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姚广孝狂喜

“朱公子,我先走了。”马三宝看这方向,正是朝燕王府而去,显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说完后,也不等朱英回应,直接大步离开。

“会是什么事情呢,不会是......”

Wшw⊕тTk Λn⊕c o

朱英心中,隐约有一种猜测,洪武二十五年,原历史能够发生的大事,也就只有这件了。

“倒是有些可惜了。”朱英感叹道。

朱英往回走着没多久,便有一位身材魁梧的老汉走了过来,老汉的面容有着饱经风霜的感觉。

咋一看有些老态,约莫五十多岁的年岁,实则朱英知道,只有四十多。

“东家,雪花盐那边,已经全部交付了。”老汉沉声说道,只是在语调上,和汉话有些差异。

“张伯你做事,我放心,待会去打听一下,看能不能知道八百里加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朱英点点头,随口说道。

猜测归猜测,总归还是确认比较好。

“是,东家。”

张伯说完,便紧紧跟随在朱英身后。

其一米八出头的身高,加上这魁梧的身材,让旁人见之,都有却而避开。

张伯看似和大明人区别不大,实则却是女真人。

只是跟后世的满清,目前来说并无太大的关系,算是金国遗民。

蒙元统治中原的时候,女真人的日子可不好过,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无种族区分后,这才能够勉强度日。

现如今的女真一族,主要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张伯便是东海女真,俗称野人女真。

朱英穿越之初,附带签到系统。

第一次签到便是一包卫生纸,这也不错。

签到十年,一些体质,力量,敏捷的加成还是不少。

甚至还有瓜子花生这等零食解馋,真是贴心。

只是他最想要的火器图纸,火药配方这些,却是一无所获。

不过他能够震慑手下这些杀才,便是因为有着强大的个人武力。

在西域边境及草原地带行走,遇到的可没有什么良善,能够建立偌大基业。

掌控雪花盐这等利益杀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张伯身后连带着的一批女真部族,是朱英能够行走各地的关键。

当然朱英手下,也不仅仅是东海女真这一部分,还有蒙人,色目人,大明人,高丽人等等。

一些活不下去,或者被朱英征服的小型势力,形成如今的大杂烩。

在朱英这里,不分种族,人人平等,只有一个身份,群英商会麾下成员。

“我的路引,还没有办下来么。”走了几步,朱英皱眉问道。

他在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商会车队所附带的货物,基本上都销售完毕。

雪花盐这块,也在姚广孝的介绍下,和燕王朱棣搭上线,日后销路不愁。

本来朱英早改离开,可是这北平府衙,却是卡着他的路引不放,迟迟不给办理。

询问了数次,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也就是他的,其他手下的都没问题。

“东家,那府衙里官员最近连面都不露,真是该死,拿了咱们这么多好处,现在办个这事都不能成。”

张伯说完,微微迟疑下又说道:“东家,我感觉这件事情,定是有幕后之人操纵。”

朱英闻言,面无表情的说道:“行了,我知道了,此事你还需每天去那府衙跟上,我倒是看他能拖延多久。”

“是,东家。”

朱英转头看了一眼燕王府方向,他当然能猜出能够压制北平府衙的人,除了燕王便无他人。

只是这燕王强行把他留在北平城里,到底有什么意义?

便是眼热自己手中的雪花盐,更应该放自己离开,而后派人跟踪才是。

这让朱英感觉到有些奇怪。

“不管你有何目的,若是想动我,也不是这般简单的。”

朱英可不惧怕燕王朱棣,以他的个人武力,趁着夜色,冲出这城门不难,而后手下接应。

只需离了这北平城,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到了草原上,朱棣想要抓到他,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只是最近朱棣隔三差五就约他到府上吃宴,态度热情。

从情感上来说,除了不让他离开,却是没有其他的动作,这才让朱英极为疑惑。

没有强行离开,也是朱英不想背上冲击城门,被通缉的罪名。

虽说大明商人地位地下,但在这大明边疆,天高皇帝远的,可没这么多讲究,他还是活得很是滋润。

与此同时,

燕王府内。

“什么!!!我大哥薨了?你安敢欺本王!”

