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咱要抱重长孙!(求月票)

晚宴过去,秦王府大门口,数十名锦衣卫等候,众多藩王躬身相送。

朱英离开了,而藩王们的沟通,这才开始。

之前朱英在的时候,自然是有很多的问题不好聊,现在却是没了顾忌。

“大侄子这一手,是真的厉害,咱们之前还在谈论这兵权,没成想转手,大侄子连君权都给送了过来,大气!大气!”

朱棡首先感叹着说道,这话他在心里憋了很久,众人刚刚坐下,就开始嚷嚷道。

数位藩王听到这话,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不过蜀王朱椿却是有些叹息的说道:“诸位哥哥军功卓越,武力强劲,自然无须担忧什么,这等事情对于哥哥们来说,是个机会,可是对于我来说,这可就难搞了。”

“若是治理地方,我到还有几分自信,这率军打仗看来,往后也只能是当个富贵王爷了。”

“也罢,得过且过吧。”

不是每个藩王,都能像朱樉,朱棡,朱棣等人一样有优秀的军事天赋,这还取决于生活的环境。

听到朱椿这话,众人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只有湘王朱柏回应道:“能够待在大明,未曾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再者说了,之前皇侄也说过,我等虽无藩地可掌,但也能从官,掌兵。”

“皇侄贵为太孙,这话定然不会无的放矢,十一哥也不要过于担心。”

“毕竟就是父皇,对于十一哥也是称赞有佳,不碰兵权的话,想来皇侄也不不会过于忌惮。”

听到朱柏的解释,朱椿思索了会,也是轻轻点头,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至少现在的藩王们,对于朱英,没有过多的担忧。

就从刚才晚宴的态度来说,朱英对于这些长辈们,还是非常的客气。

在这里的藩王们,都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也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朱英的真诚。

尤其是组建内廷,这可谓是给予了藩王很大的权力。

等于说现在藩王们就可以准备招募贤才,然后只等藩地打下,便就直接带过去治理地方。

都到了这等程度,诚意已经是足够大了。

“也不知道皇侄所说在倭国的第三人,该是我们兄弟几个谁过去一同发展。”

齐王朱榑突然开口说道。

朱樉闻言,笑着道:“刚才皇侄在的时候,七弟何不自我举荐一番。”

“倭国那等地方,即便是攻入进去,最开始的这些年,肯定也没法安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那些个倭人,生性可见一斑,没那般容易屈服。”

“所以皇侄选的第三人,定然是能打之人,在这方面,除了三弟四弟,自然就非七弟莫属了。”

朱樉这话倒是实在。

要论谋略,在朱樉,朱棡,朱棣三人之下,自然就是楚王朱桢。

若论勇武,则必然就是齐王朱榑。

剩余的人选,也就在这两位之中了。

而其他藩王,朱橚是个大夫,朱椿是个秀才,朱柏是个大孝子。

也就一目了然了。

而在之前,朱桢的兴趣,显然更多的在西南方,而不是在倭国这边。

按照现在朱英的性子来看,还是比较注重大伙的意愿。

“比不过二哥呢,二哥可是最为舒服了,按照皇侄这个意思,二哥所在的藩国,可就是高丽了。”

“二哥一人独占高丽,可比我们舒服多了,再者我还听说了,现在的高丽国师,就是四哥的那位法师吧,叫什么来着,道衍对吗,四哥。”

朱榑说着说着便向朱棣问道。

朱棣听到道衍这个名字,心里头堵得慌,不过还是点头回应了一下。

朱榑可不顾及这么多看,笑着说道:“四哥这个法师,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一到了高丽,可真就是大展身手,据说现在麾下都有二十万大军了。”

“我滴个乖乖,这可比我统帅过的大军还要多,一介和尚混到这份上,真是叫人想不到。”

朱博砸吧着嘴巴,语气带着一丝丝不可置信。

他当然也清楚,这里面和皇侄脱不开干系,不过思维稍显简单的他,自然不会去想,怎么四哥的手下,跟皇侄混一块去了。

即使知道了,那也无所谓。

就从关系上来说,朱博和朱棡的关系,要好上许多。

或者说,在这些藩王中,朱樉和朱棡,毕竟是除了大哥朱标外的二哥三哥。

现在的朱樉,又是诸王之长,朱棣和朱棡的矛盾目前只局限在两人之间,毕竟上头还有父皇镇压。

若要真是站队的话,朱棣这边怕是有些难受。

曾经的历史中,朱棣之所以能靖难成功,其实跟朱樉还有朱棡去世,有着很大的干系。

因为哥哥们都无了,所以那个时候的朱棣,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诸王之长,加上朱允炆做的事情,让所有的藩王寒心,这才导致了朱棣的成功。

“其实,皇侄对我们诸位,都是非常不错的,虽然这是我和皇侄第一次接触,可是众位哥哥应该清楚,这个法子,肯定不是父皇提出来,而是皇侄自己想的。”

湘王朱柏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他对于感情这块,和父皇一样很是看重,所以在细微的情感上,要比其他藩王感受到更加细腻一点。

听到湘王朱柏这话,大家也是认同。

朱柏继续道:“能够想出这个法子,并且还能够说服父皇,在这个后面,有很多是我们所看不到的。”

“咱们这里,许多都是没有真正和皇侄相熟的,可见皇侄虽然流落在外,可对于亲情,还是非常的信任,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希望哥哥们对于皇侄,不要有所芥蒂。”

“有些事情,阴差阳错的,谁也说不清楚,这也有可能是上天注定,总而言之,现在皇侄已经是太孙,未来的大明皇帝。”

“我等只需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为大明守住国门,便就可以了。”

“后世的事情不说,我相信至少皇侄在的时候,对于我等及后辈,定然是会全力照顾的。”

