百章 提前任命第一百零九章 还没有认输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夜出发第二百零二章 朱棣来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外行内行第四十六章 工匠们的到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寻找踪迹第二百一十二章 颠覆第九十八章 咱有啊(祝生日快乐)第二百六十六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一百零三章 紧抱汉王大腿的王友(求推荐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王不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满意的朱高煦第一百二十六章 让刘杰去吧第九十四章 人尽其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说是你就是你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独放第二百六十七章 看不上第八章 即刻进宫第三十一章 为世子贺(求推荐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已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全都杀了吧第九十五章 稍作休整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较量第一百章 提前任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继续追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较量第九十章 亏得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夜出发第八十章 大获丰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说好的刺杀呢第一章 汉王?黄焖猪!第一百八十二章 征安南推测第二百三十七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七十二章 无一伤亡第二百七十四章 复兴与超越第八十五章 得偿所愿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王不合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心似箭第一百九十一章 炮声轰鸣第六十六章 夫妻之间第八章 即刻进宫第二十八章 准备第七十二章 老娘徐皇后(求收藏推荐)第一百二十七章 刘杰很激动第九十三章 准备出发第八十三章 老婆要生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云南,我来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夜出发第九十章 亏得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点儿尴尬第二百二十七章 宿命般的害怕第六十章 对庞富贵的许诺第一百四十四章 钓鱼第二百三十七章不留活口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