燕王朱棣,一把抓住之前报信驿卒胸襟,犹如一头发怒的狂狮,厉声喝问道。

“小人不敢欺瞒燕王殿下,太子殿下于三日前病逝,陛下发八百里加急,召诸位殿下回京吊唁。”

那被抓住的驿卒,本来就气喘吁吁,又被燕王朱棣这么一吓,整个人都哆嗦了起来。

燕王朱棣确认后,松开驿卒,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深色哀痛,不由嚎啕大哭:

“大哥啊!我的大哥,你怎么就抛下弟弟们,这般就去了呢。”

声色之悲切,旁人听到都有一种极为伤感的情绪。

这倒不是朱棣在演戏,而是朱标的去世对朱棣的打击确实很大。

朱棣的童年充满阴影,因为早产的缘故导致身体特别虚弱,刚生下来的朱棣,也不受到朱元璋的待见。

因为朱元璋忙于征战,一直到七岁前,朱棣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也几乎从不见他,哪怕见到,也当其不存在。

他童年唯一的寄托,或许就是自己的大哥朱标了。

朱标仁慈宽厚,性格纯良,对于弟弟们都疼爱有加,这也是朱棣童年唯一美好的记忆了。

哪怕长大后,朱元璋训斥诸王的时候,朱标也会帮衬着。

或许最早的时候,朱棣对大哥朱标独享父亲的宠爱,还有一些怨言,到了后面,却是真心实意的佩服大哥了。

在整个皇宫诸多兄弟见,唯有大哥朱标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最重,便是连一同长大的胞弟朱橚,也比不过。

一旁的姚广孝,听到这个消息,只是低着头。

看似悲伤,实则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显的狂喜。

第831章 大孙,登基吧第813章 倭国进行的豪赌第243章:朱英的先见第381章:沙盘军演第628章:去大明军事学院学习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451章:鸡肋之詹徽第600章:宫廷往事,小时候的朱棣第142章:苦涩的朱棣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三十三章:朱高炽的小心思第620章:大明太孙驾临倭国第547章:朱英的四项基本国策第263章:这年头,还有人敢造反?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匮乏第179章:蓝玉求情第754章 为大明万世基业而战第420章:军事学院,开学典礼。第668章:不受降者,杀!杀!杀!第336章:杀他百万又如何!(求月票)第766章 轻松击溃第十五章:这,绝不可能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说第286章 :被动提前的阅兵彩排第166章:火绳枪出(求月票求订阅)第577章:北元汉臣回归大明第662章:叛乱四起的安南第223章:好家伙,算我没看错你第831章 大孙,登基吧第109章:身份确凿无疑(求订阅求月票)第582章:备军三十万,平定安南第151章:咱这心里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八章:太孙之位当允炆殿下莫属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813章 倭国进行的豪赌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权第789章 王爷,我先行一步.第三十七章:对策第168章:咱大孙,是不是咱大孙呢第759章 火车出新时代的开启第125章:纯手工打造第375章:尽诛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682章:我怎么就选了文科第一百章:加急送来(求订阅求月票)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乡造反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555章:大明失踪的水师将士第265章:日渐消瘦的朱允炆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798章 大明的强大超乎你想象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137章:朱棣暴怒第九章:朱棣不安第594章:大明皇曾长孙出世第580章:十八亿大明宝钞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国第350章:安南初始第698章:来自朱英的反击第755章 火车头问世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笔第446章:飓风之后的机会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订阅求月票)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孙监国第398章:国泰民安第377章:巡查玄甲卫(七夕快乐)第七章:孤独的朱重八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794章 朱高炽打朱棣的小报告第118章:这特么什么玩意第678章:朱允炆的学习,德里苏丹国覆灭第400章 :咱的好大孙,好大孙!第199章:太子殿下复活了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第413章:名声大噪第284章 :朱英的集资阳谋第374章:谋逆大案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对待第817章 远征军的返回第409章:致仕之争第509章:远方的威胁第450章:最擅长薅羊毛的朱元璋第443章:朱元璋的选择第577章:北元汉臣回归大明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830章 弹劾蓝玉谋反第835章 新兵案爆发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第644章:帝国大战的序幕第772章 北伐第455章:西南边境的争夺第496章:顺风顺水的朱元璋第388章:先谈招安第583章:想要摆脱大明的安南第671章:大开杀戒第691章:曼陀罗花毒,甩锅的办法第666章:群英商会在安南的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