朱柏说这话的事情,眼睛时不时的看向朱棣,让朱棣微微有些尴尬。

好你个十二弟,你这样说,跟指着我的鼻子,有什么区别。

虽然心中不爽,朱棣也没有要争执的意思。

十二弟这话说得有些不入耳,可朱棣心中清楚,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而现在的朱棣,也有了新的方向:海外封国

“大孙,可都是说清楚了,他们有什么意见吗。”

大明皇宫,乾清宫中。

朱元璋悠闲的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感受着晚间的微风,对大孙问道。

摇椅自然是朱英安排木匠弄出来的,做法很简单,只是现在没人去琢磨。

而朱元璋第一次躺在这摇椅上乘凉的时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摇椅对于年纪大的老人来说,可谓是非常舒服。

“借着爷爷的名义,叔叔们哪里有什么闲话可说,相对的话,都是比较满意的,也有其他几位叔叔志不在此,倒也不可强求。”朱英笑着回道。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他们都是咱的儿子,知子莫若父,那点小心思,咱还能不清楚。”

“尤其是老二,老三,老四,还有老七,最是舍不得兵权,现在你把君王都授予给他们了,高兴还来不及,能有什么闲话可说。”

说到这里,朱元璋停下摇晃,有些微微感叹的说道:“大孙的性子,跟你奶奶的太像了,若是她能够看到这般场面,必然是非常高兴的。”

⊙ ttkan⊙ ℃O

“对于咱的这些儿子,藩王定下的制度,其实很多都是你奶奶提议的,若不是你奶奶,现在的他们可没那么多的权力在手。”

“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这般一来,想必他们对你,都是极为支持了。”

“不过,海外封国虽然不错,可在这方面,大孙多少还是要留一手,毕竟这大明,还有未来的后嗣子孙呢。”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眼睛一亮,问道;“大孙,最近月清咱怎么很少看见她了。”

听到老爷子提起叶月清,朱英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倒也没有什么可排斥的,直接说道:“最近商会那边事务比较多,这不马上就要开始拍卖股份了吗。”

“有些商会的情况,基本上都在月清的掌控中,张伯那里也很忙,人手有些见紧,所以孙儿就让其帮忙去了。”

听到大孙的解释,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大孙,你这可跟咱不一样,现在你年纪也到了,是到了该成家的时候。”

“在这方面,咱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谁,若是你喜欢的,咱都支持,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些。”

“你早点把咱重孙给生出来,趁着咱这两年身体还算健朗,也能多抱着两年重孙。”

朱元璋说着说着,语气就有些催促了。

大孙生出的孙子,那可就是整个大明的重长孙。

想到自己还能抱重长孙,朱元璋就再次催促道:“大孙,赶紧的,咱这次给你下道谕旨,一月之内,必须给咱把婚事办了,咱要抱重长孙!”

第377章:巡查玄甲卫(七夕快乐)第205章:那可是我亲大哥第322章:绝声卫上门求支持第356章:吕氏,吕氏!第485章:被说服的晋王朱棡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订阅求月票)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九十四章:大哥回来了(求订阅求月票)第744章 来自于后世的快乐第386章:大明国旗第595章:终于明白老祖宗为什么打西域了第726章 大明官员体系变法第195章:不过一小孩罢了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亲生的吧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谋划第214章:只能放鸽子了第二十四章:调查,暗手第五十五章:别吓我啊第467章:张士诚的张第421章:海上贸易的眺望第770章 大胜第681章:亲手放出牢笼第600章:宫廷往事,小时候的朱棣第513章:给咱多生几个娃第378章:连陛下都起身了第780章 朱高炽想去倭国了(国庆快乐)第809章 直取高丽第464章: 为难的狄玉森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72章:考校大孙第699章:连夜跑路第三十二章:朱元璋灵机一动第570章:老朱的长远布局第814章 平定倭国,改四大行省第二十四章:调查,暗手第238章:东家,谢谢你!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三十三章:朱高炽的小心思第十八章:车船店脚牙第823章 赵元弘想大明出兵欧洲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乐)第六十一章:倭寇第437章:想买火器的倭国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454章:大明官员的幸福日子第188章:继承蒙古帝国的遗产第五十五章:别吓我啊第701章:向大明进军的帖木儿第548章:自己养出来的恶虎第441章:完胜第627章:脏活累活,总得是有人干才行第768章 太孙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了些第149章:第一次进宫第414章:大明九剑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635章:新罗婢,菩萨蛮,昆仑奴第七十一章:神宫监的老太监第三十六章:回忆第358章:错觉第676章:义务教育的推广,对三小国的蔑视第364章:大明大典第524章:大明特别的文化输出第700章:暴跌的房价第十三章:北镇抚司小旗官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217章:镀金的朱英第450章:最擅长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37章:咱这是老了吗第472章:夷三族第八十九章:皇宫小霸王朱雄英(求订阅求月票)第249章:大明远征军,永镇安南!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533章:等阶森严的好处第七十二章:皇嫡长孙朱雄英第656章:干预真腊暹罗的战争第594章:大明皇曾长孙出世第268章:对蓝玉的安排第157章:蓝玉回京(新年快乐,求月票。)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长城相比第489章:朱英对朱棣的支持第625章:有被吓到的倭国贵族第123章:最适合当皇帝的大孙第356章:吕氏,吕氏!第六章:身世之谜第101章:这皇位,我朱英怎么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订阅)第383章:目光西南第101章:这皇位,我朱英怎么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订阅)第709章:你已经是成熟的黄观了第178章:只能处死第734章 朱棣备战第811章 万世基业的可能第573章:皇对皇第759章 火车出新时代的开启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战象兵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833章 君主立宪第139章:朱允炆谋划